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40章

等毓秀這封嚇死人不償命的信, 寄到了李桂芳手里了, 老家這邊早已是春暖花開了。

而在此之前,李桂芳寄去的包裹搶先一步到達了京市。

包裹出乎意料的大,毫不夸張的說,豎起來比毓秀人還高。關鍵吧, 包裹還不止是體積龐大,份量還著實不輕。這年頭,可沒有送貨上門這種規矩,甭管是匯款單還是包裹單, 都是先送張單子過去,然後由本人過來提取的。

偏生,毓秀拿到的是兩樣東西。

一張匯款單,一張包裹單。

本能的,毓秀以為是她女乃在匯錢的時候, 順便給她寄了點兒好吃的。算算時間, 估模著她女乃寄包裹的時候,還是寒冬臘月里。別說是京市了, 那個時候老家那邊也冷得很,寄些家鄉的土特產過來,合適不說, 還不用擔心會壞掉,多正常呢!

結果, 看著眼前那碩大無比的包裹, 毓秀直接當場石化。

連郵局的工作人員都忍不住開始同情起了眼前這個小個頭的年輕姑娘。原本, 南方姑娘就是偏瘦小的,毓秀看著比一般南方姑娘還是更加的消瘦,頗有一種弱柳扶風般的感覺。平常看著還不顯,關鍵是將她跟那巨大的包裹擺在一起對比,哎喲喂……

太慘了。

「不然同學你回去找人來幫你拿?」郵局的工作人員看了眼包裹單上填寫的京大地址,又瞧了眼毓秀,這一瞧,卻覺得分外眼熟。哦對了,這小姑娘去年臘月里就來過的,當時寄了一堆的京市特產回去,他當時還心想著,小姑娘挺孝順的,外出讀書還不忘家里人。此時再一看,喲,她家里人也很不錯啊,又是寄錢又是寄東西的,果然關愛什麼的,都是相互的。

毓秀還是持續的迷茫中。

她今個兒是一個人過來的,畢竟郵局離學校也不是很遠,再說她都來過好幾趟了,沒必要再喊人陪她一起。再一個,她琢磨著,就算她這會兒回去喊了張楊過來,估模著靠她倆也沒可能把這麼大的一個包裹弄回宿舍的。

最最關鍵的,她呀,住在女生宿舍樓的513室……

也就是說,她不單單要將眼前這個巨大的包裹想辦法弄回學校去,還得扛著它上五樓。

這根本就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郵局的工作人員也是好脾氣,主要是看這個小姑娘太慘了,哪怕里頭裝的都是好東西,想要拿回去,也是夠為難人的了。因此,他只耐著性子等待著毓秀開口,反正大不了也就是今個兒暫時不拿了,橫豎最近幾天包裹量也不大,擱著就擱著唄。

果不其然,最終毓秀在猶豫了半晌後,還是決定先不拿了。

包括可以不拿,錢還是要取的。

早在學期快結束那會兒,毓秀兜里剩下的錢就不算多了,她倒是提前兌了一些飯菜票,可她當時並不知道學校食堂放假期間是關門的。因此,僅剩下的那些不多的錢,都被她在寒假里用在了買午飯上面。也得虧早晚飯輔導員做給她吃了,還有就是後來又在輔導員家里住了兩天,以及酒席請吃飯等等。要不然,估模著都不用等食堂開門了,假期還沒結束,她怕是就要餓死了。

而如今,學校早已開學了,各個食堂當然也恢復了正常營業。還有毓秀最為心心念念的開水房,在開學第一天就恢復了先前的一天三次開門頻率。

于是,毓秀又熬過去了一關。

說實話,獨自一人離家千里,最該學會的技能還不是做飯洗衣打掃之類的生活技能,而是應該學會如何應對各類難題,還包括合理分配生活費等等。

那才是真正應該掌握的技能。

這年頭,很多學生都不一定拿過錢,更不可能無師自通的學會如何正確分配生活費。當然,絕大多數的人還是明白錢要省著點兒花的,其具體表現就是摳門,恨不得一分錢能掰成兩瓣花。別的不說,毓秀老家隔壁村的那個考上省城師範的女大學生,就是這麼個情況,往死里摳。

可凡事都有特例,完全隨了毓秀的沒有,但一個不留神,把錢花了大半的還是存在的。那接下來怎麼辦呢?要麼就是申請補助,要麼就是想法子開源節流。最常見的就是免費湯配主食吃,省錢還管飽,機靈一些的,還能去尋找掙錢的門路。

