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八百十二章 幕後較勁

劉赫听到這樣的結果,第一反應便是不相信。

「怎麼可能?曹操此番大敗,兵馬損失殆盡,再用五萬大軍去攻荊州,還能在豫州留下多少人?以四弟和伯平之能,居然還會吃了敗仗?」

說話間,兩人已經來到了御書房中,荀攸和崔鈞當即上來行禮。

「免了免了,仔細說說豫州的情況。」

崔鈞接過了荀彧的話題︰「那曹操料到兩位將軍定會趁虛而入,來攻豫州,因此在路上設下了陷阱,二位將軍的先頭部隊,在行軍之時,便落入了陷馬坑之中,隨後曹軍伏兵殺出,萬箭齊發。好在二位將軍主力很快便追了上來,這才殺退了曹軍。」

劉赫眉頭緊鎖︰「還是不對啊,雖然中了陷阱,但損傷不多,主力仍在,要滅豫州,該當不難才是。」

「正是如此,才使得二位將軍又中了曹操第二個陷阱。」

「還有第二個陷阱?」劉赫都有些詫異起來。

崔鈞說道︰「二位將軍整頓兵馬,將傷兵送回後方治療,隨後原地駐扎一日,第二日便繼續行軍。之後戰事出奇順利,張勇將軍攻下了鄢陵城,高順將軍則攻下了扶樂城。」

「然而,半夜之時,兩處城中忽起大火,如今初冬時節,草木枯敗,風助火勢,大火很快便席卷了半座城,大軍費盡心力,直到天明時分,才撲滅了火勢,可城中的房屋被燒毀無數,百姓也多有死傷。好在二位將軍都是身經百戰,沒有將軍隊全部駐扎城內,才沒有造成太大損傷。」

听到這里,劉赫也基本上明白了。

「想必在滅火之後,我軍疲憊不堪,狼狽不已時,又有曹軍忽然殺出,來了一個趁火打劫吧?」

崔鈞說道︰「陛下英明,正是如此。曹軍分別由曹洪和曹昂率領,各領軍一萬,攻殺而來。我軍奮力廝殺,才將曹軍擊退,不過因大伙造成我軍燒傷者甚眾,再被這一番廝殺之後,多半士兵便已累倒。二位將軍見軍情如此,自知難以再戰,又恐曹操還有詭計,故此無奈,只得暫且引軍返回駐地。」

「好個曹操,果然是不同凡響。四弟和伯平,自隨朕起兵以來,還從未吃過敗仗,不想此番在曹操這個手下敗將的手中,竟是吃了大虧。」

劉赫也由衷地感慨了一句。

「這不過是曹操故作姿態唬人而已。他便是料定在兗州大戰之後,我軍會對他起了輕視之心,所謂驕兵必敗,我軍輕敵,乃是犯了兵家大忌,自然中計。」

荀攸分析了起來。

「嗯,經此一敗,也好讓四弟和伯平長些記性,尤其是讓那些士兵和將領們,都長長腦子,別以為自己天下無敵了。那曹操用兵如神,手下四大謀士,更是多智之士,日後還要小心應對才是。傳旨,令他們重振旗鼓,趁著如今尚未下雪,五日後再攻豫州。」

劉赫話音剛落,荀攸便說道︰「陛下,臣以為不妥。」

「哦?為何不妥?」

「曹操詭詐非凡,必定有所準備。他在豫州經營多年,我軍再去,縱然吸取了此次之教訓,謹慎從事,要想攻下豫州,只怕也非易事。」

劉赫手指敲打著桌案,說道︰「難道便任由曹操奪了荊州,與朝廷分庭抗禮不成?如此豈不是落人口實,說朝廷對忠臣置之不理,不顧死活?」

荀攸說道︰「非也。這圍魏救趙之策,仍是有效,只是這要魏,得換一個對象罷了。」

「公達的意思是……」

「曹操明面上效忠偽帝劉焉,假若益州有難,劉焉必會命曹操放棄荊州,回軍攻打洛陽,以救益州之險。曹操如若不從,便是叛逆,他先叛朝廷,後叛偽帝,必使得人心離散,軍心不穩,屆時天下之大,也將無他容身之所。如果听從了劉焉之令,則正該報了此番火攻之仇。」

劉赫大喜︰「公達果然妙計。傳令雲長,命他總攬涼州軍務,暫緩剿滅羌人,集合所有兵馬,駐扎武都,佯裝攻打漢中。劉焉老兒,年紀越大,膽量越小,無論我軍戰事是否順利,以他秉性,也必會勒令曹操來救,如此,朕便可趁勢而攻,一舉將曹操和劉焉兩個逆賊殲滅,可謂一石二鳥。」

崔鈞說道︰「臣還有一計,或可一試。」

「州平快快說來。」

「那夏侯惇與夏侯淵兄弟,乃是曹操族弟,與他自幼相熟,情誼深厚,更是曹軍之中頂尖大將。如今二人尚關在陳留地牢之中,陛下可令高順將軍,將二人押在囚車內,游街示眾,同時昭告天下,十日之後,將二人押赴洛陽,明正典刑。曹操若是來救,正中我軍埋伏。若是不救,豈不寒了軍心?」

「好,此計甚妙,即刻傳令伯平。」

「臣遵旨。」

劉赫心中十分快慰︰「曹操啊曹操……這次你還不死?」

「陛下……大事不好了陛下……」

龔三兒驚慌失措地跑了過來,險些被門檻絆倒。

「怎麼回事?大喊大叫,成何體統?」劉赫有些不悅。

龔三兒卻顧不得告罪了︰「陛下……出大事了,太學……太學造反了……」

「什麼?」劉赫還以為自己听錯了。

「太學造反?一群手無縛雞之力的青年學子罷了,造的哪門子反?你這廝休要胡言。」

龔三兒說道︰「奴婢哪兒敢欺瞞陛下?七百多名太學學子,全部罷課,齊上街頭,喊著……喊著……」

「喊了什麼?你只管說來,朕恕你無罪。」

「他們喊著,陛下放任軍中將領,濫殺無辜,而陛下徇私枉法,對凶手橫加庇護,還……還專門為此喝斥了要維護國家法紀的諸多大臣……」

「胡說八道!」劉赫憤然起身。

「一群腐儒罷了,竟敢干涉朝政,憑此一條,便是死罪。」

龔三兒卻頓了頓,繼續說道︰「他們還說……還說……說要陛下您,下罪己詔,檢討己過,同時將凶手繩之以法,否則,他們便……便坐在宮門前,凶手一日不死,他們便一日不離開……」

「放肆!」

劉赫勃然大怒︰「幾個學生,竟敢要挾于朕,來人!」

「喏!」一隊御林軍應聲而出。

「傳朕旨意,命五百御林軍出皇宮南門,但凡有在宮門外滋事者,就地格殺。」

「且慢!」荀彧站出來阻攔。

「陛下萬萬不可沖動。自當年武帝開設太學以來,便定下規矩,太學學子,乃未來國之棟梁,只要不曾犯下十惡不赦之大罪,都只可抓,而不可殺。當初黨錮之禍,太學學子聲討宦官,也僅僅只是被抓捕入獄而已,陛下倘若將他們肆意格殺,則正中了幕後主使之計也。」

「不錯,如今他們刻意將陛下說成一個為一己好惡,而亂了國家法度之昏君,陛下往年多有仁政,百姓暫時不會相信他們。可如若殺死了這些學子,那邊等于不打自招,坐實了這項罪名。到那時,人心漸失,尤其天下士子,定會對朝廷完全離心,如此則為朝廷之大禍矣。」

荀攸也向劉赫請命。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