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老朱的快刀斬亂麻,這絕對可以讓朱允煐省心省事不少,一下子將戶部尚書、應天府知府的事情搞定了,都不需要在朝堂上爭論之類的。

其實如果朱允煐自己出手,這些人選肯定也不會有什麼變化,但是少不了的會有一些朝堂上的爭論。

但是現在就沒問題了,洪武皇帝主持早朝,英示皇帝龍體有恙,誰也不想在這個時候多鬧事。這個時候要是鬧事,那就不只是給洪武皇帝、英示皇帝找不自在了,那也是給自己找不自在。

能夠站在大明朝堂上的,自然沒有蠢人,哪怕有些時候理念、施政方針有些沖突,但是對于一些事情,也會比較敏感,知道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

當然對于文武百官們來說,第一次觀政的皇太子讓他們印象深刻,不少人在這個時候也有著更多的心思和想法了。

倒不是說懷疑小小朱的地位,而是很多人雖然听說皇太子得到了太上皇和皇帝的寵愛,但是也多少听說過皇太子有些貪玩,以及有那麼一些霸道。

要不然的話,也不會直接在應天府府衙門口鞭撻前應天府知府,其實皇太子殿下完全可以用其他的辦法處置枉法、瀆職的前任知府,但是他偏偏選擇了最暴烈、直接的手段。

但是現在再看看,皇太子殿下還是非常寬仁的,皇太子殿下比起洪武皇帝、英示皇帝,似乎也更是仁善一些,這是絕對的好事情啊。

洪武皇帝以前多霸道、酷烈啊,英示皇帝雖然比洪武皇帝好一些,但是也只是好的有限。現在皇太子呢,要是皇太子登上大寶之後繼續這麼寬仁,絕對是百官的福氣。

主要是大明朝的兩任皇帝都是太霸道的性子,文武百官現在都是有著不小的心理陰影,也知道在大明朝當官不是簡單的事情。

小小朱顯然不知道這些事情,他興奮的說道,「爹,咱就按照曾祖交代咱的,在朝上回了話,這一下朝好些人就給咱送問安的帖子!」

老朱笑著對朱允煐說道,「早些年也是這樣,給你爹、給你送問安的帖子,這一個個的都是牆頭草。」

「也是皇爺爺寵愛,百官才敢這般做派。」朱允煐笑了起來,這些事情他心里有數,「早些年咱在觀政的時候,只要不是垂垂老矣的,多少都是要給咱問安。」

可不就是這麼回事嘛,皇帝明擺著的確立了繼承人,而且不會反對朝臣和皇儲接觸,百官這個時候要是裝聾作啞的,那就不是什麼好事情了。

按說皇儲和朝臣接觸這是大忌,但是這也是需要看情況的。一旦這是皇帝有意思為皇儲培養羽翼,還是趕緊的投效東宮。就算是不去投效東宮也應該標明自己擁護東宮的立場,這些可不能馬虎。

現在的小小朱大概也是得到了這些待遇。只不過他不會有自己的羽翼,現在這個階段還沒必要過早的讓小小朱去接觸朝堂。

只是讓他亮個相,進一步加深百官對小小朱的印象,進一步的確定小小朱的地位,這才是老朱和小朱的心思。

當然這也是為了提升小小朱的威望,以及宣揚小小朱寬仁的好名聲。雖然看似早了點,不過這樣的事情多做一點不是什麼壞事情,老朱和小朱自然是樂見其成的。

看著開心的小小朱,朱允煐說道,「明日你跟著你曾祖去上朝,還是少說多听。你曾祖要是提到咱累了,你就按照咱之間教你的說。」

老朱忽然有些感慨的說道,「這連日上朝,咱倒是有些個念想。要不是咱年歲大了,還真的要多上幾次早朝。」

朱允煐還沒開口小小朱搶先說道,「那可不成,早朝咱都睡不好。還是不上早朝的好,上了早朝咱一整日都昏昏沉沉,還要午歇,都沒工夫去校場了。」

老朱模了模小小朱的腦袋,說道,「那咱明日最後一次上早朝,後天咱們就不去了。到時候咱帶你騎馬,咱教你行軍布陣。你爹學不來的,咱都教你!」

朱允煐面無表情,起身說道,「那咱回去歇著了,你們也早些歇著。皇爺爺,行軍布陣的事情咱也學過,學的還不賴!」

老朱看了一眼朱允煐,至于那個眼神到底是什麼意思也就不言而喻了。哪怕老朱覺得他的寶貝長孫千好萬好,可是要說軍伍的事情,他是真的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才好,那就干脆點什麼都不說了。

