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25.第25章 油炸荷花

趙瑾之沒來得及回家向祖父認錯,便先迎來了另一件大事。

邱家的老夫人七十大壽,整個京城的人幾乎都被這件事吸引了視線。數得上關系的官宦之家,皇親貴冑都紛紛遣人道賀,關系稍微親近一些,或是地位低些的,更是親自登門拜訪。這幾日邱家的大門就沒有關上過。

就連宮中也特意降下恩典,明面上是褒獎邱家的功勞、老婦人的德行,但人人都知道,江南的事情才過去不久,甚至後續處理都沒有結束,但朝廷卻不希望百姓們的視線再盯在這件事上了。

畢竟,認真算起來,的確算是帝王失德,所以這件事不能說,最好都當做沒發生過。

這般熱鬧的勢頭,到了正日子這一天,自然就更加不能怠慢了。邱家也算是豪氣,索性在門口的巷子里擺了一整日的流水席,讓京城百姓們同樂。府中自然也要設宴款待賓客們。

趙家跟邱家的關系不差,自然也要派人前往賀壽。當然,這跟趙瑾之沒什麼關系,自有趙家如今當家的人前往。

不過他自己卻也是要去的。

清薇的攢珠繡已經給了他,今日他就是要去將這份壽禮送出去,到時候,想必邱庭波的表情會很好看。這種想法其實有些幼稚,但趙瑾之自己渾然不覺,對他來說,跟邱庭波的孽緣從年幼時就開始了,彼此針鋒相對那麼多年,不想改,也不必改。

他們不肯承認對方是自己的朋友,但放眼同齡人之中,能夠讓他們這樣對待的人,也不過這麼一個。

這天趙瑾之照例早早就起身。這時候天還沒亮,街上也一個人都沒有。趙瑾之沿著街往城外跑。他的速度太快,如果這時旁邊有人,或許只能察覺到一陣風從身邊刮過,甚至看不清他的模樣。

雖然棄文從武在當時是趙瑾之「不得已」的選擇,但既然選了,他也沒想過要混日子。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用各種方法打熬自己的身體,才有今日的他。他當初選入羽林衛,家里甚至根本不知情,自然也不會有人替他打點,全憑自己的一身功夫。

他的頂頭上司陳老將軍親自點他入羽林衛,將他視為心月復培養,可惜趙瑾之能力雖然出眾,人卻憊懶得很,到了而立之年,也還是個羽林中郎將。因為這個,陳老將軍明里暗里不知對他發了多少脾氣。

要是他老人家知道自己接下來要做的決定,估計會氣得暴跳如雷,用馬鞭子抽自己一頓吧?

這年頭在趙瑾之腦海中一閃而過,但他從來不是會躊躇猶豫,懼怕改變的人,既然想明白了,自然就必須要去做。

一路跑到城外,趙瑾之在河邊找了個地方,開始練拳。練了一趟拳,又開始練劍。他手里只有一柄劍,卻能當成刀槍棍戟來用。等這些都練了一遍,他渾身已經完全被汗水浸濕了。

趙瑾之月兌了衣裳,就這麼直接走進河里,潑水清洗。他先洗了衣裳。夏天的衣服料子薄,洗完了擰得干干的,身姿矯健的爬上去,將他們掛在最高的樹上讓風吹一陣子,等他沐浴完畢時,也就半干了。

穿好衣服時,天光已經微微發亮。趙瑾之回去的路上,看到人家蓮池里的荷花開得好,便手腳靈巧的攀上牆,翻進院子里偷偷的采了一朵。等他回到住處時,荷花上的露水都還在。

趙瑾之回到家里,翻找了半天,沒能找到可以插瓶的東西,索性拿了個白瓷的碗出來,直接將荷花的睫擼掉,只留下完整的花朵,碗里放上水,再將荷花放上去,倒也勉強能看。

他捧著碗走到院子里,沒理會放在一邊的梯子,仍舊翻牆過去,小心的將手里的碗擱在了清薇門前。

這段時間,他時不時的就會給清薇帶回來個花兒果兒之類的東西,走的多半都是這麼個流程。

放好了東西,趙瑾之才回去換了衣裳,帶上壽禮,前往皇城。——他今日仍舊要當值,須得等下了值了才能去邱家賀壽。不過這種大日子那邊恐怕要一直鬧到深夜,倒也不必擔心去得晚了。

