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百七十八章 胡應嘉

已經是晚飯時間了,錢淵忙了一整天,饑腸轆轆,再說了,黃懋官、陳有年、陸一鵬明日啟程回京,自己還得去露個面。

其他人還好說,但黃懋官身份特殊,又剛剛勾搭上,不能怠慢了。

錢淵起身,冷漠的視線在胡應嘉身上打了個轉,「勾結嚴東樓,好大的罪名。」

「幼年讀書,曾讀放翁《老學庵筆記》,田登作郡,自諱其名,觸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舉州皆謂燈為火。上元放燈,許人入州治游觀。吏人遂書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故時人嘆曰,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其實這句俗語並沒有流傳開,歷史上直到清朝曹雪芹在《紅樓夢》中提及,才漸漸傳播開來。

胡應嘉雖然沒讀過《老學庵筆記》,但也听得懂,不過臉上頗有迷茫之色。

「克柔兄是心學門人,投入華亭門下。」錢淵嘿嘿笑道︰「不過似乎不太受重視啊?」

胡應嘉起身追問︰「展才,到底何意?」

「三年前,吏部天官李時言進位太子太保,兼翰林學士,陛下賜御書褒以‘忠好’二字,特許其騎馬出入宮門,甚至令其入直西苑,輪班直廬,可謂風光無二。」

突然提到李默,胡應嘉更納悶了,但知道錢淵不會無緣無故,緊緊抿著嘴側耳細听。

「嚴嵩久恨李時言,兩人本為死敵,于是才有了嚴黨構陷李時言使其罷官歸鄉?」錢淵眼中滿是鄙夷之色,「李默得寵于陛下,恨之入骨的那個人實則華亭。」

「什麼?」

「李默,正德十六年進士,入翰林院選為庶吉士,但次年嘉靖元年調戶部主事。」錢淵輕聲漫語,「嘉靖三十四年末,陛下令李默兼翰林學士。」

胡應嘉渾身上下一個激靈,他是官宦世家子弟,如何不知曉其中奧秘?

雖然只待了一年,但李默的的確確算是翰林出身,只不過沒有走儲相這條路。

六部尚書,一般來說只有禮部尚書才會兼翰林學士,甚至掌翰林院事,如現在的禮部尚書吳山,而其他五部尚書沒有這個資格。

區別就在于,禮部尚書入閣的可能性非常高。

李默身為吏部尚書,加翰林學士,嘉靖帝當時很有可能將其在禮部或戶部、刑部走個過場後徑直入閣。

「華亭欲倒嚴,但在倒嚴之前,他要確認一件事。」錢淵輕笑道︰「嚴嵩去位,留下的那個位置會是誰的?」

胡應嘉臉色灰敗,他想到了很多很多,再聯想起剛才那句「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之語,嘴唇輕啟,卻說不出話來。

「那時候你已經選官離京,的確,分宜、華亭聯手,才斥退李時言。」

「抵鎮海月余,從不上門,而臨行前夜,貿然來訪,讓錢某猜猜,克柔兄此來,只怕不止是斥錢某勾結嚴黨吧?」

胡應嘉有捂臉的沖動,兩個月前在杭州,自己不過隨口說了句「奇技yin巧」而已,結果被錢淵以祖父胡璉為由,將自己罵得抬不起頭來。

幾乎一模一樣的事情再次發生了,自己費盡苦心,奇思妙想,揣測錢淵與嚴黨同流合污,結果人家一錘子砸回來,徐階也干過同樣的事。

錢淵打量著胡應嘉,突然笑了,「難不成克柔兄此來,是勸錢某人摒棄前嫌,入華亭門下?」

胡應嘉神色微動,如此見微知著,真是個人物。

「不論招撫汪直是否妥當,只看設市通商,稅銀輸中樞,又有紅薯、洋芋可活萬民,展才于國實有大功。」胡應嘉長長作揖,「但嚴嵩明年已滿八十,致仕之日不遠,他日師相身登首輔之位,為何不重歸師相門下,齊心協力,共扶社稷?」

