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103回 楊太尉頒恩降詔,林節度與遼忠告

次日,丞相褚堅出城來,直到林沖寨中。林沖接至帳上,便問來意如何。褚堅先說了國主求和一事,然後獻給林沖金帛玩好之物。

林沖听了,說與丞相褚堅道︰「俺連日攻城,不愁打你這個城池不破,一發斬草除根,免了萌芽再發。看見你城上豎起白旗,以此停兵罷戰。因此按兵不動,容汝赴朝廷請罪求和。林沖無意金帛玩好,爾遼國若有心,今後當為我登州節度使府所轄商販提供方便,勿得侵擾。」

褚堅忙拍胸脯表示必然如此。

林沖又道︰「容你修表朝京,取自上裁。俺等按兵不動,待汝速去快來,汝勿遲滯!」

褚堅拜謝了林沖,作別出寨,上馬回燕京來,奏知國主。

眾大臣商議已定,次日遼國君臣,收拾玩好之物,金銀寶貝,彩繒珍珠,裝載上車,差丞相褚堅,並同番官一十五員,前往京師。鞍馬三十余騎,修下求和表章一道,離了燕京,到了林沖寨內,參見了林沖,林沖引褚堅來見趙樞密,說知此事︰「遼國今差丞相褚堅,親往京師朝見,告罪求和。」

趙樞密留住褚堅,以禮相待,自來與林沖商議,亦動文書,申達天子。就差許貫中齎奏,就帶行軍公文,關會省院,一同相伴丞相褚堅前往東京。

在路不止一日,早到京師,便將十車進奉金寶禮物,車仗人馬,于館驛內安下。許貫中齎捧行軍公文,先去省院下了,稟說道︰「即日兵馬圍困燕京,遼國狼主于城上豎起白旗,今遣丞相褚堅,前來上表,請罪求和,告赦罷兵。未敢自專,來請聖旨。」

省院官說道︰「你且與他館驛內權時安歇,待俺這里從長計議。」

此時蔡京、童貫、楊戩、王黼並省院大小官僚,都是好利之徒,也怕林沖得了滅國之功。卻說遼國丞相褚堅並眾人先尋門路,見了太師蔡京等四個大臣,次後省院各官處,都有賄賂,各各先以門路饋送禮物諸官已了。

次日早朝,百官朝賀拜舞已畢,樞密使童貫出班奏曰︰「有登州節度使林沖殺退遼兵,直至燕京,圍住城池攻擊。今有遼主早豎白旗,情願求和,遣使丞相褚堅,告赦求和,求敕退兵罷戰,情願世代通好,不敢再侵中國。伏乞聖鑒。」

宋徽宗喜道︰「林沖果然得勝,以此講和,休兵罷戰,汝等眾卿,如何計議?」

傍有太師蔡京出班奏曰︰「臣等眾官,俱各計議︰自古及今,四夷未嘗盡滅。臣等愚意,可存遼國,作北方之屏障,于國有益。合準求和,休兵罷戰,詔回軍馬。臣等未敢擅便,乞陛下聖裁。」

天子準奏,傳聖旨令遼國來使面君。當有殿頭官傳令,宣褚堅等一行來使,都到金殿之下,揚塵拜舞,頓首山呼。侍臣呈上表章,就御案上展開。宣表學士高聲讀道︰

「遼國國主,耶律延禧頓首,百拜上言︰吾國奸臣作祟,侵犯疆封,以致宋軍討罪;妄驅土馬,動勞宋國興師。今特遣使臣褚堅冒于天威,請罪求和。願宋遼世代通好,再無紛爭,互為屏障,誓不敢違!不勝戰栗栗屏營之至!謹上表以聞。

宣和元年(1119)冬月(11)十五日遼國天祚帝耶律延禧表」

徽宗御覽表文已畢,階下群臣稱賀。天子命取御酒,以賜來使。丞相褚堅等便取金帛歲幣,進在朝前。天子命寶藏庫收訖,回賜緞匹表里,光祿寺賜宴。敕令丞相褚堅等先回,待寡人差官自來回詔。褚堅等謝恩,拜辭出朝,且歸館驛。是日朝散,褚堅又令人再于各官門下,重打關節。蔡京力許令丞相自回,都在我等四人身上。褚堅謝了太師,自回遼國去了。

