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七十九章 我等願真心投靠(罪己詔,以及自我檢討)

郭子儀是什麼情況呢。

皇帝嘛,後期晚年,總要搞些ど蛾子。

尤其是那些有建樹的帝王,更不得了。

無論是漢武帝也好,明成祖也好,其實他們對外作戰取得了極大成功。

但內部其實一片赤字,稍有不慎就有亡國,打仗是極其燒錢。

我們的兩萬詩,一首都沒進課本,愛蓋章的老人也好,李三郎,李二也好。

在位久,真的會折騰。

人老了呀,精力,頭腦,以及各種都會下降,這是事實。

玄宗但凡早死個些年,評價絕對直線飆升。

絕對會出來,玄宗若在,天下那個敢反!我帝鎮壓一切,安祿山听到我聖人的名字都要瑟瑟發抖,不寒而栗。

後世還會感嘆,若我聖人多活十年,地球都要打穿。

若我聖人在,御駕親征,天下盡皆土雞瓦狗,威震山河,地球都他麼打穿。

什麼秦皇漢武,在我三郎聖人面前,都是渣渣。

如此種種。

可惜,活太久了,導致了安史之亂。

後面更是瞎操作,明明幾個月能平的亂,愣是打了八年。

這里面的原因,自然離我們李三郎的遙控操作少不了關系。

最後呢是李光弼、郭子儀、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等人平定。

可惜這些人,被老李殺了殺,搞的搞。

堂堂一流名將,戰功赫赫,哪個不是身經百戰,結果被李、楊兩大豬隊友給玩殘了。

總之郭子儀則是最大的功臣。

郭子儀後面也是戰戰兢兢,各種消除主上猜疑。

這一點這展現出郭子儀充分的朝堂政治頭腦。

有次兒子和兒媳升平公主吵架,一時情急之下說出︰「我父親只是不想當皇帝,如果想當隨時可以當。」

升平公主告訴了唐代宗,但唐代宗沒有生氣,而是把公主送回了郭府。

但郭子儀卻直接把兒子囚禁起來,並上朝請罪,但唐代宗說「兒女閨房之言,何足听也!」

這件事情就不了了之了。

但是當時郭子儀的身份明明沒必要那麼膽戰心驚,還特意把兒子給綁了。

而且皇上也說沒有汾陽王,哪來的他的皇位。

可以看出雖然郭子儀功高震主,但是不曾有過對不起主上的事。

這也是唐代宗不猜疑他,甚至還跟他結為親家的原因。

從這一點來看,這證明郭子儀的家庭教養,對于親人的教導,遠遠比霍光優秀。

有時候自己簡樸容易,但想讓親人由奢入儉難。

並且他層辭尚書令。

唐代宗任命郭子為尚書令,郭子儀拒辭不受。

代宗又命五百騎兵持載護衛,催促他到官署就職。

郭子儀仍不肯接受任命,道︰「太宗皇帝曾任此職。現在叛賊基本平定,正是端正法紀審查官員的時機,應從我開始。」

代宗無奈,只得應允,並將他辭謝的事跡交給史官,記入國史。

所以,老郭是個極具智慧的人物。

除此外,老郭還有種種事跡,都表現出他政治嗅覺,以及防備的心思。

包括還與魚朝恩化敵為友,這是一個人格魅力很高的人物。

郭子儀一生經歷了武則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肅宗、唐代宗、唐德宗七朝,是名副其實的七朝元老,大唐的中興之將,古之罕有。

生前封王拜相,死後配享歷代帝王廟。

歷史武將為數不多位高權重,還得以善終者。

那麼問題來了,郭子儀那麼牛,怎麼沒上武廟?

