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94回 林沖攻陷薊州城,狼主惶恐問臣計

朱武道︰「此必是林節度軍馬到了!等他收軍,齊望南殺去,這里盡數起兵,隨後一掩。」

且說對陣遼兵,從辰時直圍到未牌,正待困倦,卻被林沖軍馬殺來,岳飛楊再興雙馬當先,殺入遼陣,遼軍抵當不住,盡數收拾都去。

朱武道︰「不就這里追趕,更待何時!」

盧俊義當即傳令,開縣四門,盡領軍馬,出城追殺,遼兵大敗;殺的星落雲散,七斷八續,遼兵四散敗走。梁山軍趕的遼兵去遠,到天明鳴金收軍,進玉田縣。盧先鋒合兵一處,訴說攻打薊州。

林沖留下數名頭領,隨趙樞密在檀州守御。其余諸將,分作左右二軍。林沖王進許貫中總領左軍人馬四萬;盧俊義楊志朱武總領右軍六萬作兩路來取薊州。林沖引軍取平峪縣進發,盧俊義引兵取玉田縣進發。趙安撫鎮守檀州,不在話下。

且說林沖見軍士連日辛苦,且教暫歇。攻打薊州,自有計較了。先使人往檀州,問張清箭瘡如何。

神醫安道全使人回話道︰「雖然外損皮肉,卻不傷內,請主將放心。調理的膿水干時,自然無事。氣候轉涼,軍士多病,已稟過趙樞密相公,遣王定六前往東京收買藥餌,就向太醫院關支暑藥。皇甫端亦要關給官局內啖馬的藥材物料,都委王定六去了。就報先鋒知道。」

林沖听得,心中稍安,再與盧先鋒計較,先打薊州。

林沖道︰「我未知你在玉田縣受圍時,已自先商量下計了。有公孫勝原是薊州人,楊雄亦曾在那府里,石秀、時遷亦在那里住的久遠。前日殺退遼兵,我教時遷、石秀也只做敗殘軍馬雜在里面,必然都投薊州城內住扎。他兩個若入的城中,自有去處。時遷曾獻計道︰‘薊州城有一座大寺,喚叫寶嚴寺,廊下有法.輪寶藏,中間是大雄寶殿,前有一座寶塔,直聳雲霄。’石秀說道︰‘教他去寶塔頂上躲著,每日飯食,我自對付來與他吃。只等城外哥哥軍馬攻打得緊急時,然後卻就寶嚴寺塔上放起火來為號。’時遷自是個慣飛檐走壁的人,那里不躲了身子?石秀臨期自去州衙內放火,他兩個商量已定自去了。我這里一面收拾進兵。」有西江月為證︰

山後遼兵侵境,中原宋帝興軍。水鄉取出眾天星,奉詔去邪歸正。暗地時遷放火,更兼石秀同行。等閑打破永平城,破遼功勛可敬!

次日,林沖引兵,撇了平峪縣,與盧俊義合兵一處,催起軍馬,徑奔薊州來。

且說御弟大王自折了兩個孩兒,不勝懊恨,便同大將寶密聖、天山勇、洞仙侍郎等商議道︰「前次涿州、霸州兩路救兵,各自分散前去。如今林沖合兵十萬在玉田縣,早晚進兵來打薊州,似此怎生奈何?」

大將寶密聖道︰「林沖兵若不來,萬事皆休。若是那伙蠻子來時,小將自出去與他相敵。若不活拿他幾個,這廝們那里肯退?」

洞仙侍郎道︰「那蠻子隊有那個穿綠袍的,慣使石子,好生利害,可以提防他。」

天山勇道︰「這個蠻子,已被俺一弩箭射中咽喉,多是死了也!」

洞仙侍郎道︰「除了這個蠻了,別的都不打緊。」正商議間,小校來報,林沖軍馬殺奔薊州來。御弟大王連忙整點三軍人馬,教寶密聖、天山勇火速出城迎敵。離城三十里外,與林沖對敵。