果然,趙瑾之到邱家時,這里還十分熱鬧。有官員今日休沐或是請假,就來得早,但大多數也是這時才來,趙瑾之混在人堆里,並不顯眼。

邱庭波身為晚輩,被安排在了門口待客。站了一整天,自然不會有多好過,正勉力打點起笑容,迎面就看到了趙瑾之。

「你來做什麼?」他立刻笑眯眯的迎上去,「我還以為這種場合,看不見趙中郎呢。」

「別人家可不去,這里卻是必要來的。」趙瑾之道,「何況我給老夫人準備了一份大禮,總要親自送她老人家才好。」

邱庭波掃了一眼他手里的盒子,眼珠一轉,轉身對旁邊的人交代了幾句,便拉著趙瑾之往里走,「既如此,我得親自送你到祖母面前去,看看你送了什麼,也讓我們跟著開開眼。」

正好可以擺月兌站在門口的苦差。

趙瑾之對他的打算心知肚明,也不揭穿。兩人臉上都帶著笑,若是不走近听他們的對話,想必會以為二人關系很好。

老夫人年紀大了,這幾年精力一日不如一日,不過今日這種大日子,她自然也要打起精神來應對賓客。不過眾人都肯體諒她,中午時請她老人家小睡了片刻,這會兒正是精神的時候,跟一干貴婦們坐在一起說閑話。

說的也不過是各家子孫,誰有出息,誰有聰明懂事,誰最孝順……總之這個場合,不會有不好听的話。

見邱庭波領著趙瑾之進來,諸位夫人們臉上表情各異,不少人都轉臉去看坐在邱老夫人下首不遠處的中年美婦。

趙瑾之先給老太太磕了頭,這個年紀,老太太竟還高興得賞了他一個荷包,讓趙瑾之哭笑不得。磕完了頭,他站起來,又轉身對旁邊的中年婦人行禮,「二嬸。」

「瑾之也來了。」趙二夫人含笑點頭,站起身親自將他扶起來,然後朝邱老夫人道,「這孩子,從前就是他同庭波兩個關系最好,現在還是跟從前一樣。」

「是啊,趙大郎還有壽禮送給您老人家呢!」邱庭波笑著湊到老太太身邊,「他這幾年沒尋著好東西,都不好意思登咱家的門了,這一回來,肯定是尋模到了好東西。祖母快叫他拿出來,也讓大家賞鑒賞鑒。」

邱老夫人卻只是笑,不開口。她老人家心里通透,趙瑾之今天出現在這里是個信號,所以這話即便要說,也不該是她開口。

果然趙二夫人笑著在趙瑾之手上拍了一把,「既帶了壽禮,就打開給老夫人看看吧。」

趙瑾之這才上前,將手里的盒子打開,呈給邱老夫人。

邱老夫人還沒有動靜,邱庭波就幾乎是直接跳了起來,「五彩攢珠繡?!」

其實這抹額上用的珠子,說是五彩有些勉強,因為其中兩種顏色十分相近,不過在米珠而言,已經十分難得了。何況世間流傳的攢珠繡,最多只有三彩,怎麼也及不上它。

之因此周圍眾人听見他的話,不免都將視線轉到了那盒子上。

果然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趙瑾之在京城世家之間銷聲匿跡,多年不履這種場合,今日一來便出手不俗,這是趙家長孫要回歸的信號嗎?但此前從未听說過。

