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劉先生看起來很年輕啊。」

年輕人有些含蓄地模模頭笑起來,「是,我今年24歲。還不知道您怎麼稱呼呢?」

「我姓宋,宋智鴻。」

「那我叫你宋大哥好了,你也別叫我劉先生了。你叫我東子吧。」

宋智鴻很溫和,懂得又多,年輕人跟他聊天沒一會兒就聊得很是興起。兩人從創業艱辛聊到經營理念,又聊到行業發展。

一個下午,宋智鴻都待在這里坐著和劉華東聊天。有時候來了顧客,劉華東去忙他也不介意,就坐在一邊默默觀察他。

這個年輕人雖然有些稚女敕,但很有自信。待人熱情,對顧客很有耐心。有個顧客對電腦不熟悉,不會用鼠標,他反復教了20分鐘沒見絲毫不耐。

直到下午5點店鋪要關門了,宋智鴻提出請劉華東吃飯,感謝他下午陪他聊天這麼久,劉華東和宋智鴻聊天也很投機沒有推拒。

宋智鴻將他帶到一家飯店,找了一個安靜的包間,這才拿出一張名片表明自己的來意。

听到宋智鴻說看中他要出資給他開公司,劉華東也有些發懵,更何況他說的數字太大了。

劉華東現在只是個剛大學畢業兩年的大學生。

大四那年,劉華東靠著自己的一點積蓄以及從父母親戚那里借來的20多萬元,承包了一家餐廳,開始了他的第一次創業。不到半年時間,劉強東就落了個血本無歸,尚未畢業,他已經負債累累。

不過,他並沒有因此而氣餒。兩年後,也就是今年,背著父母,劉華東懷揣著1.2萬元來到鐘關村創業。

他的目光盯在了「光磁產品」,也就是刻錄光盤和光盤刻錄機。

租下了這麼一個小小的店面,憑借著周到的服務和認真的態度,現在他店里的生意已經蒸蒸日上,一個月也有幾萬元的收入。

但是這些和宋大哥說的數字比起來就完全不算什麼了。100萬,宋大哥說要投資100萬,讓他開公司。不需要他出什麼,也不干涉他運營,只要百分之51的股份。

第一天認識的人竟然說要給他一百萬?有這種天上掉餡餅的好事?這人看起來也不像騙子啊。

劉華東被嚇了一跳,飯也沒吃幾口就借口家里還有事先走了。

劉華東回到出租屋就將名片和投資意向書隨意扔在了桌子上,只當自己遇上了騙子。

直到過了一個多星期,他在店里听顧客跟人打電話說起最近有家投資公司不知道怎麼想的,財大氣粗的拿出上千萬投資了好幾個不知名的小公司。

劉華東本來正在電腦前給顧客刻錄光盤,听著覺得那個公司名字非常耳熟,他突然想起那天那個莫名其妙的宋大哥。猛地站起來,連招呼都沒打就沖回家,從桌子底下找到那張名片。

點金創投,沒錯!就是這家公司!

劉華東還是有些不敢置信,打開電腦查了下這家公司,注冊時間不過2個月,但是注冊資金高達一個億!

他又給幾個朋友打電話,讓他們幫忙打听這家公司。三天後後,劉華東抱著忐忑的心情主動給宋智鴻打了電話。

***************

沈曦正在和眾人抓緊時間商議國內投資的投資條款時,會議室的電話響起來。

商瑞接完電話後一臉興奮,「陳哥已經傳回消息,他們已經和名單上的多家公司創始人達成了投資意向,投資條款他們都沒有什麼意見。另外有3家公司已經簽訂技術轉讓合同,還有幾家公司正在考慮之中。」

陳學軍和李碩半個多月前已經出發去了圭谷。

這是一個創造夢想誕生奇跡的地方。

如果說好萊烏的餐廳侍者的菜單下面可能就放著他的劇本,那圭谷的一個管道工修理完下水道,跟他的客戶談的就是威軟和望景兩種瀏覽器的優劣;如果說好萊烏逐夢人的公文包里是各種手稿,那圭谷人的腦海里就是創業的計劃。創新就像是基因,根植于每一位圭谷人的身體里。

這里有十幾所大學和幾千家高技術公司,是M國高科技人才的集中地。

「點金創投」的總部就設在了圭谷的廈山路。

這條路總長度不過兩三公里,一棟棟建築掩映在山腰轉角處濃蔭遮掩,道路綠化隔離帶後面是一棟棟漂亮的山間別墅。一切是那麼的平常,給初入者的觀感僅僅是M國一個富裕的社區,實則這里是西海岸的財富中心。

