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借題發揮這樣的事情,對于朱允煐來說是再正常不過了,有些事情朱允煐就是希望將一些事情鬧大,就是希望將一些事情拿到朝堂上去討論。

很明顯,作為一個皇帝,朱允煐自然是希望江山永固、國泰民安,他也確實是在朝著這樣的一個方向不斷努力,他也確實是希望能夠將一些事情做的更好一些,這是他的責任。

好皇帝,這自然是朱允煐的目標,但是不代表作為一個好皇帝,就真的是任由底下的一些大臣決定一些事情。這不只是對皇權的挑戰,也是因為朱允煐不允許有人破壞他的一些計劃。

郁新,只能算得上是‘殺雞儆猴’,不過也不至于真的殺了,只是立立威風而已。

只是一些趨勢不太好而已,朱允煐也不是立刻就是要打要殺的。郁新這樣的重臣,雖然不至于說無可取代,但是想要培養出一個合格的尚書,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回到了東宮,朱允煐自然也就是和練瓊瓊說著話。她其實還是牽掛著兒子,小小朱跟著太上皇出皇城了,這也讓練瓊瓊心里難免有些牽掛。

哪怕知道太上皇、太子出宮,明里暗里的護衛肯定很多。只不過該擔心還是要擔心,這也是一個母親的天性,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朱允煐不是很在意,說道,「咱的太子,也該出去長長見識。不了解民間疾苦,以後如何治理好天下?咱像他這般大的事情,也就是皇爺爺也父皇太忙,跟前也沒有放心的人跟著才給拘在宮里。」

