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33.給嫂子們安排工作

這個時代磚瓦已經有了,不過工藝比較復雜,所以價格要比現代的磚瓦昂貴一些,但是質量絕對沒得說,這個時代在農村若是能蓋上一間磚瓦房,那絕對是時代的領跑者了,就連鎮上的房子,全是磚瓦的房子都少見,只有幾家比較大的商鋪。房子建的還算大方亮堂。

如果淑德家真的建成了這個房子,錢家可就躋身富貴人家行列了,這不僅僅是一間瓦房,這可是富貴和地位的象征啊,以後村上找茬的人肯定會越來越少,而上門攀親戚的人會越來越多。一間瓦房除了能住之外還能提高身份,跟現代人喜歡豪車一個心理,但凡開了豪車上路,其他車輛鮮少有主動趕超或者故意別車的現象,大家對有錢人都有種畏懼心理,這是千年不變的真理,不承認是不行的。

為了住上豪華大房子,錢興旺兩口子干起活來更加有干勁了,工作量也越來越大了,光靠他們四人已經完全干不過來了,而且錢興旺每日還要去鎮上擺攤,所以現在需要雇佣人手來幫忙干活了。

淑德本想在村上的外姓人家中挑出幾個干淨勤勞的農婦來做工,但是錢興旺覺得還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好,而且做魚丸的時候,錢家兩個嫂子干得也挺不錯的,淑德也就沒再堅持,同意了先找兩個嫂子幫忙做工,不過事先講好了,一旦出現什麼紕漏,立馬就換成外人。錢興旺見媳婦這麼好說話,就立馬滿口答應了。

過年之後錢大嫂跟錢二嫂本打算繼續做買賣的,但是由于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情,兩人起了爭執,兩人因此大吵了一架,直接散伙了,買賣也不做了。現在兩人正處在互相看不順眼了的階段,所以淑德給兩人安排的活,都必須得分開,要不然兩人肯定又得打到一起去。

畢竟這兩人抄襲過自己的東西,淑德對兩人並不信任,不敢讓兩人接觸核心工藝,所以這磨面的力氣活就都給了兩人,根據去年承包收拾鱍魚的經驗,淑德把磨玉米面的活給了錢大嫂,工錢自然是很得錢大嫂的心意,為此錢大嫂干的十分起勁

錢大嫂只要能勤勞點,她這在家磨玉米面賺得錢絕對比擺攤要來的多,畢竟是在家里干活,兩個孩子和相公也能跟著一起干,磨多少錢賺多少,也不用跟別人分錢吵架,錢大嫂對于這活計滿意得不得了。

淑德之所以給錢大嫂安排這個活還給了這麼高的工錢,大部分是因為見識到了親戚之間翻臉不認人的可怕之處,錢家兩個嫂子雖說是有前科的人,但是人還算是好人,淑德不想因為錢的事情讓相公跟哥哥們反目成仇,那樣對自家相公的打擊實在是太大了。小部分原因是淑德短時間內是找不到比較靠譜的人來干活。

正常來講,錢大嫂給自家打工打習慣了,賺的甜頭越多,等以後自家買賣越做越大了,錢大嫂第一反應肯定是高興而不是眼紅,那樣自家就會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淑德給錢大嫂安排完活之後,並沒有馬上給錢二嫂安排活,因為二嫂這個人屬于那種賤皮子,對她好的人不珍惜,誰對她壞,她就上趕子人家,所以淑德就一直不給錢二嫂安排活,等著錢二嫂自己找上門來。

不過錢二嫂來求自己的時候,淑德並沒有難為她,安排她磨小麥粉,給了她跟錢大嫂家一樣的條件,錢二嫂見淑德這麼好說話,就開始涎著臉討價還價,被淑德皺著眉頭看了一眼後,把說了一半的話又吞回去了,灰溜溜的走了。

看到錢二嫂被自己的眼神給威懾住了,淑德愈發的懷念自己前世的霸道御姐範。現在的自己在自家相公面前變得特別的愛撒嬌,御姐範也就能在外人面前展示這麼一下了。

春播開始之前,家里的生意被錢興旺安排得妥妥當當的,淑德做的無水蛋糕賣得很好,非常的暢銷,為此錢興旺搭上了糕點店的掌櫃,跟賣糕點的老板簽了供貨協議,每天給糕點店送貨,一天一結賬,這樣即使自己投身到糧食種植事業中去,錢家女人們也能繼續做買賣,反正挑著貨物去鎮上送貨也不遠。

因為只是送貨,不是售賣,所以錢興旺勉強同意自家媳婦每天跟著錢老娘一起去送貨,心疼媳婦是一方面,但是老娘也是要心疼的啊,總不能娶了媳婦忘了娘啊,現在淑德每日負責做蛋糕,然後跟著錢老娘一起把東西送到鎮上。