于是眾人又都不著痕跡的去打量趙二夫人的臉色。可惜她始終笑意盈盈,什麼都看不出來。

邱老夫人在眾人的期待之中,將那抹額從盒子里取了出來,放在手上細細把玩了片刻,才道,「我做姑娘的時候,听我娘說過,前朝宮中有人做出過五彩攢珠繡,那時只當是故事听呢,不曾想竟真有親眼瞧見的這一天!」

這禮物無疑是十分貴重且很有分量的。不過老夫人也沒有推辭,她身為長輩,又身份尊貴,這份禮還是受得起的。趙瑾之有這份心,她就領這份情。

不過她拿在手里看了半天,還是道,「老啦,這等襯人的好東西,戴著倒沒什麼意思。且放著,讓我多看幾日也好。」

言下之意,她沒有幾年好活,這東西將來是必要傳出去的。

眾人自然又連忙說了些長命百歲的話,老夫人高興起來,拉著趙瑾之在自己身邊坐下,問了他好些話,然後才放他出去了。這里都是女眷,自然不宜久留。不過他是晚輩,過來賀壽,暫時停留倒無妨。

邱庭波一到了外頭,就連忙抬手去搭趙瑾之的肩膀,「我家在京里京外尋模了好些年了,若有這樣的好東西,早該尋著。你說,那東西從哪里弄來的?」

趙瑾之輕輕一側身,就讓過了他的手,「趙姑娘給我的。」

「趙……你是說住你家旁邊那位趙姑娘?」邱庭波先是吃了一驚,不過很快又冷靜下來,「倒也是,她從宮里出來,手里有些好東西也不奇怪。不過這東西她拿著也是燙手。只是……你用什麼換來的?」

不知道為什麼,問出這個問題時,他忽然有些不妙的預感。

果然,趙瑾之道,「幫了她一個小忙而已。」

「就是那鹵肉攤子的事?」邱庭波想起清薇對自己說過的話,忍不住問。他怎麼也不敢相信,就為了這種事,清薇就能將那麼珍貴的東西拿出來。如果她肯拿到邱家來換,能夠換到的只會更多!

趙瑾之見他這個表情,立刻心情愉快的笑了起來。

這世間,恐怕只有他知道清薇是什麼樣的人。她根本不必求人,也根本不必拿什麼東西去交換,她本身就有能力做到一切她想做的事。請自己幫忙,不過是因為這樣更方便罷了。

這時候趙瑾之對清薇本來是要找邱庭波但找不到人才選了他的事實視而不見,心里十分愉快的想著,能讓他知道這些事,足見趙姑娘對自己的信任。

而他自然不會辜負了這份信任。

邱庭波不知道趙瑾之幫的是什麼忙,也只有感嘆清薇的魄力。錯過了此事雖然可惜,但好在他的壽禮也不會遜色,也就放下了。而且他又轉念一想,清薇曾經問過自己趙瑾之的事,知道趙瑾之的身份,也許是想通過這件事,拉進跟他的關系也未可知。

