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八十章 再說仲達

第一百八十章 再說仲達

陳留王立共五君,大業卒傳司馬懿——宋.楊簡《歷代詩.三國》

話說陳龍放下小龐統,順手抱起小司馬,順手也塞了一塊肉干。小仲達當時十一二歲的年紀,兩眼烏溜溜等著陳龍雙眼,絲毫不退讓。

陳龍心想,這可是個聰明絕頂的野心家,正所謂鷹視狼顧。他的「分量」比龐統要沉太多,待他小魚化龍,我說不定抱不動他了。

司馬懿,字仲達,河內郡溫縣孝敬里人。三國時期魏國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

相傳司馬懿祖上是高陽之子重黎的後裔,即夏官祝融。遠古至商朝世代襲承夏官這一職位,到了周朝,夏官改稱司馬。周宣王時,先祖程伯休父平定徐方有功,恩賜司馬為族姓。司馬懿的十二世祖司馬卬隨項羽滅秦,受封殷王,建都河內。漢朝時成為河內郡,司馬家族世代居住在此地。

司馬懿的高祖父司馬鈞為漢安帝時的征西將軍,曾祖父司馬量為豫章太守,祖父司馬為潁川太守,父親司馬防為京兆尹。司馬防育有八子,因字中都有一個「達」字,當時號稱司馬八達。

司馬懿是司馬防的次子,少年時期就師從同族司馬徽,漸漸顯出謀略。東漢末年,司馬懿生于亂世,所謂「常慨然有憂天下心」。南陽太守楊俊素以知人善任著稱,司馬懿二十歲前,楊俊曾見過他,說他絕非尋常之子。尚書崔琰與司馬懿的兄長司馬朗交好,曾對司馬朗說︰「你弟弟聰明懂事,做事果斷,英姿不凡,不是你所能比得上的。」可以說是一致看好。

司馬懿少年時,和著名隱士胡昭關系很好。因與同郡的周生等人結怨而被謀害,胡昭知道後立刻涉險尋找,在崤山澠池之間找到周生一行,請求他們放過司馬懿,周生開始不肯,但胡昭哭泣的誠意最終還是感動了他,這才救下司馬懿。

建安六年(公元201年),郡中推舉他為上計掾。當時曹操正任司空,听到他的名聲後,派人召他到府中任職。司馬懿見漢朝國運已微,不想在曹操手下,便借口自己有風痹病,身體不能起居。曹操不信,派人夜間去刺探消息,司馬懿躺在那里,一動不動,像真染上風痹一般,這才躲過曹操降罪。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為丞相以後,使用強制手段征召司馬懿為文學掾。曹操對使者說,「若復盤桓,便收之」。司馬懿終于畏懼,只得就職。曹操讓他與太子往來游處,歷任黃門侍郎、議郎、丞相東曹屬、丞相主簿等職。而據《魏略》記載,司馬懿好學,曹洪自以為才疏,想讓司馬懿去幫助他,司馬懿恥于和曹洪來往,假裝拄拐不去。曹洪記恨司馬懿,去跟曹操打小報告,曹操征召司馬懿,司馬懿立刻扔了拐杖去見曹操為其效命。

曹操逐漸察覺司馬懿「有雄豪志」,又發現他有「狼顧之相」,心里很忌諱。因此對曹丕說,司馬懿不是甘為臣下的人,必會干預我們的家族之事。但因曹丕和司馬懿關系很好,總是維護他,而得以無事。于是,司馬懿演技天成,從此半真半假,勤于職守,廢寢忘食,遂使曹操安心。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征討張魯,司馬懿隨軍。他對曹操說︰「劉備用詭計俘虜劉璋,蜀中之人還未曾歸附他,就又興兵爭奪江陵,這正是破劉的好機會。今若在漢中陳兵示威,益州就會震動不安,再進兵威逼,蜀兵勢必瓦解,趁這個好機會,事情是可以成功的。聖人不能違時,也不能失時。」曹操說︰「人苦于不知足,既得隴右,復欲得蜀。」未從其計。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司馬懿升任太子中庶子,佐助曹丕。時司馬懿「每與大謀,輒有奇策」,為曹丕所信任和重用,與陳群、吳質、朱鑠並稱「四友」。司馬懿轉任軍司馬,建議屯田解決糧食問題,得到曹操的采納。他指出荊州刺史胡修粗暴,南鄉太守傅方驕奢,都不應駐守邊防,曹操未予重視。隨後曹軍遭遇變故,關羽圍曹仁于樊城,水淹七軍,降于禁,斬龐德。胡、傅二人果然乘機降蜀。一時間關羽聲勢「威震華夏」,因漢獻帝在許縣,距樊城很近,曹操感到威脅,為避關羽鋒芒,一度準備遷都黃河以北。司馬懿和曹椽蔣濟及時勸阻說︰「于禁被水軍所淹,不是戰守上的失誤,對于國家的大局並沒有大損失,為此而遷都,即是向敵人示弱,又會使淮河漢水一帶人心不穩;劉備、孫權外親內疏,現在關羽坐大,孫權必定更不高興,把這事告之孫權,使他牽制關羽,則樊城之圍自解。」曹操從其計,孫權果然派呂蒙襲取公安,關羽被其俘殺,實際是死于司馬懿的算計。