開什麼玩笑,武廟定的時候,人家還活的好好的。

武廟是給過世者,老郭肯定是能上,但一群逝者,你這活人在這里面,多大的不敬呀

遇到一個賢主,離間計謀自然不公而破,而起自己也要懂得自黑,以及收斂。

要有居安思危的思想。

第二推恩令知名度也很高,武帝為了分化諸侯王的權利,原本是由世子繼承,變成每個兒子都能繼承。

老大自然不高興,但其他兄弟高興呀,原本沒他們什麼事,結果也能分到一角蛋糕。

其實這一點,小朱削藩就太急了,

上位第一件事就是削藩,而且做得相當過激,他先後削除五位親王的爵位,將周王朱橚、湘王朱柏、齊王朱榑、代王朱桂、岷王朱楩都貶為庶人。

要麼遷往遙遠的不毛之地,要麼當地圈禁,形同囚徒。

湘王朱柏不堪受辱,為保名節舉家自焚。朱柏湘獻王柏,太祖第十二子。

他這是往死里逼,但凡柔和一點。

都把叔叔們逼的不成了樣子,人家肯定不能等死呀,肯定要反。

老朱家,他是順位,而且老朱余威猶在,削藩也絕對不會反抗。

好歹都也是你叔叔不是,人家也沒有不臣之心。

而且朱標在世時,所有人都對他極其恭敬與敬重。

朱標太子位,是有史以來最穩定的一人,沒有之一。

不存在什麼各朝各代的鬩牆奪位。

無論是老朱,還是朝中大臣,亦或者眾多兄弟,全都認他。

老朱心態炸裂,就是因為英年早逝呀,那小朱肯定壓不住這些人,再加上心理的奔潰,無人子洲勸導,也听不進去。

于是各種案出來了,大臣死了一批又一批。

朱標死後,小朱乃嫡位,順理成章,也無人敢反對呀。

小朱上位後的操作真是看不懂。

他這樣的行為,無疑將藩王和中央朝廷推向完全對立面,沒有半點緩和的機會。

這不是西漢,各地藩王對于朝廷的威脅,其實根本不大。

而且大多數王爺其實也沒有那種鬼心思。

削藩先找這五個較弱的下手,是小朱親自選擇的。

那些王爺,誰也不是傻子,看到兄弟一個個倒下,誰不害怕?

朱棣只能在北平裝瘋苟活,

老朱五月份去世,八月就把周王廢為庶人,次年四月,逼死湘王,廢齊王代王,對自己的親叔叔如此之狠,漢景帝都要汗顏。

所以積極整軍備戰,做好了殊死一搏的準備。

在小朱向燕王動手的時候,朱棣悍然發動反叛,為皇位更是為了自己的生存而起兵。

但朱棣反了之後,有一個藩王主動和朱棣站同一個陣營嘛?

並沒有。

寧王是被脅迫的,哪怕最後起兵了,還羞羞答答的叫朱棣寫一篇檄文,說自己是被綁到戰車上而非主動反叛的。

表示輿論朝廷別說我,勞資是無辜滴。

和朱棣一母同胞的周王已經成了庶人。

被軟禁一家人連吃飯都成問題,逮捕周王的過程和罪名很有意思。

在這種情況下,是個人都得反。

在靖難之役中,小朱的表現讓人大跌眼鏡,高開低走,簡直令人無語。

幾個月前殺伐決斷的少年冷厲天子。

突然變成了優柔寡斷的婦人,猶猶豫豫裹足不前。

你既然都做了初一,還在乎十五?

既然做了,那麼直接狠一點。

但凡如此,歷史的評價也會對你高看一眼。

當然,如果他真這麼狠,也沒燕王啥事了。

戰事之前,他將朱棣作為人質的三個皇子放走,而朱棣也只有三個成年皇子,這讓他毫無顧忌。

一開始,中央朝廷無論是在道德制高點,還是實力上佔據了絕對的優勢。

按理來說,藩王反叛,歷史上除了朱棣,沒一個成功的,李二不是藩王。

他與朱棣有明顯的區別,他能和李建成五五開,或者四六。而且他是在京城,朱棣實在藩地。

李二是在京都,直接殺了李大,全面接收,逼退老李,過程凶險,但順利,沒進過朱棣那般過關斬將。

朱四比他的難度大了不知多少。

小朱的騷操作也不是一點點,臨陣換帥,讓疑似奸細的李景隆指平叛。

後來,盛庸一度有擊敗北軍的機會,小朱卻下令︰毋使朕有殺叔父名。

四個二帶倆王,天胡?

你可拉倒吧,現在怕殺叔?早干嘛去了?那些王爺淒慘的模樣,感情不是你叔?

