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44.第44章 絕妙主意

看到這句話的你已進入異次元,請前往晉/江購買正版。

粥還未熬好,劉嫂子就上門來了。昨日清薇炖紅燒肉,那一聞就是肉味,劉嫂子為人厚道,想著若是那時登門,清薇少不得又要分送自己一些,便沒來。今日聞著是米粥的香氣,雖然比之尋常米粥不同,但總不會比肉更金貴,她這才過來。

「姑娘這是在做什麼?香得我在家里都坐不住了。」她進了門,便含笑問。

清薇道,「嫂子來得正好,我正要討嫂子的主意。我昨日吊了一鍋高湯,自己一個人吃不掉,因此想著,多多的熬了粥,抬到接上去賣,嫂子看可行?」

「可行可行!這樣香的粥,怎麼不行?」劉嫂子連連點頭,「我這一路過來,看著大伙兒都好奇姑娘在做什麼呢!現下付了錢就能吃到,只怕頃刻就搶光了。姑娘可得先給我留些才好。回頭我家去拿錢給你。」

「嫂子在這里用便是,談什麼錢不錢的?」清薇道。

劉嫂子臉一板,道,「話可不能這樣說。姑娘同我親近,我自然是高興的。但生意歸生意,錢還是要給的。否則開了這個頭,往後你有多少能送?」

「嫂子是爽快人,那我就愧受了。」清薇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咱們往後還要常來常往,先定下規矩也好。」

其實她雖然想做生意,其實還有些抹不開面子。畢竟自己在宮中時,除去最開始學規矩的兩年,一直都是有身份有體面的大宮女,受主子倚重,許多事情不必開口就有人爭著去做,這利潤銅臭之事,自然也是不消她操心的。——給主子們用的東西,自然緊著最好的來,何曾計較過要花費多少?

如今卻連幾個銅子的粥也要錙銖必較了。

但清薇也很清醒。宮外跟宮中不同,往事如煙再要休提,以後的日子怎樣,還要看自己如何過。無論如何,這些事情是該學起來了。

想明白之後,她便向劉嫂子請教起來。

劉嫂子自己也不是沒有做過這樣的小生意,可惜手藝不行,賣不出去,就沒有賺頭,因此後來才改成了幫人漿洗縫補、灑掃庭院,做些粗笨活計。不過之前的經驗總是在的。

所以在她的幫助之下,清薇很快定下了每一份粥的定價和分量。此外,因著清薇的器具不全,沒有桌椅板凳和足夠的餐具讓人坐下來吃,因此劉嫂子給她出主意,讓大伙兒自己帶著大碗或是盆來,買了帶回家去。

並且劉嫂子自告奮勇,願意當這個免費的活廣告。

所以接下來,她就招搖的端著一盆粥,穿街過市的回了家,一路上粥香彌漫,自然引得不少人來問,劉嫂子有問必答,順便幫忙宣傳了一番。于是等她拿了錢回去付賬,跟清薇一起將粥抬到街口時,已有不少人拿著食具在這里等候了。見兩人來了,便一擁而上。

清薇見狀又是心慌,又是松了一口氣。

心慌的是這麼多人,又忙又亂,自己一個人怕是應付過來。松了一口氣,自然是因為這陣仗根本不需要她站在街上吆喝叫賣,考驗自尊。

好在劉嫂子在一旁幫忙盛粥,清薇只管收錢,倒也還算能應付。沒多久,滿滿當當的一桶粥就都賣完了。還有不少沒買到的留在原地不肯走,一邊打量她一邊問明日還賣不賣粥。

清薇素知大魏治下天下太平,百姓們日子好過,也肯花錢,但今日才算是有了深刻的體會。

她記性好,雖然開始收錢時忙亂了一陣子,但很快就有條理起來,這會兒雖然不能準確的說出這些粥賣了多少錢,但大致估算還是沒問題的。就這樣一桶粥,收來的錢總有二百文上下。

昨日清薇采買席面所需要的食材,也不過花了一吊錢。其中最貴的是肉菜,骨頭算是半搭半送,加上米,成本至多不到百文。

也就是說,這一早上的功夫,清薇就掙了一百文錢。雖說在她看來著實不算多,但這幾日只有出沒有進,如今好歹是有些變化了。這樣想著,清薇便含笑道,「今日這粥也只是試賣,若是街坊們喜歡,明日自然繼續,還請大家多多捧場。」

