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這是晉江自帶FD章節~妹紙們看不到正文的話請等一等哈~

「好多了。」俞皇後欣慰地模了模阿音的小腦袋,拉了她的手讓她挨著在坐了,笑問︰「阿音一路過來辛苦不辛苦?」

「自然不辛苦。路上好玩著呢。」

阿音知道俞皇後近來身子不好,就撇去了路途中那些奔波勞累之處,專撿了路上的趣事來講給俞皇後听。

小姑娘說話的時候眼楮晶晶亮,描述所見所聞生動形象,不多時俞皇後就听得入了迷,眼中的笑意也越來越深。

俞皇後又問了她一些有關江南的事情,阿音也一一答了。

「江南很不錯。」提起這個,俞皇後有些悵然,「當年我去過一次,只可惜沒玩多久就回了京。」

說罷,她和阿音又說了會兒話,這就讓小姑娘去御花園去尋其他人玩了。

看著阿音遠去的背影,俞皇後的思緒慢慢飄遠。

她今日特意讓阿音過來一趟自然是有目的。這和三年多年的一件事有關。

那時候俞正明還沒有去到江南,俞家三房尚在京中居住。那年的夏日里,冀行箴忽地病了,臥床不起,連日高燒不退。

這可愁壞了俞皇後,喊了太醫們輪番看診。可是冀行箴非但沒有好起來,反倒是病得更重了些。

在冀行箴又一次燒起來後,太醫一個個的都搖起了頭,只說是希望這回能夠挺過去。

俞皇後听聞消息後當場暈倒。

俞家的老太爺和老夫人緊張不已,命人進宮看望。來的剛好就是三老爺和三夫人,兩人把阿音也帶了來。

彼時俞皇後已經醒來。她生怕俞正明他們過了病氣,不讓他們靠近冀行箴的床前,甚至沒讓他們進屋。

可就在俞皇後和俞正明他們說話的時候,段嬤嬤急匆匆來稟,說是五姑娘跑到太子殿下那邊去了,攔都攔不住。宮人們怕吵到太子,不敢和五姑娘說太多。求皇後給個準主意。

俞皇後和俞正明夫妻倆急忙過去看,卻見阿音正趴在冀行箴的床前,好似在和他說著話。

程氏生怕阿音沖撞了病重的太子,好生訓斥了阿音一番又趕緊把她帶離了屋子。

說來也怪,自那一刻起,冀行箴的病竟然慢慢好轉了。先是降了體溫,而後慢慢康復。

後來俞皇後問起此事,冀行箴只說阿音給他口中塞了一片茶葉,其余的他也不知。

雖然一片茶葉應當是小姑娘的玩笑之舉,但不管怎麼樣,說阿音給行箴帶來福氣讓他痊愈也好,說阿音誤打誤撞不知怎地幫忙把行箴的病氣趕走了也罷。俞皇後是認準了那事兒是阿音幫了忙。

