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三十九章 行船閑話

這樣的思維若是換作一個讀書人,周忱並不奇怪,能夠考上兩榜進士者沒有一個庸人。讓周忱沒想到是王二這樣一個幾乎就沒讀過什麼書的人竟然能夠看透這其中的道理。

周忱無意識的用手指輕扣著酒樓的餐桌,發出‘嘟嘟’的聲響,沉吟半晌嘆了一口氣道︰「不光是如此,通過買地的收入,正好可以作為新政的啟動資金!」

「周大人想過沒有,普通百姓哪有錢買地,若是將官地變為私地,晚輩估計到最後土地全部都要裝到士紳豪強的口袋里。」

「你說的這問題肯定存在,不過這就需要官府的干涉,百姓沒錢,可是大明皇家銀行有錢啊!老夫又一個構想,官府給百姓做擔保,用土地做質押。向大明皇家銀行貸款!」

「你這個要求肯定很難通過,這麼大批量的貸款,肯定會有大量的壞賬,不是所有百姓都能認真還貸款的。」

「這可能就是陛下生氣的地方吧!陛下大概覺得老夫的坐歪了吧!」

「不至于的,陛下絕對不會認為你的坐歪了,這一點陛下對你是絕對信任的!」

「不說這個了,老夫就要搭乘官船進京了,下次見面還不知什麼時候呢!今天你我忘年之交就一醉方休!」

「好!一醉方休,今天周大人就住在我家,你弟妹的廚藝不錯,周大人也嘗嘗我夫人做的菜!」

「那老夫就叨擾了,還有你我既然是往年之交,以後老弟不要‘周大人’、‘周大人’的叫,如果老弟看得起老夫,那就稱老夫一聲‘恂如兄’!」

「這合適嗎?」

「怎麼不合適?你要瞧得起老夫,那就叫老夫一聲‘兄長’!」

「那我就高攀了,恂如兄!」王二端起酒盅站起來道︰「請!」

「仲義老弟請!」

二人相視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中,第二天去碼頭上船的時候,周忱發現王二也跟著上了船。便指著王二說道︰「你小子隱藏的夠深的啊!」

「恂如兄!我可听說今年陛下將除了海外,在外地的近臣都召回了京城,我看是陛下想我們了。」

二人剛說了兩句話,就見胡元澄提著一個柳條箱匆匆忙忙的上了船,二人指著胡元澄笑道︰「看來老胡也接到了進京的旨意了!」

「兩位比下官來的快啊!」

「老胡!快過來坐!」王二招呼道。

「這就過來!」

「老胡最近忙什麼呢?」周忱問道。

「說來話長!陛下給天津鋼鐵廠下達了一個旨意,說是要修一條從北京到天津的試驗性鐵軌路。」

「什麼叫鐵軌路啊?」

「兩位難道沒有听說過什麼叫書同文、車同軌嗎?」

「這與書同文、車同軌有什麼關系?」

「知道秦朝的馳道是怎麼修的嗎?」

周忱不同于王二沒讀過多少書,對史籍還是非常了解的。盡管儒家對于秦朝這個不喜歡儒家的朝代百般詆毀,不過還是有人認真的去讀關于秦朝的史籍。

秦朝的馳道並不是如現在的官道一般修成平路,而是而是修成了木軌路,馬車只要制作出特殊的輪子卡在軌道上,就能減少摩擦力,能夠省力快速奔跑。

這就是秦朝要求車同軌的原因,只有所有的馬車規格都是一樣的,才能毫無障礙的在馳道上奔馳,由于有了馳道,秦朝的後勤給養運輸要比其他六國快的多。

「這樣一條全部用鐵軌修建,那得需要多少鐵軌啊?我大明現在的鋼鐵產量供應的上嗎?」

「下官正為這事犯愁呢!眼下大明到處都需要鋼鐵,如今大明主力軍隊都要換裝新式火銃和鎧甲,就這一項至少就要去掉鋼鐵產能的一半。

更別說陛下指示的農具必須要得到充足的供應,別的不說,就山東一地需要的農具就是一個龐大的數字。‘洪武二十六年編戶七十五萬三千八百九十四,口五百二十五萬五千八百七十六’如今已經過去了快四十年,山東的人口至少都有六百萬以上。

