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晉江文學城獨家發表,跳訂看到防盜章,如訂閱72小時後可看。說到這里,他擰起了粗眉毛,搓著手說︰「咱們怕是要被你阿爺和阿女乃罵了。」

阮平著急地問︰「阿爹,你怎麼和娘又吵上了,這一次是為了什麼?」

阮茂金咳咳兩聲,含混地告訴兒子還是為了阮菱的事情,他娘非要自己去跟他阿爺阿女乃說,讓阮家給些好處給範家,讓範家得了阮家的好處,對阮菱好點兒。結果,不但他二叔反對,就是他阿爺和阿女乃也不贊成,這事情就擱置下來了。今天早晨,他娘逼著自己再去跟他阿爺說,自己去了,听了他二叔的話之後,就回來跟他娘說了,結果他娘就又鬧上了。

說到這里,他嘆氣道︰「哎,你阿娘就為這個不高興呢。你阿娘最疼你,你去勸勸她,要以阮家為重,阿菱的事情看看再說。你說,這世上哪有才把姑娘嫁出去,就給姑娘的婆家拿好處的,這樣顯得你二妹的娘家矮人一頭。還有,好像是咱們阮家硬要把女兒嫁給範成斌一樣。」

阮秀和阮平听了,這下子明白過來昨晚還有今天他們的爹娘鬧架的原因。

「那,阿爹,我去試一試,勸一勸阿娘。」阮平這個做兒子的從來就把自己當成阮家大房這邊頂大梁的人,所以他答應了他爹的懇求敲門了。

他一邊敲著門,一邊喊他娘開門。

可屋子里的他娘沒答應他,隱約阮平能到啜泣聲。

于是阮平就使出了殺手 ︰「阿娘,你開門去看看寶兒,寶兒昨天晚上踢被子受了涼……」

話還沒說完呢,屋門就被人從里一下子拉開了,只見紅著眼楮的阮魯氏一把抓住阮平的手臂,緊張地追問他,寶兒發熱沒有,拉沒拉,吐沒吐。

阮平和俞桂花成親三年,生了一個小女兒寶兒才兩歲,從小身子就有些弱,愛生病。

自從寶兒出生,家里人沒少為她操心過,特別是俞桂花這個當娘的還有阮魯氏這個當阿女乃的。每次只要寶兒一生病,這一老一少兩個女人就緊張焦慮得不行。她們太疼孩子,這就是被阮平發現的軟肋。

所以阮茂金怎麼在外面敲門說些好听的話來哄老婆開門,她也不開。

阮平來這麼一說,阮魯氏就趕忙來開門了。她都沒過腦子想的,只要一听到寶兒生病,她就著急忙慌地要去看孫女。

「走,阿娘,我帶你去看看寶兒。」阮平反手抓住他娘的衣袖,往他那屋走。

趁著他娘不注意,他朝著他爹還有阮秀眨了眨眼,那意思是他成功叫他娘開門了,接下來看他的。

阮茂金繃著沒笑,趕忙進了屋,阮秀則是跟在大哥後面往他跟大嫂住著的那間屋子里去,她倒想看一看大哥是怎麼把娘說服的,讓她不吵不鬧地去做晌午飯,還有做明天祭灶用的祭品。

阮魯氏跟著兒子進了西邊最邊上的那間屋,看到了寶兒好好地在屋子里玩,就曉得自己被兒子騙了。

想發氣的時候,被寶兒發現她來了,寶兒就跑過來親熱地抱住她的腿,喊阿女乃抱抱。

看著可愛的孫女,又看到望著她笑的兒子,阮魯氏的氣也發作不出來了,她把寶兒抱起來,親孩子的小臉,叮囑她外面天冷,就在屋子玩兒。

寶兒就叫阮魯氏陪她玩,阮魯氏笑眯眯地答應了。

看到娘笑了,阮平就湊到她身邊說開了,他勸阮魯氏別在要過年的這個時候跟他爹吵,當然他這個當大哥的也疼二妹。只是他覺得阮菱才嫁過去沒幾天,昨天不是他跟爹娘才去西河村看望了妹夫嗎,而且也送了些藥過去,雖然那些藥不怎麼值錢,但那代表了阮家的心意。要是範家是知禮的人家,他們就不會計較送去的東西的貴賤,要是他們計較的話,說明他們家也不咋樣。如果範家是愛計較的人家,那麼阮家也犯不上要低上一頭,給他們什麼大好處,不然他們以後得寸進尺,阮家不拿好東西給他們送去,他們就對阮菱不好,如此一來,還有完沒完。

阮秀在旁邊听著,也覺得大哥說得有些道理,而且,他覺得大哥對娘說話,細聲細氣的,還帶著笑,這樣的語氣听著都覺得舒服,就算是意見,听的人也願意接受。

果然,阮平這樣一說,阮魯氏听進去了,她躊躇了一會兒,問大兒子,那麼接下來該怎麼辦呢?要是範家對阿菱不好,是不是以後讓女兒和女婿離婚?

