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章:百家門生(小說、黃老、儒、墨)

一日正午,太陽高高地掛在天上,雖有陽光照射,但依舊抵不過寒冬十一月的冷風。

臨淄城稷門外

士卒們身著麻衣、披著風塵僕僕的皮甲,持長槊,站于城門兩側。

他們眼珠子瞪得溜圓,仔仔細細地打量來往的客商,生怕突然出現歹人,在此地惹是生非。

寒風輕撫,每名士卒都情不自禁地打了一個、乃至數個寒顫。

盡管如此,他們也絲毫不敢松懈。

稷門不同于其他的門。

它可是整個臨淄城最繁華的城門!

甚至,它的繁華程度,在濟南郡、乃至整個崤山以東,都是數一數二的。

原因無他,只因它的外面存在春秋戰國時期,天下第一學府——稷下學宮。

在太學尚未建立的情況下,稷下學宮的地位,始終不會動搖!

雖然與巔峰時期相比,在此地的學者大幅度減少,文化氛圍凋零暗淡,但依然無法改變它在諸子百家心目中的形象。

大漢已建立百年。

文化方面,先是黃老一家獨大,後又獨尊儒術。

諸子百家之人,或多或少對此地還留有念想。

他們懷念爭鳴時候的狂熱。

他們懷念「不治而議論」的待遇!

因此,百家之門徒,至今還在稷下學宮附近活躍。

得益于此,凡是在山東之地往來的達官貴人、商賈游俠,為了沾沾「學問之氣」,都會選擇從稷門經過。

他們或望一眼,或者令隊伍暫時駐足停留,自己一路小跑,跑到稷下學宮附近,听百家門生互相爭辯,一睹不曾相見的百家爭鳴場面。

不過,這都與看守稷門的士卒沒有任何干系。

他們的職責是維持這附近的秩序。

除非有人鬧事,否則,他們只需要把城門看好就可以了。

到了正午,尤其是冬天,很容易犯困,

士卒們打著哈欠,無精打采的注視來往之人。

這時,

不遠處,不知道誰高呼一聲,「有一狂生,竟然堵著稷下學宮的門,聲稱要挑戰諸子百家!」

此言如同滴進沸騰油鍋中的水滴。

「 」的一聲,把稷門的死寂、沉悶氛圍點燃了。

「嘩啦」一聲!

原本趕路累了,在城牆根小憩的官吏、商賈、黎民,還有門口犯困的士卒,忽然來了精神!

不少百姓听到之後,直接跳了起來。

他們一個個的,像是百米賽跑的運動員,向著稷下學宮的方向,「飛」了出去。

好位置先到先得!

這麼好的娛樂活動,可不容錯過。

……

稷下學宮

此地建立以後,曾經匯聚了天下人才。

它幾乎容納了當時「諸子百家」中的各個學派,其中主要的如道、儒、法、名、兵、農、陰陽、輕重諸家。

它匯集的天下賢士多達千人左右,其中著名的稷下先生如孟軻、淳于髡、鄒衍、田駢、慎到、申不害、接子、季真、環淵、彭蒙、尹文、田巴、兒說、魯仲連、騶奭、荀況……

巔峰時期,不治而議論者,多達百千人!

是春秋戰國文化中心!

如今,昔年文化中心大門口旁,一棵合抱之木的樹干上,卻被人用木炭寫上了六個黑漆漆的、西瓜一般大小的字:邀戰諸子百家。

而撰寫之人,正抱著一條沾滿了黑乎乎炭屑的被子,站在大樹一旁的馳道上高呼著。

「吾乃一介草民,躬耕于高密,居于陋室之中,雖夏暑冬寒,然有粟米為食,不知饑也!」

「數日之前,有不法之徒持械闖入吾所居寂靜之地,毀百年之安逸,意搶奪粟米,作低收高賣之用,甚是可惡。」

「惡徒與村民斗之,吾亦參與其中,不幸被擊,昏迷二日!」

「二日來,吾思考甚多!為何窮凶極惡之徒可在大漢逍遙法外?為何官場無人插手?」

既然是邀戰,自然需要師出有名。

在此之前,百家和他半分直接關系也沒有,報仇這一點是別想了。

因此,只能曲線相連了。

司匡咳嗽幾聲,繼續用洪亮的聲音,吆喝著。

「思來索去,得其一原因!實屬諸子百家無能耳!」

「吾嘗聞,百年之前,稷下為天下學術中心,稷下學子,可不治而議論,享上大夫之祿。百家諸子,宣治國理論于天下!」

「如今百年已過,法、道、儒皆參與國政,世道卻依舊不安!」

「想來,諸子門生,都是徒有虛名之輩!諸子學說,只是孩童玩笑之言!」

司匡扯著嗓子,來來回回地喊著。

「稷下百家門生,若有不服吾之言論者,可敢出來,與吾一戰,以比試定勝負?」

被他這麼一鬧。

圍觀的百姓越來越多。

官吏、商賈們在家奴地伺候下,已經坐在鋪在地面的草席之上,津津有味地看著。

他們看著因為叫喊,累的面紅耳赤的司匡。

腦海中不約而同閃過一個念頭:這不知死活的小子是從哪來的?

