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十五章

老夫人垂了眼睫,就在三太太尋思要不要再開口拒絕陳婆子的時候,劉氏嘆道︰「是我對不起你了。」招呼雪芽去拿空白契約︰「雖然這般說難免造作了些,但老姐姐簽個五年活契,到時候姐兒哪怕出不了門也定了親事,老姐姐自是能恢復自由身……也請老姐姐讓我圖個心安。」

陳婆子笑著應是,拿了雪芽奉上的契約看也不看就沾著印泥按了手印。

因此陳婆子是匆匆被叫過來的,還有包袱沒有收拾,告個罪就退下了。三太太送了她兩步,回轉後猶豫著不知道該怎麼問婆婆關于陳婆子的事。

卻是劉氏先開了口︰「你是想問她的底細?」她看著已經被丫鬟們合上的門扉,似乎能透過去看到陳婆子離去時遲緩的背影︰「她是宮里出來的,曾經是先祥太妃身邊的女官,知道這些就夠了。」

三太太听到先祥太妃就愣住了。先祥太妃可是前任楚王的生母啊!略一尋思,三太太便猜了個大概,苦戰大勝後,楚王戰死,世子繼位,朝廷大加封賞之後就立時收權,這短短幾字夾雜的血雨腥風常人極難想象一二。而祥太妃那時原本已經被前任楚王接到王府奉養,卻楚王出征後又回到宮中,世子繼位交權後祥太妃在楚西王西遷前辭世。楚西王是給祖母披麻戴孝出的京城。如此一番折騰,祥太妃的身邊人怕也沒幾個會在意。一個低階女官落在平陽公府,被人知道了可能說兩句嘴,但也不至于很匪夷所思。

「是,兒媳知道了。既然陳嬤嬤已與咱們家立了契約,她就是靜姐兒院子的管事嬤嬤,旁的兒媳也不會多問。」三太太順從道。

劉氏就是喜歡梁氏這般乖巧聰慧,交代起事來比那不開竅的不知道教人心里頭舒服多少倍。她不禁有些羨慕寧國侯夫人教女有方來︰「我依稀記得寧國侯要過六十整壽了罷?」

提到父親,梁氏點頭道︰「是,侯爺臘月生人,今年又是整生,家里也一直在籌備宴席。」

劉氏道了句佛號︰「這可是大事。反正現在府里也沒甚事,你勤去寧國侯府看看,走時與我說聲就是了。」

「多謝母親。」這幾天有了二太太做對比,劉氏對梁氏愈加寬容和善起來。梁氏自然不會推拒婆母的好意,閑話兩句,梁氏見劉氏面露疲色知機地告退了。

回到三房的院子,王希音和淳哥兒都收拾好準備去給老夫人請安。此時王希音正打著絡子隨口與淳哥兒說著甚麼,淳哥兒趴在西廂房的案幾上寫字。

「三太太回來了。」丫鬟通報道。

「娘!」姐弟倆都站起來行禮。

「坐罷。」三太太笑著︰「剛從正院回來,你們祖母乏了,今晚不用去請安,咱們娘幾個在房里吃罷。」她走過去看淳哥兒寫的東西︰「這是列什麼單子?」

「是今天薛哥哥提過的經史,好些我和姐姐都沒听過,想著下次福安回家時給我捎回來。」淳哥兒回道,福安是三太太給淳哥兒挑的小廝兼玩伴,如今也只有六歲,還是可以往來于前後院的。

三太太看了下書單,挑了眉頭︰「這薛公子學問很好麼?」方才听老夫人提了一句,貌似學問模樣都不差,這書單上沒有幾本能是在外面的書鋪買到的,看來薛家藏書著實不少。

「好得很呢!」只今天半天的相處,淳哥兒就不住地夸著薛明悟︰「薛哥哥指著一塊石碑憑著上面的祥紋說出年代,好些字看不清了他也能讀出個大概,還說都是書中所記。真是太厲害了!」

三太太點頭︰「听著也是個博學多才的,咱們淳哥兒可要向薛公子好好學習。不過這書單上的書怕是福安也買不來。」她執筆隨手勾了幾本︰「這些你父親的書房就有,剩下的……回頭我去你外祖家看看。」平陽公府的藏書都在三老爺王敬那里,若是他都沒有,外面怕是連封皮都見不著。

淳哥兒一臉驚喜,又有些忐忑︰「上次父親也說過我有甚麼想讀的書就去問他。」

王希音卻從母親那里听出了別的話頭,立時挽了母親的胳膊︰「娘,您最近要去看外祖母麼?」

三太太點了女兒額頭︰「你外祖父臘月就是六十大壽,娘是有正事過去。」

王希音撅了嘴,但到底沒再歪纏著要去寧國侯府。

寧國侯也是三子兩女,頭兩個兒子為原配林氏所出,三太太梁氏下面還有一雙弟妹卻是繼室朱氏所出。雖說兄妹五個面子上還算和氣,但朱氏只比寧國侯長子年長九歲,嫁進來時長子梁佩已經受封世子並知事了,繼母和繼子間無論是禮法還是人情都十分寡淡。及至這五個子女也隱隱的分出兩派來,平日里井水不犯河水,更甚者朱氏常常告誡自己的兒女要對兩位兄長多加禮讓。