此戰利用孫、劉爭奪荊州的矛盾,充分運用外交謀略,坐收漁利,不僅挫敗關羽的強大攻勢,解除了樊城之圍,而且也使諸葛亮原定的一路向宛洛、一路出秦川的兩面鉗擊中原的計劃無法實現。更重要的是一舉破壞了孫、劉聯盟,改變了當時的戰略格局,掌握了主動權。

之後曹操認為荊州遺民及在潁川屯田的軍民逼近南方寇賊,想把他們遷走。司馬懿認為︰「荊楚輕月兌,易動難安。關羽新破,諸為惡者藏竄觀望。今徙其善者,既傷其意,將令去者不敢復還。」曹操听了他的建議,沒有移民,使之前藏竄逃亡者果然都復出歸化,郡縣皆平。

延康元年(公元220年),曹操去世,朝野危懼,司馬懿管理喪葬諸事,內外肅然。同年,曹丕即魏王位,司馬懿受封河津亭侯,轉丞相長史。當時孫權正率軍向西。朝臣們認為樊城、襄陽缺乏糧,不能抵御吳軍,請召守將曹仁回駐宛城。司馬懿則表示︰「孫權剛剛打敗關羽,正是他想和魏國結好的時候,一定不敢為患。襄陽是水陸交通要地,不能放棄。」曹丕沒听其建議,命曹仁放火燒毀二城。後來孫權果然沒來入侵,曹丕悔之不及。

黃初元年(公元220年)十一月,曹丕登皇帝位,史稱魏文帝。登基後,任命司馬懿為尚書,不久轉督軍、御史中丞,封安國鄉侯。

黃初二年(公元221年),免去督軍官職,升任侍中、尚書右僕射。黃初五年(公元224年),曹丕伐吳,司馬懿鎮守許昌,並改封司馬懿為向鄉侯,轉撫軍、假節,領兵五千,加給事中、錄尚書事。

黃初六年(公元225年),曹丕再次伐吳,司馬懿留守許昌,「內鎮百姓,外供軍資」。臨行,曹丕下詔書給司馬懿說︰「吾深以後事為念,故以委卿。曹參雖有戰功,而蕭何為重。使吾無西顧之憂,不亦可乎!」後曹丕由廣陵回師洛陽,又下詔對司馬懿說︰「吾東,撫軍當總西事;吾西,撫軍當總東事。」于是司馬懿留鎮許昌。

黃初七年(公元226年)五月,曹丕駕崩,享年四十歲。臨終時,令司馬懿與中軍大將軍曹真、鎮軍大將軍陳群、征東大將軍曹休為輔政大臣。曹丕對太子曹叡說︰「有間此三公者,慎勿疑之。」曹叡即位,改封司馬懿為舞陽侯。孫權得知魏文帝去世後,于八月出兵攻魏。命諸葛瑾、張霸兵分兩路進攻襄陽,親自率軍進攻江夏郡。司馬懿擊退了孫權,又擊敗諸葛瑾,並斬殺張霸,斬首千余級。十二月,升任驃騎將軍。

