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一十七章 劉赫入宮

楊彪和崔烈相視而笑。

「哈哈,劉太守果然聰慧非凡,只看老夫一面,便猜到了當初寫信勸告之人是老夫,佩服佩服。」

楊彪說話不緊不慢,和那皇甫寒有些類似,不過又比皇甫寒多了幾分底氣和威嚴,顯然是身居高位十余年不自覺間養成的。

劉赫恭謹道︰「赫偏居一隅,能得楊公垂憐指點,自是不勝榮幸,若蒙公不棄,日後赫當親臨貴府,多多請教。」

說話間,他查了下楊彪的屬性,其他倒也普通,不過智力高達93,政治高達91,再加上深諳官場之道,無怪乎對于洛陽之事能夠看得比劉赫更加透徹。

劉赫雖然對這些世家豪門並沒有什麼好感,不過對方如此身份,卻對自己禮敬有加,主動相助,自己當然也該回報一番才是。

楊彪听了他的話,也沒有回答,只是笑了笑。

崔烈繼續帶著劉赫向後面介紹過去。

就在楊彪身後,站著一個老者,面容枯槁,可雙目有神,他看著劉赫的眼光,也是十分和善。

「這位是新任司徒,王允,王子師,先皇孝靈帝駕崩後,他從豫州刺史任上回京憑吊,之後便留在洛陽,被任命為了司徒。」

王允可是劉赫的「老朋友」了,雖然不曾謀面,可大家都是太原郡的同鄉,自己和他那佷子王晨多有結怨,當初自己掃蕩了眾多豪強門閥之後,在向朝廷上奏的這些家族的罪行中,唯獨去掉了王晨,便是因為想結交這個原有歷史上施展「美人計」和「離間計」,殺了董卓的王司徒。

沒想到此舉果然博得了王允對自己的尊重,也令王晨痛改前非,這次還出手幫了朱燁一把。

想到此處,劉赫也十分恭敬地向王允行禮。

「劉赫拜見王司徒。」

王允捋著胡子笑道︰「不必多禮,你我算是同鄉,小佷王晨多蒙足下照拂,否則泥足深陷,遲早牽連家族,招致大難,該是老夫謝過你才是。」

「不敢不敢,司徒過譽了。」

「劉將軍若得閑時,可來鄙府做客,老夫掃榻恭候。」

「多謝司徒,赫定往拜會。」

之後,崔烈又繼續介紹下去,這數十人中,除了少數幾個是因黨錮之禍,或者因為厭惡反對董卓,而被罷官或者主動辭官的世家領袖外,其余都是朝中顯赫的高官。

劉赫粗略看了一眼這些重臣,心中有些疑惑。

按理說三輔之地的重臣遠不止這些人數,這里區區四五十人而已,只怕連一個零頭都不到,更何況還有那麼多賦閑在家沒有官職的世家大族的家主。把他們都算上的話,只怕至少也有數百甚至近千人。

