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對于一些事情,朱允煐可以說是心安理得的。一些道理,他自然也十分清楚。

比如說叢林法則、弱肉強食,比如說弱國無外交。不要說現在這樣的封建時代,就算是千百年後,有些事情也會依然持續不斷的上演。

強大的國家,自然也就可以呼吁和平,或者說制造和平。其他的一些小國寡民,還是不要有太多亂七八糟的心思比較好,要不然那可不見得就是一個好事情了。

削弱周邊的藩國,將他們牢牢的掌控在自己的手里,這就是朱允煐的一些計劃了。

對于朱允煐的一些心思,老朱自然也是知道的。雖然覺得比較耗時費力,可是沒有壞處。

比如說大明的親王們,去海外開國從來都不是什麼壞事情。雖然現在看似是要讓一些宗親去蠻荒之地,這似乎是有苛待宗室之嫌。只是這樣做下去,大明周邊算起來就是安全了,這樣的眾封眾建,可以更好的拱衛大明江山。

耗時費力也就耗時費力一點吧,這樣的事情做得好,可以確保大明基業長遠。

在老朱和小朱閑聊的時候,小小朱在朱允炆和朱允熥的建議下愁眉苦臉的來到了營帳前。雖然很多的東西都是朱允炆在問,不過小小朱還算是懵懂知道一些事情,知道自己要繼續坐下來。

