繁体版

第三卷 三龙绕周 第九十一章 南征江淮

柴荣派出密使前往西北查证之后,确认了赵普所言属实。紧接着在石守信对府州城一番猛烈地攻击后,汴京特使到达府州,与折家一起上演一回投诚请降的戏码,西北的“闹剧”就这样结束。

石守信顺利班师回朝,受到加封赏赐,各方势力都保持了极大的克制,帝国的西北显得非常平静。而传递情报有功的赵普也受到了赏赐,在林旭的安排下成为赵匡胤身边的一名随军文官。一方面是出于历史的考虑,另一方面赵匡胤身边也确实需要这样一个人。

后周王朝在柴荣的悉心治理下蒸蒸日上,钱粮积累,军事战力的提高都在向强国迈进。整个显得元年过的十分平静。夏末初秋之际,皇后符慧宁顺利产下一子,取名柴宗训,成为当然不让的继承人。

也是在这一年,南唐打败闽国残余势力,继而与吴越短兵相接。皇长子李弘冀率兵攻打南汉,李璟又趁楚国马氏兄弟内斗之际,大军压境一举攻陷楚国。盛世空前之大,对北方的后周产生了很大的威胁。

显德元年十一月下旬,面对南唐无声的挑衅,后周经过近半年的励兵秣马,终于打算对淮南动手了。自高平之战后,柴荣发现禁军中存在的一系列弊病,这半年来一直致力于裁汰老弱,革除时弊。大量的精壮男儿经过精挑细选,进入禁军。高平斩将之后,军纪整肃效果效果非常之好,可以说后周军事实力空前提高。新练的虎师儿郎都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跃跃欲试,确确实实经过战争洗礼才会有成长。

秋冬季节,江淮雨季一结束,趁着江淮河湖水位低浅之际,柴荣便下诏动兵,准备一举夺取淮南,完成未竟的统一事业。不用说,有些上瘾的柴荣再一次御驾亲征。

然而这一次走的就不是那么利索了。皇宫中的宝慧殿里,一个小婴儿睡的很熟。白女敕的肌肤,胖胖的笑脸极为可爱,甚至在熟睡中都带有一丝满足的笑意。他就是整个大周王朝最尊贵的小家伙——皇太子柴宗训。

一个容颜娇美的少妇,坐在婴儿床边,静静地看着孩子,目光中充满慈爱。轻轻的脚步声响起,皇帝柴荣龙行虎步而来,走进婴儿床边轻轻道:“睡着了?”

“嗯,这孩子很听话,只要吃饱了,就睡的很香。”说话的少妇正是皇后符慧宁。

柴荣泛起一丝慈父爱怜地笑容,仔细瞧瞧儿子,旋而又道:“慧宁,找朕来有什么事吗?”

符慧宁情绪陡然黯淡几分,悠悠道:“官家,淮南可以不用亲征吗?”

柴荣将爱妻揽入怀中,疼惜地问道:“怎么了?”

“臣妾最近老是做噩梦,梦到……梦到你我夫妻再无相见……”说话间,符慧宁的神色显得很是惶恐担忧。

虽然符慧宁这番话有些大逆不道,却是夫妻间最真实的感情流露,柴荣会计较呢?反倒是爱妻的情绪更让他关心。柔声问道:“傻Y头,又多想了,不会有事的,你这是产后忧思所致。”旋即续道:“诏书已经下达了,亲征是必须的,已经无可更改了,放心,不过数月就会回来的。”

符慧宁坚定道:“那好,臣妾要随官家一同前往。”

“这怎么行?”柴荣大惊,声音陡然高了几分,险些惊醒了熟睡的柴宗训。“你产后不久,身体虚弱,怎么能随军长途跋涉?况且宗训还这么小总得有人照顾吧?”

符慧宁施然跪倒:“官家,让我去吧,不然我实在放心不下。官家若是不答应,臣妾就不起来。”

柴荣无奈一笑,娇妻的倔脾气他是知道的,只得说道:“可以是可以,只是宗训怎么办?”