卻說蔡太師,次日引百官入朝,啟奏降詔,回下遼國。天子準奏,急敕翰林學士革詔一道,就御前便差

太尉楊戩齎擎丹詔,直往遼國開讀。另敕趙樞密與林節度使收兵罷戰,班師回朝;將應有被擒之人,釋放還國;原奪城池,仍舊給遼管領;府庫器具,交割遼邦歸管。(此處吐槽一句︰要不是林沖運了些繳獲回去,這仗算是徹底白打了。中土皇帝朝廷,對外只要面子不要實惠,而且是大撒幣。後世中印之戰,也是勝如不勝。)天子退朝,百官皆散。次日,省院諸官都到宿太尉府,約日送行。

再說楊太尉領了詔敕,不敢久停,準備轎馬從人,辭了天子,別了省院諸官,就同許貫中同上遼邦,出京師,望陳橋驛投邊塞進發。在路行時,正值嚴冬之月,彤雲密布,瑞雪平鋪,粉塑千林,銀裝萬里。宿太尉一行人馬,冒雪搪風,迤邐前進。雪霽未消,漸臨邊塞。許貫中先使哨馬報知趙樞密,前去通報林沖。林沖見哨馬飛報,便攜酒禮接著楊太尉,相見已畢,把了接風酒,各官俱喜。請至寨中,設筵相待,同議朝廷之事。楊太尉言說天子準了議和,休兵罷戰,詔回軍馬,班師回朝。

林沖听了道︰「天子英明,遼國尚有余力,非到滅國之時,不如叫它為中國北邊屏障。極北女真方為日後大患。」

楊太尉道︰「區區女真,半獸半人,豈是後患?」

話到了就行了,林沖也不多言。畢竟此時宋人,知道女真威脅的,實在太少,就連梁山軍中,盡管有林沖的灌輸,多數人依舊沒把女真看在眼里。

楊太尉又道︰「官家對林節度使甚是夸贊,已經傳旨,將林沖‘權北海都督’的‘權’字去了,官憑等已經送往登州。」

林沖不由得嘆息宋徽宗涼薄,難怪後來不得軍心,以致靖康之恥,自己和兒子兩個皇帝,被金人掠去,在五國城慘度余生。

趙樞密道︰「放著下官為證,怎肯教虛費了將軍大功!」

林沖稟道︰「某與一百零八兄弟,竭力報國,並無異心,亦無希恩望賜之念。只得眾弟兄同守勞苦,一直相聚不分離,便為幸甚。若得樞相肯做主張,深感厚德。」

當日飲宴,眾皆歡喜,至晚方散。隨即差人一面報知遼國,準備接詔。

次日,林沖撥十員大將,護送楊太尉進遼國頒詔,都是錦袍金甲,戎裝革帶。那十員上將王進、關勝、花榮、欒廷玉、史文恭、李應、呂方、郭盛、韓滔、彭圯引領馬步軍四千,護持太尉,前遮後擁,擺布入城。燕京百姓,有數百年不見中國軍容,聞知太尉到來,盡皆來看,贊嘆梁山軍威武。

遼主親引百官文武,出宮門迎接詔旨,直至金鑾殿上。十員大將,立于左右;楊太尉立于龍亭之左;見禮之後,遼國侍郎承恩請詔,就殿上開讀。詔曰︰

「大宋皇帝制曰︰三皇立位,五帝禪宗,雖中華而有主,豈夷狄之無君?茲爾遼國,不遵天命,數犯疆封,氓合一鼓而滅。朕今覽其情詞,憐其哀切,憫汝惸孤,不忍加誅,仍存其國。詔書至日,即將軍前所擒之將,盡數釋放還國;原奪一應城池,仍舊給還本國管領;互相無供歲幣,慎勿怠忽。于戲!敬事大國,祗畏天地,此藩翰之職也。爾其欽哉!