要知道,毓秀念的是京大啊,就算在京市里,京大也仍然是響當當的一塊金字招牌。也因此,京大的學生想要找一些兼職,不說特別容易,但也不會太難的。常見是給高中生補課,還有學校也會提供一些勤工儉學的活兒,像兼職的圖書管理員,雖然錢少但很容易上手,以及校刊雜志投稿等等。

但凡你有心,總歸是能找到活兒的。

花錢無度這種事兒,必須給一個深刻至極的教訓,只有本人真切的體會到了因花錢無度給自己帶來了巨大煩惱後,才能學會合理的支配錢財。

可惜,毓秀沒能學會,她甚至都沒來得及體會到缺錢的感覺,李桂芳的匯款單就到了。

那一次,毓秀錯過了千載難逢的學習機會。而之後,又因為輔導員出手相助,她又順順利利的熬過了這一關。等到了開學後,輔導員肯定不能一直管著她,她就搬出了單身宿舍,回到了自己原本的學生宿舍里。才算著飯菜票快用光了,現錢更是在假期里就用了個一干二淨,她昨個兒還在煩惱這事兒該咋辦呢,第二天匯款單和包裹單就來了……

毓秀心情很好的取了錢。

這次的錢不多,只有一百塊。不過對于毓秀來說,錢多錢少那就不是個事兒,反正花光了還會再有的。沒親自賺過錢的人,永遠不會想到,賺錢是一件多麼艱辛的事情。她只是開開心心的取了錢,想著暫時沒有用到大錢的機會,就拿上學期在張楊的幫助下開的存折,將九十塊錢存了進去,只在兜里留了十塊錢。

那十塊錢也沒保住,等回了學校,她就在食堂窗口那邊兌了八塊錢的飯菜票,剩下的兩塊貼身放好後,腳步輕快的回到了宿舍里。

張楊是知道她去郵局了,見她兩手空空的回到宿舍,還納悶的問道︰「你不是去拿包裹了?東西呢?還是郵局今天關門了?」

「我取了錢,但沒拿包裹。」經張楊提起,毓秀才又想起那個還放在郵局里的巨型包裹,頓時忍不住犯了愁,「我女乃不知道給我寄了什麼東西,老大老大的一個包裹,都比我人還高了。」

「比你人還高?」張楊不太相信,不過她的情商顯然跟毓秀不是一個檔次的,很快就收了面上的疑惑,還順便給出了一個主意,「回頭讓你那個朋友幫你拿唄。」

毓秀迷茫的看著她,反問道︰「我的朋友?」

那一瞬間,毓秀想起的卻是由她女乃親自指定的朋友——甄珠。沒辦法啊,從小到大,李桂芳只指著甄珠對毓秀說過是朋友。可甄珠在老家,她在京市沒有朋友。

張楊露出了尷尬而又不失禮貌的笑,心說得虧那個清大的學長沒听到這個話,不然還不得氣成心梗?事實上,就在剛開學時,郝新明就來過女生宿舍樓這邊了,偏那天毓秀是下午才從輔導員單身宿舍搬來了,同宿舍的其他人也不知道毓秀的下落,就這麼完美的錯過了。

不過,從那天後,張楊總算知道了那個經常來找毓秀的帥氣小哥是隔壁清大的學生,念大三了,還是京市本地人。當然,最後一點不是郝新明說的,是張楊自己听出來了,畢竟那貨一口地道的京片子。

「苗同學,我說的是你……你好朋友哥哥的同學。」

听懂了!

毓秀猶豫了一下︰「可他是男的呀,他不能進宿舍的,我要怎麼把東西扛上來?」

此時的張楊還不知道毓秀是真的不愛夸張,她都說了包裹比她人還高,那就是實打實的。可惜,張楊的想象力不夠,只認為毓秀是夸大其詞了。

因此,她一個嘴快就道︰「我幫你扛上來唄,多大點兒事情呢。」

確實沒多大點兒事情……

等兩天後的周末時,郝新明興沖沖的過來找毓秀,這次確實沒撲個空,甚至毓秀在看到他時,那叫一個兩眼放光。不過,毓秀還是遲疑的問道︰「你能跟我一起去郵局拿個包裹嗎?那包裹挺大挺重的,要不然你幫我喊一下卓凡哥哥?」

毓秀其實第一時間想到的還是甄卓凡,問題是,她覺得甄卓凡……不一定能扛得動。

郝新明原本是樂呵呵的,一听後面那話,還等啥啊!

