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44.第四十四回(倒V)

【第四十四回】九五尊欽點探花使•老學士嚴教不肖兒

卻說今上將三甲點罷,至二十五日,便于殿上行傳臚典禮,將制書宣讀了;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前三甲便請入狀元侍班處,換了袍靴出來;又頒布上諭,薛蜨同瑧玉授翰林院修撰,梅信芳授翰林院編修。眾人聞之,皆知瑧玉原是因其父是探花之故,方點的第三名;又見聖上格外加恩于他,便都稱頌聖明不迭。一時行禮已畢,薛蜨、梅信芳、林瑧玉三人便從御路出去,至東門外,早有人在此備得馬匹,三人各自上馬,乃一道往街上而來;其前呼後擁,又有專人開路,其熱鬧之處,不必多說。

這京中之人聞說進士于今日騎馬游街,皆涌到街上來看。又有各大世家意欲選婿的,亦使了人往這邊來,一時摩肩接踵,皆爭相往這邊來看三甲是何人。此屆三甲卻皆不同與往年,皆是年少之人,生得又俊俏;其中梅信芳年紀最長,雖也是風華少年,倒還罷了,瑧玉薛蜨兩個卻皆只得十三歲,卻雙雙入得三甲,見者皆稱奇道妙。又聞說二人是義兄義弟,更以為奇事。時人有好事者聞得,便作一口號曰︰

兩家兄弟雙鼎甲,一門父子兩探花。

如是跨馬游街三日,今上又于皇家園中設恩榮宴,諸進士皆往園中來。一時眾人到齊,今上將他人只不管,且看瑧玉;見他今日白袍銀帶,越顯得秀色奪人,乃笑道︰「胤之今日不枉做了探花郎,果然風姿卓越。」瑧玉忙笑謝恩,卻見三皇子在一旁面色微異,心下料知他見了自己生得像皇後,又見君父移情,未免不自在,當下只作不見,同眾人一道歸坐。今上因笑道︰「前朝曾有探花使一說,如今雖不是例,倒也可行來。況這園中原多有花開的,不如教文起同胤之兩個一道去折些花來,豈不是好?」眾臣聞之皆贊妙,于是瑧玉同薛蜨兩個起身告了一聲,自往園中而去。

那趙大學士今日也在座,見瑧玉薛蜨兩個入得聖人眼,也覺面上有光。梅翰林今日亦在座中,見三甲獨自己兒子不曾去得,倒不曾覺得甚麼,乃暗道︰「那日我也見了他幾人的卷子,芳兒原不如他兩個,如今取了榜眼,也算僥幸。況他二人年紀尚小,這探花郎本就是選年紀最輕之人,不過湊巧罷了。」因此絕不懷怨。信芳卻是自幼由他父親教管,為人亦甚為豁達,見有人幸災樂禍,意欲瞧他笑話的,只作不知,乃正襟危坐。今上卻也留意到他,見信芳老成持重,亦不同與他人,乃對梅翰林笑道︰「梅愛卿果然家學淵源。馥卿這般年紀,竟自持如此,將來必定也是國之能臣。」梅翰林聞言,忙起身行禮道︰「皇上如此贊他,小臣愧領。」今上素知他小心謹慎,便一笑不再多說,乃見瑧玉薛蜨兩個皆折了花來,便命人取瓶將花插上,就擺在案中,即命開宴。又令眾人吟詩作對,至夜方罷。

及至趙學士回府,夫人蔣氏見他今日神色不同往日,乃笑問道︰「老爺今日怎麼喜得這樣起來?敢是御酒喝多了不曾?」趙學士笑道︰「告訴不得你。我素日原是把那兩個小兒瞧得小了,誰知他兩個竟有這般緣法,入得聖人眼里;況見他兩個行事落落大方,竟是大家子的氣派。」蔣氏聞言,便知他說的是瑧玉同薛蜨兩個,乃笑道︰「你且別喜。林大人家的公子罷了,薛家的小公子只怕艱難些兒。——世人多有那一等輕狂的,只不理你有沒有真才實學,且看出身;你且看罷,不出幾日,京里便有話兒說出來了。」

這蔣氏原是平原侯家女兒,未嫁之時在各世家女眷中亦是有些才名的,自嫁趙鵬海後,亦算得琴瑟相諧;這趙學士並無其他姬妾,雖家中只得一嫡女,夫婦二人卻依舊同新婚時一般,在京中亦為一樁奇事。如今趙學士聞妻子這話,乃笑道︰「管他們作甚麼?今上親點的狀元,誰敢說個不字?縱有人說,若文起計較起來,我也不重他了。」蔣氏笑道︰「罷罷罷,你說甚麼就是甚麼罷。如今且說正經事兒,他兩個雖不曾同你學得甚麼,好歹也是出你門下,甚麼時候請他二人來家里一趟才好。他兩人又都有妹子,皆同佳語差不多年紀;那日聞弟妹同佳音說,都生得跟花兒似的。咱們家平日也嫌冷清,正好一並叫了來,也好同佳語說話兒。」