標準的做了婊子又立牌坊。

自己作死但凡下個命令拿下燕王者封國公無論死活。

你看看朱棣還能不能這麼多次突進偵查,身先士卒,你看他死不死。

一系列的昏招,瞎操作簡直能與高粱河車神,聖人李三郎相比。

白白將皇位讓出,自己則下落不明,永遠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

朱棣能靖難功成,其實吧,運氣成分很大。

歷史三大魔法師听過沒?大魔導師.劉,風系元素師.朱。

親,了解一下。

但你也太狠了。

你但凡溫和一點。

我不搞你,我搞你兒子,給你留點體面是不,那麼心急干嘛。

當然,這事,也少不了小朱身邊坑爹的隊友,純屬紙上談兵,一點實際經驗都沒有。

但凡學個推恩令,也不至于這樣。

那這個計謀,有沒有辦法破解呢?

有。

發狠,把自己的親兄弟全殺死,並且鼓動其他王爺世子,也殺掉全部兄弟。

如此,只有你一人能繼承,推恩令不攻自破。

當然,這是個兩敗俱傷的計謀,兄弟們指不定得魚死網破。

至于同化,那個更厲害了。

這一點唐朝幾乎達到巔峰,各個種族的將軍不計其數,可見李二的人格魅力。

故此三計絕強。

同化之計,百余年前,對妖族的政策便是如此。

此計一出,再無人、妖之分。

這是赤果果的陽謀。

想來大隋內部,應該是想要分化涼胡。

這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僅在一瞬間,雲星河便思慮萬千。

望著雲星河的眼楮,高芝元嘿嘿一笑,不曾想心中想法竟被雲星河洞悉。

「朝中有風聲,將會是您擔任將軍,平定禍亂。」

「哦。」

雲星河飲了一杯茶,眉目低沉,看不出什麼情緒。

「在下願為雲候肝腦涂地,一展所才。」高芝元不待雲星河回答,急忙表現。

「我等亦願追隨雲候!」

賈愷槊緊跟高芝元,抱拳拜服,目光燦然。

作為武人,他不語高芝元那般思考良多,僅僅是敬佩而已。

雲星河所展現的出來的能力,以及個人。

這些都有目共睹。

當高芝元與他表露時,他絲毫沒有猶豫,只是任其安排。

「我等亦是。」

原本那些嬉笑打鬧的少年,也停止了喧嘩,集體過來,也紛紛鞠躬行禮,向其表達心意。

雲星河目光如璀璨星辰,一一掃過眾人。

神色如常,倒是看不出如何變化。

相比于其他幾個女孩,徐雨燦明顯的聲音比他們都大上很多,也更為興奮。

或許是由于武人心態,或是由于她內心的敬仰崇拜之情。

「嘶。」殷雄看著眼前這些人,有些發愣。

你們這是鬧哪樣?

