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六十一章 道教鼻祖

第二百六十一章 道教鼻祖

宮額新涂一半黃。薔薇空自效顰忙。澹然風韻道家妝。

可惜今宵無皓月,尚憐向曉有繁霜。何妨手捻一枝香——

南宋.吳潛《浣溪沙》

轉天清早,陳龍和馬超攜手站在陽平關城樓之上,目送張衛上馬而去。馬匹漸漸沒入清晨薄霧,消失不見,陳龍轉頭對馬超道︰「孟起,我見你麾下將士雖勇,但謀士不足,欲資助你一位軍師,不知你意下如何?」

陳龍心下,已經把馬超當做自己人,不願他因為頭腦簡單,屢屢陷入敵人陷阱,造成部隊損失。可惜馬超雖聞弦歌,卻不明雅意,如今他父親身死,滿腦子都是如何接過父親的衣缽,將西涼騎兵發揚光大,對于正式投靠陳龍,似乎還沒有認真想過。

對于陳龍提出的資助一個軍師,馬超也沒多想,拱手謝道︰「那敢情好。我們西涼都是些粗漢子,直來直去,確實需要一個能人,給出出主意。侯爺給派來的,必是足智多謀,敢問是何人?」

陳龍微笑道︰「此人叫做丁儀,字正禮,乃是沛國丁氏家族丁沖長子也。此人才學美盛、頗有才干,在零陵科舉時名列前茅,現任丹江口水寨軍師。」

馬超再次拱手稱謝,心中忽然多了些疑惑,卻不知陳龍目光長遠,知道馬超不會主動投靠效忠,只有讓丁儀慢慢影響他,推動他,擠兌他,將來馬超要不然就殺丁儀自立,則早晚必然和自己有個決戰,要不然就順應天下形勢,並入自己麾下。拋出這個丁儀,也著實是有些無奈之舉。

張衛去後,陳龍留下劉邕領萬人隊防守陽平關,其余人馬盡走勉縣大路,以馬超為先鋒,全軍渡過漢江,沿江北直撲漢中郡。遙遙望到漢江邊張魯設立的寨柵,馬超按照陳龍的計劃,大槍一舉,全軍先設立寨柵駐軍,與張魯軍遙遙對峙。

同時,龐德軍再度開始造設浮橋,作出跨江作戰的假象,張魯安排在漢江邊營寨的守軍見狀,自然驚慌起來,一方面準備兩線作戰,另一方面早派了報信的回城去向張魯稟報。

此時,楊柏在上庸敗給沙摩柯之後,已經退守漢中,張魯能倚仗的,不過已經是一座漢中郡治孤城。楊昂、楊松、楊柏、楊任、閻圃,還有被陳龍放了的張衛,張魯手下的這些重要的將領,听說陳龍大軍到達,也都聚在了一起,臉色都是頗為陰沉。

張魯今天,換了一身道教鼻祖的打扮,一身杏黃色的道袍,頭簪金色發冠,手拿一柄短短的拂塵,顯得身姿卓絕,五官俊朗,胡須飄逸,不怒而威。見眾人到齊,開言道︰「吾弟張衛,先失陽平關,後戴罪立功,又領兵奪回陽平關。不料陳龍狡詐,沿路全軍設伏,致張衛慘敗被擒。今陳龍放歸吾弟,意圖勸我和平解決,以保漢中百姓。今吾漢中如何進退,全在諸位今日之言,還請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張衛,你且說來。」

張衛站起身道︰「南鄉候陳龍,當日派剛剛組建不久的青龍軍,助我兄長奪得漢中後功成身退,將漢中拱手讓給吾兄長,此事仍歷歷在目,諸位都是親眼得見,不容反駁。陳龍此舉,可謂有情有義,也說明他不是巧取豪奪、沒有信義之輩。」

「但吾被釋放的當日,陳龍和我言道,他的目標是盡快天下一統,還百姓一個和平的環境。而且他直言不諱,他和益州劉焉有仇,必須拿下漢中,作為進攻益州的軍事基地,恰好漢中在兄長手中,故引兵而來。若漢中肯降,他仍會保留道統,允許兄長繼續傳播道教。若不降,玉石俱焚矣。」