畢竟,對她來說,獨自在京謀生並不容易,背靠大樹才好乘涼。

而趙瑾之這棵樹,也算差強人意。

尤其是他今日這一番動作,底下所代表的那個意思,如果邱庭波沒有理解錯,那將來趙瑾之這棵樹,只會越發根深葉茂。

不過這話他可不會對趙瑾之說。

直到天擦黑,賓客們陸續離開了,趙瑾之也才終于月兌身。不過一出門,就被自家僕人叫住了,「二夫人吩咐,讓大爺稍等,她有話說。」

想來趙二夫人也是知道他會提前走,所以才特意派人在這里守著,就是怕把人給丟了。

趙瑾之只好又等了一陣子,女眷那邊才出來。

趙二夫人見了她,面上原本和善可親的笑容慢慢收了起來。這里不是說話的地方,所以她只說了一句「跟上」,就上了馬車。趙瑾之只好將自己的馬交給僕人看著,也上了車。

坐下之後,趙二夫人抬手揉了揉太陽穴,慢慢的道,「你也有好一陣子沒去看你祖父了吧?」

「是。」趙瑾之應道。

「往後有空,就多回家來。前兒你叔父才提起你,你這羽林中郎將,也做了好幾年了吧?」

「五年。」趙瑾之已經猜到她要說什麼了,所以臉上的表情越發平靜吳波。

趙二夫人道,「也算久了,兩年一勘,明年正好是第三次。你若想在往上走一步,也是理所應當。羽林衛陳老將軍一向看重你,想必也不會攔著。你還年輕,前頭的路長著呢。家里也會替你設法的。」

「二嬸多心了。」趙瑾之笑了一聲,打斷她的話,「我今日過來,沒什麼意思,不過想著那東西放在我手里也沒用,不如給識貨的人。」

趙二夫人的臉色便不太好看。

趙瑾之手里有了好東西,卻巴巴的拿去做壽禮,沒想過要送回家來,這也就罷了,他和家里的關系一向不甚和睦,何況現在的局面,他回來了也不合適。但這句話一說,豈不是說她就是那不識貨的?

她也是世家女,身有傲氣,自認為並沒有對不起這個佷子的地方,趙瑾之對她的態度卻始終十分微妙,夫君和公公又都只讓她忍耐,如何忍得住?

雖然趙瑾之說自己今日出現在這里沒有別的意思,然而等明日,「趙相公家的長孫回來了」的消息就會傳遍整個京城。這不是趙瑾之自己怎麼說就可以改變的。

而且他拒絕了趙二夫人的提議,不想在軍職上往前一步,這又是什麼意思?

政治也是有資本的。趙訓當年在朝堂上留下的人脈和資源,到現在也猶有余威。按道理,這些東西,都該給長子繼承。不過趙訓不是這樣迂腐的人,因此當時是從兒子之中擇其賢者。不過他的長子趙定遠自己爭氣,是個天縱之才,這些東西,理所當然就留給了他。

從治文二十年趙訓主動辭官歸老,此後不過十余年時間,趙定遠便官至尚書右僕射,風頭可謂一時無兩。

然而或許是天妒英才,治文三十四年,趙定遠忽然重病,數月之間便撒手人寰。當時正是他風頭最盛的時候,在朝中的政敵自然也不少。再加上趙訓當年留下來的陳年舊怨,在朝中形成了一股勢力,想要將趙家徹底打壓下去,同時將這些政治資源據為己有。

當時的情況下,趙家必須要有人支撐起局面,而趙瑾之才十二歲,實在是太小,就算幼有才名,但趙定遠怕他過分驕傲,因此壓到十二歲才許他參加童子試,這時候身上連功名都沒有,自然談不長支撐門楣。

于是留下來的那些東西,便都交給了二子趙定方,由他支撐著趙家走出當時的局面。

但真正論起來,趙定方的立場其實是很尷尬的,若非父親尚在,這些東西怎麼都輪不到他,所以就算得了,也總有名不正言不順之感,因此對上趙瑾之這個佷子,態度就有些微妙。

又是十年過去,他已官至禮部尚書,其中多得這些資源助力。哪怕明知不該,現在要他再拿出來,卻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了。

尤其是趙定方自己三個兒子都十分成才,陸續考中進士,如今已在朝中謀了職缺,穩步晉升。他的長子比趙瑾之小不了兩歲,已是一州通判,如今也正盤算著往上走一走,正需要趙定方動用資源替他籌謀。二子在六部行走,倒也算是穩當。三子卻還在翰林院中苦熬,這里雖說清貴,但沒有好機會,不能做實事,便只能在故紙堆中虛擲光陰,如同邱庭波一般。

