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百二十五章 落幕

「無妨,另外記住了,在本王治下,只要安分守己,照章納稅,你的所有產業,都享有不受侵害的權利。這是本王寫的字,小了些,但還算工整。」孫宇起身,將剛剛寫好的一張紙遞給何倉。

何倉慌忙起身接過,墨跡尚未干透,細細一瞧,居然是寫明了,何家于何年何月,資助忠勇軍錢糧若干,簽收人孫宇,還蓋有私印。

何倉大喜,這就是孫宇領了他的情,還給了憑證,以後憑這個,只要安分守己做事,有幾個敢不開眼尋事的?

「回去好好干,爭取能夠帶著鄉親們一起致富,發展出特色產業來。本王會關注這里,若是你能辦得好,本王會再來給你寫一副大的,能夠懸于堂前的那種。」孫宇拍怕何倉的肩膀,算是鼓勵。

此時,在孫宇看來,算是百業蕭條,真正的工商業,連萌芽都還沒有出現,機會大把。

兩宋時期,工商業極度發達,孫宇相信,隨著他帶來的改變,以後必將更加繁榮,超越兩宋時期。

「請王爺放心,小民回去,一定努力。」何倉突然覺得,他的世界,打開了一扇窗。他的余生,有了新的奮斗目標,而不是以前一般,只是為了家族生計。

他要帶著鄉民一起致富,不僅何家可以得到鄉民的擁護,還能夠得到忠勇王的青睞,這要是辦好了,比以前強多了。到時候忠勇王手書的牌匾一掛,簡直就是光宗耀祖。

何倉懷著激動的心情退了出去,連跟那二位打招呼都顧不上了,先去找兒子去,這禮單上的物資務必不能出岔子。

睦州城西門,日頭漸高,大批身著鎧甲的精銳士兵,押送湯家數百口人,緩緩而來。

當先之人,正是湯儀、湯啟旺、岑弘三人,此三人位主犯,俱是腳鐐手銬在身,特別是湯儀,因為年歲大了,走動都艱難。

緊隨其後的,便是湯啟財、魏主簿等人。

刺史聶茂英,剛出城門,朝著搭好的高台而去。

孫宇帶著親衛,親臨城頭,算是他與睦州民眾的第一次公開見面,同時也是擺明了支持刺史聶茂英。

眼下中樞空虛,孫宇準備搭一個內閣班子出來,眼下合適的人選有徐易、葉衡、崔倫、吳程四人,越國舊臣,僅吳程一人,難免惹人詬病,這聶茂英就入了他的眼。

這個班子搭起來,算是平衡各方,也利于他對朝政的掌控。

但是聶茂英的資歷差了些,孫宇此舉,便是送一份資歷給他,讓其從越國舊臣中,月兌穎而出。

「大人,王爺到了!」身旁的師爺一直就盯著城頭呢,看見孫宇出現,便提醒一下聶茂英。

這人要想青雲直上,能不能力的只是前提,關鍵是要看上面的大人物是否賞識,因為有能力的人太多了,而機會卻很少。

「下官,見過王爺!」聶茂英起身,往前走幾步,再轉身,朝著城頭拱手行禮。

「免禮,好好辦差,本王就來看看而已。」孫宇擺擺手,示意聶茂英,差不多便可以開始了。

「下官遵命,來人啊,帶人犯!」聶茂英一聲大喝,隨即便回到桌案後坐好。

今天這案子,一點難度都沒有,人證物證俱在。

「下面何人,報上名來!」聶茂英看著眼前跪倒的一群人,心中不無感慨,都曾經是呼風喚雨的人物,如今卻成了階下囚,一切都算是咎由自取。

「聶茂英,老夫認栽,何必如此這般?」湯儀早已不復之前的氣勢,如同行將就木的老者,抬頭看向聶茂英,雙眼充滿了憤恨。在他看來,湯家之所以被忠勇王盯上,一定是這聶茂英從中作梗。

「老太爺,本官認得你,不代表這周邊圍觀的眾人也認識,驗明身份,是必須的流程,並非本官刁難。」聶茂英還真的沒這個意思,一切都是照著規矩來辦罷了。

「老夫,湯儀!」湯儀幾乎是從牙縫中說出這幾個字。

聶茂英的一句老太爺,讓其感受到無盡的屈辱。

可是他能如何?若是拒不配合,無非是多受些折磨罷了。

主要人犯,一個個依次驗明身份。

「你等私藏鎧甲軍械,意圖謀反,按律,滿門抄斬,可有話說?」聶茂英也不願耽擱,直奔主題。

這個罪名有人證物證,能夠直接扣牢了,其他倒是無所謂了。

「大人,此事,乃是罪民一人所為啊,族中其余人皆是不知。」湯啟旺雙膝跪地,往前一步,不住磕頭。若是湯家真的滿門抄斬,他有何面目,去地下見列祖列宗?

這里面,有嗷嗷待哺的孩子,還有雲英未嫁的女子,與他們何干?