還是需要鼓勵一下學子們的,還是需要考慮給這些人一些信心。這大概也算得上是大明朝優渥、厚待讀書人的一個表現,不能只是靠驕兵悍將治理江山啊。

朱允熥看到朱允炆點頭,隨即朝著小小朱眨了眨眼楮。

小小朱一下子明白了,雖然聲音清脆、稚女敕,不過小家伙板著臉。再加上這孩子現在一身五爪皮弁服,自然也就意味著更加的高貴,讓尋常人不敢直視。

「讀書有成,賞。」按照台本,小小朱說道,「牢記教誨,忠于國事、撫育黎民。」

士子感激涕零,雖然他眼看著就要有三十歲了。只不過這個時候可不是在意年齡的時候,得了太子的賞賜,他就算得上是皇太子的門下了,這就是一個無比輝煌的履歷了。

甚至是如果明個就嗝屁了,不要說在墓志銘上記錄下來了。就算是地方縣志、宗族族譜,勢必都會記錄下來某某某年某月得到皇太子贊譽,得有賞賜等等。

雖然還有一些士子想要有所表現,只是他們未必能夠比得上書呆子徐王殿下。

既然徐王殿下那一關都過不了,自然也就不要指望吳王推薦、皇太子賞賜了。更何況皇太子何等身份,也不可能一直都是留在這里考校一些讀書人。

哪怕國子監的學子要麼是身份比較富貴,要麼就是有些才學。但是根本沒有任何理由,不可能是讓皇太子遷就他們,不可能是因為這些人讓皇太子的行程計劃受到影響。

尤其是雙全和王承恩看到了營帳外出現的女官,自然也知道這是皇後身邊的人。他們也都很清楚,皇太子殿下也到時候要回宮了。

雖然很多人還沒有表現,或者說有些人的表現不如預期。只是就算現在是再遺憾,此刻的他們也只能是乖乖的離開,這就是他們的身份了。

「娘,咱不想回去!」小小朱沖到徐妙清跟前,立刻開始撒嬌,「咱還要玩,咱就不回去。」

朱如意跌跌撞撞的跑了過來,一把抱住‘許久不見’的小小朱,「皇兄。」

小小朱這個時候大概是想到了他的妹妹也跟著一起出來了,只不過當時在玩的時候,都是和一些年齡相當的男孩一起瘋玩,哪里能夠想得到這個拖油瓶的妹妹呢。

朱曦忍不住笑了起來,說道,「和你爹一點都不像!你爹像你這般大的時候,自己不去玩,就護著你皇姑、皇叔,整天逗著咱幾個。你倒好,來到這邊就找不到人。」

「姑姑,表兄和表弟跟咱玩。」小小朱振振有辭,他可不是一點事情都不懂,「皇兄說了,表兄是國公,表弟是都督。」

跟著一起過來的寧國公主和安慶公主忍不住笑了起來,尤其是安慶公主朱珠,這可是小朱的嫡親姑姑,以前可沒少帶著小朱。

朱珠笑了起來,說道,「這樣子,還真的是皇帝的兒子。皇帝像他這般大的時候也整日這般說,若是依著他,表兄表弟都是都督。」

這樣的一些趣事,徐妙清自然不是特別清楚。而朱曦、朱玥,也不記得這樣的一些事情。

至于說五軍都督府的都督,看似就這麼封賞出去了,這實際上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現如今的五軍都督府,也有不少蔭封的都督,都是父祖為大明立下偌大功績。

有能耐的,自然也就可以迅速的升遷、出頭。要是資質平庸的,說不定也就只能是有著一個看似顯赫的官職,實際上沒有什麼實權了。

小小朱雖然悶悶不樂,不過這個時候還是只能乖乖的坐上車架。實際上出宮這件事情對于小小朱來說沒有那麼新鮮了,老朱隔三差五的也帶著小小朱出宮轉轉,四處看看民生。

龐大的隊伍到了應天府城門外,自然有新的人馬接受防衛。而到了宮城外,又是一隊人馬接手防衛。

不過這一切也都不需要徐妙清、小小朱操心,他們只需要在車架里就好,一路順利的回到了皇城就好。

剛到五龍橋,小小朱就嚷起來,「快點牽馬,咱要去乾清宮!」

徐妙清趕緊走過來,勸著說道,「垠兒,你年歲也不小了,不能整日在宮里騎馬了。你高祖父、你父皇,也沒這般。」

「可是高祖父說了,高祖父駕崩了咱就不在宮里騎馬,咱答應了。」小小朱仰起臉,底氣十足的說道,「爹也知道,都許了咱現在騎馬。」

徐妙清在這個時候還能說什麼呢,自然也就是什麼都不要說了。她雖然母儀天下,但是大明朝真正的話事人是她的夫君,是她的祖父,那兩位才是真正的口含天憲。

開開心心的小小朱騎著小矮馬跑了,自然再次忘掉了眼巴巴望著的妹妹。他現在要去找高祖父,其他人現在都差不多記不住了。

而雙全和王承恩也是和徐妙清問安後,趕緊跟上小小朱,這兩位的主子一直都是很明確的。效忠太上皇、皇帝、皇太子,就是他們全部的生活和使命。

「高祖父,咱差點打了一個兔子。」小小朱興奮無比,手舞足蹈的說道,「沐家表兄沒抓到,他跑的太慢!」

老朱也是瞬間忘了還有一個孫兒,現在眼里只有重孫,「是嗎?那和高祖父說說,是如何抓的兔子?咱幫你出主意,下次咱一定可以抓到兔子。」

看著這一老一少牽著手走向寢殿,朱允煐笑著搖了搖頭,他覺得還是回到自己的地盤比較好,心里也踏實些。

對于老朱來說,早年的父母、兄長、姐姐全都早逝,他就是孤家寡人。而馬皇後和大朱先後病逝,也幾乎是徹底的掏空了老朱。

如果不是現在還有小朱和小小朱,老朱說不定就要再次感慨類似于‘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

回到東宮的朱允煐看到了徐妙清,問道,「今個可還累?」

「今日都依著臣妾,一路都走得比較緩。」徐妙清笑了起來,對朱允煐說道,「臣妾也是誕下過子嗣,也知道如何養胎。」

听到徐妙清這麼說,朱允煐自然也踏實了,「等下讓太醫過來請脈,咱還想著給垠兒添個嫡親弟弟、妹妹。咱想著,若是有著一個嫡親的弟弟就好了。」

徐妙清笑著點頭,這自然也是她的一個期待。小小朱的地位穩固,只是打虎親兄弟啊,小小朱有著一個胞弟不是什麼壞事情。

再者就是最不希望的狀態,小小朱有著一個胞弟,對于徐妙清來說、對于朱允煐來說,也是雙保險。

朱允煐坐了下來,笑著問道,「今個看了不少命婦,如何?」

「還成,臣妾今日倒也看了幾個,也有幾個說得過去。」徐妙清笑著開口說道,「皇姑今個也是幫著掌眼,大姑姑相中了定遠侯嫡女。」

定遠侯,本來是隨著藍玉取得捕魚兒湖大捷的王弼。不過這一位戰功顯赫的宿將已經不在了,王弼的長子王德承襲了定遠侯的侯爵爵位。實際上王弼也算是教子有方,他的次子王政也受封西亭候,只不過不是世襲罔替而已。