因了這樣的緣故,趙定方心里對佷子是很愧疚的,所以才會時常讓妻子多忍讓幾分,不要跟他小孩子一般見識。

但趙二夫人對佷子的感情淡漠,從丈夫那里知道了各種因由之後,反而對趙瑾之更加不滿。

當初要不是趙定方站出來支撐,趙家早就垮了,自然什麼資源都成了泡影。既然如此,這東西就該是趙定方的,憑什麼還要因此對趙瑾之諸多忍讓?何況這孩子跟他又不親,總是板著臉毫無表情,更讓趙二夫人不喜,覺得就算對他好,將來他也未必能記得住。

討厭一個人,有時候甚至不需要理由,一句我不喜歡就夠了。

不過趙瑾之離家這些年,很少回來,也不要家里幫著辦事,孩子們的年紀大了,趙二夫人歷經多年城府深了許多,關系又疏遠,偶爾見著面,便也不吝于釋放善意,做得滴水不漏,讓人挑不出錯來。

可是現在,趙瑾之要回來了。

丈夫心里一直對他藏著愧疚,會不會把兒子的機會讓給他?就是丈夫不願意,公公還在,他老人家若開了口,誰能反對?

她這些心思,趙瑾之不說能猜到八分,至少也有五分。要怎麼做,他心里已經有了初步的盤算,卻並不打算同趙二夫人多言。見她面色幾變,一時無語,便道,「二嬸若無他事,佷兒就先告辭了。過幾日自然會回去看望二叔和祖父。」

趙二夫人微微一怔,還想說什麼,趙瑾之已經掀開車簾,直接跳下去了。

馬車沒有停止,還在高速行進之中。趙二夫人心一緊,便听見了車夫的驚呼聲,但很快又變成了驚嘆,「大爺好身手!」

原來趙瑾之這一跳,他的愛馬正好小跑上前,將他接住。一人一馬配合默契,顯然這種事不是頭一回發生了。趙瑾之朗然一笑,朝他們擺擺手,鞭一揚,便絕塵而去。

趙瑾之家里沒有養馬的地方,所以這匹馬只能寄養在羽林衛那邊,這會兒天太晚了,他看了看天色,便也不打算再過去。反正看天氣,今夜當不會有雨,在院子里栓一夜,明日再順路送過去便是。

他在夕陽中縱馬前行,遠近的里坊之中,處處都是炊煙裊裊,晚風送來各種飯菜香氣,趙瑾之雖然並不饑餓,心中卻無端的生出了幾分急切來。

打馬走過菜市時,他心中一動,停了下來。將馬拴在坊市入口處,著人看了,便快步走進去。

這時候菜市已經要散了,四處都是扔了不要的菜葉雜碎等物,既髒且亂,還帶著些不好說明的氣味。趙瑾之皺著眉走了兩步,心里已經有些後悔了。

他只是忽然想著自己在清薇那里用了許多次飯,卻從來沒有給她帶過菜蔬,哪知菜市里會是這種情形?

但來都來了,他又不是會半路退縮之人,只能咬著牙往前走。終于看到有幾家還沒散的攤子,只是仔細一看,攤子上擺著的菜很明顯都不新鮮了,賣相也不好看,都是別人挑剩下的。

趙瑾之在菜市里逛了一圈,才勉強在一位老人家那里買了兩條魚。魚雖然不是活蹦亂跳,但也還是活著的。就剩下最後兩條,趙瑾之都包圓了。于是老人家索性將剩下的半簍子螺螄送了他做添頭。

出了菜市,趙瑾之也不上馬了,一手牽著馬,一手提著裝魚和螺螄的簍子,就這麼悠然的往前走。路上往來的行人見了,都會忍不住轉頭多看他一眼。畢竟他身上還穿著羽林衛的官服呢!

