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七十九章 開宴

為什麼因為不一樣啊,身份不一樣啊。

張昭華不過是藩王妃,馬氏是太孫妃,太孫是要承繼大統的,藩王能干什麼,守著分封的一塊地方過到死罷了。

太孫妃賢德是好事嗎?當然是好事,但是過于賢德,超出了皇帝的規劃的時候,那可就不是好事情了。

「後孝事高祖,恭順妃嬪,盡力彌縫,以存內助」,這是史書對長孫皇後的描寫,說在李世民登上皇位前,皇後的所作為,就是扮演孝敬、恭順的兒媳婦,她四處討好各位嬪妃和皇子,陪笑臉,送厚禮,輔助李世民奪位。

恐怕最有感觸的不是別人,應該是這位被孝敬地心滿意足的公公李淵了吧。玄武門之前,他看這個兒媳婦百般滿意,甚至讓她管理後宮;玄武門之後呢,他仔細回味,就應該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了。

皇帝之所以是皇帝,就是因為他始終不能給予任何人完全的信任,包括他的兒子,尤其包括有繼承權的太子。皇帝不信任大臣,殺了又殺;不信任兒子,連懿文太子這樣仁厚的人,父子之間也有激烈爭吵的時候那麼太孫呢,現在還年弱,可是已經娶了妻子,他一步一步走向壯年的時候,就是皇帝一步步走向老弱的時候,皇帝為什麼不畏懼呢?

「太孫妃賢德,可比于先皇後、長孫皇後」,這樣的說法流傳久了,皇帝會怎麼樣呢?說她像長孫皇後的,是將皇帝放在了什麼位置呢?

而且張昭華還知道,馬氏迫不及待地攬過東宮內事大權,這就是更好的說明了。今日能管理春和宮,明日就要學著長孫皇後攬過六宮大權了,再往後就要鼓動丈夫學一學歷史上那位英名的君王了。

張昭華對付馬氏的這一手捧殺,馬氏應該還是有些警惕的,可惜她還是不知道張昭華的用意何在,只是一個勁兒地謙遜,然而眉宇間卻能看出一絲自傲的感覺。張昭華看到她這樣,心里就知道了。

過了一會兒六宮的妃子們和親王妃都來了柔儀殿里了,大家行禮坐下,一時間殿中倒是歡聲笑語,氣氛融融,只等著謹身殿那邊傳來開宴的吩咐。昨日皇帝大祀天地,今日就要百官表賀,皇帝會賜宴群臣于謹身殿,後宮就是寧妃主持命婦的宴會了,在這場大宴上,不僅有皇子妃這樣的內命婦,還有外廷四品以上的命婦齊集,竟將原本空曠的柔儀殿坐的滿滿當當。

看著郭寧妃和馬氏游刃有余地招待寒暄,張昭華也找到了魏國公夫人謝老夫人。

謝氏是徐達的夫人,生了四子三女,長女就是張昭華的婆婆徐王妃。早在大婚第二天,高熾就帶著張昭華上門拜訪,謝氏有腿疾,膝蓋估計是關節炎,正是疼得不得了的時候,但是听說是外孫帶著媳婦上門了,還是出來見他們,還賜下了很多東西,是個很和藹的老太太。

張昭華見老太太腿腳不靈便,回去之後就想了個辦法,和含冬含霜一起,縫出一雙護膝來。這個時候有護膝,但是和張昭華上輩子用的護膝不一樣,明代的護膝只是一層薄薄的綢緞,起的是裝飾美化的作用,年輕女子把它穿在腳踝到膝蓋上,走起路來姿態優雅。老人要防寒穿的是膝襪,也就是在半襪上面穿一個到膝蓋的筒襪。半襪就是如今普遍穿的無底襪,也稱膝褲,穿在襖裙底下,就像是打底褲一樣。謝老太太就是穿一個半襪,因為膝蓋疼,還要再穿一個膝襪。冬天還行,夏天老人要護膝還穿這樣的襪子,就熱得受不了了。

