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千萬別進來,又是設定

寫著寫著發現又寫了個設定章,所以廢稿當公共章節發上來。順便請假

主角隨便踫到個什麼怪物,學個技能,升個級就要解釋一堆來龍去脈是有點夸張。以後可能直接出一些原理不明往帥氣靠攏的法術和技術。

設定章還是會有,因為不講一些設定的話主線都說不明白了,比如現在這個巨匠。但密度上我努力降下去。

我現在想能不能把一部分設定直接當成選購章節。就只是世界觀補充的那種,設定黨和一般受眾分流開。

「你說得……可能確實沒錯。」季麗安喃喃自語。

柯林剛一提了前半句話,她就明白了柯林究竟想說什麼。為什麼「巨匠」鏡像會顯得格外臃腫?知性匱乏的「德穆革」,這個形象確實沒有缺失任何一個特征,卻也可能一直都多出了一些什麼。

舊安赫神話在這個形象上附加了多余情感傾向,而初代聖王也沒有將之剔除出去。這不符合從諸神話中歸納鏡像的原則,他被表象迷惑,結果沒能洞見更普遍簡潔的結構。

聖王終究也是人,不可能永遠抽離自己的情緒。

季麗安低頭不語,繼續檢視自己剝離出來的「巨匠」圖譜,越看就越覺得本應該如此︰

巨匠造物時,不在藍圖上另加發揮,進行的正是「缺乏知性的,機械的轉變」,鏡像最突出的特征是「克制自己的意圖」。

所以從物質規則到心之殼身上,一切「不受意圖影響」的特性,都是這個鏡像的具現。

至于這樣的轉變是否冷漠,結果是否呆滯,祂到底算工匠還是藝術家,則是與這個鏡像本身無關的多余評價。

心底里暗暗地,季麗安再一次對柯林感到傾佩。有時她喜歡向對方炫耀學識,也單純是因為被激起了好勝之心。柯林雖然會在基礎和技術上顯得遲鈍無知。但如果是在更關鍵的地方,他卻往往會表現出極其驚人的敏銳。

柯林的觀點時常天馬行空,有時甚至讓季麗安覺得,這個人就仿佛來自另一個世界。

「這樣一來……應該有一半以上的線路是可以再次化簡的。」

季麗安確認說。同時開始困惑,為什麼自己沒有早點注意到這個錯誤。

這絕不止是因為它寫在了教科書上。她從來不是一個盲從權威的人。

那本書上說︰「逐漸冷卻的熱情,以及走入無知的終結,是‘巨匠’最重要的特征。」

巨匠確實與一切束縛意圖的事物有關,物質身軀,心之殼。超凡者往往對這些事物有莫名的厭惡。

季麗安之所以看到這種描述就接受了下來,也是因為這句話在無意中吻合她對這世界的看法,或者說,這也是大部分超凡者的本能感受︰

自己在被什麼東西束縛著。

包括自己在內,有超凡天分的人往往會厭惡和否認現實。心之殼也因此而存在裂隙。

而從那僅有的裂隙中透進來的,是虛界萬物洶涌的靈性。一旦有過這種體驗,感受過那種風景,現實也就顯得愈加死氣沉沉,狹窄得令人窒息。

那麼柯林呢?為什麼他被人重新封印,卻沒有對物質界產生這樣的偏見?

為季麗安所不知的是,柯林曾以普通人的身份在另一個世界度過一生。

在某種程度上,這確實是來自異界的洞見。

在重新調整線路的時候。季麗安不禁又想到,幾百年來有大量學者致力于鏡像的精確化,他們反復剔除某組特征或節點,檢查它是否能繼續成立。加上「巨匠」的運用極為廣泛,所以,教團的人未必沒有發現這個鏡像還有進一步化簡的余地。

但是,初代聖王是不能出錯的,所以諸教團也將錯就錯下去。

這不是對自己洗腦。在更高級的場合,應該會有教士小聲說出這個錯誤。但自己那所教會學校,收錄的只是臨時補充的外圍人員而已,所以,自己根本沒資格知道正確版本。

畢竟能從那里邁入另一個階層的,茫茫數百人中,也只有艾蕾娜一個罷了。

……

季麗安只用了不到三十分鐘,就完成了對這個圖譜的進一步簡化。而在柯林眼中最直觀的感受是,它的面積縮小了近三分之一。

接著季麗安又找出了之前對爐床之奧秘進行改造的圖紙,一邊翻查著一邊說︰

「將它再拆開的話,也許就可以填補到爐床的一些縫隙中……」季麗安說︰

「之前將爐床從心內海遷移到深層意識,主要是試著改動了靈素交換的組件,正好熟悉了一部分。如果鏡像的體積足夠小,就可以考慮將它瓖嵌到這一個單元……」

季麗安輕聲自語著,她是在說給自己听,所以盡是些晦澀難懂的術語,筆尖不斷在爐床的圖紙上寫寫劃劃。在最近幾年里,經過柯林不斷的剝削和磨礪,她的手法也變得越來越嫻熟了。

「物結」無法單獨生效,往往需要配合其他的法術。以精靈法術來說,它的基本過程應該是精靈施放靈素,再由巫師將之物結。

而將這個鏡像刻入到爐床中,也就是將「物結」直接作用于精靈身上。

柯林想了想一個本體直接被物質化的魔鬼,不知道除了爐床以外,是否存在第二種能達成這點的手法。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