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八十四章 美人六十九

阮清文看到張孝武面色古怪,呵呵一笑,打趣道︰「我這師弟……當真有才華,他因為諾言而不能科舉,心中憤懣。」

張孝武問︰「你覺得這是才華?」

阮清文反問︰「為何不是?」

張孝武道︰「你的師弟可是個狠人,你信不信?」

「狠人?比你還狠嗎?」

「嗯,是的。」

阮清文道︰「我卻不信,他可是解元會元。」

張孝武道︰「你多了解你的師弟?」

阮清文想了想說︰「我只知道他是恩師的獨生子,其他的……並不了解,他家被抄家流放的時候,他才六歲,如今二十幾年過去了。但我保證,恩師的人品極佳,他教導的兒子,也不會錯。」

「也許吧。」張孝武忽然又問道︰「對了,阮先生,我一直听說寧王之亂寧王之亂,而我阿爺原來還是寧王的護衛之一,但我阿爺卻是不願意與我細細說明這寧王之亂,朝廷似乎也對寧王之亂諱莫如深。你知道這寧王之亂嗎?可否告知于我,寧王之亂到底是怎麼回事。」

阮清文想了一下,回憶道︰「寧王之亂乃二十幾年前的事了,那時我在龍都城求學,倒是知道一二。但我所說的也不過是一家之言,將軍只當一個笑話听來,萬萬不可偏听偏信才是。」張孝武點點頭,表示听听而已,阮清文道︰「說起來,寧王是一個毀譽參半之人,能力卓絕但品性不佳,遭人嫉妒卻不知收斂,尤其是遭到先帝太乾帝的嫉妒。」

張孝武道︰「不是說他狼子驕奢婬逸,野心覬覦帝位,還穢亂後宮嗎?」

阮清文晃了晃腦袋,說道︰「穢亂後宮一事是真是假尚未可知,因為這件事是滅寧王之後才流傳出來。真相是什麼,沒有人知道,畢竟我當年不過十八歲,在京中學館一心館求學。對了,我的老師康慎在一心館教書,同時,他也是寧王家世子的啟蒙教師。寧王孩子太多了,只是給他家世子們做啟蒙教師的人,便十個老師,我的恩師也是其中之一,拿一些俸祿而已。沒想到就因為這點俸祿,寧王禍事之後,我老師被牽連,大好前程盡去,全家被抄家流放嶺南。」

「王世子居然不用翰林院的學士,而用一心館的教書先生做啟蒙教師,這寧王有意思了,是親民?」張孝武笑道,他知道龍都最高學術機構分別是太學院、翰林院,卻是不了解其中區別。

「恩師便是翰林院學士。」阮清文解釋說,太學院是考生中天地人三榜進士之後繼續深造的地方,進士在此學習三年為官之道,其中表現差的進士則會分配到各地從事官吏工作,並從九品官(縣鹽茶使、典使、河伯使、吏目、土丞等)開始,而太學院表現優秀者選拔為翰林院翰林,翰林學士將直接補充進入六院八部擔任吏目,而天榜三十人則進入御書房幫助皇帝批閱奏折參與國家大事與機要密事。

翰林院學習的學士已經意味著他們將來最低將從八品官吏做起,所以翰林院學士也是官員,只是不擔任職務,拿著朝廷的俸祿。其中部分翰林學士會被京師要員或富商聘請擔任西席,教育童子,不過因為學士享受朝廷俸祿,所以出任西席只是為了與朝廷官員拉好關系。例如康慎,之所以給寧王教育子女,也是因為想要搭上寧王這層關系,為日後做官打好基礎,豈料到受到連累,反倒遭了秧。

阮清文道︰「寧王對恩師等人極好,其薪俸時朝廷薪俸的十倍之多,翰林院中願意做寧王府西席教員者不計其數。」張孝武從小听說寧王強搶民女的故事,而今阮清文卻贊揚寧王,多少讓他感覺有些不可思議。

阮清文又道︰「不過,寧王倒是真的,寧王尤其喜歡少女,的確強娶了不少少女做妾。有人曾經作詩,說︰京師美人曰一百,寧王府內六十九。」

張孝武又笑道︰「這是你的詩作吧?」

阮清文哈哈大笑,搖頭道︰「豈敢豈敢,我哪有那個膽子,有那個膽子又不怕被寧王黨羽打擊者,乃顧雍也。彼時顧雍年十九歲,便敢于寫詩諷刺寧王,深受太乾帝喜愛。」

「我看他是嫉妒吧。」張孝武偷笑,不過轉念一想,這顧雍文武雙狀元,英俊風流,也沒什麼可嫉妒的。

「尚未可知,尚未可知,但龍都城內的男人,無不嫉妒于寧王。」阮清文笑道,「當年寧王因支持太乾帝奪嫡而立下赫赫功勞,以至于太乾帝對其非常依仗,但因為寧王才華橫溢,太乾帝對他也非常忌憚。寧王之所以表現出來的如命,一方面是他本便如命,二來也是為了給皇兄看,一個並不會對皇位產生威脅,多少表現了自污之意吧。」

張孝武感慨萬千,羨道︰「若是將來我威脅到了皇位,我也願意裝作,收納天下美人,整日與美人嬉戲打鬧,不問政治不問蒼生,你看可好?」

阮清文卻搖頭,正色道︰「自然不好,老虎再怎麼隱藏也藏不住獠牙,寧王最終還是被逼反了。」

「逼反?」

「對,逼反。」阮清文眼神沖充滿了感嘆,「太乾帝知道自己的兒子們,沒有一個能比寧王有才干,大皇子不說了,就是一頭肥豬,二皇子的母親德妃又是寧王的部下,三皇子早死,四皇子當時年紀尚小,五皇子也剛剛出生。而寧王呢,年輕英俊風流倜儻,號稱六十九美人為伴。皇上讓他治理揚州鹽政,他只用了一年時間便使得揚州鹽稅增加三倍,並且制定了鹽律,沿用至今。這寧王一邊治理一邊不忘自污,他給朝廷賺一百兩銀子,自己要拿走三十兩銀子,所以先帝自然信任他。」

「可從什麼時候不信任他了呢?」

「從他擔任龍都府尹。」

「龍都府尹?」

「對。」阮清文道,「龍都府比較特殊,全國其他各府城一地執掌均為知府,可龍都府乃天下國度,其行政官僚級別甚至高于司州府知州,所以聖漢帝國立國之後便設立了龍都府尹,龍都府雖然身在司州境內,龍都府尹卻比司州知州還高半級。」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