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八十一章:劉安對匈奴的野望

「楚國之強?」

劉安對于司匡用莊辛坑自己這件事,以冷笑回應。

雖然《越人歌》的存在昭示下者對上位者的「僭越」,但他絲毫不慌。

如果這點口舌之簧就能壓制雜家,那雜家未免太弱了吧?

劉安眼珠子骨碌一轉,計上心來,聲音朗朗,駁斥道:

「楚國之強,大地計眾,中分天下,然懷王北畏孟嘗君,背社稷之守,而委身強秦,兵挫地削,身死不還。何也?蓋秦之強耳!」

「赳赳老秦,穆公雖稱霸西戎,然強實自孝公始,自商鞅西入函谷,變法圖強始!商鞅者行法家之術,改兵家之法,秦之悍卒終究以一敵五,西北克魏之武卒,西南取楚之疆土,向東脅韓之沃土,一躍而成天下霸主。」

「莊辛雖賢,然其能不如商鞅,亦不如吳起,更別說勝老、莊之道。」

「若大漢以莊辛之法,下不端,默許之,屆時天下百姓皆入世,議論紛紛,則漢恐步入秦亡之後塵。」

「大王此言差矣!」

司匡搖搖頭,

「楚頃襄王在位,秦取楚鄢、郢、巫、上蔡、陳之土,進而威脅其國都,迫使王都東遷,國不將國。若非莊辛之法,其焉能聚兵十余萬,絕秦兵、抗秦將,收復淮北城池一十五,復楚莊王在世之榮光?」

「我大漢與匈奴妥協數載,期間,委身往匈奴者,不可勝計,王可記得故吳王劉濞之女劉華乎?其在匈奴數十載,然依舊不屈,朝思暮想漢之軍可至單于庭,迎其歸漢。」

「漢匈談判雖剛剛結束,然並不意味和親之繼續。戰爭一旦爆發,除非一方滅亡,否則絕不會停止。」

「我大漢若不行莊辛之法,若不鼓舞百姓知漢匈之仇,入世參政,百年之後,是否會重蹈楚懷王之覆轍?」

「大漢之財有限,而匈奴貪心無厭。」

「先以土地、女人送至匈奴,其後可能為質子,遂陛下親臨匈奴,與之商討。」

「長期以往,大漢終滅!」

劉安拿起酒樽,抿了一口,並不打算妥協,

「寡人不敢苟同!」

「昔者楚人地,南卷沅、湘,北繞潁、泗,西包巴、蜀,東裹郯、淮,潁、汝以為洫,江、漢以為池,垣之以鄧林,綿之以方城,山高尋雲,溪肆無景……蛟革犀兕,以為甲冑,修鎩短鏦,齊為前行……然而兵殆于垂沙,眾破于舉。」

「兵之勝敗,本在于政。政勝其民,下附其上,則兵強矣;民勝其政,下畔其上,則兵弱矣。故德義足以懷天下之民,事業足以當天下之急,選舉足以得賢士之心,謀慮足以知強弱之勢,此必勝之本也。」

「倘若陛下政治賢明,如文景二帝,則民安,兵強,匈奴侵擾,不需憂也!」

「不需憂?大王莫非忘記白登圍困之恥?太祖皇帝至大王不過二世,竟忘國仇家恥?」司匡譏笑道。

「少來譏諷本王!」

劉安氣的甩動衣袖,

「大父臨終之前,留下血書,恨不能破匈奴,一雪前恥,吾至今不敢忘。」

「然,大漢對匈奴開戰,死傷者將數以萬計,無家可歸者將不可勝數,軍功被貪墨者,將無法估量……」

「未經準備,便以儒家公羊之道,倉促行大復仇之舉,乃以天下百姓之安寧,換一己之私欲!本王,不願苟同!」

「倘若以黃老之出世,順其自然,待數十年後,良馬足、兵將廣,軍隊強,再攻匈奴,血仇焉能不報?」

「否則,便是動搖民心,以漢萬年之基業,換取復一世之仇之愚蠢之舉!」

劉安一口氣吼出來,臉色憋得通紅,倚著坐塌的靠背,大口喘著粗氣。

作為劉邦的孫子,他是大漢當今尚存為數不多見證了劉邦駕崩之前,不甘眼神的人。

那溜圓布滿血絲的眼珠子!

那頻頻咳血的一代帝王!

那臨終前夜晚,嘴里一直念叨單于之名的老人!

劉安至今不敢忘卻。

每逢做夢,他都會夢見大父在詢問自己:白登之圍,子孫可報?若報,為何還不覲見宗廟,昭告列祖列宗?

劉安並不反對出擊匈奴,相反,為了大漢全面反擊,他更希望做好充足準備。

例如……劉徹駕崩,其登臨帝位。

淮南的士卒他已經訓練了十幾年了,只要成為皇帝,立刻便可率兵入京,平定諸侯王,鞏固民心,之後,舉大漢全國之力,擒軍臣于草原。

既保社稷,又能復仇。

這是作為淮南王位上的白發老人一直追求的。

公羊走得太急了。

不僅策劃了沒有用的馬邑之圍,還發動了一個傷亡慘重的「龍城之戰」。

他有預感,照這樣打下去,不出五年,大漢就會空虛,不出十年,沉重的賦稅便會令百姓哀聲怨道,訴說君王暴政。

「虓虎……別以為本王反對的是戰爭,本王只是在反對這群妄圖以人力改變天下之人,進而強行發動戰爭,實現心中聖人大道的儒生罷了!」

劉安拖著長腔說完,惡狠狠地瞪著一旁的董仲舒、胡毋生,又道:

「元光元年,我大漢約有八百萬戶,民四千萬人。其中壯丁者,約有八百萬,除去徭役、耕作、奴僕之民,可參加軍旅者,不過兩百萬耳。」

「北防匈奴、西防羌人、南防南越、西南防閩地之眾……但邊境之城,所需兵力就超過八十萬,況天下郡縣近百,關隘數十,每城防務三千,又需將近五十萬兵。」

「謹慎起見,算上防止諸侯叛亂之軍,長安可調動最大兵力,不過三十萬耳!」

「上谷、龍城之戰,若非衛青與虓虎有勇有謀,力挽狂瀾,按照儒生的做法,每次戰役,大漢需戰死一萬七千人,方才斬首匈奴五千人。」

「吾記得當初白登之圍,冒頓單于揮軍二十萬,如此計算,非七十萬軍隊,大漢不可敵,除非不顧各地安危,調兵至草原內外,與之一決雌雄。」

「虓虎善于用兵,此法之弊端,不需本王多說了吧?」

劉安陰沉著臉低吟,

「這便是儒家的入世!這便是蠱惑陛下出擊匈奴之結果!」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