「我幫你,不用找甄卓凡,他去圖書館看書了。」

這話相當的令人信服,毓秀也沒多說,就領著他往郵局去了。也是等到了郵局里,郝新明才意識到,毓秀口中的那個又大又沉的包裹究竟是什麼概念。

還好,仔細一掂量也就那麼大幾十斤。郝新明甭管咋說也是個壯小伙兒,用扛的還是能勉強走路的,只是他原本想好了,故意走得慢一點,趁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正好跟毓秀邊逛邊聊天。畢竟,在先前跟毓秀出去,不是直奔目的地,就是辦完事立馬回來。眼下這機會多難得呢,完全可以慢悠悠的逛上好久。

然後……

事實上,郝新明一路上連一個字都沒說出口。得虧毓秀這人本來就是個安靜性子,倆人就這麼沉默不語的從郵局走回了京大校園,一直走到了女生宿舍樓下,郝新明放下包裹抬頭往上看,整個人都不好了。

對哦,他是去過毓秀宿舍的。那還是上學期剛開學時,因為考慮到新生東西多,可能需要家里人上去幫忙,至少在最初的一兩天里,女生宿舍樓是允許家屬出入的。當然,限制還是有的,主要是時間的限制,以及舍管員每天晚上都會檢查,看有沒有外人留宿的。

也因此,郝新明得以知道,毓秀的宿舍在五樓。

他傻眼了。

「苗、苗同學?!」張楊比郝新明更崩潰,她是估模著時間下樓的,本來是想著,就清大那貨肯定會故意拖時間,好乘機跟毓秀約個會啥的。也因此,她已經提前扣掉了那部分時間,比預估的慢了一刻鐘不止,結果她都下樓了,還沒瞧見毓秀他們。

幸運的是,她沒等多久,就看到了毓秀朝她走來。

不幸的是,同時她也看到了跟在毓秀身後那扛著巨型包裹的清大那貨。

張楊想抬手給自己幾個大耳光子。

哪知,舍管員也看到了這一幕,好奇的跑出來問毓秀是什麼情況。毓秀告訴她,是女乃女乃給寄來的東西。舍管員瞅瞅毓秀那小胳膊小腿兒,又瞥了一眼已經被嚇傻了的張楊,很快就有了決斷︰「我領你上樓。我打頭走在前面,你扛著東西跟著我。走吧!」

郝新明︰………………

最後的最後,包裹終于到達了毓秀的宿舍,毓秀得了張楊的提醒,拿了前個兒剛兌的飯菜票,打算請郝新明吃個食堂以表感激。可惜,郝新明真的繃不住了,他借口學校里還有事兒,說過幾天再來找毓秀。

毓秀樂得如此,她倒不是小氣,而是滿心好奇的想知道她女乃究竟給她寄了什麼東西。

送走了郝新明之後,毓秀高高興興的拿了小剪子打算拆包裹,想起這學期剛開學時,張楊還拿了家里的吃的回宿舍里分,她當即也許諾道︰「要是我女乃給我寄了家鄉特產好吃的,我也給你們分。」

張楊還真不差這麼一口吃的,她家條件不差的,就算是普通老百姓,那也是雙職工家庭。而且她哥姐都已經參加工作了,家里的負擔其實一點兒也不重,只是因為見多了父母哥姐工作辛苦,因此格外得勤儉節約而已。

她只好奇一個事兒︰「你女乃到底給你寄了什麼東西,怎麼能那麼多呢?」

這是把全部家當都給寄來了吧?

毓秀其實也不清楚,不過她很快就知道了……

**

事情還得從正月初一說起。

甭管是哪邊,整個正月里多半都是走親訪友的。可惜,苗家這邊真的沒啥親戚,最多也就是正月初二那天,已經出嫁了的招娣會抱著兒子回一趟娘家。別的親戚吧,苗家這邊的親戚照樣是由苗解放去走動的,李桂芳原本就跟他們處不好,經了毓秀那一樁事兒之後,別說相處了,就是偶爾在村里頭踫了面,都難掩尷尬。

要說不同的話,今年正月里,苗解放是拖著兒子苗飛躍去走親戚的,然後甄美不甘被拋下,吵著鬧著也要一同去。苗解放倒是無所謂,只是心里納悶甄美居然喜歡去苗家親戚那邊走動。然而事實上,甄美只是覺得苗家叔公人不錯,起碼上次那場鬧劇之後,李桂芳罵歸罵,已經不敢再動手打她了。

