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九十七章茶場的變化

方明湘在余杭陪爺爺住了一天,第二天一起回虞城。

離開前,問謝老爺子,有沒有興趣去那邊住些日子。

如果是以前,他肯定會拒絕。

現在有方老爺子在,他肯定得考慮一下,最後還是答應了。

不過讓他們先回去,自己在這邊收拾一下,過幾天再過去住。

方明湘也沒在意。

回到虞城後,在家住了一天,接到徐軍明打來的電話,說他年前在茶園搞試驗,把其中一塊將近半畝大的茶地,在上面搭了大棚。

今天有工人去里面施肥,發現往年至少一個月後,才能抽出新芽的茶樹,現在大半已經抽芽了,隨時可以采下來炒制。

方明湘一听,非常意外,答應馬上去看看。

掛了電話,跟家人打了聲招呼,馬上去徐軍明那邊。

虞城這邊,最早的茶葉一般叫清明茶。

顧名思義,是清明時節采制的茶葉女敕芽,是新春的第一出茶。

如果能在清明前采制,則叫「明前茶」。

在綠茶愛好者眼里,春季氣溫適中,雨量充沛,因而清明茶色澤綠翠,葉質柔軟;香高味醇,奇特優雅,是一年之中的最佳品。

還有一個原因是,清明前後一般無病蟲危害,無須使用農藥,所以茶葉無污染,喝了更健康。

過了清明就是谷雨,所以這時候產的春茶叫谷雨茶,又叫二春茶,指的是谷雨時節采制的春茶。

如果谷雨前清明後采制的新茶,則叫「雨前茶」。

與清明茶、谷雨茶相比,夏季炎熱,茶樹生長很快,容易變老,有「茶到立夏一夜粗」的說法。

所以後面的茶葉價植,與春茶相比,何止跌了十倍。

也就是說,茶葉產得越早,價值越大。

如果用大棚能達到這個效果,倒是個不錯的賺錢主意。

到了茶場,看到徐軍明已經在路邊等她了。

靠近房子的一塊茶地上,仿照她後院的大棚,在茶樹的邊上,搭了高大的大棚。

兩人走進去,感覺大棚里的溫度,至少比外面高了五六度,現在接近二十度了,人站在里面,像是到了陽春三月,站在暖洋洋的太陽下,體感非常舒適。

一般來說,這樣的溫度,茶樹確實應該長得女敕芽了。

而明前茶,一般就采尖尖的女敕芽來炒制,產量少,價格昂貴。

方明湘喜歡喝綠茶,所以前世也看過相關的報導,好的明前茶,每斤價格最少五六千,好的過萬。

這是因為早春氣溫低,發芽的數量有限,生長速度較慢,能達到采摘標準的產量很少。

而一個非常嫻熟的采茶工,一天通常只能采半斤鮮葉。而4斤到4斤半鮮葉才能做1斤干茶。

最後再經過篩選、精制。經過驗證,每斤干茶,芽頭通常在6萬個以上。

物以稀為貴,這樣一來「明前茶」的價值就體現出來了。

當然現在的明前茶不可能這麼貴,不過用來送人或自己喝,倒是不錯。

大棚還有一個好處,清明前因為氣溫低,茶葉發芽的數量少,能采摘的時間也非常短,所以大家都爭分奪秒,把茶葉摘下來。

所謂「明前金,明後銀」,你晚一天上市,價格就會成倍地下降。

現在有了大棚,那時間就寬松得多了,現在離清明還有二十多天,這段時間摘下的茶葉,都可以算明前茶。

照徐軍明判斷,這半畝地,估計能采下十幾斤鮮葉,做四五斤明前茶。

如果整個茶園都有大棚,則可以摘幾百斤明前茶,比以前多了十幾倍還不止。

「現在明前茶多少錢一斤?」方明湘重生後,還沒買過茶葉,好奇地問。

跟二十年後相比,現在的消費能力,肯定遠遠比不上。

「一千左右吧!」徐軍明回答。「實在是量太少了,市場供不應求,所以價格高得離譜。」

普通人一個月工資才三四百,如果買明前茶喝,一年喝一斤,那相當于每個月要花一百來塊錢,想一想就覺得夸張。

偏偏每年明前龍井上市,就被一搶而空。

當然大多數人並不是自己喝,而是用來送人。

「確實很夸張。」方明湘愣了一下,「沒想到貴到這個程度,那一年如果能產一千斤,光靠這個,就收入百萬了。」

「怎麼可能?」徐軍明驚叫。「一千斤茶葉,必須摘四五千斤茶葉,一人一天只能摘半斤,得上萬人工了」

就算可以摘一個月,每天三四百個人摘茶葉,想想都恐怖。

「也對。」方明湘听他一算,笑著搖頭。「看來是我天真了。」

忽然想起自己以前一直想在空間種茶葉,因為各種原因,一直沒有干成。

現在空間五行圓滿,面積又大了幾倍,至少還有上千畝空地。

如果種在空間里,自己能隨意控制植物,如果種上茶葉,那采摘問題應該能解決了。

到時只須雇些人手幫忙炒制,弄出幾十斤來送朋友,倒是個不錯的主意。

倒不是說外面買的一定不衛生,相比較而言,還是空間出產的最安全。

何況可以用靈泉澆灌,那樣的話,估計茶葉有了靈氣,喝了還能養生呢?

想到這里,她問徐軍明,哪里有茶籽賣。

茶樹也會開花,秋天能結籽,把它埋進土里,就能長出茶樹。

提到茶籽,她又想到它還能榨油。

前世有人拿山茶油跟橄欖油比較,說它是東方的橄欖油,甚至有些營養成分的指標,還要高于橄欖油。

所以後來有人培育出新的葉果兩用茶,標榜上半年每畝采制幾十公斤茶葉不變,下半年每畝還可產生上百斤的食用茶籽油。

方明湘覺得自己種在空間,倒是可以讓它有這樣的功能。

這樣一來,茶葉和食用油問題,都能得到解決。

「我這邊只有一點點。」徐軍明回答道。「你要的話,我幫你收幾十斤,肯定沒問題。」

一般來說,茶農每年摘了夏茶後,都會修剪茶枝。

這樣才能在下一季有新的女敕葉長出來,同時防止茶葉開花,分掉養份。

所以虞城這邊的茶園,很少看到茶樹開花,當然更不會結籽了。

也有意外情況,比如茶園主人因為各種原因,沒有摘茶葉和剪枝,所以就會開花細籽。

他這邊零零散散也有幾斤茶籽,如果明湘想種幾畝茶葉,應該不夠。

「你有多少,全部給我就行了。」方明湘有空間,生產速度超級快,倒不擔心種籽不夠。

大不了用息壤,快速培養就行。

「行。」徐軍明見她這樣說,也不推辭,出了大棚,去屋里給她拿過來。

方明湘接過,放到車里,實際上收進了空間。

等回去之後,找個時間,種下去就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