練瓊瓊露出笑容,柔聲說道,「垠兒能夠跟在皇爺爺跟前,也是他的福氣。」

「是福氣,皇爺爺的見識、能耐,那自是不必多說。」朱允煐笑了起來,斬釘截鐵的說道,「只要皇爺爺能夠多幫著咱帶帶太子幾年,以後咱大明就有一個好太子。」

練瓊瓊也是滿懷期待,她的兒子未來是要坐龍椅的,她自然期待值很高。而對于練瓊瓊來說,如果她的兒子能夠成為合格的儲君,那就更加值得驕傲了。

如果能夠成為一代明君,徐妙清也自然更加自豪。只是她也覺得,她的兒子可能很難達到父祖的高度,畢竟她是听著老朱的故事長大,也是慢慢的看著大明越來越好。

躺在榻上的朱允煐想起來了什麼,說道,「紅倉那邊你也該留意,過兩日讓人上個折子,要令工部調撥棉布、絲帛等物。」

「臣妾明白了。」徐妙清輕輕的給朱允煐揉著太陽穴,問道,「陛下,還有什麼交代?」

朱允煐想了想,說道,「回頭讓管事的問問,若是戶部等衙門此前有推月兌懈怠,你也下道懿旨呵斥。這事,總得挑出來他們的一些毛病。」

徐妙清好像明白了,她的夫婿是要整人了,堂而皇之的去整人。

也沒什麼好擔心的,這樣的事情是再正常不過了。皇帝這是要找人的麻煩,自然也就是一大堆的理由了。現在讓皇後也出馬,甚至是直接拿到朝堂上說事,肯定也是訓誡一下。

就算徐妙清對于朝堂的事情不是特別了解,但是她也知道一些事情。比如說如果陛下真的是要懲戒大臣,自然也就不會讓她也出手了,起碼是不會讓她這邊多做些事情。

現在看起來,估計是朝廷上有人惹陛下不高興了,這就要給點顏色瞧瞧了。

這樣的事情可以有,朱允煐也覺得是理所當然了。而徐妙清自然也不會多說什麼,肯定是要配合陛下將這些事情辦好。

徐妙清也說了宮里的一些事情,作為名正言順的皇後,徐妙清管的可不只是朱允煐的幾個妃嬪或者東宮的一些事情。那些沒有成年的皇子、公主,徐妙清也有資格管。

哪怕那些人是叔父、姑姑,徐妙清都是有資格管的。至于說老朱的妃嬪們,管起來更是名正言順。那些妃嬪可沒有資格入老朱家的宗廟,犯錯了被徐妙清處置也是理所應當。

朱允煐也是很耐心的听著,雖然他也徐妙清的婚事,更多的還是政治聯姻的意味比較濃。但是這麼幾年下來,兩個人也算得上是相濡以沫、伉儷情深了。

尤其是小小朱出生後,這更是多了一些親情。這也是朱允煐經常就在春和殿歇著的原因,不只是因為徐妙清是皇後要給她體面,也是因為在這里歇著,朱允煐心里也可以得到放松。

哪怕皇家的屬性特殊,但是在這里多少也是有些家的感覺。

就在這小兩口閑聊的時候,一個小屁孩沖了過來,「娘,今個看了把戲!」

朱允煐愣住了,不是去考察民間疾苦的嗎?這,難道是老朱帶著小小朱看戲法去了?這,簡直就是趕大集啊,這簡直就是找個由頭出去玩啊!

「爹,那人能噴火!」小小朱很激動,趴在朱允煐的腿上眉飛色舞說道,「猴子,猴子也好玩!」

得,這是真的去看馬戲了,老朱這也算得上是很堅決的在執行小朱的教育計劃。直接帶著小小朱看馬戲去了,這是多麼的接地氣的事情啊。

徐妙清快速的看了一眼朱允煐的神情,看到朱允煐只是無語沒有不高興,心里自然也安穩了不少。她自然也明白小小朱出宮的原因,是去考察民間疾苦的,不是出去玩的。

只不過這些事情到底是皇爺爺安排的,想來這也不至于讓皇帝陛下不高興。或者可以說就算皇帝有意見,這個時候顯然也是沒辦法多說什麼,只能認了。

朱允煐實際上也沒有多想什麼,看著小家伙開開心心的樣子,也比較滿意。

老朱不喜歡享受,大朱和小朱對于這些事情也不是很在意。所以皇宮里面也沒有多少唱戲听曲的,雖然也有一些奇珍異獸等等,只不過雜耍什麼的,宮里幾乎是很少出現的。

所以現在的小小朱也算得上是長見識了,他現在這麼激動自然也就可以理解了。

老朱回到了乾清宮,直接問道,「今個宮里可是有事?」

一個小太監站出來,面無表情的稟報道,「回太上皇,陛下朝堂之上和眾大臣商討國事,倒也無事。只是下朝後,戶部尚書似有頂撞陛下。」

老朱一瞬間銳利的目光盯著小太監,洪武大帝又回來了,「頂撞?著人立刻召當值太監、侍衛過來,咱倒要看看是哪個如此大膽!」

老朱退位了不假,但是這不代表老朱失去了對朝堂的掌控。很多的事情老朱只是不想要讓他的孫兒難做,只是想著給他的孫兒把把關而已,些許小事他也相信小朱可以處理好。

只是老朱偶爾也會擔心,雖然他的孫兒天資聰穎、英明睿智,但是到底年歲不大,臨朝理政雖然也有些經驗,但是到底還是稍微的短了點,經驗不是特別足。

自家那個寶貝孫兒的出身是沒問題的,大明的嫡長孫,外家又是常遇春那邊。現如今有了一個皇後,還是徐家的。

勛貴那邊是真的不需要擔心什麼,自然就是因為大孫的出身可以決定很多的事情。

可是在文臣那邊,老朱有些時候就會有些擔心了。尤其是自家的那個寶貝孫兒對于文臣、儒家有些提防,朝堂上的老狐狸也多,老朱可是生怕他的孫兒吃虧了。

召人來仔細的問了問,老朱心里自然也就踏實了不少,看起來也沒什麼問題。他也明白,他那孫兒肯定是要拿捏郁新了,基本上是要讓郁新難堪,要讓朝堂上的一些文武難堪。

嘿嘿笑著的老朱挺得意的,他那個寶貝孫兒拿捏人的本事可不一般。真的要是準備讓一些人難堪,老朱相信他的孫兒是不缺這個能耐。

這件事情也就不需要多擔心了,現在去插手,只會打亂他孫兒的布局。有些事情就是需要一點時間,這樣才能夠看到成效。有些事情,也不值得老朱出手,小朱就可以做好。

對于自己孫兒的威望,老朱還算是滿意。畢竟當了十年的皇太孫,也是早早的就開始介入朝堂,朝上的那些文武大臣哪個不知道小朱的地位和能力。

只是老朱偶爾會擔心,他孫兒的威望,很大一部分是他給予的,很多文武大臣對朱允煐的恭敬等等,實則是因為畏懼老朱。說到底,小朱屬于自己的威望,還需要慢慢的建立。

這畢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就算是老朱也不是一下子就成為了那個氣概蓋世的洪武皇帝。他也是在不斷的戰斗、博弈當中才成為了洪武皇帝,是不斷的強化著在天下臣民們心目中的地位。