——除非她自己又作死。

等家里人走了個七七八八,盼娣又照舊屋前屋後的一通忙碌。李桂芳拉著個臉站在院子里,心情十分得不美妙。

想也是,就算她只得了一個兒子,可她兒媳還是挺能生的。且不論生男生女,起碼生了五個娃兒。可眼下,最大的嫁了,老二忙著干活,老三去京市上大學了,老四……還不如死了,最小的金孫孫又跟他爹出去走親戚了。

唉,就只留下她孤老婆子一個人。

左思右想之後,她就決定收拾屋子,順便盤算下家里還有哪兒能擠出錢來。偏就在這時,她娘家嫂子來找她說話了,直言家里一團亂的,不過橫豎家務活兒都有兒媳婦們來操持,還不如跑出來偷個懶。

「嫂子,我可羨慕你了,有好幾個兒媳婦呢。」李桂芳嘆了一口氣,以前何小紅還在家里的時候,她是左看右看皆不順眼。等何小紅剛走了時,她是瞬間解氣了,可隨著時間久了,她還是覺出了不對味兒來。

以前她覺得,家里沒個男人不成樣子。後來她才知道,沒有女人更煩。

她本人年紀大了,已經干不了多少活兒了,最多也就是生個火做個飯,偏生鄉下地頭家務活兒太多了。甚至不說家務活兒了,但凡勤快一些的農村婦女,都會想法子養雞喂鴨,還有養豬崽的。辛苦不怕啥,為的就是家里能多個進項,或者給飯桌上添一道菜。

可她是真的干不動了。偏生,招娣早就已經嫁出去了,盼娣是在九月里就去縣城里打工了,毓秀就不用說了,一年才能回家一次,底下的甄美她已經徹底不抱什麼希望了,只盼著趕緊找一戶人家給嫁出去了。

至于苗解放和苗飛躍,那直接歇了這份心吧。

李桂芳年輕時候就沒怕吃苦受罪,沒曾想,臨到老了才發現自己壓根就撐不起這個家。

她嫂子就勸她了︰「人都說先苦後甜,我是覺得你年輕那會兒已經把苦頭都吃完了,以後啊,就等著享福吧。」

「唉,你們都說我是享後福的,可也不想想,眼下這個家……早就家不成家了。」何小紅就算再傻再懶,有這麼個人在,起碼家里有人氣。李桂芳有時候都不敢想象,等再過幾年,所有的孫女們都出嫁了,她也老了甚至很有可能直接沒了,被剩下來的苗解放和苗飛躍的日子又該咋過呢?

「我听人說,盼娣打算年後去南方打工?」

「是啊,她說趁年輕多攢幾個錢。」李桂芳看了她嫂子一眼,沒等人開口勸她,就擺擺手,「我知道你的意思,她去南方就顧不了家里了。可我強留又能咋的?家里的活兒是需要人干,可她要是留在家里,又能留幾年呢?當初何小花算是嫁得晚的了,那不也是二十五六歲就嫁了的?差那麼一兩年有啥意思呢?」

都說把閨女嫁得近一些能多回娘家,可這話吧,李桂芳第一個不相信。

就不說嫁到附近村子的招娣了,單說她自己好了,她嫁得還是同村的,你看她是不是老回娘家去?就算偶爾踫上了,能多說幾句話,那又管什麼用?總不能讓一個已經嫁出去的孫女,見天的回娘家干活吧?真要是這樣,就算夫家那邊不吭聲,她也能叫鄉親們把脊梁骨給戳斷了。

「我現在最犯愁的就兩個事兒,一個是毓秀啊,她太能花錢了,家里的錢已經不湊手了,我還不知道接下來該咋辦。還有就是,等以後孫女們一個個的都嫁出去了,我也老到不行了,解放他咋辦?飛躍他咋辦?」

李桂芳重重的嘆了一口氣,語氣誠懇的拜托她嫂子︰「嫂子你要是有什麼好人選,千萬要給我留意著。」

「啥意思?你是說解放還是飛躍?」

「解放!!」

「哦,行吧,我會留意的。」她嫂子想了想又問起了毓秀的事情,問那孩子真就有那麼會花錢?咋的以前沒看出來這麼不懂事兒呢?

