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四十九章 如此封賞

袁隗雙眼看都沒有看盧植,只是一直恭恭敬敬對著靈帝。

「右中郎將不愧是經學大家,寥寥數語,可謂字字誅心。老臣所說一切,絕無輕視皇室血統之意,盧公何必害我?」

「好了,朕相信太傅並無此心。」

靈帝發話,自然便是定案了。

「多謝陛下!」

靈帝一揮手︰「咳咳……只是右中郎將說的不錯,只因同為高祖血脈,立功之後的待遇便要低人一等,我大漢四百余年,從無如此做法,實在不妥。」

袁隗說道︰「陛下莫急,老臣還沒說完。老臣敢問兩位中郎將,這劉赫如今官居何職?」

皇甫嵩冷笑道︰「太傅何必明知故問?自然是雁門太守。」

「好。那老夫再問,他擁兵幾何?」

「他在奏報中說得清清楚,如今雁門大軍約九萬五千人。」

這話剛一說完,在袁隗身後不遠處的崔烈臉色變了變。

袁隗微微有些冷笑起來。

「區區一個太守,私自招兵買馬,擁有如此兵力。要知道洛陽城中守備禁軍,尚且沒有如此規模,並州刺史部的兵馬,也不過六七萬而已。也就是說,這劉赫只是我大漢並州下轄一郡太守,其兵力卻已經超過了州刺史,甚至超過了我大漢國都禁軍。」

「太傅這話是何意?」

盧植質問道︰「令地方勢力自行招募軍隊,平定天下,這是陛下親自頒布的詔令,這劉赫治理地方有功,治軍更是有方,得百姓和士兵歸附,才有今日軍容,這也是他能夠殲滅張角,生擒魁頭之緣由。如今太傅用此事來作為其罪名,實在是荒謬至極!」

袁隗臉色依然波瀾不驚。

「盧公誤會了,老夫非是要以此作為其罪名,也從來沒有要給這劉赫定罪的想法,只不過就事論事罷了。劉赫職位與其勢力並不匹配,若在邊境之地,自然可以保護社稷,抵御外族,乃是大好事一件。可若是傳召入京,之後又賜予假節之大權,呵呵,只怕並、冀等地,再無人能制約他了。」

這一番話把皇甫嵩氣得嘴巴都歪了。

「簡直是強詞奪理!你可曾見過劉赫?可曾與他並肩作戰,秉燭夜談?什麼都沒有,就憑自己的想法,妄加揣測,實在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袁隗卻也不和他相爭,就這樣筆直站立著,也不知道心里在想什麼。

「朝堂重地,不可爭吵喧嘩!」

執金吾再次威嚴地喊了起來。

「袁滂,你是他們袁家的人,袁隗胡說八道你不管,老夫說幾句公道話你卻在這里瞎喊,你這執金吾我看還是別做了!」

執金吾袁滂的年紀,比族弟袁隗都大,被他這麼一罵,頓時氣得脖子都有些發紅。

靈帝說道︰「好了,這里是朝會,諸位愛卿莫要爭吵,咳咳……不知其他愛卿對此事有何看法?」

「臣以為太傅所言有理。劉赫雖然功勛卓著,要賞賜也好,要升官也罷,皆無不可,可唯獨入京、假節二事不可。如今天下紛亂,不少賊子都妄圖禍亂朝綱,這劉赫同為皇族,若是他有野心的話,得到假節之後,其勢力便無人能擋,再讓其入京,後果更是不堪設想啊。」

「簡直一派胡言!劉赫忠心為國,體恤百姓士卒,你們都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月復!」

皇甫嵩怒斥道。

「老將軍,他現在沒有這等野心,可不代表以後不會有。如今在並州依然有丁刺史可以稍許對其進行節制,可若是給其假節之權,屆時難保他不會暗中掌控整個並州,架空丁原。此人統兵能力如此出眾,一旦到了那一步,只怕就連皇甫將軍和盧將軍二位,也未必能制服他了吧?」

盧植沉著臉說道︰「諸位以如此無端揣測,去論斷一位對國家有大功之人,難道不怕寒了天下人的心麼?」

「非也,我等一心只為江山社稷著想。陛下的幾位皇子,如今尚都年幼,如果讓一位皇室宗親手握地方大權的同時,還執掌如此強大的軍力,誰能保證他日後不會生出反叛之心?必須加以制衡才行!」

