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129回 英豪七星小結義,太湖四杰赴登州

當日法司奉旨會官,寫了犯由牌,打開囚車,取出王慶,判了「剮」字,擁到市曹。看的人壓肩迭背,也有唾罵的,也有嗟嘆的。那王慶的父王砉及前妻丈人等諸親眷屬,已于王慶初反時收捕,誅夷殆盡。今日只有王慶一個,簇擁在刀劍林中。兩聲破鼓響,一棒碎鑼鳴,鎗刀排白雪,皂 展烏雲。劊子手叫起惡殺都來,恰好午時三刻,將王慶押到十字路頭,讀罷犯由,如法凌遲處死。

且按下其他,單表未去東京的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三人,也沒有直接回密州,而是叫單廷珪帶水軍回去,自己三人卻往南面而來。

水滸原著中,梁山軍征方臘時,李俊童威童猛在太湖上結識了四位好漢,結為兄弟。後來宋江回軍時,李俊假病,求了童威童猛留下照顧,宋江允了。結果他們仨和那四位好漢一起,從太倉港出海,投化外國而去,最終成為暹羅國之主。

林沖估計,這四位好漢應該是海盜滴干活。由于宋朝沒有海禁,對海商是開放的,所以宋朝海盜勢力不大,主要集中在淮南東路以南的海上。海盜人員的主要構成就是沿海百姓,還有逃亡的軍民罪犯,以及東南亞一帶土人。明朝肆虐的倭寇,北宋年間還基本沒有。

李俊有能耐,有領袖氣質,但對大海並不熟,童威童猛是李俊的跟班,更無海洋經驗。這四位好漢能幫著李俊縱橫大海,必然不是原著中所說的‘太湖漁民’,十有八九就是海盜。所以林沖叫三阮來結識,拉他們加入登州海軍。畢竟梁山好漢中,除了海鰍葉春會造海船之外,其他人都與大海沒啥關聯,需要熟悉海洋的豪杰來加盟。

且說三阮帶幾條船,尋水路穿過長江,眾人徑奔宜興小港里去,盤旋直入太湖中來。看那太湖時,果然水天空闊,萬頃一碧,但見︰

天連遠水,水接遙天;高低水影無塵,上下天光一色。雙雙野鷺飛來,點破碧琉璃;兩兩輕鷗驚起,沖開青翡翠。春光澹蕩,溶溶波皺魚鱗;夏雨滂沱,滾滾浪翻銀屋。秋蟾皎潔,金蛇游走波瀾;冬雪紛飛,玉蝶彌漫天地。混沌鑿開元氣窟,馮夷獨佔水晶宮。

有詩為證︰溶溶漾漾白鷗飛,綠淨春深好染衣。南去北來人自老,夕陽常送釣船歸。

當下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並十數水手,駕著幾條小船,徑奔太湖,按著林沖所指大約方位,漸近吳江,遠遠望見一派漁船,約有四五十只。

阮小二道︰「我等只做買魚,去那里打听一遭。」

五個人一徑搖到那打魚船邊,阮小七問道︰「漁翁,有大鯉魚嗎?」

漁人道︰「你們要大鯉魚,隨我家里去賣與你。」

三阮等搖著船,跟那幾只魚船去。沒多時,漸漸到一個處所。看時,團團一遭,都是駝腰柳樹,籬落中,有二十余家。那漁人先把船來纜了,隨即引三人上岸,到一個莊院里。一腳入得莊門,那人嗽了一聲,兩邊攢出數十條漢子,都拿著撓鉤,把三阮等一齊搭住,

徑捉入莊里去;不問事情,便把三人都綁在樁木上。

三阮把眼看時,只見草廳上坐著四個好漢。為頭那個赤須黃發,穿著領青綢衲襖;第二個瘦長短髯,穿著一領黑綠盤領木綿衫;第三個黑面長須;第四個骨臉闊腮扇圈胡須;兩個都一般穿著領青衲襖子。頭上各帶黑氈笠兒,身邊都倚著軍器。

為頭那個喝問道︰「你等這廝們,都是那里人氏?來我這湖泊里做甚麼?」

阮小七應道︰「俺是揚州人,來這里做客,特來買魚。」

那第四個骨臉的道︰「哥哥休問他,眼見得是細作了。只顧與我取他心肝來吃酒。」

阮小二听得這話,尋思道︰「看這四人模樣,有些像林教頭說的四位好漢,待俺詐他一詐。」

阮小二便喝道︰「今日我等死了不算什麼,來日自有費保他四人為我們報仇。」

那四人听了這話,互相望了幾眼,為頭那個問道︰「你這漢子,認識費保那四人?」

阮小二便道︰「左右不過一死,告訴你幾個也不打緊。老子們乃是梁山泊好漢,立地太歲阮小二、短命二郎阮小五、活閻羅阮小七是也!奉了我家哥哥,登州節度使林沖的將令,來此結識費保等四位好漢。你若不怕費保,不懼梁山,便快快動手給個痛快!」