所以俞皇後就想求了陛下封阿音個鄉君,賞她些封地。

可當時如果立刻做這事兒的話,有些太過惹眼了。俞皇後就將這事兒稍微擱了擱。結果那年的冬天,俞正明就被調去了江南。阿音自然也跟著去了。

如今小姑娘回來,俞皇後就又想起了這事兒。

可是今日瞧見了後,俞皇後愈發喜歡起阿音來,覺得只封個鄉君好似不太夠,就打算和皇上商量下,看看能不能讓皇上給封個縣君。

*

阿音雖然很喜歡去御花園玩,但一想到冀行箴也在那個地方,她就有些遲疑。

那家伙看著文質彬彬的,其實道貌岸然得很。沒惹了他還好,一旦惹了他,可沒什麼好果子吃。反正宮里沿路的景色也不錯,不如在路上多走走,能和他少待一會兒也好。

這樣想著,阿音的腳步就慢慢緩了下來。又思量著要不要轉一條道走,免得這條路太短走不了太多時候。

正當她猶豫著要去選旁邊那條岔路時,岔路另一頭忽然出現了一行人,正步履匆匆地往這邊兒來。

當先那少年不過十三四歲大,身材中等,帶著微笑看上去十分得平易近人。

阿音認得那是大皇子冀符,萬分不願意和對方踫到,于是果斷繼續朝著自己剛才前行的方向走去。而且還特意加快了步子,免得對方走得太快而遇見。

結果一個不小心行得太快,好似才過了一轉眼的功夫,御花園就到了。

*

御花園中春.色初現,梅花開得正好。冀行箴信步而行,不時地回頭看著。

他知道母後身體不妥,想必私下里說話也講不了多少時候,小丫頭不多時就會往這邊來。可他等了半晌沒見到人,就和身邊的內侍低語了幾句,遣了過去看看究竟怎麼回事。

剛剛吩咐完這些內侍還沒來得及離去,冀行箴抬眼就看到了院門口那個猶豫不定的小身影。

左右人已經來了,他也就不再擔心。和內侍說了聲收回之前的吩咐,冀行箴好整以暇地緩步前行。

俞千蘭小聲和俞千雪說︰「姐,你看,太子殿下剛才還冷若冰霜,突然就春暖花開了。你說這是怎麼回事啊?」

俞千雪嫌妹妹這話說得太大聲,斜睨了一眼以示警告。而後她快速的環顧四周,望見周圍梅林後,心里有了主意。

太子性子清冷疏淡,在她看來,他正如這梅一般,孤高而又清雅。

莫不是他因喜梅而高興?

俞千雪隱隱有些興奮,強壓住滿心的喜悅,努力讓聲音放平穩幽幽然地道︰「梅香四溢,沁人心脾。到了這樣雅致的地方,自然心情舒暢。」

她特意將這話說得聲音略大了點,這樣的話,不管剛才太子听見沒听見俞千蘭的那番話都能听見她的言語。

倘若太子听到了俞千蘭的,那她這句就是在幫太子和俞千蘭解釋。倘若太子沒听見俞千蘭的話,那她這番感慨想必也合了他的心意。自然也很好。

俞千雪因著有些緊張雙手不由地握緊,忙掩在了寬大的衣袖下,免得被人發現。又微微低垂著頭,現出柔和恭敬的姿態。

俞 覺得俞千雪有些失禮,不悅地回頭看了她一眼。但見她眉目低垂好似知道錯了,就沒再多說什麼,只低嘆了聲。

冀行箴倒是真的听見了俞千雪的那番話。他下意識地側頭看了看,見周圍梅花果然開得不錯,心下一動,抬手折了一枝綠梅下來。

他手里捏著綠梅枝丫,又朝院門口看過去。

一個小小的身影正貼著牆邊走著,好似打算繞過了他們這一行,去往院子另一頭。

冀行箴知道,院子那一頭有一叢紅梅開的正好。可他記得,小丫頭分明最喜歡的是綠梅。如今卻怎的舍了綠梅往紅梅那邊去了?

思來想去,冀行箴忽地反應過來,頓時臉色微變。他雖然性子頗為沉穩,可到底不過才十歲大。看到阿音那樣刻意遠離的樣子,他心里就有些不太爽快。

旁人家的妹妹和哥哥都是關系很好的,偏他,心里頭只認準了這一個妹妹,還是個不將他當回事的。

他哪里不如俞林琛和俞林安了?

為什麼小丫頭只喜歡她那兩個哥哥不喜歡他?

冀行箴抬手就把那枝綠梅扔了出去。

好巧不巧的,那枝綠梅就落在了俞千雪和俞千蘭的旁邊。

俞千蘭避之唯恐不及,嗷地叫了一聲趕緊跳到旁邊去,拉住俞璃的胳膊不撒手。

俞千雪強壓住滿心的喜悅,上前躬身將綠梅拾起來。

這綠梅一看就是精心挑選過的,上面的梅花開得正好,枝丫的形狀也十分不錯。拿在手里好看,插在瓶中亦是不錯。

俞千雪覺得自己剛才那番話定然是說對了。說起來她們和太子見過的次數不少,只不過太子性子冷,很少和她們說話。

她鼓起勇氣上前,擺弄著那枝梅花,柔聲細語地說道︰「太子殿下可想飲茶?不若我分茶與你吃?」

冀行箴就想到了自己剛才烹茶給小丫頭吃的情形。枉費他對她那麼好,她卻不領情。于是心情更差,冷聲道︰「你會分茶?」

他話中的寒意讓俞千雪頓了頓,有些猶豫地道︰「會一點。不過才疏學淺,略知一二罷了。還望太子殿下不要介意。」

話到這個份上,莫說是冀行箴了,就連俞 都發現了俞千雪的刻意討好。

俞 輕喝道︰「二妹妹!」

俞千雪看著眼前的梅枝,不肯退縮,繼續去問冀行箴︰「太子殿下要不要吃茶?」

冀行箴雖心里頭不太高興,卻因教養而能刻意壓制住。但他平生最討厭這樣諂媚討好之人,看這個不熟悉的表親如此,他心下厭惡,嗤了聲輕聲道︰「既然才疏學淺,就莫要獻丑了。免得——」

