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沈宇接過紙條看了看沒有多問,左右看看周圍沒人才小心翼翼的將紙條放進上衣的內側口袋里。

沈曦看他這麼緊張的樣子也笑了,「爸爸,不用這樣緊張啦,你就試著聯系下這些人,聯系到的你就自己看著投資點就行。」

這張紙條上有十幾個名字,後面有些還寫著所在地和公司名字。現在他們大多還是不為人知的毛頭小子,在十幾年後卻都是華國聲名赫赫的互聯網大佬。

98年是華國互聯網發展的一個重要分水嶺,也是相當神奇的一年。

一批還未浮出水面的大人物都不約而同的在這一年開始他們的征程,直到十幾年後依然各領風騷。

華國第一代網絡的掌門人,華互聯網業的「教父」級人物老王還在到處尋找投資想要獨立創業。

34歲的老張畢業于清華大學物理系,在M國取得博士學位後繼續博士後研究。歸國後現在正在試圖通過一系列的造勢推廣他的網站,雖然現在根本沒人上他那個破網站。盡管那個小網站後來被稱為「華國最大的門戶網站」。

京城電信前100個用戶之一,國內最早的一批上網用戶——27歲的年輕人小丁在G省自立門戶後也想要轉型門戶網站,並招兵買馬,準備北伐。把一個十幾個人的私企發展至後來擁有近3000員工在M國公開上市的知名互聯網技術企業。

一個出生在H省的農村小子小周研究生畢業後當上了大公司總經理,走上了人生巔峰後為了完成「讓中國人能用自己的母語上網」的理想,毅然辭職創業了。

G省一個叫小馬的27歲年輕人靠著炒股得來的第一桶金也在這一年開始創業了。

H市另一個也姓馬的其貌不揚的小個子也在34歲這一年年底決定離開京城,帶著幾個老部下回H市創業。

一個姓李的京城大學留學生寫了本《 谷商戰》,借著做書的推廣為自己做宣傳。30歲的他剛歸國創業,在賓館租了兩間房,連同1個財會人員5個技術人員,以及合作伙伴,8人一行,開始了創建公司,做出了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

後來和H市小馬打得火熱的電商巨頭小劉,此時還只是鐘關村眾多櫃台經營者中的一個賣刻錄機的24歲年輕人。

華國最大的游戲公司創世人的兄弟倆。25歲的哥哥現在還在一家證券公司做主任。20歲的弟弟現在是一個寫免費程序的程序員,靠著一本編程書,邊學邊寫,終于寫出了自己的軟件,開始靠著共享軟件混跡互聯網江湖。一年後他們才會兄弟同心,跟幾個同學一起從50萬元現金起步共同創業。

當然還有一個傳奇的互聯網大佬,這一年,他重新出山,倒騰出日後風靡全華國的保健品,開始了其詭異的回歸之路。

這些尚未成長起來還在創業初期的巨頭在沈曦看來無疑就是一個個待挖掘的金礦,怎麼還會讓他們等外國人投資控股呢。

沈曦把這份名單交給沈宇也不是私自決定,而是經過了盧公的默許。這是對她的嘉獎,也是盧公對她歉意的補償。

有了這份名單,沈家也能搭上便車跟著喝點湯,起碼今後衣食無憂有了保障,虞婆婆說這是沈家應得的機遇。

沈曦又跟家人膩歪了一整天,晚上一起吃完晚飯後沈家人才離開。送走家人後正好晚上8點,沈曦上樓去會議室和金融小組開會。

之前她和金融小組眾人已經商議過,離岸風險投資公司「點金風投」已經準備完成,經過之前的兩輪金融戰後他們手上資金相當充足。

10月對金融小組來說無疑是個豐收的季節。

龍港金融大戰結束後,國際金融炒家和貨幣投機者們的數百億美元都永遠留在了龍港,龍港的外匯儲備空前強大。

且這次金融大戰中港府並未親自下場肉搏,龍港投資市場被國際投資者普遍看好。越來越多國際投資者將資金投入龍港,股市一片紅火,股價持續走高。

除了索菲斯和國際金融炒家們損失慘重外,這次在「龍港投資」的激勵下參與進來,那些將積蓄一股腦投入股市的龍港市民,華人還有公司全都大賺了一筆,一片歡騰。

由于有大批國際投資者的加入,金融小組在股價平穩上漲後逐漸將持有的股票和期貨月兌手並沒引起股價動蕩。

他們將港府的1100億港幣貸款還清後,金融小組持有的龍港股票期貨的估值達到280億美元!

