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292章 躺平的韭菜

無論是哪個學派的歷史學家,在研究南北朝歷史的時候,一致認為,北方世家所出的人才,要遠遠多于南方世家。

不管是數量,還是質量都是如此。

還是那句︰苦戰稱王者,遠勝生而為王之輩。北方百來年的動蕩,對世家也是一種嚴苛的優勝劣汰。

當然,正如很多丑女不覺得自己丑一樣,南方世家的很多人,也不覺得自己比北方那些投靠胡人的家伙弱!

直到這次,他們遇到鄭元德。

不管是嬉笑怒罵,還是待人接物,亦或者臨機決斷。鄭元德在他們眼中,都是不學無術,卻又不離經叛道的那種庸碌之輩。

沒錯,不算特別差,也不是整日泡在女人堆里的紈褲,也不以斗雞賽馬為樂。他給淮南各大世家的感覺,總結一句就是︰平庸。

100分算驚才絕艷,90算才高八斗,0分算離經叛道。鄭元德大概也就40-50分的水準,靠近及格線,但是也就那樣。

甚至無能也無能得那麼普通,從這個角度看,他連說出「何不食肉糜」的晉惠帝都不如。

好歹人家創造了一個「梗」啊,有本事你鄭元德也玩個梗看看。

在齊國官府出台嚴肅打擊投機倒把,囤積居奇的律令之前,所有人都是這麼看待鄭元德的,偶爾有那麼幾個好奇謹慎之人,也是感覺北方世家江河日下,居然派出這樣一個人來淮南「炒期貨」。

要知道,揚州的期貨交易所在高洋沒死前就一直開著在,真以為沒人炒過期貨?

怎麼可能呢,只是沒人像鄭元德玩得那麼大,那麼「古怪」罷了。

然而,當齊國官府的政令出台後,恰好後續所有的動靜,都對鄭元德極為有利,就像是他設計了齊國的政令一樣!這時候,再蠢的人也回過神來了。

他們被鄭元德「精湛」的演技耍了,他們都以為鄭元德在第一層,他們在第二層看笑話,結果人家是在大氣層!

他們連鄭元德的背影都看不到!

得月樓頂樓的一間「包廂」內,滿桌的酒菜,動都沒有人動過。淮南幾大世家的家主,此刻集聚一堂,跟著來的,還有各家負責管理錢財貨物進出的管家。

每個人臉上,都是愁雲慘淡。

現在的小麥期貨,已經低到了一個難以置信的低價,但並非是因為東西的價值本來就低,而是因為,期貨交割,等于是一種「開黑盒」。

不交割,期貨只是紙,交割以後,就會變成貨,這是傻瓜也明白的道理。但是鄭元德給他們設下的「套路」,讓這些淮南世家不敢輕舉妄動!

首先,鄭元德在「借糧食」的時候,很多世家都是隨便寫的,畢竟,誰能保證自己能收上來多少糧食呢?既然鄭元德「豪爽」,何不借機坑一坑這個蠢貨?

所以,現在交易所里掛著的小麥期貨,其實,比他們地里的還要多些。當然,這些人沒有玩得太過分,如果真要交割的話,那麼無非是要損耗點過往的存糧。

這是小事。

然而,第二件事就不是小事了。

北齊官府在這個時候提出打擊囤積居奇,跟以往的情況大有不同!

以前,世家可以說,這是我們祖輩的存糧,你們無權拿走,巴拉巴拉。再說了,各家又不是都住在揚州這個城市里,到了鄉里,官府要花費多少人力物力,才能查清楚各家有多少存糧?

只怕清查完以後,都到明年秋收了,這個政令根本沒有可操作性!

然而,所有的期貨交易,都會在淮南的期貨交易所里備案!當然,這其中也包括小麥期貨。過去你家庫房有多少糧食我不管,但是現在交易的,總不會是假的吧?

到時候北齊官府只需要派人拿著交易單的存單,挨個去各家清查就行了,這個過程,非常簡潔,極具操作性!