「離婚?阿娘,你想得太遠了。咱們這里無論男方女方離婚都不好听,範家就算因為妹夫來迎親腿傷了,心里不舒服,也不至于要離婚的。到底怎麼樣,等阿菱回門兒的時候問問她再說罷。」

「昨天親家和親家母說女婿的腿傷了,阿菱三朝怕是回不了門兒。」

「阿菱過完年總要回來一次吧,到時候再問她。阿娘今天要做的就是去幫阿爹準備祭灶的祭品,不然二叔和二嬸又要在阿爺和阿女乃跟前說阿娘的不是了,阿娘不能讓他們得逞。」

「對呀,阿平你不提醒我這一茬,我都忘了,我這就去做晌午飯去!」

「阿娘,我叫桂花來幫你。」

「好,你帶著寶兒吧,記住,別把她抱出去玩兒,小心受涼,寶兒身子弱。」

「知道了,阿娘,來,把寶兒給我吧。」

阮平接過女兒寶兒,阮魯氏就匆匆忙忙地出去了,等她一出屋子,阮秀就向大哥豎起了大拇指︰「大哥,你真行!」

「學著點兒,哈哈!」阮平得意地咧嘴笑道。

阮秀撂下一句我也去幫阿娘做飯,跟在阮魯氏身後去了廚房。

等到阮家的廚房的煙囪冒出繚繚青煙,阮趙氏和阮齊氏都知道阮魯氏去做飯了,心里難免失望。

阮茂金知道兒子勸服了老婆,老婆去做飯了則是放心了,他真怕老婆在這個時候跟自己賭氣,撂挑子不干呢。

阮家的院子里飄起飯菜的香味時,阮老爺子和阮茂銀也回來了,他們也聞到了飯菜的香味,听到了廚房里阮魯氏和兒媳俞桂花以及女兒阮秀的說笑聲,看到了她們忙碌的身影。

阮老爺子心里高興,臉上有了笑,阮茂銀則是微微失望,再加上剛才他去村頭趙家押牌寶,輸了幾個角洋,心情就不好了。他黑著個臉進屋,跟同樣心里不痛快的老婆阮齊氏拌了幾句嘴。

晌午一家人在一起吃飯,阮老爺子跟大兒子這邊的人吃飯吃得痛快。

阮趙氏跟小兒子這邊一家人吃得就有些索然無味,除了阮貴和阮香。

吃完晌午飯,阮秀跟嫂子一起收碗洗碗,阮魯氏去了廚房,準備做明天祭灶用的祭品了。

首先是辦正席酒時就買回來,放在外面凍著的豬頭,拿進來用溫水洗了,拿鐵夾子夾毛。豬頭毛多,阮秀跟嫂子洗完碗也來幫忙了。她們端了小板凳來坐在她旁邊,一人手里拿個夾毛的夾子,各人負責一片。

三個人一邊說些家長里短的事情,一邊干活,半個小時之後豬頭上的毛夾得也差不多了。

俞桂花去把柴灶燒起來,阮魯氏拿火鉗夾著豬頭放到灶里去燒,把豬頭上的那些夾不著的細毛給燒掉。

燒掉細毛,阮秀早就從水缸里面舀了水出來,阮魯氏把燒過的豬頭放進去,阮秀手里拿著菜刀,把豬頭上燒焦的那些地方給刮掉。又拿清水洗一遍之後,她把豬頭交給了她娘。

阮魯氏把打整干淨的豬頭放到菜板上,拿起菜刀熟練地從豬頭後面劈開,剃去骨頭和豬腦,再把豬頭放到冷水里泡兩個小時,漂干淨血污。

漂豬頭的空閑時間,阮魯氏沒閑著,她把前幾天用黃米谷子發芽的碎谷子和煮成飯的小黃米發酵的糊糊從缸里取出來,放到熱鍋里煎熬成半干的漿糊。接著她再把這些漿糊取出來放缸里,晾一會兒,等到不燙手了,她就把那些漿糊從缸子里舀出來,放到一個案板上,速度極快地把它們搓成長條狀,用菜刀切成一截截長短差不多的兩指寬的條條,整齊地碼在另外的竹子簸箕里面。

二十多斤小黃米熬成的糖糊糊,就在阮魯氏的手下變成了大小和長度查不多的灶糖。

這些灶糖拿到屋子外面凍上一夜,明天早晨起來,就會變成咬起來嘎巴脆的淡黃色的灶糖了。

灶糖做完,原先漂著的豬頭也差不多漂干淨血水了。

阮魯氏把豬頭撈出來,叫兒媳俞桂花燒一鍋開水,然後把豬頭放進去煮二十分鐘左右,又撈出來放到阮秀舀來的一盆子清水里面刮洗。刮洗完,用菜刀把豬嘴豬眼舌頭這些都處理了。

俞桂花在大鐵鍋里加滿清水,灶里燒大火,阮魯氏把處理好的豬頭放進去,煮了兩次,豬頭七成熟的時候撈出來。大鐵鍋里的水倒掉,在鐵鍋里用竹箅墊底,鋪上姜片蔥結,把豬頭肉豬舌這些放到鍋里。加進去冰糖、醬油、料酒、香料袋、清水,蓋上鍋蓋,用旺火燒開,再用小火燜一個多小時,這獻給灶王爺的祭品就做好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