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六十章 五斗米教

第二百六十章 五斗米教

法法法元無法,空空空亦非空——北宋.張伯端《西江月》

話說馬超、陳龍設下埋伏,大破張衛、楊昂于陽平關與南鄭之間,隨後大舉追擊,再次破了陽平關,將張衛擒獲。馬超與馬休、馬鐵、馬岱等人都是渾身鎬素,扶父親棺木,到陳龍這里來請求殺死張衛祭奠馬騰。

張衛被五花大綁,跪在地下,等候陳龍發落。見馬超說起馬騰之死,不由辯解道︰「陳將軍、馬將軍,壽成將軍被害,真不是我本意。」馬超雙眉一立,怒斥道︰「事到如今,還想詭辯?!不是你卻又是誰?就算不是你親自動手,必是你下令殺害無疑。」

陳龍站起身扶起跪著的馬超,打了個稍安的手勢,說道︰「孟起,張衛已經擒獲在此,不必著急,我自會替你做主。」見馬超點頭,悲憤之色稍瀲,轉頭對張衛道︰「漢中軍害死馬壽成將軍,這筆賬你兄弟二人必須得還。你既然說未下命令,先告訴我等真凶。」

張衛叩頭道︰「文龍將軍,吾觀青龍軍過境之時,秋毫無犯,心中感佩,也聞得文龍將軍善待百姓之名,名揚天下。吾既然被擒,願衷心投靠,助將軍成功。乞得活命之後,吾願去說服我兄長張魯,叫他也舉漢中投降,以消弭戰火,解救百姓苦楚。」

張衛咽了口唾沫,看了眼馬超繼續說道︰「至于馬壽成將軍之死,實在是楊昂自作主張,他如今去向不明,想是也被殺散了。待我兄長投降,我願親自為孟起將軍找出真凶楊昂,交給孟起處置便了。」

馬超哼了一聲,不置可否的看了一眼陳龍臉色,似有請示之意。陳龍轉身,以手扶著馬騰棺木,大哭道︰「壽成將軍,你我約定同扶漢室、義同兄弟父子,本欲一起解救百姓于倒懸之危,想不到只有匆匆數月之緣。你走之後,孟起等兄弟輩即我兄弟子佷也!漢中之地,沃野千里,糧米之鄉,易守難攻,阻西川、帶漢江、連上庸、接天水,人口數十萬,堪為孟起練兵之地也。」

陳龍滿臉熱淚,周圍的馬超一家,都已經跪下泣不成聲。陳龍抹了把眼淚,繼續道︰「漢中灑了壽成將軍的熱血,以後就是孟起的熱土。但冤有頭、債有主,楊昂行凶在逃,乞兄長暫且饒過張衛,以取漢中,消弭戰火,此兄長絕世之功也!」

馬超站起,一把揪過張衛道︰「南鄉候暫時饒過你的性命,算你今日僥幸得生。給我好好輔佐南鄉候拿下漢中,否則我親手削下你的頭顱。那楊昂騎什麼馬匹,拿什麼刀槍,長得是和模樣,你給我細細道來!」

陳龍見馬超答應不殺張衛,放下心中大石,站在一旁任憑馬超審問張衛。張衛細細說出楊昂模樣,馬超哎呀一聲,往後就倒,身後的陳龍眼疾手快,一把扶住,只听馬超迷迷糊糊叫道︰「竟是我親手放了這廝!」一時懊悔無及,原來當日銀槍打中一將盔頂,問起父親生死,得知父親死訊後情急暈倒,竟被那將趁亂逃去,現在想來,正是凶嫌楊昂。

陳龍撫著馬超胸口,團息功默默運轉,幫助馬超調理氣息。這馬超年紀不大,卻性如烈火,也確實需要磨練,若能多長些頭腦,必能獲得更高的成就。

待馬超平息,陳龍親手搬了張椅子,讓馬超坐下休息。馬超不肯,重新站的標槍般筆直,拱手道︰「將軍在上!吾馬氏三子,以及馬岱,乞求帶本部兵馬為先鋒,沿勉縣直取漢中,萬望允準!」

陳龍道︰「準!這個自然準!我還要助你一些兵力。不過今日軍師們都在,且听听他們怎麼說。我也想听听張衛的建議,可好?」馬超聞言,遂拱手站在一旁。

陳龍回座,令人給張衛松綁、賜座。馬超似乎想說什麼,還是忍住了。陳龍問道︰「听說漢中百姓,十有八九都是五斗米教的教眾,奉乃兄張魯為教主,究竟是怎麼回事?若是攻城,這些教眾可會為了教主死戰?」