在隱秘的入口處,才能找到別墅主人的標示︰紅彬資本、黑金集團、標槍資本、所門羅創投……僅在廈山路2100號與3000號之間,就集中了80多家全球知名的風險投資公司,他們手握數百億美金的風險資本。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這些隱藏在灌木叢後面的風險投資家們為圭谷天才們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資金,與數字英雄們一起不斷地改變著世界。

如果說技術是圭谷崛起的動力引擎,那麼廈山路上這些風投公司則為這個引擎的運轉輸送了取之不竭的燃料。

這里是現代創新產業的金融中心,是所有高新技術創業者心目中的融資聖地。被譽為「西部華爾街」的科技風險投資行業中心。

不說別墅的天價,僅這附近的辦公樓年租金每平方米都高達1500美元,為全球最高。

由于陳學軍和李碩和其他風投基金不同的是他們不用募集資金也不用遍地篩選潛力股,他們已經有了目標清單。

因此陳學軍只在廈山路上的一家紅木酒店里包下了一間套房,這是一家西部風格的五星級酒店,這里也是廈山路的另一處「聖地」。

西裝革履的陳學軍正舉著酒杯在和兩個年輕人交談,這是黑金集團開辦的一場酒會,就在紅木酒店的舞廳里。

面積約260平米的舞廳內,天花板上垂下富麗堂皇的枝形吊燈,飾以銀緙絲的絲綢幕布覆蓋牆面,舞台上有演奏者彈奏著輕聲悠揚的鋼琴曲。

這里有幾十家風投公司的投資人,更多的是試圖向這些投資人推銷他們創業計劃的創業者。

其他著名風投公司的投資人周圍都圍了很多人,只有陳學軍這里寥寥無幾。他的名片上是一家沒有听說過的投資公司,偶爾有幾個年輕人來試試運氣也無一例外被他拒絕了。

剛剛又拒絕了兩個年輕人,依然一無所獲的陳學軍也不著急,慢慢的品嘗著手中的香檳。

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白人男人從大門走進來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陳學軍眯起了眼楮,剛剛準備過去卻看到他筆直走向了一個被人群包圍的高個光頭。

這個穿著藍色襯衫人高馬大的光頭就是世界著名風投合伙人霍洛韋茨,也是望景公司的創始人。

周圍圍著霍洛韋茨的人實在太多了,中年男人站在一邊等了很久才輪到他。「您好,我是丹尼斯•克勞利,您能看看我的創業計劃嗎?」

霍洛維茨看看面前這個已經出現地中海的中年男人,低頭翻了翻他手中的文件後搖搖頭,「抱歉。」

克勞利表情有些沮喪,但是還不死心。「這個產品真的很有前景,我可以給您詳細介紹一下,您一定會感興趣的。」

霍洛韋茨將文件交還給他,舉著酒杯抿著嘴唇搖搖頭︰「你不是剛離開威軟的25歲產品經理,如果你是,我會給你投500萬美元。」

「不投任何超過30歲的創業者」已是風投領域默認的一條潛規則。

被著名的投資人圭谷英雄當面表示他已一文不值,克勞利整個人都失去了精神。他被其他人擠到一邊,霍洛韋茨身邊馬上又被其他創業者爭先恐後的包圍了。

克勞利默默退開到一邊,他確實已經不再年輕,他已經42歲了。

克勞利曾經是威軟的產品經理,25歲那年他離開威軟,準備自己創業。憑借著投資企業家的投資的10萬美元和他借貸的25萬美元,他和兩位好友一起創辦了自己的公司。

但是由于沒有經驗也沒有專業的前景規劃,他們的公司在苦苦支撐三年後還是倒閉了。

初次創業失敗後的克勞利為了償還貸款和生活,到一家IT咨詢公司做高管,並且成功使公司收入翻兩番躋身10億美元公司行列。

雖然新工作很好,薪酬也很高,但克勞利還是一直沒有放棄創業的想法。這些年他一直在默默研發他的新產品,在終于突破技術難點完成了他的新產品後,他再次辭職創業。

但是當他帶著自己的創業計劃和產品試圖給公司融資時,投資人的態度讓他的心跌入了谷底,沒有投資人和風投公司願意投資給他。

盡管克勞利本人的工作經歷相當輝煌,可他已經不再年輕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