各自擺開陣勢,番將寶密聖橫槊出馬。林沖在陣前見了,便問道︰「斬將奪旗,乃見

頭功!」

說猶未了,只見青面獸楊志便出陣前來,與番將寶密聖大戰。兩個斗了三十余合,不分勝敗。楊志要見頭功,手持長槍,斗到間深里,暴雷也似大叫一聲,撥過長鎗,用長槍去寶密聖脖項上刺中一矛,搠下馬去。林沖大喜。兩軍發喊。番將天山勇見刺了寶密聖,橫鎗便出。梁山軍陣里,徐寧挺鉤鐮鎗直迎將來。二馬相交,斗不到二十來合,被徐寧手起一鎗,把天山勇搠于馬下。林沖見連贏了二將,心中大喜,催軍混戰,遼兵大敗,望薊州奔走。林沖軍馬趕了十數里,收兵回來。

當日林沖扎下營寨,賞勞三軍。次日傳令,拔寨都起,直抵薊州。第三日,御弟大王見折了二員大將,十分驚慌,又見報宋軍到,忙與洞仙侍郎道︰「你可引這支軍馬出城迎敵,替俺分憂也好。」

洞仙侍郎不敢不依,只得引了咬兒惟康、楚明玉、曹明濟,領起一萬軍馬,就城下擺開。林沖軍馬漸近城邊,雁翅般排將來。門旗開處,索超橫擔大斧,出馬陣前。番兵隊里,咬兒惟康便搶出陣來。兩個並不打話,二將相交,斗到二十余合。番將終是膽怯,無心戀戰,只得要走。索超縱馬趕上,雙手輪起大斧,覷著番將腦門上劈將下來,把這咬兒惟康腦袋劈做兩半個。

洞仙侍郎見了,慌忙叫楚明玉、曹明濟快去策應。這兩個已自八分膽怯,因吃逼不過,只得挺起手中鎗,向前出陣。林沖軍中「九紋龍」史進見番軍中二將雙出,便舞刀拍馬,直取二將。史進逞起英雄,手起刀落,先將楚明玉砍于馬下。這曹明濟急待要走,史進趕上一刀,也砍于馬下。史進縱馬殺入遼軍陣內,林沖見了,鞭梢一指,驅兵大進,直殺到吊橋邊。耶律得重見了,越添愁悶,便教緊團城門,各將上城緊守;一面申奏郎主,一面差人往霸州、幽州求救。

林沖與吳用計議道︰「似此城中緊守,如何擺布?」

吳用道︰「既城中已有石秀、時遷在里面,如何耽擱的長遠?教四面豎起雲梯炮架,即便攻城。再教凌振將火炮四下里施放,打將入去。攻擊得緊,其城必破。」林沖即便傳令,四面連夜攻城。

再說御弟大王見宋兵四下里攻擊得緊,盡驅薊州在城百姓上城守護。當下石秀在城中寶嚴寺內,守了多日,不見動靜。只見時遷來報道︰「城外哥哥軍馬,打得城子緊。我們不就這里放火,更待何時?」

石秀見說了,便和時遷商議,先從寶塔上放起一把火來,然後去佛殿上燒著。

時遷道︰「你快去州衙內放火。在南門要緊的去處,火著起來,外面見了,定然加力攻城,愁他不破!」兩個商量了,各帶手下幾人,都自有引火的藥頭、火刀、火石、火筒、煙煤藏在身邊。當日晚來,林沖軍馬打城甚緊。

卻說時遷,他是個飛檐走壁的人,跳牆越城,如登平地。當時先去寶嚴寺塔上點起一把火來。那寶塔最高,火起時,城里城外,那里不看見火,光照的三十余里遠近,似火鑽一般。然後卻來佛殿上放火。那兩把火起,城中鼎沸起來。百姓人民,家家老幼慌忙,戶戶兒啼女哭,大小逃生。

石秀直爬去薊州衙門庭屋上博風板里,點起火來。薊州城中,見三處火起,知有細作,百姓那里有心守護城池,已都阻當不住,各自逃歸看家。沒多時,山門里又一把火起,卻是時遷出寶嚴寺來,又放了一把火。那御弟大王見了城中無半個更次,四五路火起,

