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縱使放下了心中執念,胤褆照樣看胤礽不爽。

想想過去好些年都是這樣過來的,胤礽沒半點不適,要他說……若是某天醒來老大看見他就帶上三分笑,溫聲細語和顏悅色那才嚇人,冷言冷語不過常態罷了,就是羨慕他招皇阿瑪疼。

當然太子也知道皇阿瑪偏心自個兒,程度尤深,他不覺得有啥問題,看出身,他和兄弟們原就不同,假使用民間那一套說法,只他是原配嫡子,其余都是庶子,如何能放一塊兒比較?

再者說,皇阿瑪雖然格外心疼自己,對旁的兒子也沒少關心,尤其早年出生的都排隊夭折了,老大是第一個活下來的,他在皇阿瑪心中格外不同。胤礽至今也沒搞懂,怎麼後頭扎堆出生備受冷落的兄弟都還好好的,他這個兵權在握三番兩次隨皇阿瑪親征的反而把心態崩了。

老大這心理素質要登基為帝遲早讓大臣們氣死,他脾氣上來沒準能帶崩全朝。

胤礽趕緊搖了搖頭,把這可怕的念頭從腦子里甩出去。

作為儲君,他學的內容不同,大局觀和眼界也比兄弟們稍高一些,胤礽曾想過,如果不是自己,還有誰能挑起這付重擔。照他說,老大就該去領兵打仗,他壓根干不來天天批奏折這種事;老三純粹是文人做派,編修典籍倒是還行,政治眼光整個差了;老四的行動力在兄弟們之中應是最高的,只要上頭交代下去,他沒有辦不到,毛病不是沒有,老四身上有兩點非常致命,第一能讓他放心的人不多,他凡事都愛親力親為,當皇帝更重要不是自己做了什麼,是要知人善任,再有他還摳……胤礽假設他坐上那位置,總覺得會出現為了點芝麻綠豆的小事排隊砍頭的情況。

關鍵他干得出來!老四看著可靠,其實格外任性,愛記仇,並且下手賊狠。

外頭都說老四是太子/黨羽,他倆感情的確深厚,正因為關系好,胤礽最了解莫過于長期作對的老大,其次就是平素悶不吭聲但誰也不敢輕看的老四。

他對別人狠,對自己也狠,就是個狠人。

但凡皇阿瑪還想將王朝延續下去,老四基本就不作考慮了,對老五胤礽的評價挺高,平時看他樣樣都不是最出挑的,受夸的從不是他,回過神來想想,他樣樣都挺不錯,沒有明顯短板,心性好性子也沉穩,皇祖母將他養得很好,胤祺比別的兄弟都要世故圓滑。

胤祺是個備用人選,再往後就有點不成氣候了,八、九、十這一票性子都有點一言難盡,更小的還沒成年呢,能看出個啥來?

這麼過了一遍,胤礽心里非常酸爽,照這麼看,老五竟然是最好的後備人選?

他活到今天對老五的印象也沒多深,最近半年才熟一些,還是因為家有孕妻,總互相交流心得。

那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胤礽都在暗搓搓觀察胤祺,胤祺看起來同往常沒什麼不同,每日回府之後他都要狠狠松一口氣。總覺得被人盯上了,四下回望又沒看出誰有問題。

後來有一次,五、九兩兄弟在翊坤宮踫頭,胤祺就說他周圍不大干淨,胤還沒听明白,問說要不請個喇嘛來看看?

胤祺白他親弟一眼︰「我怕是有人想通過我對你做什麼。」

他把胤拽一邊就是想給提個醒,胤渾不在意,讓他多把心思用在毛頭身上,或者多關心五嫂也好,別操心這麼多。莫說正常人要針對他都不會繞這麼大個彎,哪怕全讓胤祺說中了,胤也不擔心自己的安危。

有件事沒傳開,他卻是知道的,先前科爾沁格格死在宮里頭,她的骨灰送回草原之後,科爾沁王公怒極。他好好地姑娘往京城去了一趟,才多久人就沒了?之後弄明白前因後果,他恨意倒是消減了個七七八八,對胤不顧情面的拒絕有些耿耿于懷,更多的還是羞恥,深感無顏見人。

他兒子腦子還清醒些,早就想到沒拖住妹子讓她進京去一定會有麻煩,現在人沒了,唏噓是有,也覺得顏面掃地,更多的還是松了口氣。

說句涼薄的,丟臉就這一買賣,至少沒讓她拖累一輩子。

要是她心里想的那些事真成了,後果更不敢想。

他倆明事理,做娘的卻鑽了死胡同,以死相逼非讓相公兒子給可憐閨女討個說法,她不信圖門寶音會自縊,說篤定是九貝勒動了手腳,他和他那個不近人情的福晉瞧著都是刻薄相,不是好人。

科爾沁貝勒滿心煩躁,就想回她︰知道他們不是良配,您就沒阻止妹妹?這會兒來當事後諸葛又有何用?

