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離開晉陽,趙寧回到鄆州。

召集諸將軍議,反抗軍要立即商討下一階段的行動。

與吳軍一樣,反抗軍同樣面臨選擇。

跟吳軍不同,大晉的局勢要艱險許多。明日是何種面貌今日誰也無法百分百確定——臨汾能否守住?晉陽之南的各道防線能擋秦軍多久?河東戰況直接影響中原,晉軍征戰中原不得不考慮河東戰局。

「兩面作戰非是長遠之計,以朝廷現如今的力量,無法支撐河東、中原戰場的戰事太久,必須要有一個戰場速戰速決。」

黃遠岱提出了此番軍議的核心要點,「必要時候,哪怕是舍棄既定戰略目標,退出其中一座戰場,都並非完全不能接受。

「只要能夠保存現有兵力,在另一座戰場取得突破,解決大晉眼下面臨的困境險境,這都是能夠考慮的策略。」

未慮勝先慮敗,戰場謀略的底線必然是老成穩妥之選,是國家原先擁有的東西不遭受巨大損失。

黃遠岱的話說完,包括陳奕、範子清、趙烈、耿安國、王師厚、常懷遠在內,眾晉軍將領皆是一臉不忿。

很顯然,作為將軍,他們無法接受退出中原戰場,舍棄中原,全力保衛河東,在中原逐鹿之戰中什麼收獲也撈不到的軍略。

黃遠岱之後,其他幾名軍師相繼出聲,意思都跟黃遠岱差不多。

大晉已經兩面受敵,這是危急存亡之際,貪功冒進已不可取,立國不過數年的大晉不能就此踏上覆滅之路,必須要先保住自身。

以革新戰爭的優勢,只要此劫能夠撐得過去,來日方長,還有爭奪天下的機會。若是此劫沒能撐過去,那就什麼都沒了。

軍師們論據有力︰河東一失,河北很難保住,秦軍一旦直取燕平,吳軍又在側面全力進攻,大晉必有滅亡之災。

而要守住河東,就得守住河東中央盆地南面的數道防線,在秦軍蓄勢來攻,大晉兵力不足倉促應對的情況下,這又極難。

將領們一個個好似下著了火,被軍師們說得恨不得跳起來拼命,無不憋得面色發紫青筋暴突,猶如一只只即將暴走的虎狼。

好不容易等到軍師們說完自身意見,將領們終于可以發言了,趙寧卻又擺擺手,示意他們暫時不要著急開口。

趙寧不動聲色地道︰「軍師之見,是老成持重之言,真到了必要時候,本帥不會缺乏壯士斷腕的勇氣。」

此言一出,眾將更加義憤,有人當場就想站起來請纓出戰。

開什麼玩笑,反抗軍自從建軍一來,一直都是連戰連捷,何曾未戰先怯?那些舊勢力一個個都是紙老虎,有什麼好怕的?

不跟中原之敵血拼一場,怎麼知道中原奪不下來?他們又不是沒跟吳軍打過,明明己方戰力佔優,憑什麼要把中原拱手想讓?

趙寧環視眾將︰「本帥是將門出身,二十年南征北戰沙場浴血,不是沒有吃過虧,即便是生死一線,也從未有過膽怯後退的念頭。

「但此番中原之戰,唯有大軍齊出,全力進攻,方有可能戰勝強敵。

「但若是全力出戰而不勝,損兵折將不說,大軍也會身陷泥潭,日

後想要月兌身北歸就不容易,亦會錯過支援河東的機會,丟失有效支援河東的能力,無法再保衛家國周全,那便是皇朝傾覆之禍。

「諸位,我等若在中原出擊,那麼皇朝生死便在此一戰。

「勝則罷了,若是敗了,再無來日可言。

「爾等敢戰否?」

眾將漸漸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面對整個國家的生死存亡,誰也不敢大意,他們這才想明白到黃遠岱等人那些言論的穩妥性,一時間面面相覷,額頭汗水溢出,沒有人敢冒然出聲。

出乎所有人預料,首先站出來的是耿安國。

他抱拳對趙寧道︰

「大帥,此誠國家危急存亡之秋,稍有不慎就是傾覆之禍,但身為大晉將士,我輩拋家舍業離別家人,不顧生死浴血疆場,求的不就是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將傾,讓國家轉危為安嗎?

「昔年天元大軍來犯,王師一敗再敗,疆土一丟再丟,國家危在旦夕,在大帥率領我等取得西河城大捷前,何人敢說能夠戰勝他們?

「可彼時國家的大好兒郎,不也前赴後繼趕往沙場,與天元大軍以命相搏?我等從來就不曾怕了誰,更不曾未戰先怯!

「而今,大晉已是革新之國,君民同心,三軍同德,正該是廓清宇內之時。

「那秦國、吳國若是識相,就該乖乖俯首待罪,他們此番敢來戰場與我等相拼,已是不知所謂、自尋死路,大軍豈有不戰而退之理?