「打造鎧甲軍械,這事動靜不小,你們打造軍械的地方,本官也去看了,不可能都一無所知。」聶茂英搖搖頭,這事,不是他一個人便能攬下的。

湯家打造軍械的場所,便在湯家溝後方的山嶺中,斷無可能蒙蔽所有人。

而且這般大的開支,也不是湯啟旺一個人便能抹平的。

「大人,真的沒有,罪民只是稱其為打造刀劍農具的所在,族人當真不知。」湯啟旺這事做得隱秘,連湯儀都不知曉,族中知曉這事的寥寥無幾。

「任你巧舌如簧,也不可能推得干淨,這造反的罪名,原本是要滅三族以上的,所幸未造成不可挽回的大案,已算是格外開恩。」聶茂英覺得這湯啟旺想得太簡單了,好似將罪名攬在自己身上,族人便能月兌罪一般。

這種大罪,即便他們真的不知情,也難逃一劫。

「聶大人,這一切罪過,都是老朽的錯,放他們一條生路如何?就算是五馬分尸,老朽也無話可說。」湯儀突然就放下了心中的憤恨,後方傳來的哭泣聲,讓他心有不忍。

這麼些年,他湯儀是做了不少錯事,可終究都是為了家族,也為了自己,到頭來,竟然坑害了他們。

「你等可願認罪?」聶茂英沒有勝利的快感,有的只是心底的嘆息,若非之前被蒙蔽了雙眼,何以走到這一步。

「草民認罪!」

湯家眾人知道避無可避,只能听候發落。

「聶大人,下官,下官沒有造反啊,這事我沒參與啊。」岑弘急眼了,他是貪墨了一些銀錢,但是罪不至死。

「岑弘,你可是忘了,火燒官倉這事?就算比不上造反,也夠滿門抄斬了。」聶茂英嗤之以鼻,就這,還想活命不成?

岑弘聞言,整個人癱倒在地,是啊,火燒官倉,這也是死罪啊。

「依律︰湯儀、湯啟旺、湯啟財、岑弘判斬立決。余者,男子年滿十六,秋後問斬,女子,貶為賤籍,未成年者,送入養濟院。」聶茂英面無面前宣判,這一切,都是依律辦理,任誰都挑不出錯來。

何倉帶著兒

子何承澤,在人群中看著這一切,心有不忍,卻無可奈何。

特別是何承澤,這里面跪著的,有他的老丈人一家,這麼判決,能活下來的,只有最小的小舅子能,算是有一絲香火存留。

「回頭,跟養濟院那邊打打招呼,送些東西,總算留點香火,等成年了,就買回來。」何倉嘆口氣,這養濟院,可不是什麼好去處,每年都得死上幾個。

「爹,不如直接多出些錢買回來。」何承澤覺得,只要多花些錢,沒必要等兩年之後。

「現在,是上面要讓他們受些罪,咱們還是本分些好,規則之內,尚有轉圜的余地。」何倉不願冒險,他剛得了孫宇的指點,萬不可惡了對方。

城下哭泣聲一片,好些人即將陰陽兩隔。

孫宇思量一下,該是他出場施恩了。

「都听好了,本王治下,不願大開殺戒。除十惡不赦斬立決外,余者,全部流放大琉球島。去了島上,要好生勞作,養老育幼,再生事端,殺無赦!」孫宇提一口氣,將聲音傳出老遠。

大琉球島上的人口依舊不足,自然繁衍,怎麼也得十幾年之後才能見成效。

「謝過王爺!」

「謝王爺大恩!」

眾人皆是倒地磕頭,就連湯儀等人,也是要一般無二,他們雖然必死,但族中大部分人都保住了。大琉球島他也不清楚,也許條件惡劣了些,但至少能活下去,也不用為奴為婢。

「都听好了,本王治下,將會有一些改革,有一些人,你們可能不願意接受,因為覺得損失了你們的利益。但是,本王不是與你們協商,是要求你們照辦,有什麼不滿,可以上書,但是必須不折不扣執行。本王做的一切,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讓這天下,更多的人能夠吃飽飯,過上體面的生活,誰敢阻攔,就要做好粉身碎骨的準備。」孫宇從惡狗身旁拿過鐵皮喇叭,放于面前,聲音傳出去老遠。

話音剛落,聶茂英便讓小吏往城門上張貼告示,那就是睦州土地制度改革的細則,不出兩天,這告示將貼遍睦州的大街小巷,傳到所有人的耳中。

「真夠霸道的。」何承澤咂咂嘴,完全沒有商量的余地。

「想爭霸天下,沒有霸氣怎麼行,況且這些政策,應該都是在泉州一帶實行過,切實可行的方案。」何倉點點頭,經過這一遭,還敢阻撓官府改革的,應該不多了。

數顆頭顱,被當場砍下,聶茂英準備了數口薄棺,直接將尸首收斂,也算留了個全尸,回頭直接葬到湯家祖墳上去。至于去了地下,他們有沒有面目見列祖列宗,就考慮不到那麼遠了。

等到行刑完畢,余下的人犯全部收押,城門又恢復了進出,眾人都擠著往告示前面去,哪怕不識字,前面有人在讀,也能听得懂。

「一戶人家,凡土地不足三畝者,免稅,三至十畝」一名秀才被大家推到最前方,在告示面前大聲讀出來給大家伙听。

「發達了,這一年下來,我家要少交三石糧的稅,王爺大恩啊,好人啊。」一名農戶听完,掐著手指一算,不得了,他家今年每兩天,能多吃一頓干的。

以前每天一干一稀吃兩頓,以後可以隔天吃兩頓干飯,這日子,舒坦吶。

至于像吳老爺、李員外這種,便是一臉黑線。家中數千畝良田,年景好時,刨去本錢,收的也就勉強夠繳稅的,若是年景不好,恐怕還得倒貼,這叫什麼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