不就是吃個飯而已,怎麼整上了這一套。

烏濠飛啃著大豬蹄子也停下的嘴巴。

這些人搞得很嚇人呀,像是不答應,就要把他們包肉餡的感jio。

所有人起身,集體躬身行禮,久久沒有起身。

只待雲星河說話。

「雲候,我等雖然年輕,但也並非甘于庸碌之輩,只等上位發號施令!」有人抱拳,言語堅定,目光認真。

這也是一位大吏之後,官居四品,標準的貴家公子。

他儒武同修,有一腔熱血。

身覺雲星河所為,乃大丈夫所為,頂天立地,手扶乾坤,橫擊蒼穹。

「諸位請起。」雲星河站起來身來,對他們虛手相托。

得見雲星河發話,眾人臉露喜色。

「雲候,我等皆是真心投靠,無需懷疑。」

「不錯,我等願意真心跟隨。」徐雨燦大叫。

「我們幾個都是。」

她一把抱住言姿與蘇輕雪,如同老母雞夾著倆小雞仔。

兩人則是一副生不如死的模樣,被攬成這個樣子,簡直很丟臉。

賈愷槊直接明言︰「如今蜀王已經在招兵買馬,咱們不得不接招呀!」

「不錯,蜀王之霸心昭然若揭,若不給與反擊,還真以為京都能夠任由他鬧騰。」

兩人已經很自覺滴代入陣營了。

「不錯,我這幾日管其屬下或作非為,耀武揚威,已經不喜久矣!」

下方眾人你一言,我一與。

只等雲星河一席話語,就能頃刻間,進攻蜀王勢力。

這時,只見雲星河端著酒杯,慢慢走下階梯。

「諸位公子小姐,本候感謝諸位宴請,能與諸位相識,實屬幸事。」

Ps︰對自己的檢討以及反省。

其實大家也看出來了,從三號後,更新可以看出明顯的區別,之前是起步一萬以上,三號後,絕不會超過四千。

說實話,我從一號開始,就沒碼字過了。

當時一號時,還有八萬,還有九萬存稿吧。

我問編輯要推薦,編輯沒同意,說是訂閱太低。

我當時就楞了,一個小推薦都沒有?就是因為均訂低,才要推薦沖推薦呀。

遇到這種事,要說不失落那肯定是假的,尤其是那種落差。

也不怕大家笑話,就是像是自己付出了很多,卻沒有得到該有的回報的那種感覺吧,就有那種很委屈的感覺,哈哈,別笑我。

那開始後,也不想碼字了,大概率也知道這本書可能就這樣了。

然後就是天天玩游戲呀,大概到了十八號,還是還是二十號吧,記不太清。

反正才開始更新,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這句話適用大多境遇。

將近二十天沒碼字,當時寫到哪兒都不記得了。還好我有做筆記,把伏筆布局記下來的習慣。

反正當時就寫。

寫的很水?完全偏題了。

那麼作為作者我的知道嗎?我他麼肯定知道呀,我也是經常看書的人,前面文引經據典寫故事,多數會控制在七八百,一千字內,多的也不會兩千。

那是因為我知道,多了會影響閱讀體驗。

而這次寫了八千,難道我會不知道。這人吧,其實就是很可怕的事情。

有時候一個邪念就會生出變化。

之前寫的時候,是怎樣的心情呢,反正這本書都這樣了,隨便寫寫拉倒。

不否認,我當時真是這種想法。

而且因為我朋友他投資了一個劇本殺的店,他想要搞獨有的本子。

找到了我,我肯定要幫一下呀。

因為之前沒寫過這類,需要學習的地方和注意的地方挺多,幾次都弄得很晚。

當然,主要還是因為玩游戲。

所以那天真是水水得了,有種自暴自棄,撒脾氣的感覺。當時想著,反正都這樣了,無所謂。

人吧,有時候滋生出的念頭真是很可怕。

然後呢,這段時間,準備新文,今天大概是看到一件曹操的故事,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

這一年對曹操至關重要的一年,先是夏侯淵被黃忠斬了,他慌忙迎戰劉備,結果自己也輸了。一塌糊涂。

劉備自此自封漢中王,當年一個落家犬,今日能與他平起平坐,他居然輸給了一直看不上的人。

此事代表著蜀漢進入全盛時期,荊州、漢中、西川,都被劉備佔據。隨後劉封攻佔上庸,一舉打通了漢中和荊州的通道,三地一下子給連一起了。打破了他的巔峰。

再就是各地叛亂,關羽水淹七軍,于禁降了。

因為這一戰直接導致了曹操想遷都,後被司馬懿說服,開啟了曹吳聯手。也就是說此戰過後,標志著蜀漢成為了三國第一勢力。

總之,這一年,可謂是曹操極為不順的一年。

然後就是被關羽水淹七軍,嚇得想要遷都時,他嚇了一個奇怪的命令。

修繕命王更修治北部尉廨,令過于舊!

這個命令很古怪,一在于時間點,二這個北部尉,就是指洛陽城內,一個很小的官,全稱叫洛陽北部尉,級別上屬于「區公安局長」,自然其衙門,最多屬于縣級官署了!

他當時是魏王,怎麼會還去修這麼一個破府邸呢?