那為頭的見說了這話,便跳起來,把刀都割斷了繩索,放起這三個人來。四個漁人,都扶他至屋內請坐。

那四個納頭便拜,齊齊跪道︰「有眼不識泰山,卻才甚是冒瀆,休怪!休怪!俺四個兄弟,原舊都在綠林叢中討衣吃飯,今來尋得這個去處,地名喚做榆柳莊,四下里都是深港,非船莫能進。俺四個只著打魚的做眼,太湖里面尋些衣食。近來一冬,都學得些水勢,因此無人敢來侵傍。俺們也久聞你梁山泊林教頭招集天下好漢,並阮氏三雄大名;听聞三位哥哥助林教頭立足梁山,開拓勢力的壯舉;亦聞有個‘浪里白跳’張順,不想今日得遇哥哥!」

阮小二道︰「張順是我弟兄,亦做同班水軍頭領,見在登州。改日同他來,卻和你們相會。願求你等四位大名。」

為頭那一個道︰「小弟們因在綠林叢中走,都有異名,哥哥勿笑!小弟是‘赤須龍’費保,一個是‘卷毛虎’倪雲,一個是‘太湖蛟’卜青,一個是‘瘦臉熊’狄成。」

阮小二听說了四個姓名,大喜道︰「列位從此不必相疑,喜得是一家人!俺哥哥林沖雖遠在京東路,卻也聞听四位豪杰大名,特教我弟兄三人前來,邀四位去登州。林節度要在登州建立海軍,縱橫大海,請你們去做登州海軍軍官,共創大業。」

那四個好漢,卻看了他們三個說了一回,互相廝覷道︰「那林節度遠在千里之外,如何知道我等海上勾當?」

猶豫了片刻,費保道︰「既然林節度已知,我也就實話實說。我們四人的綠林,乃是海上綠林,說白了就是在海上做無本生意。前者方臘起事,攏了我

們那伙,我們四人不願給方臘賣命,就退出在此快活。剛才抓了三位,也是怕方臘不死心,派細作來探我們,要我們去效力。」

此時已是宣和二年(1120)臘月,二個月前,方臘已經起事,攻克睦州(淳安),佔據壽昌(建德)、分水、桐廬、遂安等縣。宋徽宗寵臣朱,在兩浙路橫征暴斂,為宋徽宗的艮岳收集花石綱,導致民怨沸騰,是方臘起事並迅速燎原的根源。

阮小五道︰「林節度也說過,方臘舉事聲勢雖大,但必不能久,費保等四位好漢乃明智之士,必不會上要沉沒的海船。」

費保連連謙言︰「不想賤名驚動了林節度,勞三位哥哥親身前來,實在慚愧。」

酒席之上,三阮便向費保四人說了梁山發展史,講了林沖要建立海軍稱霸海洋的雄心壯志。

末了阮小二道︰「四位兄弟一身海上好本事,就這麼荒廢鄉里實在可惜,必得找到用武之地。海盜終非正途;方臘不成大器;朝廷奸臣當道;唯有登州,才是豪杰用武之地。」

費保躊躇道︰「兄長所言甚是,我等四人也是嫌海上無本買賣做不長;方臘非似明主且他的摩尼教不倫不類不似善物;又不願為朝廷鷹犬受貪官節制,故而返鄉做個漁人。林寨主和梁山軍的威名我等早有耳聞,只是若要投奔,干系重大。請三位兄長且在此歇息一晚,容我四人稍作商議,明日一早必有回復。」

阮小二道︰「那是自然。」

第二天一早,七人相會。費保道︰「三位兄長,我等四人這點毫末之技,蒙林節度錯愛相邀,若是拒絕就太不識抬舉了。」

三阮大喜︰「四位豪杰願意去青州了,太好了!」

倪雲道︰「我等卻有一個條件。」

阮小二道︰「請說。」

費保道︰「便是我四人想高攀你們結為兄弟,不知三位哥哥意下如何?」

阮小二哈哈大笑︰「我三人一樣出身漁人,如何高攀?費兄弟之言,正合我意!」

阮小五和阮小七也笑應了下來。

四個好漢見說大喜,便叫宰了一口豬、一腔羊,致酒設席,七人結拜為兄弟。各報生辰,

‘赤須龍’費保,三十四歲為長兄;

‘立地太歲’阮小二,三十二歲為老二;

‘卷毛虎’倪雲,三十歲為老三,

‘太湖蛟’卜青,二十八歲為老四

‘短命二郎’阮小五,也是二十八歲為老五

‘瘦臉熊’狄成,二十七歲為老六

‘活閻羅’阮小七,二十六歲為老七

說來也巧,阮小二阮小五和阮小七正好排在了老二老五和老七。

此番結義,後也有人稱為小七星結義,或者後七星結義。七人結義,皆盡大喜。三阮先回登州,費保等發賣田畝房產,說定了過了年就帶著家人和願意追隨的部下,都是海上好手,奔赴登州。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