這麼多的人口施行土改之後,百姓的手中都會有一點兒閑錢,這就會對農具有一個旺盛的需求。地方上的鐵匠能夠解決一小部分,大部分的鋤鐮耒耜都要鋼鐵廠的農具分廠進行生產。

這樣旺盛的需求,讓鋼鐵廠苦不堪言,鋼鐵行業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產業,從采礦開始,要經過選礦,洗煤、煉焦、冶煉、定模等環節。現在最制約鋼鐵產量的是勞動力不足。」

「既然人不夠,你為何不向陛下申請要人呢?」

「怎麼沒要啊!陛下給的批復是所有行業都不可能無限制的增加人力,若是全部想著堆積人力,那最後造出的產品一定是成本高昂,一件商品大多數人都用不起,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

陛下的要求是能用機械解決的,盡量不要用人力,比如那礦石破碎,以前都是人力用錘子砸,現在已經用上了經過改進的風車動力破碎錘,使用破碎錘不但節省了人力,而且效率還提高了很多。

即使如此這人力還是不敷使用,你們可知是為什麼啊?」

「這是為何啊?」

「那是因為我們的產量和鋼鐵的需求量都在不斷的增加,周大人可知我天津鋼鐵廠今年一年的產量達到了多少斤嗎?」

周忱正要問胡元澄是多少產量時,大明皇家內河航運公司的官船開始起航,船工高喊︰「客官們請注意,由天津大沽港開往京城朝陽門外的碼頭的官船就要起航,請大家扶好坐好,不要發生磕踫!」

這些航運公司的員工大多數都是,漕糧海運之後裁撤下來的漕丁,自從宣德朝海上貿易興起,漕運便逐漸萎縮,沒有了漕運的營生,這些漕丁漸漸的失去了生計,皇帝為了解決這些漕丁的生計,組建了內河航運公司。

如今已經形成了長江航運,珠江航運、黃河航運、海河航運、運河航運五大航運公司,這五大航運公司幾乎佔據了整個大明最繁華的地區,不過前幾年的運營,基本上都是年年虧損,全靠內帑進行補貼。