“让小妹进攻照看,有这些乳母宫女在应该无碍。”符慧宁提议道。

柴荣略一沉思,说道:“让秀宁随林旭一起去前线吧,你身边也得有个人照顾,换个人来照顾宗训。”

符慧宁想了想,说道:“那让二妹兰宁来吧,兰宁虽不爱说话,但是很细心。前些日子进宫来,帮我把宗训照顾的很好。”

“那好,就这么定了。”柴荣一把将符慧宁揽入怀中,没有注意到摇篮里的小家伙已经醒来。小宗训见到爹娘都不理自己,哇的一声大哭起来,搞得柴荣夫妇大惊,急忙上前探视。

忠勇侯府,符秀宁惊喜道:“让我也去前线?”说完一下扑进夫君怀中。要知道夫君征战在外,居家思妇可不好做。

林旭笑道:“是,皇后坚决要随官家一同前往,照顾皇后的任务就落到你头上了。还有二姐已经进宫去了,负责照顾太子。”如此一来符秀宁是高兴了,白茸暗自有些感伤,却也识大体,没有什么其他情绪。家中大小事宜就交与她打理,还有醉不归的生意,倒也是忙的不可开交。

十一月十八日大军起行,兵分四路南下,柴荣御驾由汴水南下,直取濠泗州、淮安,此次护驾将军是柴荣的卫队长韩令坤。而林旭则荣任为西路军主帅,主攻江淮重镇寿春,符秀宁只能暂时与夫君分离,等待会师之日。驸马张永德、将军李重进率军从淮河上游策应。东路主帅赵匡胤,取定远、庐州一线。

此次柴荣下了血本,总计动用了三十万大军,几乎是后周的全部家当。趁着北汉、契丹新败,无力南下之际,想要一举南下淮南。消息传过长江,南唐中主李璟大为惊恐。

之前李璟雄心勃勃,尚有趁乱北伐之意,但高平一战让他重新认识到后周的实力。北汉兵强马壮、身后还有强大的契丹,都非后周敌手,武风逊于北强的南唐呢?李璟不禁有了几分怯意,不过想到最近南唐屡屡得胜,兵锋正盛,多了几分底气。

李璟派出的弟弟齐王李景达、平章事皇甫晖、清淮节度使刘仁赡出击,迎战周军。大量的粮草物资、兵员器械运往淮南,尽全力保全江北十四州。

林旭带着六万大军南下,这是他头一遭担当主帅,独当一面。战略战术对于他全然不在话下,但说起扎营排阵,他可就是个半斤八两的外行了。好在两位副将李谷、司超都是此中高手,可是让林旭省去不少麻烦。

想当初要是混个文官当当也好,想不到误打误撞成了大马金刀的将军,某种程度上圆了自己幼时的英雄梦。战场上刀光剑影、鲜血横流、动辄尸堆如山,经历几次,林旭已经有些麻木了。

偏偏就穿越这这样一个兵荒马乱、风云迭起的乱世之中,对于战争,或许他有些厌烦,或是不忍,他只能是无可奈何。太平盛世的建立的前提就是以战止战,只有天下统一,老百姓才能真正意义上过上好日子。

林旭想起柴荣,淡淡的一丝苦笑,他是个有作为的皇帝,他完全有这个机会。只可惜天妒英才,年轻的皇帝英年早逝,实在是天意弄人啊!这或许就是天意,注定由赵家兄弟建立大宋王朝,一统河山。他想起自己的存在,不免有些迷惘。

柴荣对自己不错,又是这样的亲戚关系,当他英年早逝之后,孤儿寡母、主少国疑的时候,该至自己于何地?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会不会是自己始作俑者呢?

如果是历史有其必然性,那将来烛影摇红、弑兄夺位的惨剧,自己是不是也该听之任之,不闻不问?当真是天意弄人,虽然惆怅,但已然置身其中,些许事情只有将来才知晓,此时也不必过于伤神。当务之急是南征江淮之战,前方还有一座坚固的寿春城等着自己。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