太和元年(公元227年)六月,魏明帝曹睿命司馬懿駐扎宛城,加督荊、豫二州諸軍事。時有蜀將孟達降魏,魏朝待其甚厚,司馬懿認為他言行傾巧,不可信任。但曹睿不听,任命孟達領新城太守,封侯,假節。後孟達失寵,蜀丞相諸葛亮即暗中與之通信,圖謀叛魏。諸葛亮恐他言行反復無常,想促他速叛,知魏興太守申儀和他有矛盾,便派郭模到申儀處詐降,有意泄露其事。孟達聞此泄露,準備馬上起兵。申儀將此事密告司馬懿後,司馬懿怕他突然發難,給他去信,詳為慰解,信中說︰「將軍昔棄劉備,托身國家,國家委將軍以疆埸之任,任將軍以圖蜀之事,可謂心貫白日。蜀人愚智,莫不切齒于將軍。諸葛亮欲相破,惟苦無路耳。模之所言,非小事也,亮豈輕之而令宣露,此殆易知耳。」

孟達得信大喜,猶豫不決。司馬懿則暗中率軍進討,諸將見孟達與吳蜀交接,勸司馬懿先觀而後動。司馬懿說︰「達無信義,此其相疑之時也,當及其未定促決之。」司馬懿親自率軍日夜兼程前去討伐孟達,八天抵達新城城下。吳、蜀派出援兵解救孟達,被司馬懿部攔阻于西城的安橋、木蘭塞等地。此前,諸葛亮曾告誡孟達加緊防範,孟達寫信給諸葛亮認為︰「宛城和洛陽相距八百里,離我處一千二百里,上表給天子,來回路程,少需一個月,那時我的城池已修固,諸軍都作好了準備。我駐扎的地形深險,司馬懿必不會親自來,其他部將來,則不足為患」。而司馬懿先斬後奏,僅八日就兵臨城下,孟達又寫信給諸葛亮,驚嘆︰「吾舉事,八日而兵至城下,何其神速也!」

上庸城三面環水,孟達在城外樹立木柵,加固城防。司馬懿揮師渡水,毀其木柵,直逼城下。太和二年(公元228年)正月,司馬懿兵分八路攻城,僅十六天,孟達的外甥鄧賢、部將李輔開城投降。魏軍入城,擒斬孟達,傳首京師,俘獲萬余人。司馬懿回軍,仍駐宛城,獎勸農桑,禁止浪費。南方吏民心悅誠服。

申儀自恃有功,久在魏興郡專威弄權,擅自借皇帝名義刻制印信,私相授予。孟達被殺之後,申儀自生疑慮。當時各郡郡守見司馬懿克敵制勝,紛紛奉禮祝賀。司馬懿听之任之,並讓人向申儀暗示,申儀只好前來祝賀。司馬懿乘機將他收捕,送往京師。司馬懿又將孟達余眾七千余家免罪,遷往幽州,不久蜀將姚靜、鄭他等率其部屬七千余人來降。

魏明帝又問他吳蜀都該討伐,應該先從何處著手?司馬懿回答說︰「吳以中國不習水戰,故敢散居東關。凡攻敵,必扼其喉而其心。夏口、東關,賊之心喉。若為陸軍以向皖城,引權東下,為水戰軍向夏口,乘其虛而擊之,此神兵從天而墜,破之必矣。」魏明帝同意他的看法,命他回宛城備戰。八月,大司馬曹休不依計劃,逕下皖城深入敵境接應詐降的吳將周魴,在石亭被陸遜伏擊,大敗,曹休病死。

太和三年(公元229年),蜀丞相諸葛亮第三次出兵攻魏,並佔據武都、陰平二郡。太和四年(公元230年),魏明帝決定興師伐蜀。升司馬懿任大將軍、加大都督、假黃鉞,與大司馬曹真一起伐蜀。八月,魏明帝命曹真率主力由長安入子午谷,左將軍張郃出斜谷,司馬懿自荊州溯漢水出西城,將兵分三路會攻漢中。司馬懿從西城開拓道路,水陸並進,沿著沔水逆流而上,直達胊忍,攻克新豐縣,駐軍丹口,後遇大雨班師。

太和五年(公元231年)二月,蜀漢丞相諸葛亮率軍第四出進攻魏,包圍祁山賈嗣、魏平部,並以木牛流馬運輸糧草。魏明帝對司馬懿說︰「西南邊境戰事吃緊,除了你沒有可以應對的」,于是派他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