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七十八章:無題

「快,把這里圍起來,閑雜人等,皆不可入內!」

「嘩啦啦!」

甲冑抖動聲比風吹過竹林時,竹子的搖曳聲還要大。

黑壓壓的黑甲的士卒如同潮水一般,從四面八方涌來,將位于未央宮北的戚里圍得水泄不通。

「李息,這里就交給你了!」

一中年將領將手中馬匹的韁繩丟給下屬,對年老的韓安國拱手作揖,朗聲道:

「丞相放心,除非有陛下旨意,亦或是九卿部門之手令,否則邀戰期間,卑職不會讓除受邀者之外的任何人進出戚里!」

「嗯!別讓陛下失望!」

韓安國面無表情點點頭,領著幾個僕從,向翁主府走去。

在收到劉安邀請信帛時,他敏感的嗅覺就嗅到了一絲不同尋常。

于是,連猶豫都沒敢猶豫,直接發動丞相的特殊權力以及擔任御史大夫時候的影響力,強行令灞門校尉開門,再責令中尉卿調動幾百北軍甲士,直接進駐長安。

目的有兩個:

第一,保護聚集在戚里的人。

劉安的那一份邀請名單,囊括了董仲舒這類大漢文壇頂尖人物、趙禹這類政治新秀、還有司匡這種軍方年輕一輩……

一旦疏忽大意出現意外,被歹人趁虛而入,殺死幾個,大漢中央權力中樞必然會出現一個不可彌補的空洞!

這場面,他這個丞相可不想看見。

皇帝避暑期間,累死累活的雜務,可都是丞相的活。

這麼熱的天,進一步加班,誰受得了?

再者,重要人物一死,天下不得動蕩?各界必然要求給一個說法。

他恐焦頭爛額,還是提前準備為好。

而第二個目的嘛……警告不法宵小,順便防止劉安有特殊想法。

這也是劉徹的交代。

劉安進入函谷關的那一刻,遠在甘泉宮的劉徹就收到消息了。

皇帝心思是很敏感的。

即便沒有證據,也可以憑空懷疑一個人,更別說劉安他爹當年有意圖謀反的前車之鑒了。

骨子里蘊含著造反的基因,這種人可是老劉家的重點關懷對象。

劉徹清楚,淮南王劉安如今表現安分,甚至很多時候還願意上書給予行政建議,都源于一個前提——皇帝沒有兒子!

在這位年老的淮南王看來,漢文帝劉恆這一脈的子嗣壽命都不長,基本上都在三十多歲去世。

只要劉徹這位皇帝發揮正常,中道崩殂完全有可能。

到時候,接過一個治理完美的國家,比接過一個爛攤子強得多。

所以淮南王才會不遺余力地上書治理國家的建議,甚至還主動看守大漢南邊的門戶,防止南越國北伐。

韓安國冷笑盯著越來越近的翁主府,心中的盤算越來越多:

淮南王這次進入長安,恐怕是為繼承皇位做鋪墊吧?

只要保住了陳阿嬌,得到竇太主一系的支持,在劉徹駕崩後,他操作性就高了許多。

天下誰人不知,劉徹能夠坐上皇位,得益于劉嫖?

劉嫖作為漢文帝女兒,這一脈尚存最有威嚴者,說的話可比王有用的多,雖然目前被王太後壓了一頭,但只要劉徹沒了,王算個屁?

太皇太後才死沒幾年,其經營的勢力尚且存在。

只要劉嫖以竇太後的名義登高一呼,這個沉睡許久的集團,便會徹底蘇醒,到時,天下會再次震動。

韓安國作為方面竇氏集團的核心人物,並不想再見到那種場面了。

竇漪房臨死之際單獨和他交代,一定要不遺余力地輔佐劉徹,確保其成為一代明帝。

自那一刻起,他就已經決定給劉徹鞍前馬後,為之鞠躬盡瘁!

……

韓安國安排好人,領著僕從,走進了劉陵在長安的豪宅。

經人引進,至于客堂。

此時,見證者幾乎來的差不多了。

韓安國不含色彩的目光環視一周。

首座上臉色陰沉的劉安首當其中,映入眼眸。

接著便是胡毋生、董仲舒……韓孺等百家名宿。

「呵,谷梁和左傳也來了?」韓安國目光落在正吃翁主府豆腐的石慶、狄山身上,搖搖頭,輕蔑一笑。

這場面,何其熟悉?

他還記得,前幾年陛下決定獨尊儒術的時候,董仲舒正是在這種氛圍下,用公羊學說,把谷梁、左傳堅持的大道砸得稀巴爛,奠定公羊的地位。

只不過當時在座的都是兩千石以上的公卿列侯罷了。

前來接應的遂昌做了一個請的手勢,吸引了韓安國的注意力,且彎腰諂媚拜道:

「丞相請跟我來,大王已經安排好位置。」

「嗯,帶路吧。」

在遂昌帶領下,不一會兒的功夫,韓安國這個全場官職最高者坐到了劉安右手邊的特殊位置。

「如此一來,人基本上齊了。」

握著龍頭拐杖的劉安對韓安國笑了笑,目光凝聚成一條直線,終究落在了司匡身上,

「小子,準備好憤然離開長安了嗎?」

司匡面無表情,起身。

百家有名有姓的領袖齊聚于此,今天之景,堪比當年稷下大討論了!

比試結束,張湯不拿出點東西來,這件事絕對沒完!

風險太大了!

司匡對百家領袖拱手一拜,最後再對劉安一拜,高聲道:

「憤然離開倒不至于,希望大王說話沒閃了舌頭。」

「夠膽!」劉安面紅耳赤,大肆拍著案幾,不怒反笑,「來吧,讓本王見識見識汝的本事!」

「大王,下官失禮了!」

司匡再次作揖一拜。

下一刻,直起脊梁的那一刻,像換了一個似的,渾身渾身氣勢大變!

變得深邃,猶如夜間星空一般,蘊含一種不可描述的壓迫感。

「你……」

劉安眉頭挑了挑,想說什麼,沒有說出來。

不知為何,他突然從司匡身上感受到了一種威脅。

這是一種當年和伏生、申生討論也不曾感知的壓迫。

韓孺急得撓撓頭,向一旁同樣皺眉的石慶問道:「這小子怎麼像變了一個人似的?」

「請噤聲!」石慶握緊拳頭,眼珠子周圍全是血絲,喘著粗氣,向一旁那兩位面無表情的公羊宗師瞥了一眼,道:「這小子如今的氣勢,不亞于全盛時期的董仲舒!」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