張昭華就依照後世的護膝模樣,做了兩個出來,沒有橡筋,就用綁帶代替。用兔皮兔毛和棉花混紡,做了一個冬天穿的;又用黃草心布做了個夏天穿的護膝。這種蘇州出產的黃草心布,是用一種黃草的梗芯析絲捻線做出來的布匹,織成品幾乎如絲羅一般潔白精細。從宋朝開始,黃草布在江南一直持續生產,始終是備受青睞的夏季專用面料,不僅裁作衣裝,還可縫制蚊帳、充當糊窗的窗紗,甚至被用作燈籠上的罩紗,可見其輕薄。

不僅如此,張昭華考慮到這樣的護膝只有保暖而無緩解疼痛的作用,就在縫制的同時,在護膝里面弄了個小夾層,加了碾碎的藥材,醫書上有個方子,叫「四生湯」,散寒通絡效果非常好。就是用生川烏、生草烏、生南星、生半夏這四味藥材,她每一樣放了30克,提前將藥材泡在黃酒里面,泡上十來天,然後陰干縫了進去,用的時候先放在火盆上炙烤一會兒,會更有藥效。

張昭華就將這兩條護膝送給了謝老夫人,沒過幾天謝老夫人就專門托人來謝她,說是很好用。

今日踫見了,謝老夫人更是拉著她的手不放,說她天天都穿著張昭華給她縫的護膝,晚上睡覺都沒松開,自覺疼痛緩解了許多。張昭華一听急忙道︰「晚上睡覺還是要松開的,要不然血液不通,關節麻痹了,第二天更是要疼得厲害了。」

謝老夫人就笑眯眯地點點頭。

兩人還沒聊上幾句,就看見殿外來了個太監道︰「稟娘娘,皇爺吩咐開宴。」

這就要各歸各位了,這種宴飲是要坐在席子上,因為像這種大宴,又稱作筵席,要追尋古禮,而所謂「筵」,就是鋪在地上的葦蒲編織物,而「席」則是置在「筵」之上、質料更為細密的萑草編織物或皮料。

女子容易受寒,于是在這種席子上又加了棉花內芯的軟墊子,雙腿盤起來坐上去感覺也是舒服的,但是這要相對于那些不巧在此時來紅的女人了,如果正踫上來月信,這麼坐是很難受的。

張昭華和晉王、周王世子妃坐在一起,坐在親王妃們的下首,對面是一品冠服的公侯伯命婦們。大家就席坐好之後,郭寧妃便笑道︰「冬至,吳人所謂大如年也,乃陽生春又來之日,于此日宴請諸位,共度佳節,是隨賀陛下大祀天地,也是內外治成,王化始于宜家之意。」

見郭寧妃舉杯,殿上所有人也跟著舉杯,一齊恭賀道︰「陛下萬福」

之後開始奏樂了,謹身殿的宴會是慶成宴,按規定用《萬國來朝隊舞》、《纓鞭得勝隊舞》,而柔儀殿的宴會是冬至宴,奏樂是《贊聖喜隊舞》。這個舞不是舞蹈的意思,是幾個曲子的合名,也就是一個「舞」下面好幾首曲子,舞是一個合章。

大家吃著東西,听著曲子,倒也是很高興的,畢竟此時吃飯,大家可以隨便聊天了。

張昭華本以為像這樣的宴會,也就是走個過場,吃的肯定不行但是出乎她的意料,冬至宴其實吃的蠻不錯的。

當然團子是必備的,不過除了團子,居然也有百味混沌,後面還上了幾個小菜,還有酒糟肉、白汁圓菜、煮干絲和紅豆粥,還有一碗超級好吃的粉湯,這個估計是重頭菜了,光是看湯色,黃有黃花菜、金針,綠有蒜苗、香菜,白有粉塊,蘑菇,黑有木耳、松茸,是用羊肉下鍋烹炒,配以清好的蘑菇湯熬制的,味道鮮香,回味無窮張昭華這時候才感覺自己被虐了一早上的脾胃,終于得到了足夠的安慰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