但這一幕又是如此尋常,所有眾人就算多看幾眼,臉上也都帶著善意的微笑。

……

清薇收攤回家時才看到了放在門口的荷花。

她今日出門早,倒沒想到趙瑾之會送東西來。荷花雖然有水潤著,但下半晌太陽會照到這里,看著已經有些蔫了。

清薇把碗拿進屋里,有些可惜。

這花盛放時,必定開得極好,可惜自己未能看見。

從某種角度說,清薇是個很識時務的人,所以這荷花既不能觀賞,再放下去就沒用了。她想了想,端著碗又轉身去了廚房。

當日她挑選地方的時候,許主簿覺得那里不好,但清薇看中的就是它的寬敞。如今生意擴大,不但多擺了桌椅,又多壘了兩口灶,灶台也加長了,所以許多事情都可以拿到那邊去做,不必在清薇這個院子里了。

她自己獨自居住,如今小六子和壯兒年紀還小也就罷了,再過一兩年,往來就不方便了,總該避嫌。

因此如今清薇都是讓屠戶將肉送到那邊去,白日里生意不忙的時候就處理好,放在鍋里鹵著,好了之後把火熄了,讓它們在鹵水里浸泡入味即可。現做現賣,並不會影響生意。

這些東西放在皇城門口,因為夜里有宵禁,又有羽林衛來回巡查,所以倒也沒什麼安全隱患。

所以生意做大了,清薇反而比從前清閑了一點。至少回家之後,便可以休息了。只是這樣一來,一個人的飯食,便難免有些懶怠打理。

好在趙瑾之也是一個人,之前一直在清薇這里吃飯,後來仿佛形成了某種定例,兩人都沒有提過此事,但到了時間,趙瑾之便會過來,而清薇則會默契的準備兩人的飯食。

趙瑾之之前打過招呼,今日要去邱家,也許會回來得晚,讓清薇不必等他。

因此清薇見了這荷花,便忽然生出了幾分下廚的興致。反正她自己一個人吃不了多少,只將這朵荷花處理一下,再就些茶水點心,便算作晚飯了。

取雞蛋打出蛋清,加入少量面粉拌勻,然後再將荷花的花瓣清洗干淨,在蛋液面糊中薄薄的掛上一層,下油鍋微炸,撈出來的花瓣微微透出粉色,花型又還沒有被破壞,被清薇巧手擺在碟子里,看上去仍舊是一朵完好的荷花。

清薇將之前馬嫂子送自己的糖桂花取出來,在這花上撒了一層,然後泡了茶,將碟子端到院子里,準備細細品嘗這炸蓮花的滋味。

鮮花入菜,講究的是色香味俱全,而其中色是最重要的部分。這東西不好做,要做到能上桌的地步,必須讓鮮花烹飪過後還能保持原本的色澤和形狀,非技術精湛不可為。以清薇的眼光,自己做的這一份就是該扔掉的。不過如今只有她自己一個人,倒也沒那麼多講究了。

誰知才握住筷子,就听見了敲門聲。

打開門一看,外面站著的就是趙瑾之。

「趙大哥回來了。」清薇有些驚訝,「怎麼這樣早?」

「沒遇上相熟的人,自然也沒人灌酒,就早些回來了。」趙瑾之說著,將手里的簍子提起來給清薇看,有些不自在的道,「回來的路上見有人在賣魚,就剩最後兩條我便買了。他還送了我半簍螺螄。這些東西我也不知該怎麼處置,只能過來勞煩趙姑娘了。」

「趙大哥太客氣了。」清薇伸手去接,被趙瑾之讓開了。

「有些分量,我拿進去便是。」趙瑾之道。

清薇只好讓他進門。

兩條魚要用清水養著,螺螄也得泡在水里,讓它們將沙子都吐出來,做出來才干淨。因此趙瑾之直接往井邊去看。可巧清薇的桌子也在那里,他身高腿長,眼神銳利,自然一眼就看到了桌上的東西,「你就吃這些?」