虧損的原因主要就是客流量實在是太少了,真正能夠盈利的只有運河航運和長江航運這兩家公司,大明的路引制度,極大的限制了百姓的流動,將百姓限制在了戶籍所在地。

貿然改變戶籍制度肯定會給如今的社會治安造成壓力,這需要循序漸進的推進。首先要完善的是新政改革,健全和明確各個部門的職能和責任,不給任何部門推諉的機會。

有了社會治安的保障,然後才能談對百姓出行限制的放松,不然光是社會治安問題就能讓各地官府頭痛不已。

官船在駁船的牽引下,漸漸的離開碼頭升起風帆,在風力的作用下航行的越來越快。解掉駁船掛在官船上的繩索,官船進入到預定的航道當中。

船上的乘客也從關注官船起航的氣氛中回歸到自己的談論當中,周忱這才想起剛才胡元澄所問的問題,便開口問道︰「如今我大明鋼鐵產量有多少?」

「下官不是工部官員,不知道整個大明的產量,不過天津鋼鐵廠的鋼產量已經突破了五萬萬斤。」

「什麼?你不會是多說了一個零吧!怎麼可能有這麼多呢?」

「很多嗎?下官若是告訴你,就這些產量都不夠用,你信不信?」

「這老夫倒是相信,如今大明到處都是用鐵的地方,而且還要供應海外的用鐵,這些產量確實不一定夠用。」

「這麼說吧!如今大明羽林軍已經達到了二十萬人,這二十萬人是陛下的私軍,是屬于皇室保衛力量。

除了二十萬羽林軍,陛下在各個布政使司都設立國防軍,國防軍是一支新組建的力量,是屬于大明的國防力量。

每個布政使司駐防五萬國防軍,大明兩京一十三省,兩京由羽林軍防守,十三省也要六十五萬人馬。

這還不算海外駐防的衛所軍隊,總體算下來大明單單是陸軍就有一百萬人馬,這一百萬人馬的武器、鎧甲需要多少鋼鐵。

每年的訓練又要打掉多少鋼鐵,更別說海軍更是消耗鋼鐵的大戶,不到二十萬海軍消耗的鋼鐵是百萬陸軍的兩倍,你相信嗎?」

周忱點點頭道︰「這個老夫倒是知道一二,別的不說,最近龍江造船廠听說在研究使用鋼鐵制作龍骨,若是這造船的龍骨都使用鋼鐵之後,那鋼鐵的消耗會更加的巨大。

更別說海軍艦炮的炮彈打出去基本都無法收回,是完完全全的消耗,陛下曾經就說過,海軍是個吞金獸,沒有強大的國力是養不起海軍的,這話是一點兒都不錯。

不過海軍的優勢也非常的明顯,沒有海軍的力量大明也不可能在海外掙這麼多錢,事實上大明如今的繁榮有一半是海軍的功勞!」

「周大人是明白人啊!不像朝堂上那些人,整天喊著寶船出海勞民傷財,應該取締。也不知道是真糊涂還是裝糊涂!」

「他們當然是裝糊涂,別以為陛下不知道他們什麼心思,反對最激烈的都是江南的官員,他們是非常的清楚海外貿易的利潤,畢竟從南宋開始就方興未艾的海上貿易,那就是一座金山。

如果朝廷放棄了海外貿易,這部分利潤就會落入他們的口袋,如此大利之下他們能做出什麼樣的舉動都不足為奇。」

「這些人就該一刀一個全都給砍了,咱們陛下真是太仁慈了。」一直插不上話的王二說的殺氣騰騰。

周忱與胡元澄對視一眼,二人知道王二這樣的羽林軍出身的官員骨干才是皇帝真正的依靠,如果有一天皇帝命王二向他們二人揮刀,王二會毫不猶豫的將刀砍向他們。

如今的大明社會統治的根基已經漸漸偏移,皇帝更加注重與社會底層百姓的交流,工匠的地位空前的提高,曾經那種匠戶過的朝不保夕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皇帝對工匠的福利之大也是前所未有。

在皇帝能夠影響到的工匠群體,所有的孩子都要進入學堂讀書,不但不收取一文錢的學費,還會在學堂管一頓飯。

要說現在最擁護皇帝的一個群體,除了羽林軍這個特殊的群體之外,就應該屬工匠最擁護皇帝,佔人口大多數的農民現在大多數還沒有體會到新政的好處,還處于麻木當中。

只有那些在新政中受益的百姓,以及各地被皇帝遷徙到海外的百姓,他們也是最擁護皇帝的一員,所以在海外反倒是大明統治最牢固的地區。

「仲義老弟,殺氣太重了,陛下要考慮全局,這些人提的是建議,又不是最終決定,只要陛下清楚海外貿易的重要性,這些人的伎倆不過是跳梁小丑罷了!」

「這道理我也知道,可是一想到這些人給陛下各種的下絆子,我就氣不打一處來,當年在臨清,你是不知道這些人有多囂張,竟然拿著一張舉人憑證就敢硬闖稅關,若不是陛下對臨清稅關期望甚深,我都差點兒頂不住了。」

「讀書人掌握話語權已經一千多年,只要不是兵荒馬亂,讀書人的地位就會快速提高,因為不管是誰坐江山都離不開讀書人幫著治理天下。」

「那就不能不用他們嗎?」

「當然可以不用讀書人,武夫當國還不如用讀書人呢,所以前宋吸取了晚唐武夫當國的教訓,才會在立國之後打壓武人,可是過分的打壓武人的惡果在前宋展現的淋灕盡致。

整個兩宋期間一直被北方政權壓著打,先是契丹人的遼國,後是女真人的金。就連西北邊陲的一個小小的黨項政權都能壓著宋朝打,更別說後來橫掃天下的蒙元,那就更別說了。

我朝建立之後,也一直在努力尋求文武之間的平衡,然而一旦和平日久文官勢力必定抬頭,這是因為一旦天下太平,無人的用武之地就會變少,沒有用武之地那就意味著慢慢在朝堂上被邊緣化,建文失敗就是這種文官勢力抬頭的必然結果。」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