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零二章 以小博大,三十倍利

七天的實踐考試,寶鏡和葉隱雪兩人小組真正開始賣冰棍兒是在第三天。

第三天,她們累計用模具做了各種口味的雪糕一千二百支,整個京城有多少名小學生?寶鏡「雇佣」了三十名童工,有兩名跳票,二十八名如約拉著小伙伴來買雪糕,並領取自己的報酬。

雇佣童工成本共計5塊八毛,除去損耗,第三天銷售雪糕1100支,冰棍兒五分錢一支,銷售767支,每只能賺4分錢,利潤共計30。6塊。各種女乃油口味的雪糕銷售333支,女乃油雪糕一毛一支,每只能賺6分錢,利潤共計23。3元。二十塊錢的本錢,到了第三天,已經翻到了71塊,除去雇佣童工的6塊錢,她們的本錢已經翻了三倍!

選擇自己進貨,一支一支銷售,第三天能回本的,寶鏡都給他點贊。

她拉著葉隱雪合伙,當然不僅僅是出于室友情。想要按照她的經營計劃,先期投入不是十塊錢能搞定的,拉葉隱雪入伙不僅多了勞工,還擴張了成本。但這種小本生意也不能拉太多人入伙,本錢太大並沒有多大用處,等到分紅時,紅利分到每個人的頭上就稀少了。

拿著自己親手賺來的六十多塊,葉隱雪頗為感概︰

「真正小本生意的經營者特別不容易,徐寶鏡,我是真的佩服你了!」

一毛幾分的,零碎的紙幣,雖然有廉價的童工可以雇佣,收錢找錢,想要一點錯都不出很難,葉隱雪真正體會到了個體小商戶的艱辛。

寶鏡但笑不語。

賣雪糕只有二十塊的本錢,還不如80年那會兒她和張鵬合伙做小吃攤本錢多。

現在的星美連鎖,就是從小吃攤賺取了本錢發展而來,做飲食特別辛苦,但成本低利潤高,是積累原始資本的好途徑。

然而寶鏡畢竟不是神,二十塊錢的本錢,又限定了經營內容,能在三天里翻了三倍已是不易。

葉隱雪問她下一步的打算,捏著六十塊的本錢,底氣自然要比一開始足。

「還剩四天,我們要一直做小學生的生意?」

寶鏡搖頭,「小學生好騙,可咱們也不能昧著良心,大冬天給小孩子吃太多雪糕,我怕家長結伴來砸我們攤子。」

也不是全然放棄小學生這個消費市場,整個京城的小學生人多勢眾,這個市場尚未達到飽和。

但寶鏡瞄向了更高端的市場。

她將工錢提到了五毛錢,小學比中學先放學,她和葉隱雪沒人分開負責一個片區,請了之前的小學生當推銷員,將消費人群對準了京城的各大中學!

「中學生」能做的文章太多了,有早戀,有校園暴力,量產各種學霸,奇葩橫行,集中培育各種中二病患者……咳咳,最主要是,他們兜里比小學生富裕。

中學生還愛追趕時髦。

十幾歲正是偷偷模仿大人的年紀,模仿大人穿衣打扮,模仿大人偷偷談戀愛,模仿大人的言行舉止。

寶鏡讓小屁孩兒們找時髦的中學生兜售雪糕,特別是遮遮掩掩一塊兒放學的男女生,只要擠兌幾句,男生可能不買支雪糕給女同學吃?

才一毛錢的零食,十幾歲男孩兒的面子,用一百倍的錢都買不到,簡直是無價之寶。

「哥,買支雪糕唄,有紅豆雪糕,女乃油草莓味,哥喜歡西瓜不,來一支?」

這些鬼精靈往往能將中學生們逗笑。

京城人愛貧,從老到幼,嘴皮子的利索不需要寶鏡刻意培訓。

不僅愛貧,還愛面子。

丟啥不能丟份兒,不能丟掉老京城人的驕傲嘛!

現在時髦冬天吃雪糕,不吃不是男子漢?呸,哥一次能吃兩支,那就給來兩支那啥味的,哦,葡萄味的雪糕還真沒嘗過,就它了。

咬在嘴里咯吱咯吱脆響,舌頭都凍麻木了面上還得端著,帶著紅通通的鼻頭以瀟灑的姿勢蹬著自行車離開,心里罵著那些小兔崽子……舌頭和口腔慢慢適應了那股低溫,到真透出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爽勁兒。