一面問,一面愣住了。

清薇也很尷尬。趙瑾之當然看得出來這是什麼,早上他送來的東西,晚上就進了自己的肚子,這中間的曲折沒法說,看著倒像是自己不懂得珍惜別人的心意。

她長到那麼大,還是頭一回撞上這種窘迫的事,一時不自在得耳根都紅了,訥訥的跟在趙瑾之身後,想解釋,又不知該如何開口。

好在趙瑾之很快回過神來,並沒有提這件事,態度自然的打了水倒進盆里,將手里的草簍放進去。

「賣魚的說這樣放著就行了,養個兩三日不成問題。」趙瑾之道,「等趙姑娘得空了,再來處理便是。」

「好。」清薇點頭應道。

趙瑾之轉頭看見她局促的模樣,心里不免有些好笑。又想再逗逗她,又不舍得她這般著急,想著就是自己不提,此事怕也會存在她心上,往後見了自己就不自在,他便道,「我小時候曾听祖父說起,他年輕時候吃過一次鮮花宴,滋味畢生難忘,至今想起來,都還是贊嘆不已。」

那時大魏還沒有立國,趙訓跟著高祖皇帝打進了京城,俘虜前朝君臣無數,入駐皇宮。當晚御膳房的人為了討好他們,使盡了渾身解數,折騰出滿滿一大桌子的好菜,道道都是精品。高祖皇帝當時沒有說話,招呼臣屬們享用佳肴。然而轉頭就將那些廚子盡數殺了。因為他不能允許這種驕奢yin逸的風氣繼續蔓延下去,將自己帶出來的精銳之師摧垮。

也就是自此,高祖皇帝才開始大肆遏制驕奢之風,推崇節儉,慢慢的將這種風氣遏制住了。

不過後面這些,就不必告訴清薇了,趙瑾之走到桌旁坐下,「我小時候也每每听得滿口生津,總想著這鮮花宴會是什麼滋味,可惜我們家的女人在廚藝上都不得要領,又尋不到這樣好的廚子,听說是鮮花宴,都搖頭不敢動手。因此一直未能如願。——倒不想清薇還有這樣的手藝。」

「我這手藝,也不敢拿出去見人的。」清薇聞言果然自在了許多,「不過趙大哥若不嫌棄,倒可以嘗嘗。」

趙瑾之取了另一雙筷子,夾了一片荷花,放入口中細細品嘗,片刻後才點頭道,「好。只可惜糖桂花甜了些,奪了荷花本身的鮮味。」

糖桂花是馬嫂子送來的,清薇吃著也略甜了些。不過趙瑾之能一下子品出來,卻還是在她意料之外。之前雖然經常一起用飯,但清薇始終覺得趙瑾之是挺好養活的,並沒有那麼挑剔。倒是邱庭波那樣的,嘴才刁,差了一分都不是那個味道。

如今看來,到底不愧是生平敵手,趙瑾之在這上頭的造詣,並不邱庭波低。不過趙瑾之平日給人的感覺是率直可靠,想來就是吃得不滿意,也不會說出來。而只要他不說,旁人也難看出端倪。

他不開口,並不是不挑剔,只是能忍耐罷了。

在這一點上,清薇覺得自己與趙瑾之是有些相似之處的。這種微妙的相似,讓她的心情又好了一點,遂笑道,「趙大哥再喝一口茶吧。」

趙瑾之聞言,倒了一杯茶,抿了一口。

微帶苦味的茶水立刻沖散了糖桂花的甜膩,然後一絲隱約的回甘才漸漸漫上舌尖,那是屬于茶水、荷花和桂花的甘甜。

趙瑾之品味片刻,才放下茶杯,贊嘆道,「趙姑娘心思靈動,令人嘆服。」

清薇微微一笑,算是受了這一聲稱贊。像他們這樣的人,遇事總有自己的解決方式,不顯山不露水,不會讓任何人難堪,又不至于委屈自己。

哪怕只是最細微的一點改變,懂的人自然懂。

……

又過了兩日,便到了趙瑾之休沐的日子。

清薇的生意紅火起來之後,又請了兩個人來幫忙,她這里雖然還只是個小攤,但規模和配置都比得上一般的小店了。在許多人看來,她早該撤了這攤子,盤個店面下來。但清薇對此有自己的想法,因此倒也不著急。