到底是生他養他的親娘,這話沒說出口。

他盡量勸,他娘還是鬧起絕食,非逼他們父子拿個主意,要是不給圖門寶音討個公道,她這就隨閨女去,她不想活了。

後來的事比話本子還精彩,他娘當晚嘴上就撩起泡,之後莫名其妙病了,病得不輕,巫醫看過也說沒法,說她這是要回歸長生天的懷抱。

他娘是心疼閨女,但和閨女比起來,還是自己的命更重要,絕食也不過是做戲而已,听說自己是油盡燈枯之相,她整個崩潰,非鬧著請最好的大夫來。

請誰都不管用,她一天天虛弱下去,卻沒人能診出病癥,後來她認命了,覺得吾命休矣,想叮囑一些事,順便反省了自己,說圖門寶音那性子是她慣壞的,悲劇是她造成的,她這就下去給閨女賠不是了。又說當初早該把話給她挑明,不該給任何希望,當朝皇子不是任人算計的,這位九貝勒的額娘可是皇貴妃……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她一番傾訴,情況反而有所好轉,之後發生的事更是讓科爾沁王公並他兒子開了眼,只要她生出打擊報復的心思,病情說危險就危險,能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好好反省,回頭又緩和過來。

翻來覆去折騰了兩旬,哪怕再遲鈍都覺察出問題所在,她終于沒再提算賬的事,請人來給圖門寶音做了場法事,讓她下輩子投好胎做好人。

科爾沁王公一開始不相信,他引到自家婆娘不動聲色測試過了,真不是誰在搞鬼,就有這麼邪門。

他慶幸自己沒昏頭,哪怕一開始不明真相,他也沒想過硬踫上愛新覺羅家,哪怕從前再怎麼疼愛圖門寶音,為個姑娘不值得,科爾沁女人死在宮里的還少了?

倒是科爾沁貝勒,他從前發自內心不太相信神明這一說,這回當真長見識了。

原來老天爺當真有眼,還天天盯著他們家。

京城里,之前有人擔心過科爾沁不願意善了,怕生事端,恐怕沒也沒料到一場風波以如此滑稽的方式落了幕,康熙耳聰目明,他最先得到消息,後來胤也听說了,還說他早就猜到會這樣。

為什麼不怕激怒科爾沁?

為什麼有恃無恐?

因為他有護身符!

只要福晉站在他身後,胤遇上啥事兒都不慫,有種你正面懟我!

……

胤拍拍五哥的肩,讓他別瞎想,比起誰又在算計他這種無聊的話題,他還有更重要的事。

首先是圍觀大阿哥黨內訌,眾官員加班加點拆伙。

其次這都開春了,再有段時間又到寶珠生辰,他還沒有任何準備。

最後今年又是大選年,篤定有很多樂子可看。

事實上,富察家也在琢磨今年選秀的事,首先馬齊有個閨女比寶珠小三歲,正該參選,闔府上下都是同樣的態度,不希望再送個姑娘進皇子後院,一怕她吃苦,二怕她被潑天富貴迷了眼。

他們琢磨過,覺得老二這姑娘嫁進皇家的機會不大,不過準備是必須的,搞不好又來一個董鄂氏呢。

馬齊福晉想著,自家雖然用不著靠閨女謀富貴,也不能讓她失了體統,屆時給寶珠抹黑讓闔族蒙羞就不美了。她同大嫂索綽羅氏商議之後,又多聘了兩個美名在外的體面嬤嬤來輪流教她規矩。

不僅是儀容體態,還有各種生存之道。

富察家姑娘不多,打小都享福,沒見過太多勾心斗角,成親之後怎麼過日子還是另一說,眼下只求她安安穩穩將選秀這茬對付過去,別讓同屆秀女給算計了。

哪怕還有幾個月時間,兵部尚書府已經忙起來,後來索綽羅氏又找過寶珠一回,先是說了她堂妹今年須得進宮選秀,屆時有個什麼狀況就得靠她照拂一二,總得把這關平安過了。

還有就是幾房都有兒子到該成家的年歲,有幾個人選,想讓寶珠看看。

寶珠頷首,讓額娘留了幾個名,當下沒說好壞,只讓她別著急,富察家男兒就沒有窩囊廢,要娶妻還不容易?定下來之前總得仔細瞧瞧,就怕挑中那等盛名在外其實不符的。

索綽羅氏也沒著急,只不過是對閨女迷之信任,遇上拿不準的事就想同她說說。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