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零七章 人脈

從嘉靖三十四年末,錢淵選地建宅之後,西城就多了一個熱鬧的地方,再到麻將盛行、酒樓開張,那就更熱鬧了。

等到隨園士子幾乎全數身登皇榜,而且包攬了狀元、榜眼、探花、傳臚,這里更是名聲鵲起,別說東南了,就連西南也頗有流傳。

但這次錢淵再度入京後,一直還算熱鬧的隨園……這次門檻都快要被踏破了,上門探病、拜訪的人絡繹不絕,錢錚、徐渭兩人顯然是應付不過來的,如孫鋌、陶大臨、陳有年都過來幫忙。

第一批上門的是同年,他們是沒什麼忌諱的,同年關系很多時候可以視為政治同盟,而且他們也希望能攀上這條明顯很粗的大腿。

可惜錢淵早早就看過進士錄,除了隨園士子之外,他對其他進士的名字大都沒什麼印象,僅有的林潤、鄒應龍還和他鬧得很僵。

新科進士在殿試後到現在大半年里,最能鬧騰的,最惹人注意的當然是錢淵自己,其次是因青詞得嘉靖帝寵信的徐渭,再次是為裕王講學的諸大綬……同年們都要崩潰了,前世不修和你錢展才同一科啊!

第二批上門的是東南人氏,主要是嘉興、湖州、杭州的官員,以嘉靖十七年狀元茅瓚為首,他是杭州人,家就住在北新關不遠處。

茅瓚如今還在翰林院里熬著,他和諸大綬關系極好……新科進士如翰林院後,袁煒曾經試圖挑撥離間諸大綬和徐渭的關系,因為諸大綬會試第一,殿試卻成了榜眼。

但諸大綬毫不在意,坦然直言徐文長之才在自己之上,因此事茅瓚對諸大綬頗為親近。

原因很簡單,嘉靖十七年會試,袁煒是會元,但殿試落到探花,就是茅瓚搶走了他的狀元。

不過錢淵對茅瓚頗為客氣,但他最關注的卻是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嘉興府平湖人氏陸光祖,他知道這是徐階的死黨。

「跟個大熊貓似的。」錢淵坐在床上發牢騷,雖然上門的人多,但大都攔在外面,能入內的也不過就寥寥幾人,他都快憋出病了。

陸氏這次是被嚇壞了,錢淵好說歹說甚至讓徐渭把李時珍拉來作證,陸氏還是不許錢淵出門,甚至都不準出隨園,飲食更是留神,禁酒、發物,辣椒也不準吃。

「大熊貓是什麼?」一個小小女童小跑著進來靠在錢淵的腿側,一只手還扯著錢淵的衣角,「什麼是大熊貓?」

「窕窕!」錢淵一把抱起堂妹放在膝頭,「應該叫食鐵獸……來來來,哥哥畫給你看。」

隨手拿起鵝毛筆在紙上畫了個惟妙惟肖的大熊貓,堂妹喜歡的不得了,搶過紙就不松手。

「咳咳!」

還在鬧騰的窕窕突然一下子縮了起來,小碎步躲到了錢淵身後,探出小腦袋畏懼的看向出現在門口的錢錚。

「妹妹還小著呢,叔父別管那麼嚴。」錢淵埋怨了兩句,「外面的人都走了?」

錢錚沒有坐下,輕聲道︰「文長引薦一人。」

「誰?」

「嘉靖十七年榜眼,浙江紹興新昌人,潘晟潘思明。」

錢淵眨眨眼,好像有點印象,入了翰林院後听徐渭提起過,不過為了活動活動手腳,別說潘晟了,就是袁煒來了,他也願意接待呢。

兩刻鐘後,側屋里,徐渭無語的看著錢淵手中的筷子如雨點一般落在菜上,還轉頭叫楊文送壺酒過來……楊文是真不敢,裝著沒听見出去了。

「讓潘前輩見笑了。」錢淵苦笑道︰「其實不過累的狠多睡了些日子,叔母一天三頓粥……喝的在下眼楮都綠了!」

「就稱一聲思明兄吧。」徐渭向來倨傲,但今天卻意外很有禮,「展才,新昌如何?」

錢淵從台州臨海去紹興上虞的路上就途徑新昌,他想了想才開口道︰「思明兄寬心就是,新昌位于寧、紹、台三府交界處……好位置啊,倭寇很難侵擾此地。」

徐渭敲敲桌面,遞過去一個眼神,「仔細說說。」

「一般來說,倭寇侵襲寧波,主要目標是慈溪、鄞縣,如若有大戰往往是在定海、舟山,距離新昌遠著呢。」

「同樣的道理,倭寇襲紹興,目標只會是余姚、山陰、蕭山,更別說這次……臨時總督府駐扎上虞。」

潘晟很快听懂了,上虞位于新昌北面,如果新昌受倭寇侵襲,將意味著上虞不穩,「胡汝貞倒是真有膽氣!」

「此次除卻嘉興、湖州之外,就數紹興府受創最重,但主要是余姚、山陰等沿海區域,此外諸暨縣被攻破,倭寇沿青戈江竄入金華府。」錢淵隨口道︰「不過剛入金華府……幾股倭寇就被迎頭痛擊。」

「噢噢,義烏距那兒不遠。」徐渭一听就懂,轉頭安慰道︰「思明兄放心,駐扎台州府的寧紹台參將戚元敬堪稱名將,麾下的義烏兵把寧海縣守得固若金湯還不罷休,乘船出海大敗倭寇船隊。」

潘晟連連點頭,三個方向都很難威脅到新昌,這下子徹底放下心了。

「回頭去新昌,思明兄可要盡東道之誼。」錢淵打了個飽隔,「也是才知道,天姥山原來在新昌縣,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徐渭接了句,冷笑道︰「人家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徐渭話里的嘲諷之意讓潘晟心里一緊,他轉頭看去,錢淵笑吟吟的不以為意……這種級別的斗嘴,在徐渭、錢淵的對戰履歷中屬于小兒科。

又聊了一陣,徐渭代為送客,回來後看錢淵居然還沒走,坐下低聲說︰「潘思明如今是翰林侍讀,去年任順天府鄉試主考官。」

「也不一定就要選他吧?」錢淵拿了根牙簽剔著牙,「翰林院里誰不是滿月復文學……好吧,除了我。」

「你還有點自知之明。」徐渭冷笑了聲,才解釋道︰「第一,潘思明在這一朝是出不了頭的,原因很簡單,他不肯寫青詞。」

「第二,端甫兄為裕王講學,曾得陛下召見親詢,言裕王書法欠佳。」

錢淵歪著頭想了會兒,不得不承認,這是個很合適的人選,紹興人,天然就能融入隨園士子之中,榜眼出身資歷夠深,不肯寫青詞博嘉靖帝歡心,才有可能投入裕王的懷抱。

那就剩下一個問題了。

「潘思明書法?」

「獨步東南!」徐渭拍著胸脯保證。

錢淵點點頭,那可以試一試,就在前日傳來消息,諸大綬生母病危,他很可能要丁憂守孝,那麼日講官出缺……錢淵不希望張居正在裕王面前有太多露臉的機會。

或許就是這個原因,一批又一批有理由上門拜訪探病的官員都來了,但同樣有理由,已經結交數年之久的張居正,至今還沒有登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