不過人多了,雜事便有人來做,她自己的時間就寬裕了許多,不需要像從前那般起早貪黑,事必躬親。

所以這一日,她難得的在家里擺弄了一桌早飯。等飯做好上桌,趙瑾之也聞香而至。

放下筷子時,趙瑾之如下定決心般道,「我準備今日回家一趟。」

至于回家做什麼,自然不必多說。

清薇動作微微一頓,並沒有多問,也沒有給出建議,只是道,「趁著今兒得閑,我把前日趙大哥送來的魚和螺螄都處理了,晚上就吃它。」

「我早些回來。」趙瑾之立刻道。

他休沐的日子不是隱秘,所以回到位于御街東側富貴坊中的趙府時,趙家人都聚在老太爺的院子里等著了。

「我是回家,又不是來探親訪友,何必這樣隆重?讓長輩們等我,心里當真過意不去。」趙瑾之一進門,見了這陣勢,便笑著道。

趙訓也板起臉道,「有事情就自去辦,不必都守在這里。我一時半會兒,且死不了呢。」

「爹……」趙定方叫了一聲。

趙訓擺擺手,他便只能心懷忐忑的領著一家子人退下了。

連個寒暄的功夫都不給他們,瑾之這是同家里生分了,老爺子卻也不攔著,不知是什麼心思。趙定方在官場多年,也算人老成精。但是越混,他就越是感嘆當年自家父親和大哥的能耐,他能走到現在的位置,就算到頂了。再往上,夠不著,他自己也不敢往前走。因為他始終覺得,自己不是父親和兄長那樣的聰明人,那個層次的東西,就始終玩不轉。

妻子所擔心的那些莫須有的事情,趙定方其實並不怎麼看重。

他的三個兒子看上去前程似錦,但其實都跟他一樣。才能也有一些,卻還不到天縱之姿的地步。他們這種人,上面是有頂的。走到頂,就上不去了。

但趙瑾之跟大哥一樣,沒有。

所以趙定方更想知道,趙瑾之究竟要選一條什麼樣的路,也願意用趙家的資源去扶持他。因為他很明白,趙瑾之人單力孤,將來若是入朝,總要人支持,到時候,趙家這些堂兄弟們,便是他最好的幫手。有他領著,自己的兒子們前面的路自然也安穩些。

可惜,趙瑾之並不想給這個機會,父親似乎也不支持自己的想法。

想到這里,趙定方心下不由生出幾分酸楚。

一個普通的聰明人在一堆天才之中的感受,他比任何人都明白。表面上看上去他們並沒有什麼區別,在夠不到這一層的人眼中,他們都是天子驕子,都是前途無限,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不是。明知道不是,還得撐出跟他們一樣的氣派來,這其中苦澀,只有自己知道。

就連妻子和兒子,如今都沒有看破這一點。

趙定方也不忍心告訴他們。

如果一輩子都踫不到那一層頂,就這麼糊涂著過下去,也未嘗不好。至于別的事,自然是他這個一家之主、父親和丈夫需要負責的。

這麼想著,他回頭看了一眼老爺子的院子,擺手道,「都散了吧。瑾之終歸是趙家人,血脈至親,打斷了骨頭連著筋的。他能回來是好事,如何安排,老爺子那里自有主意,大家都不必多想,且忙自己的事情去吧。」又轉頭吩咐妻子,讓廚房多備些好酒好菜,說不定趙瑾之要留下來陪老爺子喝酒。

趙二夫人心頭不快,但見丈夫堅持,只能應了。心里卻想著,倘若公公當真偏心佷兒,到時候怕是少不得要鬧一通。如今這樣的平和,又做給誰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