「你們……你們簡直無恥!」

「皇甫將軍休要口出惡語!」

「老夫罵的就是你們……」

靈帝皺著眉頭,一臉不耐。

「夠了,成何體統,咳咳……都閉嘴……」

眾人趕忙謝罪。

「大將軍,你執掌天下兵事,此事你以為該如何處理?」

何進聞言,眼珠轉動,微微抬頭瞄了一眼靈帝的神色。

「回陛下,臣以為,太傅和諸位大人所說,未免有些危言聳听,劉赫畢竟屢屢立下大功,朝廷若不大加賞賜,反而進行壓制,這讓天下人如何看待陛下呢?所以臣以為,對這劉赫,自是要好好賞賜才行。」

靈帝看了看何進,皇甫嵩也是一臉驚訝地看著他。

「子干,這話不像大將軍說的啊,莫非我幻听了?」

皇甫嵩小聲對身邊的盧植說道。

「哪兒有這麼簡單,你听下去就是了,我看大將軍話里有話啊。」

果不其然,在眾人都有些詫異的目光下,何進再次開口。

「不過,臣以為,左中郎將所說封賞,仍然不足。據臣所知,在劉赫帳下,還有一批能人異士,其中就包括崔廷尉幼子,也是功勞極大,因此,臣認為,這次封賞,應該將這些人都涵蓋在內,方能彰顯陛下天恩浩蕩!」

靈帝似乎來了興趣,問道︰「大將軍認為該如何行事?」

「很簡單。封崔鈞為雁門太守,關羽為定襄太守,程良雲中太守,張勇五原太守,朱燁上郡太守,其余石韜、孟建、葉祥、高順等人,也各有封賞。以劉赫為討虜校尉,朔方太守,同時節制六郡軍政大權,在六郡之地賜其假節,同時賞糧草十萬石,錢八百萬,布帛兩千匹,以示嘉獎!」

皇甫嵩登時臉色大變。

「不可!這六郡除了雁門南部以外,其余俱已淪喪在胡虜鐵騎之下,大將軍如此封賞,豈不是明升暗降,形同虛設?老夫以為大大不妥!」

何進笑得臉上的肉都有些抖動起來。

「呵呵,這劉赫頗有才干,他既為漢室宗親,如今社稷有難之時,正是他一展所長,報效朝廷的時候,有何不妥?」

「是啊,以漢室宗親,收回大漢失地,這可真是天大的喜事,天大的功勞啊!若能成功,便是封候拜將,老臣也舉雙手贊成!」

「臣等都贊成大將軍之議!」

皇甫嵩和盧植兩人氣得完全說不出話來。

崔烈忽然站了出來。

「臣謝過大將軍對犬子的保舉之恩,犬子年幼,能夠出任一郡太守,實在是惶恐不已,唯有殫精竭慮,方能不負聖恩!不過,微臣還有一個想法。」

靈帝說道︰「愛卿滿門忠烈,堪為表率,有何建議,但說……咳咳……但說無妨。」

崔烈恭敬說道︰「臣雖不通軍事,不過也知道,北方胡人,自幼在馬上長大,騎術了得。我漢軍再神勇,多是步卒,據險而守,固然能成功,可要想長途追擊,只怕心有余而力不足。大將軍之議,自是絕妙的辦法,不過若是能將那些賞賜換成一萬匹上好的戰馬,或許對劉赫建功殺敵,安定邊境,會更有益處。」

靈帝點了點頭︰「咳咳……崔愛卿所言極是,就這麼辦吧。」

皇甫嵩還想說什麼,袁隗卻搶在了他前面。

「陛下,涼州羌人,交州蠻人,都發生了叛亂,老臣以為,非皇甫、盧二公不可平定。」

「準奏。傳旨,封皇甫嵩為左車騎將軍,領兵六萬前往涼州。盧植為右車騎將軍,率軍五萬南下交州。另外,辛苦皇甫將軍一趟,親自挑選一萬匹戰馬,嗯……把十萬石糧草也一並帶上吧,你親自派人押送雁門,務必要將……咳咳……將朕對他的厚望,轉達與他才是。」

「對了,那個鮮卑首領魁頭,也不必押解進京了,就讓……咳咳,讓劉赫自行處置吧,反正鮮卑人大概也不會再拿他當首領了。」

「臣等遵旨!」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