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討論下設定問題,以及請假條

一直在改前一章,回過神來就已經八點半了,嘗試了很久也沒法改得更生動易懂,總感覺是沒意義的復雜,增加了太多不必要的閱讀成本。

已經愁了很多天,不知道怎樣算是設定崩,目前寫出來的大多數設定都是開書前想好的。但沒想到會顯得這麼繁瑣臃腫。

自己看著,總感覺這傻逼作者是不是有點走火入魔。

老會糾結一些不重要的細節。很多本該被忽視的地方,一旦深究起來就會很炸裂,冒出類似前一章那種很奇怪的段落。

也不知道讀者們會不會費神跟著那些思路走。我猜自己如果是讀者,應該會選擇跳過。

可能我只是想說服自己。

其實沒必要這麼在意合理性,而且就算犧牲了很多閱讀感抬高了寫作難度,到現在也一定還存在很多漏洞……

規則不知不覺已經變得太臃腫了,但一定有很多地方依然顯得很「隨性」,作者說什麼就是什麼。這兩點之間是惡性循環的。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這種感覺,以及後續有沒有簡化的必要。

健康的狀態應該是簡潔有力的規則,以及在這個規則上推演出來的豐富有趣的內容。但現在感覺有點形式大于內容了,像一個有骨頭卻沒什麼肉的人,而且骨架外還長了很多凌亂的骨刺。

如果感覺前面哪些地方還是很含糊的話可以告訴我,我會解釋一下,然後在中後期之前盡可能不再增添新的規則,只填充內容。

之後可能會借助「人物標簽」的功能搞個名詞解釋,人設圖就放圖示。

下面稍微整理下已經出現過的設定。各位可以看看有沒有什麼漏洞,或者怎麼簡化一下。

……

……

一、宇宙圈層︰物質界,以太,虛界,理型界。

(宇宙論在不同體系中有不同表述,例如天體魔法體系將之比喻為十重天界,是基于古代世界觀從而不夠完整的。所以文中的「十重天界」僅指力量規模的十個量級,對應星辰之路上的十重境界。)

二、虛界結構︰虛界頻譜,由無數個頻率構成。角度(不同文明圈觸踫到了不同角度)和深度(可簡單理解為力量等級高低)兩重維度描述了某個頻率的坐標。

兩個坐標相隔越遠就越難相互觀測相互干涉,但可以借助一些媒介進行頻率疊加從而克服,例如穿梭魔的捕食。

以太就是「被錨定了物質坐標」的虛界。從而擁有虛界和物質兩重坐標。成為了靈素流動的通道。

「物質頻率」不等同于「物質坐標」,前者是虛界頻譜的邊緣,深度接近于零的頻率,後者是地理空間方位,兩個概念無關。

三、法術原理︰儀式法術,基于相似律和鏡像共鳴。鏡像作為理型界的存在,可以無視空間以及頻率界限生效。儀式法術三大單元︰燃料,意圖,空間。

精靈法術︰靈體與人類之間的約定,以及進一步的誓約。

同時任何一種法術形式都會產生「法術弦」,也就是這個形式本身的鏡像。

四、人類結構︰物質身體,以太,心之殼,心內海,意識深層,意圖(靈魂)。

它們與宇宙的圈層結構分別對應,運行在不同的宇宙層面上。

心內海對應于虛界,但隨著人體以太被錨定,它同樣擁有物質和虛界兩重坐標。本質似乎類似于以太,但以太只是無機物,心內海則是「我」的集合。他一開始表現為靈魂與物質界餃接的場所,是因為物質界生命的特殊性,之後會不斷擴張蔓延。

心內海坐標即指物質坐標之外的虛界坐標(同樣由角度和深度構成),也就是意圖所處的頻率,他的夢境發生的場所。

人類心內海的原始坐標,在深度上大都接近于零,區別在于角度象限。所以柯林的心內海坐標簡略了「深度零「。所謂的「歸零」手法也就是退卻到原始坐標。

再提醒一次「物質頻率」不等同于「物質坐標」,所以意圖處于「物質頻率」,不等同于意圖位于物質界(擁有確切物質方位)。

五、影響感知力的因素︰

人類沒有靈覺器官。

心之殼自我保護式的遮蔽。

頻率界限的存在。

反過來,也就可以利用這些因素進行隱蔽。

成像之法僅僅克服第一點,必須建立在感知力的基礎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