原來那佳語便是趙學士之愛女,比佳音小上一歲,卻同他堂姊性兒不同,最是謙遜自持的;每每瞧他堂姊不過,便不甚同他在一處。因如今也長了十幾歲,蔣氏意欲教他同京中各家女孩子去頑,誰知佳語素日喜靜不喜動,又最愛談書論道,故往人家家里去了幾次,也說無趣,只在家不願出門。如今蔣氏聞得薛家姊妹同黛玉皆能為詩文,又是好個人物,同他女兒講了,佳語先就生了慕意。于是蔣氏又同鵬海商議甚麼時候請幾人往家里來,不在話下。

黛玉早于前日便聞得自己哥哥點得探花,自然歡喜了一場,又寫了家書往林海處送去。只是林海聞得此信,不惟不喜,反生出愁腸來,乃暗道︰「若當真是我親子,自然只有歡喜的;只是如今這般光景,尚不知是福是禍。」故而只得勉強打起精神寫了幾句喜悅之語,又囑女兒許多事體,令人送去了。黛玉卻不知其間究竟,乃覺心下舒暢,連覷著寶玉都沒有旁日厭煩了。賈政聞得兩個外甥皆登三甲,倒實實有些歡喜;因又想起寶玉,自己不日便將往外去,只恐他疏于學業,肆意妄為起來,乃暗中打算令其同自己一道往外去,也免得賈母溺愛;只是知賈母定然不準,因此便想如何說服母親,然尚未得計,只同王夫人略提了幾句,又嚴令其不許說與賈母去。

王夫人雖素日溺愛寶玉,然見了瑧玉薛蜨兩個中得三甲,難免羨慕,聞賈政此言,亦覺有理,只道︰「恐老太太舍不得放他呢。」賈政道︰「老太太雖疼他,然寶玉如今也不小了;兩個外甥比他只長三四歲,如今都點做翰林院修撰,咱們雖也歡喜,卻終不是咱們家的人。甚麼時候寶玉同蘭兒也考中了,方才是咱們家的臉面。」王夫人听了,心下便暗想道︰「老爺說得卻也是正理。寶玉最是個聰明的,況他平時一般也愛作詩,只是略閑散些,若用功起來,定然也差不到那里去。」因此倒也意動,聞賈政不令其同賈母先說,知是恐其阻攔,便點頭應了,如是無話。

如今兒子高中狀元,薛姨媽喜得滿面生花,在王夫人面前亦覺揚眉吐氣,乃在家中置了酒戲,請賈府一干人等過去赴宴不提。寶釵亦覺出了一口氣,面上雖不甚顯,心下卻極是歡喜。黛玉亦同其他姊妹一道來了,見了寶釵笑道︰「恭喜恭喜,姐姐如今可遂了素日的心了。」寶釵知黛玉原不是心思深沉、兩面三刀之人,平日又是個喜怒形于色的,今見他如此光景,知黛玉並不因自己哥哥取得探花而疏了他,更為喜悅,乃想道︰「果然我不曾看錯了人,黛丫頭原是個心胸豁達的。若換了旁人,少不得心下不自在;他卻真心賀我。」當下亦笑道︰「慚愧慚愧,同喜同喜。」黛玉知他所說為何,乃一笑往里去,薛姨媽見他來了,忙笑往座中讓,黛玉便挨寶琴坐了。一時眾人都來了,寶釵進來,依舊往黛玉身邊坐下,兩人又唧唧噥噥,不知說些甚麼。至點戲之時,黛玉隨意指了一出,便只和寶釵說話。

湘雲見他二人說得有興,乃笑道︰「也理我們理兒。一個狀元妹妹,一個探花妹妹,顯見得欺負我們這些不通文墨的了。」王夫人聞言笑道︰「傻孩子,你二個姐姐新近逢了這們一樁大喜事,自然有許多話兒要說的。」湘雲卻未听出王夫人話中之意,況本就是隨口說了,乃轉頭去同探春說話。黛玉亦不以為意,乃向寶釵笑道︰「大哥哥一朝得了官職,想來你是要往外頭住的了。」寶釵道︰「說是說,我實是舍不得你。不若你也來我家住如何?」黛玉聞他這話,乃笑道︰「你看寶丫頭瘋了。平白無故的就去了不成?」寶釵亦知其中關竅,乃嘆道︰「或是你來,或是我常往這邊看你罷。」黛玉便不言語,心下暗想︰「若是母親尚在,那里用得著在這里住!父親如今又在揚州,山高路遠,縱哥哥中了探花,也不能親自來瞧;不比姨媽就在這里,又能幫著張羅些事體,又見了這眼前的歡喜。」因此微有些神傷,忙一笑掩了,又同寶釵說些閑話。及至席散,薛姨媽便留在自家府中打理,寶琴因薛蝌要同他說事情,也就留下了;獨寶釵想道︰「若日後搬來了,不知甚麼時候又往那邊去,同黛丫頭頑的日子倒少些。」因此便回了他母親,同黛玉坐了同一輛車子,依舊往榮府去訖。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