明天學校門口要是還有小兔崽子賣雪糕,可以考慮再來一支,唔,就嘗嘗西瓜味的明天。

女孩子們被男生故作瀟灑的狼狽樣兒惹得咯咯笑,三兩成群,圍著賣嘴皮子的小學生逗悶子。

「你年紀這麼小,不好好學習來賣雪糕,小心回家挨揍!」

呵,胡同里的調皮蛋們都是被揍大的,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小爺們根本不怕挨揍。

「這是誰出的餿主意呀冬天賣雪糕,生意能好嗎?算了,看你可憐,給來一支草莓味的!」

嘿,說是餿主意,你們不買的痛快?小學生心里月復議著,從裝了碎冰的陶盆里選出一支草莓味的︰

「大美人姐姐你拿好嘍,草莓味的雪糕一毛錢,最後兩支了,大美人姐姐有眼光……」

「臭貧嘴,還有我,來一支草莓味的!」

「我要西瓜味的,咦,還有蜜桃味兒的,真沒吃過,你們在哪里拿的貨,可真新鮮。」

類似的一幕幕,發生在京城許多中學門口。

放學時人流量特別大,只要十個中學生里有兩個停下來買雪糕,五十支雪糕能賣多久?一千五百支雪糕賣得很快,今天都是一毛錢的大雪糕,每支賺6分錢,純利潤就是90元,連本帶利則是150,除去廉價童工們的「工資」,兜里有鈔的中學生身上收獲了135塊。

這是第四天,寶鏡和葉隱雪的本錢已經翻了六倍多。

第五天時,她們有了足夠的本錢可以兼顧中小學生市場。兩人累得胳膊都使不上勁兒,做出兩千六百多支大雪糕,一百多塊全部投入到了生產成本中,兩千六百多支雪糕,為她們帶來了260塊的收入,除去人工成本,還剩245元。

第六天她們簡直忙得沒辦法出門兒,興致勃勃的小推銷員們不得不親自上門取貨。

推銷員發展到了60名,足記遍布各大城區,第六天共計銷售雪糕四千七百多支,兩人的本錢變成了440元。

和最開始的20塊成本相比,已經翻了足足22倍,這是資本的瘋狂累積,葉隱雪嘴角抽搐︰「那還念什麼書,就拿賣雪糕來說,不出一年,是不是連小車都能開上了?」

楚曼靈拿著DV,記錄著兩個女孩子在燈下數毛票的畫面,忍不住插嘴道︰

「這哪里是做生意,簡直是搶錢,本錢翻滾成利益,又投入到本錢里循環……也不是特別難的操作手法,你們會擔心被同學超過嗎?畢竟,我們也不知道其他人的進度,誰知道有沒有賺到了同樣多的錢。」

寶鏡失笑︰「過程看似簡單,其實是不可復制的。賣雪糕是能買小車,正常途徑不知道要攢多少錢。個體商戶是沒辦法利益最大化,所以我們要雇佣廉價的童工。人手充足了,我們才能迅速佔領各大學校市場。推陳出新的口味,新穎的銷售模式,是市場還沒反應過來,我們才能瘋狂賺取利潤!」

做生意哪有說起來那麼容易。

如果她不是有在管理星美時累積的經驗,別說給她一只三十個人,後面擴充到六十人的銷售團隊,就算讓她帶領三個推銷員打天下,可能都指揮不動。寶鏡調動了小學生們的好奇和積極性,不服輸的個性,讓他們做什麼都有攀比心。

而且是不是每個小學生都能把所有的銷售款帶回來?

寶鏡一早記下了他們所有人的學校和班級,包括家庭地址,從心理上讓小學生們不敢亂來。

二來,這是民風淳樸的80年代,80年代末期社會風氣還沒變壞,你擱二十年後看看,雇三十個成年銷售員這樣干,能有五個不昧錢的,都是運氣好。

小學生們的積極性,一周時間也用的差不多了。

而且她和葉隱雪打了許多同系學生一個措手不及,這兩天已經有人發現了她們的秘密,可能開始競相模仿,所以在第七天,寶鏡不打算將四百多塊的本錢全部投入到生產中。

她準本消減產值,只生產兩千支大雪糕。

銷售完這兩千支雪糕,她和葉隱雪大概會有600元的營業額。

和20元的成本相比,已經翻了30倍……寶鏡自覺已經將以小博大發揮到了最佳狀態,如果依然有牛人能勝過她,寶鏡心甘情願參加期末考試。願賭服輸,反正大不了掛一科,來年重考便是。

實踐考試的最後一天,如寶鏡所料,果然有人在試圖打入學生市場時,發現了寶鏡二人的經營模式。

守在各大學校門口的小小推銷員們,不僅是寶鏡的「童工」,也有受雇于其他京大學生的。

他們復制了寶鏡的銷售模式,只可惜太遲了……熟練的小推銷員們他們沒有,市場的先機也沒有,只能拾人牙慧,跟在後面揀點殘羹剩菜!

老話說,寶鏡和葉隱雪吃肉,那些自詡聰明的京大同學們只能喝點肉湯。

第七天果然如寶鏡猜測,受到其他人的沖擊,兩千支雪糕堪堪銷售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