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九十二章︰絕地反擊

陳正泰听到此,心里不免在想,這散落在天下各州和各縣的報館人員,倒是和情報人員沒有分別了。

可往細里說,這些人每日刺探和分揀這麼多消息,慢慢的輕車駕熟之後,想不轉身成為情報人員也難。

所謂的情報,不就是靠著這個來的嗎?

陳正泰隨即道︰「無論用什麼辦法,在揚州給我仔細打探,我要知道那婁師德在揚州發生了什麼?現在發生了這麼一樁事,陳家不能不管。婁師德乃是我們陳家舉薦的,他若是投了高句麗,我們陳家豈能臉上有光?我要知道揚州發生的每一件事,一丁點都不能放過。」

「喏。」听了陳正泰的話,陳愛芝亦是極其慎重起來,他毫不猶豫的作揖道︰「明白了,我這便修文。只是……」

陳愛芝狐疑地看著陳正泰,不禁道︰「我听聞的是,婁師德招募的水手,大多和高句麗人有仇,說他們叛了大唐……」

「問題的關鍵就在這里。」陳正泰道︰「怕就怕眾口鑠金,而婁師德這些人呢,又已楊帆出海,天知道還能不能回來!或者說,能不能活著?這人若是死了,是不會開口說話的,活著的人,卻能想怎麼說便怎麼說。不過單憑這個,還不足以推翻揚州刺史那邊的奏言。我要的是真憑實據!」

陳愛芝點頭,他心里略一思索,便道︰「揚州那邊,不但佷兒會修文讓他們先打探,報館這里,有一個編撰,也最擅長此道,我讓他今日便啟程親自去揚州一趟,專司此事,一定能水落石出。」

「這便好。」

陳正泰隨即道︰「還有揚州刺史這些人,也要細細查一查,此人是姓崔嗎?哪里的崔氏?」

陳愛芝立馬就道︰「是清河的。」

「清河崔氏……」陳正泰點頭︰「清河崔氏上下人等,若有什麼異動,也要留意,蹬鼻子上臉到我們陳家的面前,不給一點顏色看看怎麼成。」

陳愛芝忙是應下,而後便匆匆去布置了。

陳正泰接著又對陳福吩咐道︰「去請三叔公來。」

交代完陳福,陳正泰便坐下? 邊喝茶邊等三叔公。

陳正泰一直都覺得自己是個有道德感的人,三觀很正,簡直就是穿越界的良心? 可今日發生了這樣的事,讓陳正泰不得不開始重新去思考三叔公提出的問題了。

不久? 三叔公便到了,他坐下? 有人奉茶來? 三叔公不疾不徐的呷了口茶? 而後微笑的看著陳正泰道︰「正泰啊? 老夫看你臉色不好,你呀? 雖然年輕,可是也要滋補滋補身體嘛,這身子骨硬朗? 才可以傳宗接……」

「叔公。」

陳正泰打斷他,今兒他可是有重要的事? 故而很直接地就道︰「上一次? 叔公提起了關于凝聚人心的事,我有一些想法。」

三叔公精神一震,似乎只等著陳正泰說出來。

陳正泰便道︰「若只是以陳家的名義,每日請人赴宴,我看也不妥,這太招搖了。不如辦一個同窗會吧,就在長安設一個茶樓,暫時呢,只許大學堂里出來的進士去喝茶閑談。當然,若是其他人想進去,需得三個以上進士作保,還需查一查此人平日的言行。有空呢,我們陳家人也可以去坐一坐……當然,偶爾我也會去,至于在里頭,是談風月,還是朝中的事,就不必言明了。」

「這個好。」三叔公已有些混濁的眼眸頓時亮了幾分,隨即又道︰「你說的對,總來陳家,確實不是辦法。正泰此提議,倒是正合我意,果然不愧是我的佷孫啊,像……太像了。」

陳正泰︰「……」

陳正泰深吸一口氣,才道︰「再者,進了里頭,就要互助,得有約定,譬如同門之間,不得相叛,若有攻訐同窗,或是勾結外人,亦或者犯下其他禁忌者,立即除名,不但從此不得進這茶樓,從此以後,大學堂也要將他開革出去。」

三叔公點頭︰「不錯,得有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嘛。」

陳正泰接著又道︰「太子那邊,我得去說,還是得請他去主持大局。有了太子經常出入,也就不易引人猜忌了。除此之外,他們都是年輕的進士,陛下現在雖處壯年,可是新進士與太子,還有我們陳家和睦,他也是樂見的。」

這里頭……就很有名堂了,若是這些人都不是新進士,都是三省六部里的頭面人物,有鑒于李家喜歡砍自己人的傳統,李世民只怕還真有點心里涼涼的。

可這些進士,都還年輕,而且現在的官職,最高也不過七品,對于李世民而言,反而是一樁好事!

在皇帝看來,太子既得有自己的班底,以確保他若是突然駕崩,太子能夠迅速控制局勢。另一方面,這個班底又不能有取朝廷而代之的實力,這里頭得有一個度,只要不過這個紅線,陳家這樣的布置,不但不會引來猜忌,反而會得到李世民的贊賞。

三叔公只小雞啄米的點頭,口里道︰「還有呢?」

陳正泰道︰「還有就是,得有骨干,這個便需叔公和父親留意了,這人嘛,慢慢的培養,倒也不急,最緊要的是互助,彼此要守望相助,這才只有讓大家笑得抱團才能取暖,才能萬眾一心。」

三叔公听著,唏噓不已︰「你看,老夫又和你不謀而合了,老夫也是這般想的。」

和三叔公商議定了,而後陳正泰突然道︰「這清河崔氏……干的是什麼營生?」

「什麼?」這話題太突然,三叔公一愣,隨即道︰「清河崔氏?正泰,你招惹清河崔氏做什麼?」

顯然,三叔公還沒有收到風聲。

陳正泰已經讓人去打探消息了,可就算打探了消息,也只是將崔岩的罪給坐實了。

可崔岩背後的崔家呢?