「也怪我,怪我沒給她說清楚。放心吧,我已經讓盼娣寫了信,在信里仔仔細細的跟她說了家里的情況,讓她緊著點兒花用。」說到底,李桂芳還是不忍苛責這個自己捧在手心里疼愛了十多年的寶貝疙瘩。

她嫂子納了悶了︰「我就說啊,毓秀多乖巧的一孩子,你跟她好好說,她就沒有不听的。其實啊,孩子都是好孩子,毓秀也好,她爸也是,不都挺好的嗎?」

「毓秀也就算了,解放……」李桂芳就算是親媽,也沒辦法說自己兒子有多好,實在是沒臉夸口。

可她嫂子卻搖了搖頭︰「解放跟毓秀差不多的性子,桂芳就沒發現?其實說起來,我老早就察覺到毓秀長得跟你們家其他人不像,估模著村里人也察覺到了。可為啥從來沒人說呢?第一,何小紅就算又懶又饞又沒用,可她對解放還是不錯的,絕對不可能偷人。第二,毓秀是長得不像你們家的人,可她脾氣像啊!那脾氣、那性子、那做派,簡直跟解放一模一樣!」

李桂芳懵了。

「你自己想想看,解放是不是打小就是,你讓他干啥他就干啥?人家都說,娶了媳婦忘了娘,你看他娶了媳婦生了娃,還是听媽的。毓秀也是啊,別家孩子不都是听爹的听媽的,哪兒有越過爹媽直接听女乃的?我老早就想說了,說毓秀那娃兒還真就是隨了她爹的性子,還好還好,只是性子像,腦子還是很靈光的。」

李桂芳繼續懵圈中。

她嫂子絮絮叨叨的又說了好多,臨了才意識到自己偏題了,繼續拐回來說毓秀花錢這個事兒。她邊說還邊琢磨,最終得出了一個結論︰

「要我說,孩子都是好孩子,就算有錯也是大人沒教好。桂芳你別生氣啊,村里是有那些個愛嚼舌根的人,說毓秀啊,越長大越不像話了,家里人吃糠喝稀的,她自個兒穿得漂漂亮亮的,還說她不懂事不體諒家里人。」頓了頓,她嫂子很是不好意思的低了頭,「我原覺得那些話也有道理,可今個兒听你這麼一說,我又細細的這麼一想,還真就是!」

李桂芳僵著脖子看過來,下意識的問她︰「是啥啊?」

「是咱們當大人的變了!不是孩子變了!」

講道理,李桂芳壓根就沒听懂這個話是啥意思,好在她嫂子又接著往下說︰「你想想,解放也好,飛躍也好,還有毓秀啊,他們小的時候,你是不是想著只要健健康康的長大就好,別的事情咱們當大人的可以幫他們解決嘛!是不是這個理?那沒問題啊,他們就長大了,沒心沒肺的長大了,遇到事兒就來找你,這不就是咱們教的嗎?」

「唉,孩子沒變,是咱們對孩子的要求啊,越來越高了……對了桂芳!」

李桂芳被她嚇了一大跳︰「啥?!」

「我想到了!你不是說毓秀在京市那邊花錢花得厲害嗎?買衣服買鞋子都特別花錢對不對?那是自然的,首都啊,首都要是跟咱們鄉下地頭一個樣兒,那還能被叫作首都嗎?要我說,這事兒真不賴孩子,她沒衣服穿,不得花錢去買啊?沒鞋子穿,難道你忍心叫她凍著?所以啊……」

這時,李桂芳已經听懂了,下意識的跟著說︰「我幫她在這里買好寄過去?」

「都不用買,她難道以前就沒舊衣服了?別給那個小美了,她在甄家長到十幾歲,你養不熟的。索性都給毓秀寄回去,我記得毓秀的舊衣服里頭,起碼有九成是我給她做的!」她嫂子美滋滋的笑著,「她穿著給美了,好多老顧客都是毓秀幫我拉的,跟我說啊,要做毓秀那個式樣的衣服!」

李桂芳不聊了,她起身就往屋里沖。

這一刻,她仿佛瞬間年輕了幾十歲,手腳麻利的開始收拾衣服褲子鞋子。想起毓秀去京市時,幾乎沒拿什麼東西,她想了想,不單將春夏的舊衣服打包了,連讓涼席都給卷起來一並收拾好。

等收拾了個七七八八的,李桂芳忽的靈光一閃。

對呀!毓秀在信上不是說,她申請農村困難補助被拒絕了嗎?理由好像是她看起來不像是那種需要補助的人……

那行啊,穿上舊衣舊褲舊鞋子,這樣不就像極了家境貧困亟需補助的農村學子了嗎?

李桂芳頓時大喜,她都等不及盼娣回來,就直接沖出去把人喊回了家,一疊聲的催促著讓寫信︰「盼娣你寫,你跟毓秀仔細說說,讓她重新申請補助,就算上學期咱們家里不困難,還不興這學期家里沒錢了?讓毓秀跟老師說,就說咱們家啊,家道中落,原地困難了!!」

盼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