話沒說完,他瞧見了那紅中帶金的小身影在不遠處閃過,話鋒一轉揚聲道︰「包子!給我過來!」

小身影晃了晃,最終停住了。

冀行箴知她听見了,心情轉好。低低笑了下,緩聲道︰「包子,本宮要喝茶,你來給本宮分杯茶罷。」

在她看來,俞 和冀行箴「算是相合」就足夠了,只要不是八字相沖便可。

但如今冀行箴明確表示了與俞 不投契反倒和阿音合得來……俞皇後就不得不多思量一番。

「你且讓我想想。」俞皇後輕輕揉了揉眉心,「這事兒,我得想想。」

冀行箴輕舒了口氣。

肯想想就好。只要母後不若之前那般偏向于俞 ,事情就還有轉機。

俞老夫人回到家中後靜等了幾日,均未收到俞皇後送來的消息。她曉得定然是俞皇後拿不定主意所以沒有立刻表態,于是她繼續靜等未曾聲張。

再過了些時候,宮里來了人,說是寒食節那日皇後娘娘要在宮中設寒食宴,邀請少爺和姑娘們進宮赴宴。

這日子可是還沒幾天就要到了。听聞這個消息後,幾位母親俱都開始忙活起來,給兒女們裁制衣裳,又吩咐了廚里到時候準備些可以帶進宮的吃食送給皇後娘娘。

俞老夫人也被這消息打了個措手不及。她沒料到皇後竟然還會想著再讓姑娘們去一趟,順道觀察觀察。細想為母之心皆是要為子女做最好的打算,俞皇後亦是如此,俞老夫人心里頭的那點點不悅就煙消雲散了。

寒食節的時候家中不生灶火,故而要將食物提早準備好。這些東西一來是要能擱得住,別前幾天做好到了正日子卻發餿發霉不能吃。二來需得能直接入口,不然的話這日不能生灶火,怎可能再將東西回鍋再燒?!

