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正文 第八章 谁当乡长

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要在枣溪公社试点。这个消息在县机关和各公社大院传开后,引起了不少骚动。政社分开,是基层干部的一次洗牌,公社干部自然关心,县机关干部则关心的是谁是枣溪乡乡长,全县第一个乡长,明显是颗政治明星。当然,到底谁当乡长,那是县委领导考虑的事。绝多大数干部不过抱着看戏的心态。

县委书记项刚华的确在考虑枣溪乡乡长人选,他知道这个职位虽不是特别重要,但也引人注目。找该乡长人选,有两个办法,一个办法是从县机关或其他公社选派一个,另一个办法是在枣溪公社内部提一个。人民公社体制时,党委会和管委会一套班子两块牌子,政社分开后乡政府另设一套班子,多了个主官。乡长虽是第二把手,但与书记级别相同,掌握财权主抓经济,跟原来副书记第二把手不可同日而语。目前枣溪公社第一把手刘富贵年龄偏大,文化低,思想落伍,如果外派乡长,一时情况不熟,经济工作抓不上去,那可不行。内部提拔人选是两个副书记,鲍昌辉和龚国梁。想到此,项刚华心头一暖,自己很喜欢龚国梁,而且他是自己一手提拔的干部。

项刚华想起,来山阳赴任时董昭书记找他谈话说,“山阳县地方势力大,盘根错节,你要在那里干出成绩,在干部人事上可以放开手脚,地委支持你。”当时提拔龚国梁等人,正是有董书记的话才敢做的。龚国梁对小百货市场的独到见解,让项刚华很欣赏,同时也为了给老朋友的面子,所以才力排众议,破格提拔龚国梁。可是没想到,有人趁机提出几个提拔人选,其中有一个贾红伟,由副局长提为局长。按项刚华的风格,提正职是很慎重的事,不看准的情况下是不会动的,但当时常委会上的情形让人无奈,只好作了让步。因此,提龚国梁为乡长,常委会能否通过,项刚华心里没底。

来山阳县将近一年时间,项刚华深感这里经济基础薄弱,无象样的工业企业,无矿产资源,能值得一提只有一条横贯中国南部的铁路经过此处。这样的经济基础,如何实现十二大提出的本世纪末翻两番的目标?项刚华认为山阳的优势就是有经商传统,在外地的经商人员多。去年开放小百货市场后,居然发展很快,摊位增至一千左右,而且生意越做越大,更重要的是顾客已由敲糖帮逐渐转变为外地客商。省内外媒体纷纷对此作了报道,名气越来越大。当时开放市场是从农民致富这个角度考虑的,对本地经济发展有没有帮助也没有多想。那么,有没有可能通过这个市场促进本地经济发展呢?项刚华仔细想想,觉得有可能。一方面,市场上有一些本地产品,市场发展必然带动本地加工业发展。另一方面,外来客商多了,第三产业发展了,促进城市的繁荣,这本身是经济发展。

此时,“兴商建县”四个字跳进项刚华的脑海。然而,这个思路,现在绝不能说。开放小百货市场后,县机关干部中已是议论纷纷,公社干部更是以不利于农业生产为由说风凉话。两会期间,许多人对此提出质疑:“开放市场到底对不对头?发展商业有什么用?搞商业倒来倒去,还是同个商品,不能增加价值,反而增加社会的投机心理。征收市场的一点税收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工农业生产受影响是根本性问题。”项刚华提出促进市场发展的一些措施,由于有些干部阳奉阴违,无形中遭到了抵制。虽然项刚华把一句“不换思想就换人”挂在嘴上,但他自己心里明白,这是吓唬人的,换得了吗?

想到这里,项刚华心情十分沉重。但他想起董书记的期望,想起母亲“为山阳人多做点事”的嘱咐,决心面对再大的困难也要为山阳人民干番事业。有时候,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项刚华认为以商业流通带动本地经济发展的思路没错,必须坚持。龚国梁这小年轻不错,跟自己思路吻合。枣溪公社是经商农民最集中的地方,今后这里是经济重点乡,这个乡长非龚莫属!

想到这里,项刚华让秘书叫分管干部的张群副书记过来商量。两位书记商量结果是让组织部先考察龚、鲍二人。

赴枣溪公社的考察工作,由组织部副部长兼人事局局长李宏亮亲自带队。李宏亮没想到,龚国梁年纪轻轻,在枣溪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在公社干部中,龚鲍两人差不多平分秋色,毁誉参半,但在大队干部和群众中,龚国梁的声誉就明显优于鲍昌辉。龚国梁对大田承包责任制和小百货市场的立场和做法,深得大家赞赏,特别是在小百货市场的问题,大家公认龚国梁是有特别贡献的。大队干部和群众认为,鲍昌辉虽然也不错,但在真正为群众着想,为群众办实事方面,远不如龚国梁。

不久,县委常委会开会研究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试点工作和相应人事问题。在研究新设的枣溪乡乡长人选时,李宏亮副部长先汇报了考察结果:“根据我们考察组对鲍昌辉和龚国梁两位同志的考察,这两位同志都是很不错的,都年轻有为,踏实肯干。但龚国梁主要是靠他那当枣溪大队支书的父亲的威名,他本人是比较女敕的。两人相比,鲍昌辉比龚国梁更成熟,群众威信更高,更适合担任乡长。”

主持会议的项刚华问:“乡长要主持经济工作,这两人中谁有开拓创新意识?我看龚国梁同志思想更解放一些,由他负责经济工作,可能会更有利于该乡的经济发展。”张群接腔说,“龚国梁同志的确是一位年轻有为的干部,但是我们不能拔苗助长。上次提为副书记,在干部中已经有很大议论,如果我们这么快就提拔为乡长,可能不利于他成长,反而会害了他。鲍昌辉担任副书记已三年,比较成熟,提他当乡长,干部中会少一些非议。”项刚华听了有些恼火,非议不非议那是没影的事,但从资格上说,龚国梁确实不如鲍昌辉,如果付诸表决,结果很难说,于是说,“张书记说得有道理,由鲍昌辉当这个乡长可能更合适。既然龚国梁在枣溪借了他父亲的光,为有利于他成长,就让他担任江湾区委副书记吧。”区委副书记这职务,虽在级别上看说不上提升,但在使用上却大不相同。乡这一级是属于区这一级管辖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区委副书记可以领导乡长。

张群等人没想到项刚华来这一手。事情讲到这个地步,再不同意也说不过去了,毕竟大家表面上还得保持一团和气。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