眾人都點頭答應,又問她幾點出攤,儼然是擔憂又像今日這樣買不到。清薇一一笑著答了,等眾人散去,放松下來,才覺得渾身疲憊,是在宮里多年未曾有過的了。

「姑娘不習慣吧?」劉嫂子說,「做生意就是這般,忙起來的時候沒個準數,不過掙幾個辛苦錢罷了。」

清薇點頭,又道,「今日多勞嫂子幫忙,否則我一個人怕是應付不來。」

「姑娘的手藝好,東西自然不愁賣的。」劉嫂子道,「怪道都說宮里出來的人了不得,見過世面,又有手藝,我們家里那些丫頭,通被比下去啦!」

兩人寒暄著,將帶出來的東西收拾好,便打算回去。正要走時,旁邊有人抬了兩筐新鮮的桑葚走過,清薇連忙抬手把人叫住,「你那葚子怎麼賣?」

那人站住了,轉頭道,「姑娘想怎麼買?」

清薇有些不解,劉嫂子已經趕上來拉著她,朝那人笑道,「馬五,你這果子博不博?」

「劉嫂子要博果,自然是博得的。」馬五便將挑子往旁邊一放,「都是今兒一大早摘下來的葚子,新鮮著呢!嫂子說,怎麼個博法?」

清薇這時已明白過來,听聞民間賭博盛行,但凡身上所有的東西,都可以拿出來博。這博果自然也是其中一種,或是猜數量,或是擲骰子,或是扔銅錢,不一而足。

劉嫂子轉頭對清薇道,「姑娘若要買果子,倒不如拿幾個銅子出來取樂。」

清薇道,「我沒試過這個,听著倒是有趣。」在宮里時,她只听虞景說過,這樣的風氣須得遏制,如今自己親眼見了,倒覺得有趣。又問馬五,「你這一框葚子值多少錢?」

馬五听了,一拍大腿,「姑娘也不必問價錢,若你博勝,這一筐桑葚都送你也罷。若我勝了,姑娘便都買下,如何?」

「馬五,你莫不是瘋了?這許多葚子,放到明日就壞了,買來作甚?」劉嫂子在一旁道。

馬五擺手,「不博就罷了,我這葚子十文錢一斤,不二價!」

桑葚自然是賣不到十文錢這樣高價的,馬五這麼一說,擺明了就是不博就不賣。劉嫂子不由轉頭去看清薇。清薇笑道,「馬五哥是個爽快人,便是買下這一框葚子又如何?那咱們就博這個。」

馬五立刻笑了起來,「還是這位姑娘識貨,又爽快!」說著從懷里模出一個色盅遞給清薇,「姑娘請。」

清薇接過來,仔細檢查了一遍,遞給旁邊的劉嫂子,「勞煩嫂子做個荷官。」

劉嫂子有些遲疑,胡亂搖了幾下,又抬頭去看二人。馬五道,「姑娘先請?」

「大。」清薇也不推辭,直接道。

馬五接過色盅,揭開一看,果然是一個六,一個四,一個三,不由驚奇的看了清薇一眼,咬牙道,「再來。」

「再來,馬五哥那另外一筐葚子就保不住了。」清薇笑著道。

馬五便猶豫起來。他今日出門,這滿滿兩大筐的桑葚,若是帶不回錢去,恐怕家里頭又得不安生了。思來想去,只能將色盅揣進懷里,指著其中一筐桑葚道,「罷了,給你便是。」

清薇抓了幾個銅子給他,「我不佔馬五哥的便宜,這是買筐的錢。」

一筐桑葚少說也有十幾斤,加上旁邊還有不少雜物,因此又只能麻煩劉嫂子幫忙搬回去。

回去的路上,劉嫂子不由道,「姑娘的手段,我是服了。這博果的我也見過不少,往往多是那賣果子的得利,不過幾文錢的事,眾人也不與他計較。這個馬五尤其賴皮,他是從小在賭桌上混大的,年輕時也爛賭,後來娶了媳婦,有人拘束著,才稍好些。只是但凡手里有個東西,便都要博。只這條街上不少人都試過,從沒人在他手里討著好。姑娘今兒才算是讓我開了眼界了。」

清薇微微一笑,「只是小道,不足掛齒的。」

回到自家院子里,將東西放下,清薇便數了二十文錢出來,「今日多得嫂子幫忙,不然我哪有如此輕松。這些錢,嫂子手下吧。」

「姑娘萬不可如此!」劉嫂子連忙推拒,「我不過搭把手,這錢卻是不能拿的。姑娘若真心謝我,把那葚子稱兩斤與我,拿回家里哄孩子便是。」

清薇想了想,也不強求,找了布袋出來,裝了滿滿一袋子給她,「嫂子拿回去吧。」

劉嫂子看著剩下的大半筐桑葚,不免替她發愁,「姑娘要這麼多桑葚來做什麼?吃不了,白放著就壞了。這東西還容易招蟲子。」

清薇道,「用來做吃的。」

「這也能做吃的?」劉嫂子驚訝,頓了頓,又道,「姑娘是打算做了去賣?」就算是做吃的,這一筐也太多了些,清薇自己要吃到什麼時候?加上先有了賣粥之事,她自然有此疑問。

「正是。」清薇笑著點頭,「只是究竟能不能賣出去,我心里也沒底。嫂子先看我做了,如何?」

因此他抬手在孫勝肩上狠狠拍了一把,「好小子,你是被派來打探消息的吧?」

孫勝嘿嘿笑著,不說話。趙瑾之又轉身進了灶台後,撈出一塊鹵肉,麻利的切了遞給孫勝,「行了,這是給你們的。拿回去分了吧。」又指著清薇道,「這位是趙姑娘,同我的妹子一般,有什麼事多看這些。」