宣和元年(1119)冬(11)月二十四日」

當時遼國侍郎開讀詔旨已罷,狼主與百官皆喜。抬過詔書龍案,狼主便請楊太尉入後殿,大設華筵,水陸俱備。番官進酒,戎將傳杯,歌舞滿筵,胡笳聒耳,燕姬美女,各奏戎樂,羯鼓塤篪,胡旋慢舞。筵宴已終,送宿太尉並眾將于館驛內安歇。是日跟去人員,都有賞勞。

次日,國主命丞相褚堅出城至寨,邀請趙樞密、林節度使,同入燕京赴宴。林沖便與軍師吳用計議不行,只請的趙樞密入城,相陪宿太尉飲宴。是日遼國郎主,大張筵席,管待朝使。葡萄

酒熟傾銀甕,黃羊肉美滿金盤;異果堆筵,奇花散彩。筵席將終,只見國主金盤捧出玩好之物,上獻楊太尉、趙樞密。直飲至更深方散。第三日,遼主會集文武群臣,番戎鼓樂,送太尉、樞密出城還寨;再命丞相褚堅,將牛羊馬匹、金銀彩緞等項禮物,直至林沖軍前寨內,大設廣會,犒勞三軍,重賞眾將。

林沖傳令,叫取天壽公主一干人口,放回本國,仍將奪過檀州、薊州、霸州、幽州依舊給還遼國管領;那奪得的金銀糧草等資產,卻早送回青州去了。

一面先送楊太尉趙樞密還京,次後收拾諸將軍兵車仗人馬,分撥人員,先發中軍軍馬,護送趙樞密起行。林沖寨內,水陸兩路,漸次撤往宋境內。

林沖再使人入城中,請出左右二丞相前赴軍中說話。當下遼國郎主教左丞相幽西孛瑾、右丞相太師褚堅,來至宋先鋒行營,至于中軍相見。林沖邀請上帳,酒席款待。

林沖開話道︰「俺武將兵臨城下,將至壕邊,奇功在邇,本不容汝投降,打破城池,盡皆剿滅,正當其理。主帥听從,容汝申達朝廷。皇上憐憫,存惻隱之心,不肯盡情追殺,準汝求和,納表請罪。今王事已畢,吾待朝京。汝等勿以林沖等輩不能勝爾,再生反復。吾今班師還國,汝宜謹慎自守,休得故犯!若令我軍再至,決無輕恕!」

二丞相拜謝,褚堅道︰「前日林節度使曾言登州商販之事,已報我國主。國主已下令我遼國全境,對持有登州節度使府憑證之商販,皆與本國遼人同等相待,絕不侵擾。」

林沖道︰「如此甚好!代我謝過你家國主。」

左丞相幽西孛瑾︰「現下咱們喝的這個火燒酒,還有火烈酒,都深受我遼人喜愛。林節度使可有此酒貨源?」

林沖哈哈一笑︰「不瞞兩位丞相,此酒便是我梁山所釀。左丞相問林某此事算是問對人了。若兩位有意,可成立一家商行,專門販賣這酒,還有其他梁山產品,比如女子化妝品,透明琉璃等等。」

左丞相幽西孛瑾與右丞相太師褚堅皆盡大喜,三人說定了此事。

林沖再道︰「前者本節度曾安定國舅說過,望國舅轉與遼國國主。‘宋遼兄弟之邦,百年來雖有爭斗,卻無滅亡對方之心;女真方為大患,若不制約,令其興起,首當其沖便是遼國,恐有滅國之災;遼若滅,宋亦危亦。’請二位再幫我轉告你家國主」。

二丞相懇謝而去,回了燕京便將與林沖會面之事說了,又轉告了林沖最後的忠告;遼主忙叫了安定國舅來,這國舅當日慌亂里哪顧得上轉達林沖忠告,此時遼主問起,忙確認了此事。

那遼主恨道︰「國舅若是早稟報了林沖忠告,朕必知林沖心向宋遼和好,怎會與其征戰不休,導致如此大損?」這遼主也是個會甩鍋的。

安定國舅只得唯唯稱罪。

林沖卻撥一隊軍兵,與女將「一丈青」等先行;隨即喚令隨軍石匠,采石為碑,令軍中文書作文,以記其事,石匠鐫石已畢,豎立在茅山之下。有詩為證︰

每聞胡馬度陰山,恨殺澶淵縱虜還。誰造茅山功跡記,寇公泉下亦開顏。

按說梁山軍為國立下如此功勛,怎地也該班師回京,夸功顯勝。但宋徽宗上次被梁山軍逼城,心中甚是怯他。便以天寒地凍時近年關為名,令梁山軍勿要來東京,只叫樞密院將賞賜發去登州等地,無非是些綢緞什麼的。

林沖也不願去東京,梁山軍自有軍功論賞體系,此番征遼繳獲甚多,也看不太上那幾匹綢緞。

林沖將軍馬分作五起進發,克日起行。分回登州、萊州、密州、濰州、青州,整訓過年。

欲知後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