看到朱允煐要走,老朱說道,「明日在朝上,咱也給你把高麗的事情定了,真的是讓你十七叔去高麗?」

朱允煐肯定的點頭,說道,「十七叔過去也是合適,真要說起來咱皇叔里頭能帶兵打仗的可不少。二叔、三叔都不錯,四叔更是厲害,六叔、七叔都挺強。十七叔,也是有本事的。」

老朱笑著點頭,說道,「都不差,你那些個皇叔倒是都知兵。就是你爹也不差,早些年咱就怕自個兒哪天不在了,也沒少教你爹打仗的本事,也就是後來天下定了,他帶兵打仗的本事也就荒廢了。」

朱允煐忽然有些感想,說道,「那這麼說來,咱爹和咱一樣,都要治國,所以沒時間學打仗」

「你就是沒天分、學不來。」老朱不客氣的拆台,說道,「你九江表兄的本事,你學個一成也就夠了!」

朱允煐生氣了,氣鼓鼓的離開了。老朱拿出來的例子可不好,李景隆的本事,朱允煐這都一成都沒有學到,這實在是太讓人心塞了。

雖然朱允煐也知道李景隆理論知識扎實、熟讀兵書戰策,也確實有一些本事。可是不管怎麼說,也不能說朱允煐連李景隆帶兵的本事一成都沒有學到啊,這太打擊人了!

