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九十八章農家游計劃

兩人回到屋里,泡了茶繼續商量這邊的經營方向。

照原來的計劃,這邊會建幾棟房子,供游客住宿。

池塘旁邊,建一家農家樂,給游客提供飯菜。

其它地方,則用來給游客游玩。

比如讓他們體驗摘茶和手工制茶,摘桑葉養蠶,摘桑椹和采草莓等摘水果活動。

可以在池塘釣魚,然後送到農家樂現做魚宴。

也可以在山坡的家禽散養地,自己抓了雞鴨送到農家樂現炖現炒來吃。

只要交了租金,甚至可以開一塊空地,插上自己名字的牌子,表示短時間為你所有。

你可以種菜種花種水果,隨便你怎麼折騰?

現在房子還在建,農家樂倒是造好了,等裝修好了,再買了桌椅等東西,如果有游客來到,就能開張了。

「明湘,今天春天太趕了,只有茶葉和采桑養蠶可以玩,會不會太單調了。」徐軍明有些擔心地問。

照年前的計劃,雖然準備了很多鄉村娛樂項目,可是農家樂跟開工廠不一樣,畢竟植物生產,有季節限制,也存在生產周期問題。

不可能現在種下去,馬上就有收獲,需要時間讓它們長大。

「沒關系,一樣一樣來就行。」方明湘知道搞農場,需要幾年時間慢慢完善。「如果你想盡快把項目都做起來,那只能去別的地方買成熟的樹苗了」

如果直接買能結果的桑樹和其它果樹,種在這里,正常情況下,今年就能有收獲了。

只不過成本會增加許多。

畢竟一顆幼苗和一株成熟期的果樹,價格差幾十倍了。

桑樹還好一點,果樹就會貴得多,一顆能結果的果樹,像櫻桃、楊梅、柚子、枇杷、水蜜桃、黃桃、黃花梨、蜜桔、紅心李這些,最少要幾十塊錢一棵了。

想達到吸引游客的地步,每種至少要種五六十棵,才能成為一道景觀。

光這筆費用,就得十來萬了。

當然她的空間里有不少果樹,如果不夠,還可以用息壤催熟。

還有木本類的鮮花,像玫瑰花,茶花、三角梅這些,空間里也有很多。

「還是買些成熟的樹苗吧!我不耐煩一年一年地拖下去。」徐軍明想了想,覺得既然搞了,就盡量一次做成功。「再說這點資金,我還拿得出。爭取今年春天,就把游客吸引過來」

像明湘說的,這個旅游項目,只要做好了,肯定會越來越受城里人歡迎。

自己必須抓緊時間,馬上做成功。

如果拖上幾年才真正搞起來,萬一別人跟著搞了,大把錢投下去,比他這邊先成為真正的農家旅游勝地,那他到時找誰哭去?

不管做什麼行業,一定要動作快,趁別人還沒想到,做成品牌,那樣才不怕別人跟風。

「也行。」方明湘並沒有反對他這樣做。「那你回頭統計一下,需要多少花草水果,然後通知我,我認識一個苗木基地的老板,讓他幫你送過來!價格照市場價就行。」

倒不是為了賺他的錢,空間這些東西太多了,處理一些給徐軍明,是一舉兩得的事。

一方面空間的品種比外面的好,種在外面,澆普通的水,雖然會有一些退化,依然比普通的要好。

水果口味好,外形漂亮,自然更能吸引顧客,這是肯定的。

另一方面,她也需要用這種方式,更新空間的品種和範圍。

現在空間五行齊全了,她打算重新規劃一下,淘汰掉一些最早時種的東西。

方明湘打算把空間當成一個真正的桃花源,根據品種,分成幾大塊。

不但要搞種植養殖,還要搞水產,最好能平衡好各個項目的面積,免得像以前一樣,東一塊西一塊,亂糟糟的。

「明湘,謝謝你。」徐軍明一听,連忙道謝。

跟她熟悉之後,知道她的性格。

既然她願意幫忙,肯定對自己提供的品種有信心,應該比自己買來的要好。

否則的話,她會讓自己去想辦法。

「我們之間,就不用客氣了。」方明湘站起來笑著回答。

看了看時間,馬上到中午了,于是準備回家。

徐軍明也沒留她吃飯,送她上車離開。

這邊現在有工人在搞基建,亂糟糟的,灰塵又多,不適合待客。

方明湘回到家里,看到爺爺和爸爸搬了椅子,坐在院子里曬太陽。

旁邊的收音機里,正在播放越劇名段《打金枝》。

「爺爺一直在香江,不是應該喜歡听粵劇嗎?怎麼也听得慣這邊的地方戲?」方明湘去屋里拿了把空椅子,在他身邊坐下來,好奇地問。

越劇雖然是本地戲,不過主要是在解放後發展起來,他這麼早就離開了家鄉,應該沒機會听過幾次,很陌生才對?

「越劇本來就是方家的祖地嵊市發展起來的,我怎麼會听不慣?」老爺子笑著回答。「沒听過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這詩嗎?就算在香江生活幾十年,最熟悉的,依然是老家的嵊市話。」

這話不假,他現在就是用嵊市方言跟家里人說話,听起來還非常標準。

「看來是我小看了爺爺對家鄉的感情。」方明湘笑著調侃了一句。

爺爺回家後,剛開始還帶些普通話,現在已經完全一口地道的嵊市話了。

老家這邊,位于虞城的最南端,離嵊市很近,旁邊就是三界鎮,是兩個縣的交界。

可以說語言是相通的。

「剛才去哪里了?」方爸好奇地問道。「听你提起茶葉,難道準備訂明前茶送人?」

自家也有一畝多茶園,因為不成規模,所以每次茶葉上市,都是采下青葉子,直接賣給開茶廠的人。

一年下來,也不過一千多塊錢。

現在女兒和女婿都是生意人,外面有不少應酬。

而本地人有送茶葉的習慣。

葉先生和杜書記這些朋友,都不是普通人,自然得送好茶葉。

提前訂些清明茶或雨前茶,才拿得出手。

「不是。」方明湘回答。「我那個開茶場的朋友,給半畝茶地搭了大棚,試試能不能提前發芽。沒想到現在已經能采女敕芽了,因為主意是我出的,所以請我去看一看」

上次跟爺爺提過在那邊建農莊的事,爸爸還不知道,所以她坐下來,詳細說了一下情況。

「在那邊建農莊?」方爸非常意外。「你虞城的工廠公司不管了,準備到鄉下來當地主?」

在他看來,年輕人當然是去城市里更有前途,鄉下有什麼好的?

「不是不管。」方明湘沒想到爸爸會這樣想,只好把自己的計劃解釋了一遍。「錢還是得在城市里賺,鄉下用來生活,我會兩邊都兼顧。你們年紀大起來了,大家住在一個地方,我也能多陪陪你們」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