錢淵眼神復雜的看著面前的同年,或許是因為入仕不久,又或許是因為沒有可能攀爬至頂峰,如今的胡應嘉有著一份赤子之心。

胡應嘉又補充道︰「胡某知曉,知曉通商一事在展才心中的分量,但如今此事已然抵定無疑。」

錢淵伸手做了個請的手勢,再次落座,緩緩道︰「華亭欲以胡汝貞或招撫汪直,或勾結倭寇,或貪污軍餉之名以倒嚴,而錢某開海禁通商卻需要胡汝貞助力,如此,方才與華亭生隙。」

「克柔兄是如此想的吧?」

「嘿嘿,嘿嘿……」

錢淵不自覺的笑了起來,笑聲中夾雜著冷意,「重歸華亭門下……重歸華亭門下,自錢某以下,隨園從未與徐府建交,倒是錢某的拳頭和他們打過交道。」

似乎知道胡應嘉要問什麼,錢淵側身道︰「如若要攀附華亭,何以不娶其女,卻娶其孫女為妻?」

「何人不知錢某和徐璠之間……難道願意認其為長輩?」

「自嘉靖三十五年五月南下,錢某從未想過借華亭之力。」

「當然了,這些理由似乎不夠。」

錢淵微垂眼簾,腦海中又浮現出那個雨夜,那位老人摁在自己肩上的雙手,還有「拯厄除難,功濟于時」的期盼……

那個夜晚發生的一切,長久的深藏在錢淵腦海的最深處,每每听見徐階的這個名字,那些畫面就會突然跳出來。

如今知曉實情的人,除卻徐階、嚴嵩、嚴世蕃、趙文華之外,只有錢錚和高拱知曉,錢淵並不打算在徐階未敗落前再對其他人透露,于是他另找了個理由。

看了眼正出神的胡應嘉,錢淵輕聲道︰「今年二月二,浙江巡撫趙大洲搜捕汪直入獄,錢某急行趕赴杭州,兵圍巡撫衙門,克柔兄可知曉此事?」

胡應嘉微微點頭,「此事在東南知曉的人不少,都言展才與五峰交情甚篤,也正是從那之後,雖朝中未有跡象,但通商一事已然旺盛,每月稅銀也節節攀升。」

錢淵輕描淡寫的將事情剖析開,將血淋淋的實情一點點吐露,對面的胡應嘉的臉色也一點點的蒼白下去。

「最恨黨爭,便為此。」錢淵面若寒霜,冷然道︰「只為黨爭,欲亂浙江一省。」

「嚴分宜,奸相,以錢某所視,華亭尚不如分宜。」

看著胡應嘉喪魂落魄的離去,錢淵眼神閃爍不定,此人是心學門人,在科道言官中名望不低,又是同年……

第二日清晨,唐順之、宋繼祖、吳成器等人均未現身,如今是最忙碌的時刻,錢淵和臨時趕來的孫鋌將黃懋官一行人送至客船碼頭。

「此番南下,大開眼界。」黃懋官笑道︰「展才開本朝先例,設市通商……既然因展才而起,那就要負起重任。」

孫鋌笑道︰「霖原公,展才如今已經被荊川公的鞭子抽得沒一刻停歇了。」

「哈哈,展才乃將將之才,只看叔孝、文和兩任鎮海知縣即知。」

陳有年、陸一鵬上前珍重離別,他們倒是沒什麼離別情緒,都是隨園自家人,知道錢淵要不了幾個月就要回京,倒是孫鋌要在鎮海至少待上一兩年。

胡應嘉形單影只的站在一旁,只拱了拱手,徑直上船,只不過一夜,似乎身材更是消瘦。

陳有年對錢淵點點頭,「試試吧。」

「嗯,未必要怎麼樣,正好你們三缺一嘛。」

陸一鵬瞪了眼孫鋌,「要不是你將他鼻梁骨都踹斷了……」

「那你怎麼不說是文長兄先給了他一拳!」

「好了,好了。」錢淵拱手道︰「數月之後,必然京中重逢,到時再敘。」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