因為四十五年前,二十歲的曹操,舉孝廉為郎,除洛陽北部尉,遷頓丘令。

當年他是懷著「滌丑蕩惡」的決心出仕,不畏強權,設五色棍,打死了大宦官蹇碩的叔叔。毫無懸念,他被一腳踢出洛陽,發配到了頓丘去做縣令,隨後被罷了官,灰頭土臉地回了老家。

這是他的第一個官……

對呀。

當時,我寫文的時候,我上架時,我就知道這本文不行,但還願意去認真寫,我想著,這本書即便沒有成績,但質量好,以後別人看到我的新書,也依舊會來看我的老書。

看了我的老書,看到這麼好,對我的評價,也依舊對我有更好的評價。

為什麼才過了兩個月,我的心態就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呢。

這是什麼原因讓我忘記最初的追求與想法呢。

我也不知道,也許是浮躁的周圍,以及快節奏的生活。

現在想來,很是慚愧,因為自己的敷衍與怠慢,

也有很多讀者對我一直支持,包括四川尊龍,還有021e,旅者,相映,至青春,紅色山賊等等等等等等,當然,我這里挑的是經常發評論互動的,還有好些數字打頭的,160713164619775,2017071209等等,還有許多默默不語,投票不說話的可愛

包括也有很多我叫不上來名字的,總之想到這些莫名心塞。

以前看小說的時候,最煩那些到處亂水,或者反復套娃,自己怎麼也變成那種討厭的人呢。

我之前寫文的速度很快,一個小時三千起步。

一天真要放開了寫,連續幾天兩萬沒問題,一萬4至1.6基本狀態。

但在起點後,我明顯不敢這麼快,有時候一個小時一千,好一點就兩千。

我就是想認真寫,每天都要想新劇情。

西雲山那段時期金翅大鵬也好,顧長留也好,其實我都修改了很多遍。

以前我是精益求精,為什麼後面,我就會有那種自我放棄的念頭。

很慚愧。

自己發了那麼糊弄的文,內心也很煎熬,那種自我的堅持與對生活的屈從,發生了沖突。

這本書其實準備了很久,包括故事也好,人物也好。這一點,其實也能夠看出來,包括羅天大醮,還有水淹武東郡,以及西雲山等等,這些人物故事出場,都是經過許多安排。

包括鎮妖司四大金剛,也是因為鎮壓內部紅毛的人間體,還有不斷重生的杜明,包括後面的六界論,以及更為久遠的故事與框架,還有昆侖山,蜀山長白等等系列,在後面都有龐大篇幅。

其實一開始並不是這個開篇,只不過當時呢,鎮妖司這個題材火,然後就改了。

其實大家也能夠看出來一些毛病,就是主角一開始在鎮妖司的時候,說要狗,後面卻很剛,就是因為這是經過大改的,所以有些對不上,還有鎮妖司那顆赤日小石,一開始其實這才是重要道具,總之還有很多。

額,又聊偏了。

這些天,如果不出意外,每天都會有一更免費,一更收費。

不是並不想全發,因為真沒存稿,臉紅。

而且精氣神已失,所以能不能寫八千,其實我都不太確定。

我只能說盡量,發收費是為了保證不斷更。

從一百七十九章什麼來自跳梁小丑開始,其實從這一章,我感覺在水了,那些詩詞,是我上個月寫的,本來是一章,被我拆成兩章,而且挑釁寫了一章,我反正看不下去,真他麼能水。

反正我自己不能容忍,我要是寫水文,去其他站千字三十的保底完全可以。沒必要來起點水。

反正從一百七十九章開始寫,今天兩章也重新叫179章。今天其實這也只有半章吧。

稍後晚點會有一章正文,現在這種狀態,兩個小時我不知道能不能寫出來。

因為在準備新書,所以呢,不太可能爆發很多字了,需要準備素材故事,可能到時候還要修改開篇,朋友劇本的事情,還沒搞好,所以煩心事挺多,真要爆發,估計得等新書了。

其實我也很久沒看書了,老實說,其實大家有不錯的文,都可以推薦給我呢。

新書的性格主角借鑒了曹操,而且也會有許多構思和布局,又要準備好幾個月,腦殼都疼。這本書就是準備了半年,結果……,新書還是縮短一下周期吧。

我看的比較多的是仙俠,玄幻,網游,歷史以前喜歡看,現在不喜歡,都市,靈異等一些也了不少。

能與諸位相識,實屬幸事,如果因為我情緒,帶給大家不好的體驗,真的很抱歉。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