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掩耳盜鈴的事情,朱允煐實際上做的還真不少,很多人其實也都是明白這樣的一個道理。當然了,很多人或多或少的也都是選擇掩耳盜鈴,這也算得上是明哲保身吧。

那首《木蘭詞》,很多人都知道是怎麼回事,但是朝堂上的英示皇帝就是不承認。雖然英示皇帝不認,那其他人看起來,也確確實實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了。

英示皇帝不認,其他人也就只能默認一些事情了,只要不犯忌諱就好,裝聾作啞沒壞處。

有些事情不只是朱允煐的親人明白,好多文武百官也都明白,一些事實根本不算什麼。

難得湖涂不是什麼壞處,就給大家留下一些津津樂道的話題。更何況英示皇帝身上的話題已經足夠多了,自然也就不在乎稍微的多上那麼一兩件‘風雅趣事’。

比如說英示皇帝早慧,朝堂上、民間早就有著這樣的一些討論,只不過可以說是沒有一個官方的態度而已,頂多也就算得上皇室的默認。也算得上有著一些人暗地里的推波助瀾,似乎這樣才是真正的‘天命所歸’。

英示皇帝有詩才這件事情更不是什麼秘密,曾有一首《論詩》,據說是英示皇帝隨口所作。而現在多了一首《木蘭詞》也算不上什麼,頂多也就是一些人納悶,據說英示皇帝根本不親近儒家,不喜歡華麗辭藻。

這就讓不少人郁悶了,按說以英示皇帝的詩才、風采,應該是喜歡那些華麗的文章。只可惜,大概是洪武皇帝的霸道,確實影響了英示皇帝了。

朱允熥這個怠惰貨色此刻就是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皇嫂說什麼不重要,听著就好。阿姐批評教育,听的實在太多了,所以現在也不在乎被多嘮叨一兩次。

直到看到一個身影進入春和殿,本來一副低眉順目的朱允熥連忙起身,「皇兄,下朝了?」

朱允煐看了一眼朱允熥,沒好氣的說道,「咱不下朝,你就在外頭說咱喜歡琴曲?尚烈和尚煜才多大,你就整日帶著他們在勾欄畫舫四處流連?你自個說說,這叫個什麼事情!」

這兩位還不到二十,當然也都超過了十六,出入風花雪月的場所,在這個年代也算得上年齡還算合適,更何況這兩位也都是朱樉的兒子,是朱慡的第二子、第三子。

看到朱允熥不說話,朱允煐沒好氣的說道,「三叔家的濟熿讓咱給發配回太原給三叔守墳,你這就和濟燁勾肩搭背、沆瀣一氣,領著各位宗族子弟風花雪月了?」

朱濟燁,這是朱棡第三子,和朱允熥年齡相彷,這也是宗室子弟的紈褲代表之一,這也不是什麼省油的燈。

提到這個,朱允熥有話要說了,「皇兄,早年間二叔、三叔還在,所以那些族弟沒有受封,咱也是理解。現在二叔三叔不在了,好些個族弟也都過了十五乃至二十,也是該受封了。」

朱允熥這麼說其實也沒什麼問題,皇帝的子嗣、兄弟,基本上也就是在十歲左右的時候會受封為親王,這沒有什麼問題。

但是這些親王的子嗣,別看是《祖訓錄》規定了十歲受封。可是現實情況呢,根本就不存在父親還在,兒子十歲立刻就要受封郡王的王爵。

朱允煐點了點頭,說道,「這個事情,咱想了想也是該給族弟們受封了。你回頭去和五叔通個氣,讓五叔過幾日上朝,你也跟著去,好歹也是讓宗室子弟知道你這個吳王不只是在吃喝玩樂,好歹還記得咱宗室。」

朱允熥還沒有多說什麼,他只是在喜形于色,他看到了其中巨大的好處,他知道自己這一下要無比風光了。

朱玥自然也看得出來,連忙說道,「皇兄,你就慣著老二好了!你若是讓他上折子,他就敢大著臉說這事是他辦的。那些族兄、族弟,都要呈他情。到那時,去吳王府送禮的人都數不清。」