「大帥,末將不才,只需大帥一聲令下,末將願為前驅,率義成軍為三軍先擊吳軍!倘若喪師辱國,甘願提頭來見!」

言罷,耿安國執禮不起。

趙烈、陳奕、範子清等反抗軍將領,聞言無不動容。

第二個站出來的是王師厚。

耿安國話說到一半,領會到對方意圖,他就已經做好了起身發言的準備,耿安國話音方落,眾將還未反應過來,他就已經抱拳出聲︰

「大帥,王師渡河南下後連戰連捷,戰無不勝攻無不取,而平盧軍尚未有尺寸之功,軍中兒郎早就摩拳擦掌,亟待以身報國。

「末將願為大軍先鋒,為大軍出擊吳國,戰若不勝,絕不回返!」

耿安國是立足實際,真心認為大軍沒必要忌憚什麼,王師厚不同。

他是覺得趙寧不可能不戰而走,所以想著先表現一下自己,一方面豎立自己皇朝忠臣的良好形象,一方面在反抗軍諸將面前出個風頭,免得一直低人一等。

陳奕、範子清等反抗軍將領,眼見這種緊要關頭竟然被兩個藩鎮軍主將搶了先,表明了為國不畏死的態度,反倒是顯得作為皇朝禁軍的反抗軍膽小怯懦,一個個臉上都掛不住。

這真是豈有此理。

反抗軍會怕?會忌憚吳軍?會不能為國死戰?

笑話。

他們從未覺得大軍不能在中原征戰了,只是剛剛被趙寧、黃遠岱等人說及大局大勢,出于謹慎穩妥的考量多權衡了一些。

當下眾將哪里還能坐得住,紛紛起身抱拳向趙寧進言,爭奪先鋒位置,言語中雖然沒有貶低吳軍、秦軍,但個個都敢立擊敗

對方的軍令狀。

趙寧見軍心可用、士氣可嘉,大伙兒並沒有因為秦軍侵入河東而彷徨不安,心中稍定。

身為主帥,大戰之前怎麼可能不盡量了解軍心士氣?他早就在各地各營轉了一圈,知道了普通將士們的心思,眼下不過是再確認一下各軍主將們的心態,尤其是藩鎮軍。

趙寧從未打算不戰而退出中原,在得知秦軍渡過蒲津的第一時間,他下達的可是各軍備戰準備隨時出擊的命令。

「諸位有如此戰意,區區中原,大軍如何會奪不下來?

「眼下局勢,的確是國家遭遇的莫大危險,但其中也有非凡機遇。從河東歸來之前,永寧公主已經跟本帥保證過,她絕不會讓秦軍深入河東月復地半步,所以諸位大可不必擔心河東。

「若三軍能夠戮力同心,奮勇作戰,我們不僅要奪取中原,還要更進一步,讓楊氏與魏氏付出代價!」

趙寧示意眾將回去坐著,自己也在帥案後做了下來,其狀虎踞龍盤,其勢穩如泰山,俯瞰眾將眉宇軒昂,「本帥已有決議,即日大軍出擊,進攻眼前之敵!」

眾將聞听趙七月已經坐鎮河東,且保證了能夠守住河東,想起對方在國戰中的表現與一向的聲名,無不心神大定。

其實除了永寧公主趙七月,皇朝還有幾位長公主——趙北望的姐妹們,陸續到了河東支援戰局。簡而言之,之前很多不在沙場效命的趙氏修行者,如今都已到了戰場上。

這一戰大晉是傾力而為,趙氏當然沒道理不全力出動。

「大帥打算如何出兵?」趙烈開口詢問。

大軍出動總得有主攻方向,有策應方位。

當然某些時候也可能全面出擊,無差別攻城拔寨,畢竟中原無險可守,有如此用兵的條件,但晉軍兵力處于劣勢,不應該這麼出擊。

「既然我們已經佔了兗州,大可南下直取徐州,打亂敵軍陣腳。」趙烈詢問之後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趙寧搖了搖頭︰「此番出擊,我們不主攻吳軍。

「侍衛親軍戰力不俗,野戰我們不用擔心,但他們若是據城而守,那就是個不小的麻煩,大軍想要短時間內攻克堅城非是那麼容易。

「柿子撿軟的捏,我們先打張京。」

此言一出,一些以彪悍聞名的反抗軍將領頓時意興索然。

趙寧將他們的神色納在眼底,微微一笑︰

「張京名義上投靠楊延廣,做了對方的臣屬,實際上一直有自己的心思,雙方之間並未親密無間。只要我們能給他們制造裂痕,就能收獲事半功倍的效果。

「楊延廣與張京聯盟,看似勢大兵多,但隊友同伴這種存在,並不是任何時候都是臂助,有些時候反而會拖後腿。

「先打張京,只要能迅速取得戰果,後面的局勢會很好很多。」

眾將聞言尋思一陣,相繼點頭。

趙寧想先打張京,覺得先打張京容易取得戰果,還有一個理由沒跟眾將說︰他在金光教的布置正好用得上。

先解決張京,迫使金光教丟失地盤人手,讓他們自顧不暇,也能最大限度減弱金光教在戰事中的作用。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