在港府的幫助下他們從龍港月兌手套現出240億美元。繼續持有部分沈曦看好的總估值超過了40億美元的股票和期貨。

然後他們歸還了先前從亞洲各國辦理的短期貸款,當初貸款兌換後的75億美元,還款時只用了38億美元。

這一波金融風暴加上龍港的金融決戰,金融小組的成員拿著100億美元的存款憑證,還有不到100萬美元的「公關費」,空手套白狼的淨賺了242億美元!這還沒有算上他們在亞洲遍地投資收購的那些公司工廠。

還有華國在這次金融風暴後也節省了的數百億的投資額。龍港也平安度過危機,且外匯儲備和國庫都更加充盈,投資市場也一片繁榮。

索菲斯和國際炒家們費盡心思最終血本無歸,華國卻成為幕後的最大贏家。

還有7月時他們在M國納斯達股市上6.5億美元的做空也已經到期,受金融危機影響,納斯達股價持續大跌。金融小組又輕易收獲了超3億美元的收益。

金融小組將其中的150億美元上交國庫後。不算亞洲各國的公司工廠,和80億美元的龍港投資。他們目前手中還有61億美元的流動資金。

這筆錢他們也已經有了下一步規劃。

第一,繼續利用之前的十數家離岸投資公司,趁著納斯達股市低靡大肆買進看好的低價股票,甚至控股了多家M國互聯網公司。

第二,大量買進石油期貨。

由于亞洲金融危機爆發,石油需求減少,加之歐佩克石油產量增加,石油價格急劇下跌。

目前國際石油價格處于低谷,在10美元一線徘徊。

即使最有想象力的人,此時也難以想象,僅僅在十年後,油價已漲到130美元一桶。甚至最高達到147美元一桶。

在「六角大樓」事件前,石油價格的漲幅就夠他們再大賺一筆了。

第三,成立「點金風投」離岸投資公司,專注風險投資。

當然這個「點金風投」目標就不止局限于華國內了,他們的主要目標是圭谷那些同樣處于創業期間還是潛力股的未來互聯網大牛。

汪主任和蘇偉,商瑞主要負責股票和石油期貨,由陳學軍和李碩負責M國投資,宋智鴻和魯詠開負責國內投資。

沈宇拿到這份名單充其量就是當一個天使投資人。就是有錢有精力的個人投資,不參與企業運作僅僅是出資,投資金額小,幾萬到上百萬人民幣都可以。

而他們要做的風投目標是那種大型、有潛力的項目。他們不光是要投資賺錢,更是要用風投搭一座購買M國技術的橋。

因此他們先做的是圭谷的投資,國內投資可以先讓沈宇去聯系,先小額投資。他們也能得到更全面資料之後再進行大額投資。

沈曦正在和眾人商議國內投資的投資條款,會議室的電話響起來。

商瑞接完電話一臉興奮,「陳哥已經傳回消息,已經和名單上的多家公司創始人達成投資意向,投資條款他們都沒有什麼意見。另外有3家公司已經簽訂技術轉讓合同,還有幾家公司正在考慮之中。」

陳學軍和李碩半個多月前已經出發去了M國,「點金風投」的總部就設在了圭谷的廈山路。

這條路總長度不過兩三公里,道路綠化隔離帶後面是一棟棟漂亮的山間別墅。

在隱秘的入口處,才能找到別墅主人的標示︰紅彬資本、黑金集團、標槍資本、所門羅創投……僅在廈山路2100號與3000號之間,就集中了80多家全球知名的風險投資公司。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那些隱藏在灌木叢後面的風險投資家為圭谷天才們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資金,與數字英雄們一起不斷改變著世界。

如果說技術是圭谷崛起的引擎,那麼廈山路則為這個引擎的運轉輸送著了取之不竭的燃料。

這里是現代創新產業的金融中心,是高新技術創業者心目中的融資聖地。

「點金風投」就在這里高價買下了一間別墅。一個星期前,他們開始逐一聯系清單上的公司。

金融小組起草了一份「投資條款清單」,向被投資者作出初步投資承諾。

金融小組設定了兩種投資方案。

1.購買技術︰如果清單上的公司同意,他們將以優于市場價的價格直接收購技術。

2.投資控股︰通常風投公司會要求佔被投資企業30%左右股權,但他們的要求是百分之51的股權,以達到絕對控股。

由于點金風投的大手筆,已經有多家公司同意了出售技術。其他的公司創始人因為都在創業初期,雖然最初對于他們的絕對控股方案有些抗拒,但在他們巨額投資金額下都已經動搖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