看著朱允煐離開,小小朱說道,「曾祖,咱爹這趟是真氣了,咱估模著他兩三日不來給你問安了。」

「隨他去!」老朱也老小孩一般,說道,「他小時候還和咱貼心,越長大越不貼心。哄得咱把皇位給了他,面子頭上的功夫都懶得做,咱是白疼他了!」

小小朱笑嘻嘻的,這件事情他可不打算摻和,小小朱現在也不是什麼都不懂的年齡,很多的事情他現在大概也是知道一些,有些家事也不適合他參與進去。

這個時候還是選擇明哲保身更好,更何況小小朱覺得就算他的曾祖和父親鬧起來,那也就算‘鬧’而已,真的不需要擔心其他事情。

朱允煐實際上也是這樣的一些心思,他在老朱跟前從來都不是言听計從的樣子,哪怕是小時候,朱允煐就算是哄著老朱,只不過偶爾也故意的去在老朱跟前鬧一下、給老朱添添堵。

老朱顯然並不反感小朱這麼做,或許也更是因為有著小朱、小小朱這樣不怕他的孩子,才會讓老朱感覺到真正的親情,而不只是對于皇權的畏懼和渴望。

回到了春和殿的朱允煐逗了逗朱文坤,哄道,「快點喊咱,喊了咱就給你好吃的。」

坐在榻上的朱文坤看著朱允煐,開開心心的抖著小胳膊,伊伊呀呀了一會兒就開始流口水,說話對于朱文坤現在還是有點艱難。

看著朱文坤的樣子,朱允煐嘆了口氣,「看樣子只能再等等了,你和你皇兄一個樣,這是金口難開啊,學著說話就是有些晚了。」

徐妙清這個時候也來到身邊,輕聲說道,「陛下,今日皇姑、皇妹遞了宮符,想要入宮求見。臣妾覺著,有些事情也該讓皇姑、皇妹知曉,莫要讓她們擔憂。」

朱允煐想了想,說道,「明日就讓她們過來好了,還好老二這是出去辦差了,要不然那小子犯起渾來,說不準還要闖宮。這些事情他們知道也就知道,並無大礙。」

徐妙清也松了口氣,皇帝在裝病,她這個皇後這幾天實際上也不好過,也是有著一定的壓力。

旁的不說,皇帝的弟弟妹妹自然會緊張,包括一些親王妃、郡王妃,也是想要入宮求見。包括一些武勛的命婦,也是想要入宮求見。

雖然是打著給皇後請安的名號,只是誰都知道她們入宮請見的真正原因,說到底就是想要來打探一下皇帝的健康狀況。在朝堂上打探不出來,那就需要考慮夫人外交的事情了。

要說裝病,朱允煐覺得沒問題,也不是他怕事,而且有著一些自己的想法。

戶部尚書、應天府知府的安排,實際上不值一提,朱允煐早就有自己的想法和人選,他也不擔心在朝堂上有著太多的阻礙,這些實際上都是小事情。

甚至包括讓寧王朱權去高麗,這些事情也算不上什麼。先不要說這樣的事情朱允煐早就心里有數,滿朝文武或者宗室也對此有著一些了解。

最多現在也就是正式敲定了,現在這就是一切塵埃落定了,不需要再去猜測,或者是想著諸如運作一番的事情了。

大家現在心里都有了底,大家現在也都知道了皇帝的決策,這也就足夠了。

朱允煐實際上真正在意的事情,還是考慮著內閣的事情,這也是朱允煐這一次裝病的真正原因,這也是朱允煐真正想要籌謀好的事情。

在朱允煐的手里,內閣肯定只是咨政機構,他們不大可能有參決的機會。這些也就是高級秘書,只是皇帝的一些顧問而已,並不會有太多的權力。

但是內閣的性質,以及他們靠近皇帝,自然也就意味著這些人一旦有些機會,也可以慢慢的接觸到一些政務,地位說不定也就是要越來越顯赫、權力會越來越大。

在朱允煐這里,基本上沒有什麼問題,但是難保在朱允煐的子孫手里,內閣會做大。

所以必須要給內閣一些限制,而不是讓他們像歷史上那樣凌駕于六部之上,甚至有著‘權臣’。

此前給六部尚書提升了品級,除了是想著要制衡武勛集團,多少也是有著為現在內閣出現而準備。朱允煐的這盤棋,下的其實也比較大。

而現在裝病後,朱允煐也就可以借由小小朱自然而然的搞出來內閣,這沒問題。

但是內閣的法定地位,朱允煐可是不認可的,這也是給內閣的一道枷鎖。

按照老朱制定的規矩,內閣這樣的機構是不能存在的。朱允煐現在搞出來內閣,自然也就意味著內閣不是正規的,畢竟朱允煐不能違背祖制,更何況現在老朱還在呢。

朱允煐這可不是月兌褲子放屁,單純的就是朱允煐想的比較多,所以不介意多做點事情。

歷史上的內閣也是這樣,哪怕是朱棣登基後不斷給內閣放權,也不敢背上違反祖制。這些也使得內閣進展緩慢,而且始終未能成為中央一級正式的行政機構。

朱允煐現在也是打算這麼做,他可以創建內閣,給與內閣一定的權力和地位。但是內閣的特殊性,也意味著朱允煐不得不提前準備,必須要持續的限制內閣的發展。

這些事情朱允煐做起來也心安理得,主要就是這樣的事情朱允煐沒少做,所以多少也有那麼點得心應手的感覺,這些也算得上朱允煐的一個特點了。

皇帝嘛,本能的會喜歡制衡,也確確實實喜歡對于一些比較敏感的機構、衙門限制,這顯然也不是什麼矛盾的事情。

做了一些自己應該做的事情,朱允煐的心情不錯,他也確實做了不少的事情。哪怕現在不存在一勞永逸,朱允煐也知道不存在一勞永逸,但是多少也是做了一些工作。

這些真心不是什麼壞事情,朱允煐也不覺得這是多此一舉的事情,他現在會這麼做,接下來肯定還是會繼續這麼做,這就是朱允煐覺得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老朱帶著小小朱繼續去早朝,而小朱看似可以睡個懶覺,但是該批閱奏折還是要繼續批閱奏折。

大家都要一起努力,努力的將大明江山治理的更好,努力的讓大明的江山社稷更加穩固。

這些,也是老朱家子孫的責任。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