錢家的老牛被拿去犁地了,為了趕時間,淑德跟著自家婆婆每日一大早就趕往鎮上,不到中午就能回來,剛開始兩人拎著筐還有那麼一點點的累,後來兩人走習慣了,走起路來健步如飛,拎著小筐悠悠的走得飛快,臉色也愈發的紅潤,身體也一天天的變好,果然生命在于運動啊。

鎮上的糕點店並沒有很大,三十多平米的地方,擺放著零星的幾樣糕點,大部分都是硬的酥餅和軟癱癱的糕類,一看這面點師傅的手藝就不到位,但是嘗起來味道還算可以,跟鎮上的劣質糖果比起來,可是強了不少。淑德看到這樣一間小店生意如此紅火,基本上就沒斷過人,心里很是羨慕,同時也十分的雀躍,由此可以看出來鎮上的消費水平還是挺高的,那自家生意以後肯定能好做。

淑德為了降低無水蛋糕的生產成本,是把精細玉米面、澱粉和小麥粉三種粉混在一起做的,糖漿也是自己熬制的,錢興旺自己在鎮上擺攤賣的價格是四文錢一斤,因為節約了擺攤的人力費和攤位費,所以給糕點店供貨的價格是三文錢一斤,而這邊糕點店直接把無水蛋糕的價格賣到了七文錢一斤,還賣得相當的火爆。這著實讓淑德感到肉疼,果然經商還是要靠人脈和渠道啊,這糕點店要不是有一大批有錢的顧客,怎麼敢賣這個價格,這可是翻了翻的賺啊。

不過肉疼歸肉疼,能賣出去賺到錢就行,就算是三文錢一斤供貨,對于錢家人來說也是非常滿意的價格了,拋掉免費的人力不說,一斤無水蛋糕的成本還不到一文錢,所以這一斤蛋糕純利潤就能賺上兩文錢,每天供貨五十斤,每天淨賺一百多文啊,這對于一個農家來講可是大收入了,一千斤土豆才賣上200文,而且還是得有人收的情況下。

淑德雖說面上還保持著淡定的表情,但是心里卻暗暗下定決心︰以後一定要把買賣做大了,絕對不讓自己的利益被別人榨取了。

凍土層剛剛融化,化了雪的地面還沒有完全干燥,錢老爹就雇了一些青壯勞動力開墾了自家周邊的大片荒地,錢興旺活學活用了自家媳婦的勞動承包制,給雇工們也分配了土地承包,按開荒畝數算錢,不僅解決了磨洋工,還一下子提高了開荒數量,在春播之前順利的開好了十余畝荒地。

這新開墾的十余畝地是要去鎮上備案了,要不然被人檢舉了,那可就是犯了王法的,不過幸好家里有個秀才,因為功名在身,一畝四兩銀子的田地,到了小秀才這,二兩銀子就行了,十余畝地也不過花了二十兩銀子,四家一均攤,每一家倒也沒花很多錢。

這個時代的土地之所以這麼的便宜,是因為連年戰火導致農民們大量流離失所,大量田地被荒廢,勞動力死傷慘重,為了鼓勵大家種糧食,朝廷才頒布新的土地法,農民只要肯開墾荒地,只要上交了買地錢,就直接給地契,如若沒有那麼多的銀子,可以到鎮上土地管理府先備案,以後用糧食一點點還,十年之內能還完就行,這期間不漲利息。

不過對于這附近幾個鎮上的人們,種地並不能吸引他們,主要是這地方不僅靠海還靠河,魚兒什麼的可以隨便捕撈,至于土地,大家隨便種點地就夠溫飽了,糧食不值錢賣不上價,而一個人外出打工就能賺出好幾畝地的糧食錢。

海邊有貨運,青壯年外出打工有很多的工作,大家有很多副業,所以種地的人比較少,再加上地處偏遠,大地主們也沒盯上這麼個小村莊,所以大量荒地還未被開墾,這一下子就便宜了錢家人。

淑德對此十分費解︰這麼好的政策,大家竟然也不趕緊去開墾,為子孫後代謀福利。看來人窮還是有原因的,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這麼好的事情能趕上幾回啊,等到大地主慢慢形成氣候,以後想自家種地都難了,大地主們有無數的辦法搶佔農民們的那點土地,以後這些有地的村民們只會慢慢的失去自己的土地,慢慢的變成佃農,不斷的被大地主們剝削剩余勞動力。

淑德十分的慶幸自家現在做食品生意,賺到了錢,自己可以潛移默化的給錢家人灌輸讓糧食變錢的好處,錢家老爹也算是個有點遠見的人,知道多開墾荒地留給子孫,要不然光靠自己這兩片嘴皮子去勸說,還真不一定能成功。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