知林沖有人在城里。慌慌急急,收拾軍馬,帶了老小並兩個孩兒,裝載上車,開了北門便走。林沖見城中軍馬慌亂,催促軍兵卷殺入城。城里城外,喊殺連天,早奪了南門。洞仙侍郎見寡不敵眾,只得跟隨御弟大王投北門而走。

林沖引大隊軍馬入薊州城來,便傳下將令,先教救滅了四邊風火。天明出榜,安撫薊州百姓。將三軍人馬,盡數收入薊州屯住,賞勞三軍諸將。功績簿上,標寫石秀、時遷功次。便行文書,申覆趙安撫知道得了薊州大郡,請相公前來駐扎。趙安撫回文書來說道︰「我在檀州,權且屯扎,教林沖且守住薊州。再作計議。」

林沖得了回文,便教盧俊義分領原撥軍將,于玉田縣屯扎,其余大隊軍兵守住薊州,忙把薊州官府資產並遼人官員財產,繳獲了運回青州。

薊州距離宋境不遠,有膽大的宋商,便來尋些便宜。林沖借鑒後世經驗,開了數場拍賣大會,將繳獲的一些物品,拿出來拍賣。商人得利,林沖軍得錢,減少了運輸壓力,很是成功。後來梁山軍出征,追隨的商家越來越多,不但買戰利品,還賣糧食等物資給林沖軍。

卻說御弟大王耶律得重與洞仙侍郎將帶老小,奔回幽州,直至燕京,來見大遼狼主。

話說那遼國共有五座京城,上京臨潢府(內蒙赤峰)、東京遼陽府(遼寧遼陽)、南京析津府(北京)、中京大定府(內蒙寧城)、西京大同府(山西大同),那遼國國主和朝廷,多在南京析津府(北京),只天氣炎熱之時,方去上京避暑。此時遼國皇帝乃是天祚帝耶律延禧,此狼主在位期間,游畋享樂,性好,無所作為,導致朝政腐敗、人心渙散,內外矛盾激化,軍力衰退,已經控制不住極北女真的崛起了。

那遼國狼主,升坐金殿,聚集文武兩班臣僚,朝參已畢。有合門大使奏道︰「薊州御弟大王回至門下。」

郎主聞奏,忙教宣召,宣至殿下。那耶律得重與洞仙侍郎俯伏御階之下,放聲大哭。

狼主道︰「俺的愛弟,且休煩惱,有甚事務,當以盡情奏知寡人。」

那耶律得重奏道︰「宋朝童子皇帝,差調林沖領兵前來征討,軍馬勢大,難以抵敵。送了臣的兩個孩兒,殺了檀州四員大將。宋軍席卷而來,又失陷了薊州。特來殿前請死!」

大遼國主听了,傳聖旨道︰「卿且起來,俺的這里好生商議。」

狼主道︰「引兵的那蠻子是甚人?這等嘍!」

班部中右丞相太師褚堅出班奏道︰「臣聞林沖這伙,原是梁山泊水滸寨草寇,卻不肯殺害良民,專一替天行道,只殺濫官污吏,詐害百姓的人。後來童貫、高俅引兵前去收捕,被林沖只五陣,殺的片甲不回。他這伙好漢,剿捕他不得,反被他殺到東京城下,差點破了東京。童子皇帝遣使三番降詔去招安,才得他降了,就把林沖封為登州節度使。今日差將他來,便和俺們廝殺。他道說領著一百零八兄弟,應天上星宿。這伙人好生了得,狼主休要小覷了他!」

狼主惶恐道︰「你這等話說時,恁地怎生是好?」

班部叢中轉出一員官,乃是歐陽侍郎,袍拂地,象簡當胸,奏道︰「狼主萬歲!臣雖不才,願獻小計,可退宋兵。」

狼主喜道︰「你既有好的見識,當下便說。」

畢竟歐陽侍郎奏出甚事來,且听下回分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