徐妙清也是有那麼點忍俊不禁,別看皇帝似乎是要敲打朱允熥。可是實際上呢,稍微的有著一點好處的事情,首先想著的還是自家人,還是想著這個不省心的弟弟。

朱允熥忙不迭的說道,「阿姐,你就見不得咱好是吧?!皇兄都說了,咱也是在給宗室辦事,咱也是在幫他分憂。好些個族兄、族弟,都等著受封呢,一直不封也確實不叫個事情。」

朱允煐笑著對朱玥說道,「老二說的也是在理,這些事情遲早要辦。那就讓老二開個口,他好呈個情。說句不好听的,五叔要是不在了,咱的宗人令不是他就是老三。」

朱玥立刻滴咕著說道,「老二肯定不成,他要是宗人令,宗人府肯定要亂套。老三也不成,咱們還有好些個皇叔。」

要說朱曦、朱玥這姐妹倆,對于朱允炆的成見是最深的,比起朱允煐、朱允熥兄弟兩個還要有成見。雖然不至于去害朱允炆,只是也不希望看到朱允炆佔便宜。

朱允熥也有自知之明,說道,「皇兄,咱可不能當宗人令,咱知道自己的本事。咱要是掌了宗人府肯定亂套,咱的德行也不夠,估模著到時候只能壞事。」

對于朱允熥的自知之明,朱玥恨鐵不成鋼,「知道你自個兒德行不夠,那你就改啊!皇兄讓你當宗人令,那是看得起你。好些宗室眼巴巴的望著,你是皇兄親弟,怎麼看你也是最合適的。」

朱允熥這個時候就開始傻笑,他從小到大就不喜歡讀書、做事,只喜歡吃喝玩樂。這就是他的性格,基本上是不可能改變什麼,他也不打算改變。

在朱允熥的眼里,當一個逍遙自在的王爺,比起當一個辦事的賢王什麼的,那要好太多了,也有意思多了。

實際上朱允熥從來都沒有什麼心里不平衡的,他無數次在慶幸自己是‘老二’。這要是當了老大,那從小就要勤學起來了,根本沒得玩。

他的皇兄是這樣,他的佷兒也是這樣,朱允熥也曾經問過,他的父親早年間也是少小時就要學習各種經義,不像好些皇叔那般逍遙自在。

朱允熥在想些什麼,大家大概也是心里有數的,主要是這小子的性格,大家一個個的也都心里清楚。

朱允煐想了想,有些頭皮發麻的說道,「咱宗族里頭,還真的是越來越熱鬧了。皇爺爺二十六子,九叔、二十六叔早薨,八叔早薨無子,雖說現如今還有皇叔沒有子嗣,只是這也就是說說。」

朱允熥嘿嘿笑著,說道,「父皇五個子嗣,二叔六子、三叔七子。四叔去了東瀛暫且不說,只是咱看五叔這樣子,估模著不生個十幾個兒子也不罷休。」

這不是在開玩笑,朱橚作為老朱最頭疼,也是現在最喜歡的兒子,絕對是有原因的。比如說在能生孩子這件事情上,已經四十二的朱橚還在持續發力,十來個兒子對他來說小菜一碟。

大明朝的宗室越來越多,這一點是顯而易見的,老朱的兒子清一色的都是親王,再加上朱標的兒子們當中,四個也是親王,這都是跑不掉的。

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大明朝的親王已經接近三十位了。而明朝的郡王數也是在激增,雖然朱允煐這邊控制著,可是實際上達到了冊封年齡的郡王,已經超過了百人。

也就是因為有些個親王還在,不存在老子還在,這就忙不迭的給兒子冊封,不存在這樣的道理。當然這也就意味著,該有的那些個俸祿等等,實際上也都是需要考慮了。

起碼秦王、晉王一脈,這都是需要考慮的,畢竟他們已經不在了,好歹也是朱允煐的二叔和三叔,是比較特殊的。

朱允煐有些好笑,說道,「老二這看起來還是辦了些事情,只是咱也有咱的考量。這一趟,咱也不小氣,免得有人說咱小氣,連宗室都不能容忍。」

朱允熥忙不迭的說道,「皇兄莫要多想,一些個道理他們都懂。就是二叔、三叔家的那幾個,也覺得可以成家立業了,不想總是攀著尚炳、濟,尤其是濟那頭,去年皇兄才發落了濟熿給三叔看守王陵。」