說實話阿音還是挺喜歡寒食節的。因為她喜歡吃 子,喜歡吃麻葉,喜歡香香脆脆的東西。到了這個時候可以放開肚子吃,家里有很多很多,怎麼都吃不完。

這天她懷里揣了個大荷包,荷包里塞滿了點心,邊吃著邊晃晃悠悠去廚房。路上剛好遇到了俞林瑞。

俞林瑞走路的時候看上去姿勢還是有點不太對勁,腳步發虛,身子也略略往右.傾斜,想必當初受了家法後帶的傷還未痊愈,依然在疼。

他低著頭沉默地往前走著,阿音在不遠處看了他片刻後,邁開小短腿蹬蹬蹬地跑了過去,邊跑邊喊大哥。

俞林瑞听到叫她的聲音後慢慢轉過身子,見是阿音,不由笑了,「五妹妹怎麼在這兒?」

看到她懷里的吃食,還有懷里鼓鼓的大荷包,俞林瑞了然,「前些天還听五弟說起這個來,說五妹妹讓針線上做的這東西大得嚇人。如今我可是見識到了。」

他口中的五弟便是阿音一母同胞的親哥哥俞林安。

阿音笑眯了眼,伸出自己的大荷包到俞林瑞跟前,「大哥要不要吃些?味道很好的。」又指了荷包和他解釋,「這東西小了不好用。我就讓人做了個大的。」

須知麻葉之類的點心又干又脆還有稜有角,若是荷包如尋常一般小,擱不了幾個點心就塞不動了。阿音吸取往年的教訓,特意讓人給她做了個特定的超大號。

看俞林瑞不吃,阿音就從中間挑了個焦脆的芝麻很多的麻葉,踮起腳來塞到他的口中,眼楮晶亮地期盼著看他,「大哥,好吃不?」

俞林瑞笑,「好吃。」

「那就好。」阿音點點頭,看俞林瑞要走,就又叫他。

俞林瑞回頭望過來。

「大哥,我覺得你那天做得很好,」阿音說道,「也覺得你實在是太厲害了。真的。」

俞林瑞怔了怔,這才明白過來阿音特意跑來尋他並不是為了給吃的,而是想和他說這幾句話。

那時候鄭少爺出言不遜詆毀俞皇後,他氣不過打了鄭少爺。結果回到家後換來了嚴重的家法處置。

阿音和他說的「那天」,顯然是指他打了鄭少爺的那一次。

俞林瑞目光轉柔,「我知道。」他微笑,「我也覺得自己挺厲害的。」

阿音拼命點頭,「不過咱們下一次注意著些,打人的時候別被他看到是你打的。這樣無論你把他打得多狠,你都不用挨罰了。」

俞林瑞原本滿心感動,听了她這幾句歪理卻是哭笑不得,搖頭嘆道︰「好說。下一回我不這麼沖動了就是。」

他忽地想起來一事,模了模身上,掏出一個小巧的玩意兒來,「喏,這個送給你罷。」

阿音趕忙讓丫鬟遞給她帕子,仔細擦干淨了手,方才將東西接過來。

這是個石頭雕刻的小墜子,做成燒麥的模樣,精巧可愛。無論是外頭皮兒上的褶子,還是里頭餡料的大米肉丁香菇,盡皆栩栩如生。

阿音歡喜不已,「給我了?」

「是。」俞林瑞看她笑得開心,就也開心起來,「早先我尋到的,只不過我不適合戴著。你這樣年紀的小姑娘剛好用得上。」

阿音當即就把腰上墜著的小玉佩拿下來,換上了這個掛在絡子上,還轉了轉身給他看,「怎麼樣?」

俞林瑞贊不絕口。

「多謝大哥。」阿音看他要走了,笑著和他揮手道別,「大哥你快點好起來啊。不然清明踏青都沒法一起了。」

「好。」俞林瑞揚聲應道。

阿音是真的很喜歡這個燒麥墜子,自那天收到後就一直墜在腰上,每天換衣裳換頭飾,這個腰墜也不換。直到入宮那天也還戴在身上。

看她這樣大家都很是無奈,就連性子沉穩如俞 都忍不住笑著和她說起這事兒︰「阿音你怎地佩上了這個?不過石頭做的罷了,和你這衣裳首飾都不搭襯。」

「我覺得挺好的。」阿音笑拿著那絡子晃了晃,小小的燒麥墜子跟著她的動作搖啊搖,「不是很可愛麼?」

看她如此,俞 也只能無奈地笑了笑。

此刻俞家的孩子們正一同往宮里行去。女孩兒們在一輛大馬車上坐著,少年們則是騎著馬跟在外頭。

這輛車子雖然大,可五個人擠在里頭還是有些局促。原本俞千雪說是要坐兩輛車子過去,誰料俞老夫人這次十分堅持,說讓大家坐一個便可。看祖母將她自己那輛大馬車拿出來使,俞千雪終究是沒敢再多說什麼。

此時見俞 和阿音在那邊說笑,俞千雪輕嗤著與俞 道︰「她喜歡的話拿著就是了。左右是個黃毛丫頭,配飾如何也沒人去理會。丟不了俞家的臉面就好。」

俞 見她說話夾槍帶棒,心中有些不喜,「都是自家姐妹,你何必如此?倘若你不願進宮去,覺得上次在宮里落了臉面,那你大可以和祖父母說一聲不去就是。沒必要把氣出到旁人頭上。」

俞 性子溫和,極少這樣嚴厲直接的指出旁人的不對來。也是俞千雪自打那日從宮里回來後一直都這般性子,說什麼都愛刺上幾句。不然的話俞 也不會對她這樣不滿。

俞千雪冷哼一聲盯著自己腳尖不搭理她了。

俞千蘭方才正和俞璃說著今日自己帶的吃食,听聞俞 和俞千雪爭執,她就停了話悄悄听著。見俞千雪生氣,俞千蘭就幫自己的姐姐說話,與俞 道︰「我姐最近好著呢。大姐不必擔心。」

俞 沒說什麼,挨著阿音坐了,並不再多理會。

過了許久馬車方才停下來。

這回依然是段嬤嬤來接她們,與上次不同的是,這回倒是將轎子抬來了。一共五個,她們幾個姑娘一人坐一抬轎子。少年們則是步行而入。

俞林瑞今日也跟著過來了。他的傷勢雖然未曾痊愈,不過也沒有太大礙。因著是皇後娘娘設宴,所以他強撐著來了這里。

女孩兒們依次往轎子邊行去的時候,俞家少年護著她們過去,準備等姐妹們坐好了後他們再往俞皇後那邊走。

這時候段嬤嬤悄聲和大家說道︰「今日鄭家也來人了。」

俞林瑞的臉色有點難看,進也不是,退也不是。

俞 忙問︰「怎地他們也來了?」

「是賢妃娘娘求的旨意。」段嬤嬤將事情大致講與他們听。

原來是鄭賢妃听說皇後娘娘要設宴,就央了皇上說要請自家孩子進宮來玩。

皇上初時沒有答應,後來不知鄭賢妃怎麼軟磨硬泡地,皇上終是允了。不過皇上當眾說了,皇後娘娘那邊想擺幾桌宴席都可,他都不干涉。但鄭賢妃這邊只準擺一桌。

只一桌的話,要麼是邀了家中男孩,要麼是邀了家中女孩兒,只能擇一方。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