所以這個時候,小麥期貨,就不再是生財有道的寶貝,而是催命的催命符!這個時候,誰家手里的小麥期貨多,那麼,不必說了,不久後「囤積居奇」名單上,絕對有你家的名字,跑都跑不掉了。

到這個時候,淮南世家的人才想到,不能要小麥期貨,要「以貨換貨」,那手里的小麥期貨合約,去換取別的東西。

無論什麼東西都好,無論是其他期貨的合約,或者是現錢也好,哪怕虧損都無所謂!只要手里沒有小麥期貨,那麼,他們就能抵制齊國官府的清查。

那麼,各家把掛出去的期貨,再想辦法「買回來」,行不行呢?

其實也是不行的。

因為無論當初他們是以怎樣的心態拿出來,只要你收回去,不管是哪一家的,都存在「交割」這個必然會發生的行為。

只要交割,那麼就會暴露存糧巨大的事實。到時候官府只需要派幾個人盯著你「交割」就行。

直到現在,他們才體會到鄭元德的「歹毒用心」!

因為這種玩法,是鄭元德「帶」到淮南的。在此以前,根本就沒有類似的操作!

接著,當他們要用小麥期貨換其他期貨的時候,卻發現,這些東西,很多都到了鄭元德手里!這不要臉的碧蓮,趁著各大世家在小麥期貨上倒手的空檔,陰搓搓的收其他期貨。

尤其是可以存放很久的海鹽期貨!

如果各家想要月兌困,就必須要低姿態的去求鄭元德,讓對方用其他期貨,跟自己手里的小麥期貨交易!至于其他的,等今年過去再說,無論他們要醞釀什麼,都需要時間。

而離小麥收割的時間,已然不多了!

「這鄭元德小兒,真是假扮豬羊,看上去可以被人任意宰割。誰知道背地里才是吃人不吐骨頭的餓鬼!唉!」

某位世家族長感慨的嘆息了一聲,說出了其他人的心聲。

大意了,沒有閃!誰會知道鄭元德這個卑鄙小人如此的不講武德!

謎一樣的操作,到現在他們都沒有完全參悟透。不過可以確定,這個人絕不像外表看起來那麼「憨直」。此人內心之狡詐,簡直前所未見。

這些淮南世家的家主,也算是見多識廣的人物,卻從未見過像鄭元德這樣「會演戲」的。演得如此渾然天成,恰到好處。

有的人演戲,只會把一個極為聰明的人,演成瘋子,或者什麼都不懂的傻子。哪里像鄭元德一樣,演得毫無破綻。

「事到如今,結果也很明顯的。你們沒有人認為鄭元德就他一個人吧?他背後定然站著滎陽鄭氏,甚至,還有北邊的那些人。咱們現在就認輸的話,應該還可以體面的退回去。」

剛才說話的那位老者滿嘴苦澀的說道。

很多事情是明擺著的,鄭元德是在配合齊國官府的行動,當然,他這麼做不是為了國家,而是為了北方那些世家的利益。

兩淮十年免稅,這里的世家都撈了不少,讓北邊那些人眼紅了。他們也不會為自己培養對手,于是借著國家的力量,下場來收割一波韭菜。

這個邏輯,看起來不是很合理麼?

如果沒有北方的某些人發力,政令會如此順暢的「配合」鄭元德的行動麼?隨便想想就能知道,鄭元德的背後,站著淮南世家不能抗衡,甚至連念頭都不能有的龐然大物!

「我們統一好口徑,派人去跟那鄭元德聯系吧。用我們手里的小麥期貨,去換他手里的其他東西。他收那些期貨,不就是為了等今天麼?」

這話算是說到點子上了。

只是,雖然大家覺得躺平沒有異議,可是,被人家割韭菜,始終都是不爽的一件事啊!鄭元德絕對會獅子大開口,以不可思議的低價,去收購淮南世家手里的小麥期貨。

淮南各大世家,去年一年,基本上白做了,可是這又有什麼辦法呢?

「事到如今,也只好如此了,希望那鄭元德不要太過分才好!」

另一位世家族長恨恨說道。如果可以,他真想讓鄭元德走不出揚州城,事實上,這並不難做到,尤其是淮南世家都聯合起來的情況下。

但是,在現在這個關口,他們不能,也不敢這麼做。甚至他們還要小心翼翼的保護鄭元德,讓他能安然回到鄴城!