不過這個疑惑劉赫也沒有當眾說出來,依然一個接一個對著眼前這些人行禮過去。

做完這一切之後之後,楊彪這才再次開口。

「好了,在城門口耽誤了諸位英雄諸多時間,如今董賊被擒,洛陽之危自解,我等當即刻前往拜見陛下,奏明喜事。」

他這一提議,馬上得到了眾位大臣的擁護。

楊彪看著劉赫說道︰「煩請劉將軍與諸位英雄,與我等一道覲見天子。」

劉赫身後,崔鈞、關羽等眾將,激動之色難以言表。

到了宮門之外,楊彪回過頭來。

「煩請劉將軍,攜崔鈞、關羽、程良、張勇、朱燁五人,卸去兵器,隨老夫入宮。」

劉赫這才想起皇宮的規矩。之前自己急急忙忙進宮討詔書的時候,都忘了這一條,直接騎著馬就沖進去了,宮中的侍衛、太監,乃至于漢獻帝這個小孩子,都被自己嚇得不輕。

他解下佩劍,放下陽冥破逆斬,關羽等人也是一樣,跟著楊彪等數十位大臣,走入了宮門。

「大哥,此次我等功勞蓋世,不知陛下會有何封賞。」

張勇有些欣喜,悄聲問道。

「要什麼封賞,董卓老賊立的天子,也是個冒牌貨。如今老賊已被擒,這假天子自然也該下台了,依我看,直接讓大哥做皇帝,才是名正言順。」

程良這聲音是不輕,不過把劉赫幾人嚇了一跳。

「三弟不可胡言。」

劉赫輕輕叱責了一句。

「我覺得三哥說得對啊。我在宮中數月,也見過那小皇帝幾次,嘿,一個動不動就掉眼淚的小屁孩,被董卓老賊欺負得話都不敢說,哪里比得上大哥的英明?」

一听自己的提議有朱燁支持,程良立馬來勁了。

「五弟說得妙啊。不如咱們就沖進宮去,趁機殺了小皇帝,對外就說是董賊狗急跳牆所殺,然後擁護大哥登基,豈不是快哉妙哉!」

程良說著說著,眼楮都開始冒起了金星。

他倆這一番話,說得連劉赫都隱隱有些心動起來。

挾天子以令諸侯,自然不如自己做天子。自己和董卓、曹操等人不同,他們是外姓,而自己本為皇親,自然做得這個皇帝。

崔鈞出聲道︰「不可。如今董卓已滅,洛陽為我軍掌控,只要天子有事,在外諸侯定然會一口咬定是主公謀害天子,如此罪名更甚于董卓,屆時我軍內憂外患,朝不保夕矣。」

他這一句話,讓劉赫頓時清醒過來。

「嗯,軍師說的不錯,此事不可再提。」

幾人說話間,已來到了朝會所在的南宮門口。

這里還聚集了數十位大臣,一個個交頭接耳,神情不一,看到楊彪帶著劉赫等人過來了,趕忙在兩側站好,只是幾乎所有人,看向劉赫的眼神都稱不上友善,其中一些人甚至將仇視之意直接表露在了臉上。

劉赫看了他們一眼,心中了然。

「果然朝中敵視我的大臣多過支持我的,看來稍後覲見天子時也不會太順利了。哼哼,我就看看你們能玩出什麼把戲。」

楊彪為劉赫和這些臣子雙方做了一番介紹,雙方客套一番,便听得一個太監走了出來,傳眾臣上殿。

這一百多人,一部分職餃較低者,站在殿門外候旨,而劉赫等人則與一批重臣,走入了大殿。

眾人三呼萬歲之後,依照文武分列兩側,而劉赫等六人則站在大殿正中。

上面龍椅上,坐著一個七八歲的孩童,神色依稀有些緊張,雙目四處漂移,身子時不時往後縮去,尤其在看到劉赫之後,臉上更帶了幾分驚恐。

劉赫一見他這模樣,心中頓時有些同情起來。

這小皇帝平日被董卓欺凌,對一個孩童而言,是何等殘酷?自己之前為討詔書,匆忙策馬而來,只怕也將他嚇得不輕。

「唉,這孩子當真可憐。」

劉赫心中原本僅存的一絲「弒君自立」的想法,瞬間也煙消雲散了。

「陛下,老臣有事啟奏!」

楊彪出列,拱手垂立。

他聲音平和,讓那漢獻帝緊張的情緒似乎也得到了一絲緩解。

「司空……何事……何事啟奏?」

雖然言語結巴,聲音不大,不過作為一個孩童而言,面對如此局勢,還能說出話來,已算難得了。

楊彪說道︰「奸賊董卓,禍亂朝綱,把持朝政,為惡江山社稷,罪大惡極。今有皇親劉赫,智計超群,召天下群雄聯盟討董,一舉而擒賊,實乃社稷之福,國家之幸也,老臣特向陛下賀喜!」

漢獻帝一听這消息,整個人變得十分開心起來。

「啊……那……董太師當真已被擒?」

即便到現在,他還月兌口而出一個「董太師」,可見平日這位小皇帝心中對董卓是何等懼怕,這心理陰影怕是要伴隨他許久了。

他這個問題,自然要劉赫來回答了。

「回稟陛下,微臣已擒拿董賊及其黨羽,如今虎牢關、函谷關、孟津港,盡在掌握,叛軍也已全部投降,還請陛下定奪。」

「太好了,爾等真……真……真乃大漢功臣也!」

這小皇帝高興地直接從龍椅上跳了下來,一旁的太監趕忙將他扶了回去。

「陛下曾賜予劉將軍詔書,勒令關東盟軍入宮見駕,然袁紹等人拒絕奉詔,反而率軍攻打虎牢關,被劉將軍擊退,得保洛陽無恙。老臣以為,劉將軍功在社稷,更兼其為皇族血脈,奏請陛下,加封劉將軍為大司馬,開府治事,封盂侯,對其麾下眾將也當一一嘉獎。」

楊彪這一奏請說出來之後,崔烈、王允,還有已經回到洛陽的盧植、朱,以及當時出城迎接劉赫的一批大臣,紛紛出來附和。

「看來楊彪和崔烈早有準備,估計當初在崔府見到軍師去信,準備給我回信勸諫的時候,就已經商議過今日之事了,否則也不會將封賞考慮得如此詳細了。這楊氏果然忠義,日後還要多多拉攏。」

劉赫在心中給楊彪做了一個評判。

漢獻帝帶著幾分害怕的神色瞄了一眼劉赫,咬了咬嘴唇,正要開口,卻見另一個大臣忽然站了出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