然而在寧國侯幼子、三太太梁氏唯一的弟弟身上,雙方算是有了隔閡。梁伍的出生對寧國侯是老年得子的錦上添花,可是寧國侯再寶愛幼子,為了在家里立下規矩也事事讓幼子低前頭兄長一截,從他的名字便是排行所得而非精心挑選就可以看出。

到後來,梁五爺在武學上展露出不凡的天資,這對于軍功起家的寧國侯簡直是意外之喜。要知道雖然寧國侯的原配林氏出身鎮國將軍府,武學淵源,但她的兩個兒子,長子梁佩天生有不足之癥體弱多病,次子梁僑也對練武興趣缺缺。就在梁家人對家學無人繼承而愁苦不堪的時候,梁伍的天分不得不讓梁氏一族眼前一亮。

只是特別的關注引來梁佩和梁僑兩家的忌憚,若是寧國侯只給梁伍錢財俗物他們還不看在眼里,可梁家要將梁伍培養成接班人,那梁伍成了材在軍中立威,這個侯府誰才是真正的主子?世子梁佩還好,他本就體弱,跟小林氏夫妻恩愛卻只有一女,他不過擔個長子的名聲,爵位早晚會從他身上承繼給別人。可有了兒子的梁僑兩口子就難免犯嘀咕了。

于是一來二去,直到最後逼得梁伍放棄京中一切,背著全家去了涼州從軍,且在涼州不顧世俗道德與當地女子通奸生子之後,寧國侯府才歸于暫時的平靜。梁伍婚姻不從禮法,且對方是良家女子並非家中下人,相當于未婚生子,道德有失,直接斬斷了他正常升遷的前途。勿說如今邊境平和,便是有了戰亂且梁伍立下戰功,在授獎之時,一定會有御史以此為理由攻訐他。

而那以後,寧國侯夫人朱氏就整日沉浸佛學,不理俗務,只把侯府事宜統統交給小林氏,隨她們妯娌兩個料理。

寧國侯守住了家中規矩,卻讓愛子才華泯滅,家庭關系降至冰點,恐怕也只有他自己知道個中滋味。

作為梁伍嫡親姐姐的三太太梁氏在這件事上不可能心無波瀾,這從家中無事她都不會回娘家能看出一二,也就是想寧國侯夫人了才報備一聲,一般是直奔寧國侯夫人所在的佛堂,道完相思便回平陽公府絕不多事。連帶著王希音雖然對內情並不知道的十分清楚,卻也只想念寧國侯夫人朱氏而已。

三太太撫了撫女兒的頭發︰「你最近也別亂跑了,前兒不是說院子里的丫鬟不懂事麼?你祖母今日找了個嬤嬤與你,用過晚飯就叫她來給你磕頭。」

王希音立時來了精神︰「祖母給我的嬤嬤?是家里的還是外頭聘的?」

「一直在家里頭伺候著,不過你怕是不曾見過。她姓陳,之前也是伺候過貴人的,你做事拿不準的都可以問她……要比對別的婆子都恭敬些。」對于陳嬤嬤,三太太倒是沒什麼可說的,但到底這是老夫人手下的人,又立的活契,從為人母親的角度想,她只覺得這人怕是在靜姐兒身邊呆不長久。

三太太想著她去寧國侯府的時候也問問寧國侯夫人,能不能再舉薦個嬤嬤,能力比陳嬤嬤差沒什麼,放在靜姐兒身邊一個主事一個副手,哪天陳嬤嬤想走了,靜姐兒也不至于沒了主心骨。只是這話,她現在卻不能跟王希音明說,要是叫精于世故的老夫人和陳嬤嬤看出她這點想頭,恐怕就弄巧成拙了。

「哎~」王希音笑眯了眼,宮里出來的又是祖母給的,應當錯不了。

三老爺報信今天在外頭吃,娘三個簡單地用了家常飯就叫等候在外的陳嬤嬤進來磕頭。淳哥兒坐在王希音旁邊好奇地看著陂腿進門的嬤嬤,按理說他是男孩不該摻和這些,也不知道三太太怎麼想的,今日不叫他去練字背書,一起讓陳嬤嬤見了。

「奴婢給三太太、三小姐、四少爺請安。」陳嬤嬤低著頭,她腿腳不利,但腰背繃得很直,磕頭行禮一絲錯兒也挑不出。

王希音打量了陳嬤嬤一番,衣服有些舊卻洗得發了白,頭發挽著插了根烏木簪子,就不再有其他首飾了,顯見之前日子很清苦。她扭頭去看母親,卻發現三太太也在看她,王希音頓時會意,起身道︰「嬤嬤快請起,您是祖母指給我的,就是我的長輩了。」又示意夏椿去扶。

陳嬤嬤就著夏椿的手站起來,目光在王希音身上落了下又錯開,姿態十分的恭敬︰「奴婢有幸得老夫人賞識才能伺候三小姐,萬不敢當三小姐的長輩,三小姐身邊不拘什麼活計都可以交給奴婢。」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