……

「小妹,今日又有幾波人找,我還是說要考慮一下。」

鄭敏敏的廂房里,鄭元德眉飛色舞的說道。現在淮南世家的人,無論是下人還是嫡出子弟,都對他非常恭敬。

甚至隱隱帶著幾分不易察覺的畏懼。

這讓鄭元德內心非常滿足,用一個俗氣的字來形容,那就是「爽」!

「明日要是再有人來,你就說,收糧食可以,但是運出淮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畢竟官府有禁令。

所以如果要交易的話,價格只能是這個數。」

鄭敏敏伸出一根縴縴玉指說道。

「一半?」

「不,是一成。按現在期貨價格的一成,我們來收。而且,只能用鄴城的棉布券來換。」

棉布券?

鄭元德一愣,驚嘆鄭敏敏的膽量和胃口,簡直大到了沒有邊界。

「小妹,高都督來信不是說可以了麼?我們搞太過分,沒法收場吧?」

鄭元德有些擔憂的問道。

按他的想法,直接拿推高了的其他期貨去換小麥期貨就行了。哪知道鄭敏敏是要空手套白狼!

打個比方,鄭元德想做的,是拿TB的優惠券,換別人的真金白銀。別人拿了優惠券,還是可以去買吃的穿的,不會餓死。

而鄭敏敏,則是拿《王者榮耀》里的皮膚,去換人家真金白銀。游戲的皮膚又不能當飯吃!

「吃不飽的人,也能站著說話,我要的,是他們在高都督面前跪著!之前我沒有跟你說明白麼?現在這一步,還遠遠不夠。」

鄭敏敏冷冷的瞪了鄭元德一眼。

「這里,我說了算。明天我會去找楊愔尚書,讓他頒布一個政令,就說齊國官府準備在秋收後,大肆收購棉布作為軍需,因為棉布可以御寒。」

這……鄭元德愣了一瞬間,不太懂鄭敏敏的操作,但感覺好像問題不是太大的樣子。

歷朝歷代的官府,都經常干這樣的事情,大肆在民間收購軍需。要臉的呢,就低價收,不要臉的,干脆就直接搶了。

當然,淮南世家把棉布掛出來,齊國官府是不敢搶的,搶了,這里就要造反了!

小麥期貨被玩弄了,那是「技不如人」,願賭服輸。可是你要是拿東西不給錢,別人也不是泥巴捏的。

「如此也好吧,到時候我就這麼跟那些人講。」

鄭元德雖然心里有那麼一點點覺得不太妥當,但又沒辦法說服鄭敏敏,再加上高伯逸嚴格要求這里一切都是讓鄭敏敏主事,他只能算是個木有感情的工具人。

……

第二天,依然有人來找鄭元德,多半都是淮南世家里的人。和之前不同,鄭元德在客廳里接待了這些人,並且告訴他們,願意用鄴城里的棉布券去換糧食,並且承擔將糧食運出淮南的渠道。

只是,收購的糧價,會非常低,只有期貨價格的一成。

雖然不是搶,但也跟明搶沒有本質區別。

由于鄭元德的條件太過于苛刻,來找他的那些世家中人,並未一口答應,而是要回去後跟家里商量一下再做決定。

同日,鄭敏敏在竹竿的陪同下,低調出行,在揚州城府衙里,跟楊愔會面,不知道兩人談了些什麼,不過又過了一天,齊國官府便在揚州城內發布告示,秋收後將會大量收購棉布,棉花,棉被等物!

有多少收多少!

同時,棉布期貨在期貨交易所掛牌,所交易的,正是鄭敏敏散播出去的「棉布券」。一時間,棉布券成為了衡量其他貨物的「標準線」,因為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以布匹為貨幣單位進行大宗交易的歷史和傳統。

棉布券,只不過是替代了絲絹而已!

而棉布券,則直接與銅錢和貴金屬掛鉤!

幾乎是前後腳的關系,鄭元德就見到了前來知會他的世家代表。

淮南各大世家願意用小麥期貨合約,去換取鄭元德手里的棉布券,有多少換多少,換完為止!至于怎麼把小麥運出淮南,他們不管,但也不會從中作梗。

自此,淮南世家再也不必為齊國官府今年頒布的新政令而擔憂了。至于明年,呵呵,今年他們吃了這麼大的虧,明年還想有這樣的好事?

不存在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