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正文 第十九章 搬迁市场

国梁做了一段时间宣传部长后便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做宣传部长。当时宣传部长要管文化、广播电视、教育、卫生、党校等等部门。可是,这一些对国梁来说都不懂行。人家也不管你懂不懂行,反正一开会就非得请你去,一去就非得讲话。真是受罪,讲什么呢,只好不着边际地讲几句废话,有什么用呢?国梁自己想想都难为情,他一贯讨厌说空话套话。他当乡干部时,听到领导讲空话就恶心,没想到自己也来干恶心的事。当区委书记时,因为自己情况熟悉,对工作有自己的想法,因此从不讲空话。现在倒好,情况不熟悉不说,还不懂行,能有多少想法呢?当然稍正式一点的会议,开会的部门会给你写好讲话稿。哪又怎么样呢?给人家当傀儡而已。国梁回家跟秀英谈起自己的苦恼,秀英甩过一句话,噎得国梁半天说不话来,她说:那是因为你没文化。

国梁当上常委、宣传部长后还有一个苦恼:应酬太多!国梁一贯讨厌吃吃喝喝,吹吹拍拍,但现在没有办法,接待外面客人,那是工作;如果机关部门和乡镇请吃饭,如果不去,那是端架子。上级各种名目的检查不断,全都得强作笑颜陪着;凡上级的宣传文化系统来客,不管是参观考察,还是到小商品市场买东西,都得陪同。宣传部长比其他县领导多一重任务是接待记者,不管是邀请来还是他们自己找来,不管是正面报道还是准备曝光,为了山阳的美誉度,都得好生待候,都得跟他们称兄道弟,推盏换杯。在区委工作时,还能多数时间回家吃饭,回县城当部长了,反而很少回家吃饭。从山阳中学宿舍搬家到常委楼时,秀英还很高兴,后来国梁老是不回家吃饭,也有意见了:你还有家吗?好像我舅舅也没你这么忙嘛。

程清已在宣传部上班,任宣传科副科长。国梁跟程清谈了自己的烦恼,程清说:“你一旦进入官场,就必须遵守官场的游戏规则,由不得自己的性子,也就是说,你就失去了个性自由。现在我跟你比,我就比你自由。我在小吃部吃馄饨,我就想:如果国梁在这里,人家就会惊讶:龚部长,你怎么在这吃?有天晚上我帮大姨服装厂进布匹,干累了就躺在布店的布匹堆上,人很多。如果你躺在那里,无论谁见了都会感到惊奇:龚部长怎么躺在这,像个流浪汉?”说得国梁哈哈大笑。

一天,项刚华让国梁到他办公室。项刚华跟国梁说,搬迁小商品市场的计划没有在县长办公室会议上通过,想召开县委常委会讨论,但究竟有多少人支持心里也没底,因此得想个办法做做工作。

国梁问项书记:“您可知道为什么县委办公会议没通过吗?一些县领导已经在市场周围盖房买房了,至少有亲戚朋友在那儿有房,他们是代言人,这是一个利益集团。”

项刚华听了一惊:“啊?有这种事?这样的话,在常委会上照样通不过。这事还有点麻烦。我们得寻求舆论支持,小龚,你去联系,在银山日报上发篇文章,然后组织干部讨论讨论。”

一星期后,银山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一篇特约评论员文章——“盘活山阳经济路在何方”。文章分析了山阳县经济格局和特点,认为盘活山阳经济的出路是做大小商品市场,由于发展迅猛,在老城区的市场已不适应发展的需要,必须迁移新城区才能促进山阳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

银山日报的文章在山阳干部群众引起很大的反响。县委办给各乡各部门电话通知,要求将干部群众对搬迁市场的议论搜集上来。《县委通讯》连续刊发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意见。宣传部的《宣传通讯》则编发了驳斥反对市场迁移观点的文章。《宣传通讯》的文章还引用乡干部和市场经营者的原话,指出有的干部因为在市场周围有私房而反对搬迁。《宣传通讯》虽是内刊,但发行范围较大,县机关干部和乡干部基本能看到。文章一出,人们纷纷猜测,究竟哪些县领导有私房?当时,党政干部通过不正当途径建私房,属于以权谋私。在干部群众的议论纷纷中,一些人再也不敢在公开场合说反对搬迁市场的话,以避嫌疑。

项刚华了解到社会舆论的动向后,就召开常委会研究小商品市场新址和相关事项。没想到,常委会一致赞成搬迁市场。经过讨论,决定将小商品市场迁移到环城路南面;环城路拓宽一倍,改名为城中路;以小商品市场为核心,全面推开新城区建设;早在规划的稠州路也尽快动工修建。

小商品市场搬迁后,不但迅速地壮大市场提升市场,也促进了加工业的发展,同时还带动了新城区的建设,新市场周围很快崛起了一片新城区。主干道稠州路的修建,拉开了城市建设的框架,街道上店铺林立,车水马龙,刚建成便成为繁华的商业街。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