「既是趙大哥的妹子,那也是我的……」他本來想說「也是我的妹妹」,但看了看清薇,又不確定了。二十多歲的人和十六七的小姑娘比,無論精氣神都大不相同,這點眼里,孫勝還是有的。他頓了頓,道,「趙家姐姐好。」說著又朝清薇躬了躬身,「趙大哥的妹子果然也不同凡響。這肉聞著就讓人流口水,滋味必定也好。我長這麼大,也是自詡無肉不歡的,還沒吃過這味道。往後若有什麼事,只管招呼咱便是!」

「多謝。」清薇道,「往後常常過來便是。」

孫勝「哎」了一聲,轉身要走時,又問趙瑾之,「趙大哥不先去點卯麼?」他壓低了聲音,「再過一刻,陳將軍就該來了。」

趙瑾之看了看天色,可不正是?連忙朝清薇打了招呼,領著孫勝匆忙走了。

邱庭波一張餅就著肉吃完了,又去巷口買了一張,慢條斯理的吃了大半天,將最後一口塞進嘴里,這才滿足的拍了拍肚子,然後意識到——他好像吃撐了。

他雖然年紀輕,但已經開始講究吃飯只要七分飽的養身之道,已經許久沒有吃到這麼飽過,撐得難受,只能繼續坐著消食。反正翰林院的差事清閑,他最近的工作便是整理宮中藏書閣里的各種藏書,這是個工程浩大的工作,大魏立國至今七十年,幾代翰林院官員的時間都好在里面,也沒有多少進展,沒誰指望他能完成,只不過是打磨年輕人的性子而已。

不過邱庭波自己本來就足夠沉穩,慢條斯理跟個小老頭似的,每天詩酒茶書,好不愜意,就連翰林院那些老學究們,提起他來也要豎個大拇指。所以這磨性子的差事,也就只需要點個卯,並不著急。

于是他就一直坐在那里,一邊喝茶消食,一邊不著痕跡的觀察清薇。

這位讓趙瑾之在意的姑娘,自然也引起了邱庭波的興趣。不過他即使有興趣,也不會表現出來,讓人不舒服,而是默默觀察,直到得出結論。

不過今天,沒等他得出結論,清薇在忙碌告一段落之後,便從灶台後轉出來,走到他對面坐下,問,「邱大人看了我一上午,可看出什麼了?」

「你知道?」邱庭波不由一愣。他這一雙眼楮觀察過的人有許多,幾乎沒人會察覺到這種觀察,所以他對自己是很自信的。這會兒听見清薇這麼說,他倒不尷尬,只是在心里道了一句有意思。果然,趙瑾之身邊的人,都不是普通人。

哪怕是個賣鹵肉的姑娘。

但話又說回來,能夠做出這樣的鹵肉,本身就已是不凡。

「我不該知道?」清薇反問。

邱庭波一笑,「是在下眼拙了。以姑娘的才能,何須在此當壚?若有用得上的地方,只管開口就是。」

「邱大人和趙大哥關系想必很好,你既如此說,往後若真有事,不會同邱大人客氣的。」清薇含笑道。

邱庭波連忙擺手,「找我幫忙自然沒問題,但我跟趙瑾之天生八字不合,是一輩子的死對頭,在我面前,就別提他了。在他面前,最好也別提我。」

清薇聞言只是微笑,是與不是,她自己心里有判斷。有些人看起來是敵人,其實卻是知己之交,有些人看起來是摯友,卻會背後捅你一刀,這種事,怎麼能說得清呢?