「今青龍軍必勝之勢已成,我等死守漢中,不見益州救兵,听說劍閣棧道早被青龍軍阻斷。我漢中城雖然有兵有糧,但陳龍軍的補給也可以從天水供給,雖然攻克漢中會付出大量傷亡,但不過是時間早晚而已。楊柏新敗,上庸之敵不日也將抵達漢中城下,這四周連逃路都沒有了。此時投降,還能善報百姓,于我教義無礙。吾勸兄長,可趁勢投降陳龍,不見羞于天下也,而百姓有益。」

張衛說完坐下,張魯默默不語。楊松咳嗽一聲,起身道︰「主公,張衛將軍所言甚是。當初臣下一再力主量力而行,若力有不逮,則考慮投降保全,尚不失尊嚴,可惜被某些心存僥幸的奸臣所阻,才有張衛將軍之失。如今兩萬雄兵灰飛煙滅,又是孤立無援,百姓荼毒,都是拜那奸臣所賜。」這些話句句誅心,說的閻圃臉色陣紅陣白,卻有苦說不出。

張魯還是端坐不語,眼色虛空,似乎在修煉著什麼道家仙籍。楊柏、楊昂、楊任都是武將,沒什麼好主意也就不再發言,閻圃終于嘆息一聲,正正式式拱手跪下說道︰「主公,我還是想說,尊嚴是用戰斗換來的。若不戰而降,說不定連正一道都難以保留。如今雖敗,還是可以談判,以博得更好的條件。我的意圖,就算是投降,可交出部隊,要求到上庸設立天師道總壇,繼續傳道,不得阻礙道眾追隨。若不答應,只好魚死網破。」說罷叩頭于地,不再發言。

整個大堂陷入空前的沉默,直到不知誰咕嚕喝了一口茶水,張魯才活過來般,眼珠轉動,看著一直趴在地下的閻圃,說道︰「閻功曹,你起來吧。剛才我神游物外,得遇祖天師道陵真人。」

張道陵乃是道教鼻祖之一,字輔漢,西漢開國大功臣張良的九世孫。漢光武建武十年生于豐縣阿房村,傳說出生前其母夢見魁星下降,感而有孕。張祖五月十八日生,出生時滿室異香,整月不散,黃雲罩頂,紫氣彌院。自幼聰慧過人,七歲便讀通《道德經》,天文地理、河洛讖緯之書無不通曉,為太學書生時,博通《五經》,後來嘆息道︰「這些書都無法解決生死的問題啊!」于是棄儒改學長生之道。二十五歲,曾官拜江州令,而他身在朝政,志慕清虛,不久就隱居到洛陽北邙山中,精思學道,修煉三年,終于有所大成為仙。後來,張祖先是南游淮河,居桐柏太平山,後與弟子王長一起,渡江南下,在江西貴溪縣雲錦山住了下來。此地山清水秀,景色清幽,為古仙人棲息之所,張祖就在山上結廬而居,並築壇煉丹,三年而神丹成;龍虎出現,故此山又稱龍虎山。時年張祖六十歲,後又移居四川鶴鳴山,感石鶴長鳴。

眾人听說張魯神遇先祖,都是一臉期待,張魯停頓片刻,繼續道︰「先祖對我說︰‘人生在世,不過百歲,光陰荏苒,轉瞬便逝。父母隆恩,妻妾厚愛,也隨時而消失。君臣之恩,誰見長久?只要清靜寡欲,無為而治,天下自然大定,要官何用?青山綠水、訪道求仙,避開俗務嘈雜和騷擾,方為正道。’」眾人听得面色大變,這是張魯要放棄眼前的一切嗎?

張魯又停頓良久,終于站起身形,對著一眾手下道︰「吾即日起退隱青城山,唯掃除妖魔,救護生民而已。張衛,你可放榜安民,願隨我清修者,自願跟隨為我道家弟子,隨我山中結廬,雲游天下。我走之後,爾等需一切听從吾弟張衛調遣,吾之家眷人口,也就托付給你了。山中如缺糧,也請張衛念著兄弟之情,與我徒眾送些干糧罷了。」見眾人臉露淒容,張魯神色平靜,走下大堂,腳步不停,就此仙去,不知所蹤。

張衛情知兄長早已安排妥當,托詞遇到張祖天師,抽身去了青城山,這是順利下台了。張衛在大堂中朝著張魯消失的方向一番跪拜,起身站上剛才張魯的位置,大聲宣布道︰「人來!先把楊昂綁了!」

欲知後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