這可是一個龐然大物一般的存在啊!

只要崔家一日不挎,這崔岩就還有反撲的可能。

三叔公毫不猶豫道︰「崔家現在最大的買賣,乃是瓷器。自打陳家開始燒瓷,崔家便瞄上了這個營生,當初他們有許多制陶作坊,現如今,轉而開始效仿陳家燒瓷,畢竟他們家大業大,一旦曉得了燒瓷的訣竅,便可推開。現如今,他們有關中和關東有十三個窯口,何況他們早年就有過布局,所以現在轉而燒瓷,獲利不錯。當然,也只是不錯而已,畢竟燒陶和燒瓷所需的土是不同的,雖然崔家想盡辦法……想燒出好瓷器來,可畢竟……這瓷土得來不易,因而……產量也是有限。」

陳正泰道︰「原來如此,那麼……」

他頓了頓,隨即道︰「這瓷土,確實罕見,偏偏這瓷器,又受天下人喜愛,哪怕是咱們陳家,想要尋到上好的瓷土,也不容易啊!不過三叔公,得求你辦一件事,我知道有一個地方,有一個不錯的瓷土礦,你呢,尋個人,找個名義,去探勘一下,到時候,崔家少不得要覬覦,你想方設法高價賣給他們。」

「啊……」三叔公一愣,忍不住立馬問道︰「那兒蘊含了多少瓷土?」

「蘊含的儲存量絕不會低,足夠開采數十年了。」

三叔公倒吸了一口涼氣,便道︰「這……這不妥吧,數十年的產量,現在誰都想買瓷器,可能制瓷的瓷土只有這麼一點點,得來不易,現在突然發現了這麼個大礦,不啻是金礦啊,咱們陳家既能發掘,何不用來自己煉瓷,反而轉賣給崔家做什麼?」

「這個倒是不必去管,你按著我的方法去做便是。」

陳正泰一臉智珠在握的道。

………………

數日之後,崔家的長房崔志正從報紙里得了消息,他整個人都愣住了。

崔家分為兩房,其中大宗乃是博陵大宗,而清河崔氏,不過是小宗而已。

崔家的郡望,如日中天,甚至在天下人看來,這當今天下,第一的姓氏不該是姓李,而應當姓崔,由此就可見崔家的厲害了。

而清河崔氏,雖然不過是小宗,可在有唐一朝,清河‘小房’還是被人視為閥閱之最,認為即便崔家撇開大宗,這清河的崔氏,依舊可以成為天下一等一的門閥。

崔志正這幾日心煩意亂,說到底,還是自己那不成器的三兒子惹來的禍端,本來這一次,讓他出任這揚州刺史,就已經調動了清河崔氏所有的關系,甚至還動用了一些博陵崔氏的人脈。

這崔岩若是好好的做他的刺史,借此來提振自己的聲望,倒也罷了,可誰想到,這家伙居然作死到跑去和一個小小的校尉為難,更沒想到的是,這校尉居然很硬氣,直接一甩手,翻臉了。

事情鬧到這個地步,固然已經布置妥當了,不至讓問題鬧大,可崔志正還是有些不放心,生恐出什麼紕漏。

當然……現在崔志正看到這報紙中的消息,一時之間,卻沒心思將崔岩放在心上了。

潁州汝陰縣發現了規模宏大的瓷土礦,藏量驚人。

瓷土……

崔家一直都在尋覓瓷土。

畢竟崔家的主要產業,便和從前的制陶息息相關,自從陳家開始制瓷之後,崔家仗著自己的窯口多,還有土地驚人的優勢,依舊可以和陳家分庭抗禮,而這還不是重點,重點就在于,現在制瓷的根本不在于技藝,而在于瓷土的產量。

這天底下,能制陶的土數之不盡,唯獨制瓷的土,卻是鳳毛麟角。

現在突然出現了一個大礦,這就意味著,這個大礦,最終為誰所得,都可能會出現一個擁有巨大財富,而且直接擊垮其他制瓷產業的巨無霸出現。

一旦瓷土不缺了,崔家這點產量,還怎麼和人競爭?

于是他不再遲疑,立馬道︰「來,來人……趕緊,去潁州一趟,好好得去查一查,看看這瓷土礦,到底是誰家所有,想盡辦法給老夫買下來。」

這瓷土,就是黃金啊!雖然在別人看來,不過是一些尋常的土而已,可現如今,只要煉出來,價格比黃金還珍貴。

而一旦崔家得到了潁州的瓷土礦,就意味著,崔家的窯口可以日夜開工,再也不缺乏瓷土了。

甚至……在崔志正看來……即便是陳家的制瓷作坊,在他的面前,也將不堪一擊。

對于瓷土的珍貴,崔志正比任何人都要清楚明白。

「趕緊,現在都已登載在了新聞報中,滿天下人都曉得了這消息……不,老夫還是得親自去一趟,得親自去看看這礦如何。來人,備車,趕緊備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