其實就算是‘獨立’了,那些個郡王也是相對來說的獨立而已。他們到底是出自秦王、晉王一脈,好些個事情也都是需要看著當家人的。

不過不管怎麼說,只要冊封了,基本上也就不需要擔心太受約束。好歹也是冊封了,郡王府什麼的也都是有的,俸祿也是直接領取等等。這麼一來,也就不需要受大房約束。

分家這樣的事情,冊封了之後,這也就是說明了徹徹底底的獨立了,肯定不少人樂意。

其實朱允煐也明白,甚至朱允熥也都是明白,現在一些個堂兄弟圍著朱允熥。主要就是朱允熥這個吳王很特殊,這小子能夠在皇帝跟前說上話,這就行了。

朱玥也不意外,她也不是傻白甜,「皇兄,其實真要是冊封,這倒也是好事。去年給老四冊封,那個呂氏可是樂壞了,老五也是到了年齡。她也出息了,兒子眼看著都要成親王了。」

朱允煐覺得好笑,說道,「你啊,就是小心眼。咱早年間就告訴過你,只要咱在,她的那些個小心思也就是個笑話。咱,真的沒有把允炆看在眼里,他就是再勤學,也和咱沒關系。」

朱允熥也受理所當然的說道,「是這個理,皇兄小時候就那般聰慧,誰不知道!先不說皇兄是皇爺爺和皇祖母養大的,一直受寵。就是咱娘是開平王府出身,皇嫂又是中山王府,誰還敢有什麼心思!」

可不就是這麼回事嘛,朱允煐的身份在這呢,只要他還在,朱允炆就別有什麼心思。

「你們且看著,垠兒也是一個樣。」朱允煐笑著開口說道,「那小子仗著皇爺爺寵愛,現在越來越跳月兌了,總是氣著咱。這小太子大概就是有恃無恐,知道咱奈何不了他。」

朱允熥理所當然的說道,「是這個理,咱也就是長大了才明白。皇兄早些年還難說,那時候咱娘到底還不是皇後,爹也還在,誰知道到時候是什麼樣子。現如今垠兒不一樣,先不說皇嫂,垠兒可是正經冊封的。」

朱玥看了一眼徐妙清,說道,「好似是這般,沒有旁人能越的過垠兒。現在規矩,這也算是徹底成了。皇兄早年間,那些個規矩還難說,皇爺爺要是不認,也就不認了。現在就不成了,那就是祖制了,誰敢改啊!」

就是這麼回事,朱允煐早年間確實看似穩固,實際上老朱要是去清洗一批勛貴,哪怕拼著傷筋動骨,可能也是改變什麼。但是現在就不行了,立嫡長的規矩,現在是徹底的建立了。

這些個玩笑話結束,朱允煐瞪了一眼朱允熥說道,「你小子也該收斂點,咱不在意一些個名聲。就是有些個事情,咱也不太樂意,該明白不?」

朱允熥低著頭,悶悶說道,「咱知道了,咱不說就是。上一趟,咱也就是喝大了說了點胡話。皇兄,咱這麼些年還算是懂事,吃喝玩樂歸吃喝玩樂,咱從來都不提及皇爺爺、皇兄和垠兒的事。」

朱允煐笑著點頭,夸獎著說道,「這一點你倒是做的還算不錯,還是有些識大體。不是咱小氣,咱是皇帝,好些人都是想著討好咱。皇爺爺和垠兒總是出宮巡視不說,再就是他們身子骨康健,也關系社稷。」

這不是在開玩笑,這絕對就是事實,關心太上皇、太子的健康狀況,很多人肯定要多些心思和想法了。

倒不一定就是有什麼壞心思,就是琢磨著。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對于皇帝、皇儲的健康情況保密,這也是歷朝歷代都有著的一些慣例,這些事情也確實需要保密。

朱允熥這小子確實總體來說不靠譜,只不過在一些個事情上,總體來說還是比較靠譜。

這些,朱允煐也算驕傲,自家這個不省心的弟弟,教育的還算不錯。也就是貪玩而已,沒什麼太大問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