對于小朱來說,任重道遠,他還有很多的事情要做,還有很多的東西要學,急不來。

一覺起來,朱允煐半點都沒有昨日在武英殿被頂撞的樣子,還是按部就班的準備上朝。

「你就不要起來了,帶著垠兒歇著。」朱允煐笑了起來,對徐妙清說道,「這混小子昨日玩瘋了,下一次再尿床,看咱不收拾他!」

王承恩很有眼力價,早就讓人在偏殿準備了熱水,皇帝上朝可不是小事。哪怕是童子尿,也就是老朱覺得沒有尿騷味,也就是老朱覺得沒什麼問題。

午門外的郁新表情不是很好看,他也看到了同僚們對他異樣的眼光。武勛們敵視或者幸災樂禍的樣子,那也是絲毫沒有掩飾的。

心里苦啊,本來也只是盡忠職守的說了點事情,郁新也不覺得自己做錯了。

可是現在再看看,這事情鬧的可能比他想象中的要稍微的嚴重一點,這件事情雖然不至于讓他的仕途遭遇到重大打擊。但是可以肯定的事情就是這麼一件事情,會讓他這段時間比較難過。

而且不出意外的話,在這段時間,他的威望也要下降不少。在戶部這邊,底下的人自然不敢亂來。但是如果說是要看他笑話的,肯定不缺。

這事,真的是沒處說理了,郁新也只能認了。誰讓對面的是皇帝呢,城府很深、手腕老辣,而且對于權術也是頗為精通。

郁新覺得就算自己這一次不栽跟頭,其他什麼時候也要栽跟頭。很明顯陛下就是要拿他殺雞儆猴呢,現在的郁新也只能是捏著鼻子認了。或者是努努力,將負面影響降到最低,不要讓陛下一直拿他出氣,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這件事情看起來只能認栽,只能說自己倒霉了,難道還能有其他的辦法不成?!

在鳴鞭後,朱允煐緩緩走向御階,一臉嚴肅的年輕天子坐在龍椅上,游刃有余的在處理著政事。只不過現在看起來也讓不少幸災樂禍或者戰戰兢兢的人失望了,皇帝好像忘記了昨天的事情啊。

郁新心里一直在打鼓,他恨不得皇帝早點發落他,早點知道結果心里早點踏實。像現在這般吊著他的胃口,心里是真的一點都不踏實,估模著回去了也睡不踏實、只能出虛汗了。

朱允煐一點都不著急,欲速則不達的道理他還是明白的,有些事情確實沒必要操之過急。現在火候還不到,朱允煐可以再等等,他也確實是等得起這件事情。

下朝後的朱允煐直接去武英殿批閱奏折,召見了大臣,依然和戶部、和郁新無關。

這不免就讓一些不了解朱允煐的人在嘀咕了,難道昨日陛下發了一通脾氣也就算了,這件事情也就是這麼過去了?

茹覺得沒那麼簡單,他覺得陛下如果再不提這件事情,他就要提起來這件事情了。

看似和他這個吏部天官無關,可是實際上大明朝的皇帝現在想要動的是國庫、是內帑,這里面就有很多的說法了,這件事情也確實有資格拿到朝堂上好好的議論一番。

急,肯定是急不來的,起碼現在的朱允煐一點都不著急。

在部堂處理公務的郁新忽然听到了旨意,「皇後殿下有旨,紅倉事關太皇太後遺澤,國朝士子,戶部未能盡撥,是為失責。著令吏部尚書、侍郎,午門外跪著。皇後殿下親去大殿請旨!」

皇帝沒法難,皇後先開第一槍!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