王弼六個兒子,全都在軍伍當中,長子承襲爵位。次子能力出眾,現在也算得上是一門雙侯。

朱允煐笑了笑,說道,「大姑姑家的?那就是順昌表弟了,這個事情你來做主。咱可得說好了,尋常宗親、勛貴,你看著做主就好,有了決策告知咱就是。只是大姑姑家、小姑姑家的,得和咱商量。」

徐妙清心里一喜,她這個皇後實際上也是名正言順的,是有著足夠多的權力。只是徐妙清也很清楚,她到底不是特別有天分的,從小學的也都是持家這些,作為皇後的技能,還需要持續不斷的學習。

徐妙清自然也很清楚,如果是尋常的宗親、勛貴,她自然也就可以直接做主,皇帝肯定是不會駁了她的面子。

只是她也很清楚,一些身份比較特殊的宗親、勛貴等等,婚事不是那麼簡單的。這些事情,自然也就意味著需要皇帝點頭了,她也不好隨意做主。

說笑間,朱如意跌跌撞撞的跑來了,立刻女乃聲女乃氣開始告狀,「爸爸,哥哥最壞!」

「哥哥又不帶你玩?」抱起來女兒,朱允煐立刻笑了起來,孩子們的事情他很清楚,「如意兒,是不是你哥哥又要和其他人玩,你叫都叫不住他?」

朱如意委屈的趴在朱允煐的胸口,可憐巴巴說道,「哥哥抓兔子,不要我。」

這就對了,小小朱那貪玩的孩子玩瘋了,不要說妹妹了。就算是爹娘、高祖父,基本上都是要拋諸腦後的,實在不值一提。

只是現在嘛,朱允煐還是要安慰一下委屈的寶貝女兒。只不過也沒必要幫著聲討小小朱,要不然小小朱到時候听到了風聲也要回來跟著鬧。最主要的,還是不希望孩子們有著一些錯誤的觀感。

就在朱允煐這邊看起來是一家和諧的時候,外頭的一些人可能就不是特別的和諧了。

比如說常茂這邊,市舶司那邊已經為勛貴集團準備了足夠的信息。看似是貨物,但是這一次船上更多的是殺才。

水師、錦衣衛等等,他們自然也是參與其中。要戰船給戰船,要信息給信息,就是為了讓這些勛貴集團的人在南洋更好的施展開來。

很多人磨刀霍霍,不只是要為自己或者子孫掙取更多的功名富貴,也是因為他們習慣了打打殺殺的生活,他們不習慣安逸、舒適的環境。

帶著不少人的期待,這一支特殊的隊伍南下出海了,沒有人知道他們接下來會遇到什麼事情。或許很多的人也不知道,這些人開啟的是一種很多人看來無法接受的全新局面。

這也不足為奇,反正朱允煐覺得自己做的事情,顯然是對于這個江山、這個文明更有利,他做起來自然也就足夠的心安理得了。

這些帶著特殊任務的人下南洋了,只是短時間也沒辦法立刻回來。這一個來回,說不定就是數月之久。更何況大海上風浪很大,哪怕大明的海船已經足夠大了,但是難保不會遇到什麼意外。

哪怕是現在大明的市舶司比較成熟,船隊的規模也越來越大。可是實際上,每一次出海的時候,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安然的回來。

想要做成一些事情,自然也就需要承擔一定的風險,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沒什麼好奇怪的。

除了這些人之外,現在朝廷上下盯著的事情,除了太上皇的壽辰之外,就是那個所謂的銀行了。

這件事情自然是無比重要的,也可以說牽涉到很多人的利益。

有些人希望銀行成功,而有些人自然也就是希望看到銀行失敗。或者,他們可以從這樣的失敗當中取得更大的利益。

427 都是大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