一名穿著黑色漢服,衣著破舊、背後卻站著十幾個家奴的商賈,輕蔑地搖了搖頭,「尚未加冠,竟然敢在稷下學宮門前鬧事,他這是嫌命長了吧?」

坐在商賈不遠處,一個腰間佩劍,頭戴發冠的青年笑呵呵的回應,「說不定是听聞董博士的事跡後,失了魂兒。要不然,為何會做這種自掘墳墓之事?」

「善!」

稷下學宮之內的諸生,也被外面的動靜驚到了。

許多人已經帶好佩劍,束緊發冠,走出屋舍,聚集在門口,冷冷的看著馳道上吆喝之人。

一名穿著白衣素服的青年穿過重重人群,擠到前方。

此人右手按著劍柄,眉頭緊蹙,冷聲說道:「此子甚是囂張,竟然敢詆毀百家之人!諸君,是否將其直接斬殺,以儆效尤?」

嚴遵按住白衣青年的佩劍,搖搖頭,沉聲道:「不可!此人既是來邀戰,不戰而殺,有辱百家之名!」

「可其詆毀諸子學說!詆毀我百家之人啊!」

「別急!再看看!對付鬧事之人,還輪不到我道家出馬!」

「唉,好吧。」白衣少年無奈,只好把按著劍柄的手放了下來。

師兄有命,他不得不從。

突然,站在嚴遵身後的皇甫休出聲了,「二位師兄快看!虞初去應戰了!沒想到,他竟然這麼果斷!」

二人循著皇甫休所指的方向看去。

只見,一個面帶笑容、右手握著一卷竹簡的少年,慢悠悠地走出諸生群體,踏出稷下大門。

嚴遵雙手環胸,咧開嘴,笑道:「小說家啊。他們沉寂太久了,世人都快把他們遺忘了吧?如今有人上門送聲望,絕沒有錯過的理由。」

「正所謂: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一邊說著,他一邊伸出右手,拍了拍身旁白衣青年的肩膀,沉聲說道:「如今儒家獨大,百家都是一根繩上的螞蚱,這麼好的機會,不要隨隨便便給人抹殺。並不是所有的學派,都與吾道家一般,盛名在世!」

「師兄教訓的是,師弟受教了。」

忽然,一陣陰陽怪氣的聲音從人群中傳來,「呵,道家之人,竟學習合縱連橫的縱橫家手段,也不害臊。」

嚴遵還沒發聲,其身後的皇甫休先忍不住了。

猛地扭頭,尋找著聲音來源,詰問,「何人在喧嘩?」

「是吾!」一個二十來歲、身穿華服、腰間佩劍的儒雅青年,面色高傲,向前踏出一步。

「還有吾!」

「吾亦有此意!」

青年出列之後,又有兩人走了出來。

看到出列眾人,皇甫休臉色瞬間一變,面色凝重。

他咬了咬牙,惡狠狠地叫出來人名字:「孔安國!衡胡!周霸!」

「正是吾等!」

「安國、衡生、周生,都回來!」

一只大手,突然按住了孔安國的肩膀頭,把他拉了回去。

然後那只大手又分別把衡胡、周霸拽了回去。

緊接著,

一個中年人從人群中走了出來,對三人訓斥,「別喧嘩!如今是百家之敵,尚未戰,先出現內斗,丟人!」

孔安國低著頭,顫巍巍的回應,「安國知罪。」

衡胡與周霸也低著頭,「師兄息怒,吾二人亦知罪!」

嚴遵望著中年人的面孔。

驀然,打了一個激靈。

瞳孔驟然收縮,猛地咽了一口唾沫,聲線顫抖,「你竟然來了!」

褚大笑呵呵的說道:「好久不見,胡師命我出來瞧瞧。你們隨意。」

隨意?

嚴遵面色陰沉,扭過頭,暗地里罵了一聲:隨意個屁!

媽的!

儒家都已經快要佔據朝堂了,還不放過稷下學宮!

早就听聞儒家在稷下學宮坐鎮者,除了那個命不久矣的胡毋生之外,還有一人。

沒想到,那人竟然蘭陵褚大!

儒家真夠大方啊!

竟然把董仲舒門下高徒三大高徒之一派來了!

可以!

你們狠!

嚴遵現在的心情……像是踩到了狗屎一般。

就如同一群名聲一般的游戲工作室在同一個公司招標的時候,突然,來了一家名叫天美的工作室。

人家來了之後,也沒說參不參與招標,就說了一句:「你們隨意」。

罷黜百家之後,儒、道本就不合。

如今褚大一出現,更是讓氛圍變得極為尷尬。

「諸君,比試要開始了,不如,先觀望?」置身儒、道之外的墨家弟子王賀忽然開口了。

嚴遵與褚大對視一眼,沉吟,「既然田襄子之後開口了,吾認為可行。」

褚大點點頭,笑容不變,「善!」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