于是等趙瑾之點卯結束回來,就看到清薇正跟邱庭波相談甚歡。不知道為什麼,看到這一幕,他心中陡然生出了一股危機感。

邱庭波很招女人喜歡。雖然才子總會多與佳人牽扯,但邱庭波比一般才子更得女人青睞。因為他身上總帶著一種萬事如風過耳的淡然與灑月兌,渾身上下都是詩意。這是趙瑾之頗看不慣的地方,但女人們喜歡。尤其邱庭波從不越禮,總是溫柔認真、憐香惜玉,與他相處,會讓人覺得被尊重,被呵護,十分舒服。這種男子,也無怪姑娘們總會遺情。

但他看似多情,實則無情,沒有哪一個女子,能留住他的視線和腳步。

雖然趙瑾之也相信清薇不是十幾歲的小姑娘,當會有自己的判斷。但想想她從前一直在宮里,那是女子扎堆的地方,未必會明白這些。

于是他大步走了過來,故作驚訝的看向邱庭波,「邱侍讀怎的還在?方才我過來時,看到方老大人往翰林院去了。」方老大人是翰林院長官,為人方正,最喜歡做的事就是考校新來的年輕人的學問。就算是邱庭波,對上他也沒轍,只能老老實實安守本分。

這會兒听見趙瑾之這樣說,他本來疑心趙瑾之在詐唬自己,但又覺得他不是這種人,即便要詐唬也不該找這樣的理由,于是將信將疑的站起身,同清薇告辭了。

趙瑾之在他的位置上坐下,問清薇,「怎麼這會兒就沒人了?」

雖說已經過了辰時的人流高峰期,但就算官員坐衙也不可能坐一整天,陸陸續續會有人覺得餓了出來覓食。清薇這里生意這樣好,不該一個人也沒有。

壯兒正在收拾另一張桌子,聞言笑道,「趙將軍不知道,咱們的鹵肉,已經賣光啦!」

「都賣完了?」趙瑾之詫異。

壯兒道,「還剩幾塊,趙姐姐讓送了一塊給前頭賣烤餅的張大哥,說是剩下的都給趙將軍留著,給羽林衛的大人們加個菜。」之前孫勝拿走的那一點,肯定是不夠分的。

趙瑾之不由道,「這又何必?那幫小子胡吃海塞,有多少也不夠他們造的。你只管賣就是,他們若要吃,自然自己來買。」

「今兒頭一回開張,拜拜地頭罷了。」雖說這條街上往來的多是達官顯貴,但真要論到「現管」,還是羽林衛。畢竟他們護衛皇城,一天十二個時辰都有人巡邏守衛,只要站在街上喊一聲,立刻就有羽林衛過來處置。

所以趙瑾之想了想,也沒有推月兌。他站起身對清薇道,「既然賣完了,索性收攤回去休息,我看你一直在揉胳膊,怕是不好受。我那里有些好用的藥酒,回頭拿給你。」

「多謝。」清薇捏了捏手臂,「到底是高看了自己。」

「已經很好了。」趙瑾之道,「但這不是久長之計,還得想想辦法才是。否則大約堅持不了多久。此事回頭再議,我先去當值了。你們回去的路上小心些。」

清薇應了,站起身取了包好的肉,送他離開。轉回頭時,便見壯兒和小六子都盯著自己看,不由笑道,「看我做什麼?快將這里收拾了,咱們就家去。昨兒不是說要在我那里習字?」

兩個孩子聞言,立刻忘了趙瑾之的事,興奮的答應著,手腳麻利的開始收拾東西,沒一會兒,便將鍋碗瓢盆都收拾停當,放回了車上,而後三個人便推著車回家了。

出巷子的時候,張阿牛也正在收拾攤子,見了她們,便立刻笑著招呼道,「托了趙姑娘的福,我的餅也賣得差不多了,準備收攤回家歇半天去。明兒多揉些面,說不定都能賣出去。」

清薇聞言,便站住了,道,「這話不該我說,不過張大哥明兒還是照常準備的好。今日只是一時火爆,做不得準。」

張阿牛想想也是這個道理。況且要是清薇準備的肉不多,賣完了之後,他的生意自然也就沒那麼好了,倒也不急著增加,且看看事態再說。

他點頭道,「這話有理,多謝姑娘提醒。」又轉身從自家攤子上提出一個油紙包袱,「這是我烤的餅,姑娘不嫌棄,帶回去吃吧。」

清薇讓壯兒接了,這才同他道別。

雖說生意結束得早,但清薇其實並不輕松。回到家里,教了壯兒和小六子幾個字,讓他們自己練熟了,再回家默寫。等院子里清靜下來,清薇回到房間里,勉強換了衣裳,便直接躺到了床上。

躺了一會兒,她又掙扎著坐起身,將錢袋倒出來細數。

其實銅錢本有定制,每文的重量是相等的。所以嫻熟的生意人,甚至不需要數數,掂一掂就知道有多少了。清薇達不到這個程度,但大致估算還是可以的。這袋子里,大概有二十貫左右。

不過清薇還是細細的點了數,按照一貫一千文錢,用繩子穿了分開,總共是十九貫還余四百三十文。

除去她自己本來拿出來找零的二百文,再有肉、調料和柴火之類的本錢,大約在十貫上下。——這些東西都是托了劉嫂子和馬嫂子找相熟的人去買,不但東西都是精挑細選,而且要的量大,價錢也實惠。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