張衛明白陳龍想了解漢中百姓對張魯的忠誠度,想了想謹慎的道︰「這個不敢下定論,不過我可以給大家說說五斗米教教義和起源,以及目前發展的狀況,方便主公判斷。」張衛直接喊陳龍為主公,大家听得都是有點別扭,也不知這張衛投降是真是假。

「本人也是五斗米教教眾,而且職位頗高,故對教義淵源頗為了解。五斗米教原稱天師道,亦稱正一道、正一盟威之道。」

「天師道奉太上老君為最高崇信,由祖天師張道陵所創立,並著寫《老子想爾注》,為天師道聖本。吾父張衡、吾兄張魯,改革教團,傳教于青城山一帶。巴蜀蠻荒,原有巴人信奉原始巫教,大規模的婬祀而害民。而這些祀奉鬼妖的法教巫師聚眾斂財,無惡不作,張天師攜王長、趙升二位弟子和黃帝九鼎丹經,來到北邙山修行,神功大成後回川渝,以太上老君劍印符大破鬼兵,平定了那些禍害百姓的巫妖之教。」

「及我兄長佔據漢中,遂傳播此道,自號教主。劉焉之子劉璋,軍權在握,以我兄長不听調遣為由,盡殺其母和家室,我兄長遂據漢中而自立。當時漢靈帝委我兄長為鎮南中郎將,領漢寧太守,遂並建立起如今政教合一的政權。」

「我兄長對外號稱‘師君’,為天師道最高首領,又是最高行政長官。初入道者稱「道民」;入道已久,並信道入精深則任「祭酒」,各領部眾,領眾多者稱「治頭大祭酒」。天師道以「治」為管理單位,目前已設有二十四治。各治不置長吏,以祭酒管理行政、軍事、宗教等事項。祭酒則為一治道民之本師,並要定期聚會參訪。」

「《老子道德經》為我天師道主要經典,教育道徒要互助互愛,誠信不欺詐。道徒有病,則自首其過。為此設立‘靖廬’,作病人思過修善之所,有祭酒為病人請禱。對犯法之人,並不隨便處罰,‘三原然後乃行刑’,對教眾十分寬容,因此也收到教眾擁護。境內大路邊均官資建立‘義舍’,教人們不要蓄積私財,多余的米肉交義舍,以供過往之人食用。不過,只能‘量月復取足’,不可多吃多佔。此外,還實行禁酒、減稅等利民措施。因此,天師道深受境內百姓歡迎,紛紛用五斗米入教,終成為民眾心中的一方樂土,僅關西民眾從子午谷投奔漢中的就有數萬戶。黃巾之禍後,天下大亂、民不聊生,我兄長據險自治,以教義育民,也算萬民安樂。」

張衛話音已落,大家都听得呆了,想不到漢中竟是如此一方樂土。陳龍心知需要自己解說,打破沉默道︰「天師道雖有經典教義,但仍是以師君張魯為尊,實行愚民政策。今日張魯為師君,可實行善政,若明日董卓之流為師君,則驅動教眾為惡矣。」眾人之惑方稍解。

張衛聞言又道︰「主公所言極是。不瞞您說,當日我兄長與青龍軍協同作戰之時,也頗受主公為民謀福的善政影響,才有今日之教義。」

陳龍心中涌起荒謬的感覺,不過為民謀福總是好的,點頭夸贊道︰「原來如此。不過我政治協商、民眾有權參與制定朝政的概念,恐怕你兄長沒有學會啊!」面色稍緩,因馬騰之死並沒有大笑。張衛連忙說道︰「正要為了主公的理想而努力。」

這一番言談,眾將心里都更加明白了陳龍的理政思路,漢靈帝、漢少帝就是荒婬無道,朝政被宦官、外戚之流把持,所以漢室必然不會有好的政策,也不會有好的結果。

周不疑率先道︰「主公,如今形勢大好,可讓張衛將軍自返漢中,去勸說張魯。料張魯也得考慮他那些教眾的安危。再不敢造次。」馬超哼了一聲,明顯還是不相信張衛是真投降。

其實陳龍心中,張衛是不是真投降並不重要,漢中必取,只是用和平的方式還是戰爭的方式解決罷了。如今有一線和平解決的曙光,自然要讓張衛去試試,于是說道︰「就這麼說。張衛你可退下,我讓給你準備馬匹錢糧,你明日一早出發。」張衛心知他們還要商議些軍事秘密,忙謝恩退下,自去準備回程。

陳龍又布置劉邕領一萬人守陽平關,馬岱、馬超帶本部兵馬為先鋒,自領大軍,這回不走南鄭,沿勉縣大路直撲漢中,確保萬無一失。過勉縣後渡過漢江,沿江北直奔漢中郡,形成南北夾擊之勢。若張魯不降,就展開最後的攻城決戰。

欲知後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