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一百五十四 商量

半掩的長窗映著斑駁的樹影,燭盞的光亮映在兩個人的臉上。

謝寧听到皇上說的這番話,感到既意外,又不意外。

她沒想到施順儀看起來那麼一個與世無爭泥木菩薩似的人,會做到這一步。

但施順儀早就想要一個孩子,她想要玉瑤公主。

淑妃才沒的時候,滿宮里的人象餓狼爭肉一樣搶奪玉瑤公主,至今那些人也沒有死心。在皇上將兩個孩子交到永安宮來之前,施順儀甚至抹下面子來請托謝寧,請她說情,自己想要撫養玉瑤公主。

後來兩個孩子到了永安宮,施順儀再也沒提這事。

原來她不是忘了,更沒有放棄,而是在這里等著呢。

這一刻謝寧忽然覺得悚然暗驚。

施順儀一貫都是那麼膽小懦弱,受高婕妤、陳婕妤等人的窩囊氣,甚至對地位遠遠低于她的李昭容等人都客客氣氣,活象是整天提心吊膽過日子,生怕得罪了誰,甚至連針工局和內宮監都敢怠慢她,她也從來都一聲不吭的默默受了。

但這麼一個面團似的老好人,居然會得知明壽公主的圖謀後向皇上密告,然後挾恩相求,皇上怎麼能夠在這時候拒絕她?

謝寧不擅于與人爭斗,但不表示她真的那麼天真不會去想。

雖然一時間謝寧還理不太清思緒,可是三個孩子這些日子她都是一樣疼愛照料著,哪一個她都不能拱手讓給施順儀。

「說起來,昨日公主也來尋臣妾,有件事同臣妾商量了一下,想托臣妾同皇上討個恩典。」

皇上微有些意外,問︰「什麼事?」

「公主說,書英眼看著年歲不小了,早該進學的。但是外頭官學人太多,教授得也不怎麼細致,她想送書英進宮念書。」

宮城東南苑就有一座書房,是皇室宗親子弟念書的所在,和官學那種濟濟數百人相比,這兒的人數就很有限了,有時候甚至先生的人數比學生還多,外加上月考季考歲考,去授課的無不是名流鴻儒,也有象集英閣學士那樣的治學大家,那里的水平絕不是官學能比。

更重要的是,能進南苑書房念書,那更是一種象征,象征著喬書英打入了這個頂級權貴子弟的圈子,可以結識不少人,這些在他長大後就都是他的人脈助力。

明微公主為了兒子的前程也是煞費苦心了。

皇上說︰「既然是明微的意思,那下個月起就讓她過來吧。這也不是什麼大事,你們倆也犯不著這麼誠惶誠恐的。」

「我們當時也順帶說起了大皇子。」謝寧說︰「應這孩子雖然身子不好,但是心里也有一股不服輸的勁頭。他和書英在一起的時候,書英比他念的書多,他回來之後就想自己偷偷用功,還向王師傅求教。如果書英進宮念書,應要不要一起入學呢?他身子是比旁人弱些,不然就一天里頭先去念一個時辰試試?永安宮里沒有和他年齡相仿的同伴,他年紀不大,卻顯得太過老成。要是跟同齡人多待待,說不定更好。書英和他還算說得來,兩人一起進書房,也可以互相作伴。」

皇上略一思忖︰「等仲秋過了讓他去試一試也好,眼下天還熱著。」他反問︰「剛才朕說的事,你是怎麼想的?」

謝寧微笑著反將一軍︰「皇上心里已經定論了,為什麼還要問臣妾的意思?」

「朕有什麼定論?」

謝寧抿著唇笑,靜靜的看了他片刻才說︰「皇上要是同意,當時就會答應施順儀所求了。」

皇上看著她帶著一點狡黠的笑容,一時間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晚風穿窗而入,拂在臉上帶著庭院里的花香氣,甜蜜密的燻人欲醉。他的心就象浸在剛溫過的桂花釀里頭,軟的似乎也要化為水波。

「皇上不舍得吧?」謝寧的手指輕輕從他領襟處的祥雲花紋上拂過,輕聲說︰「臣妾也不舍得。應也好,玉瑤也好,離了一刻臣妾就牽腸掛肚的。雖然說由施順儀照顧,也還是在這個宮里頭,想見也見得著,但那是不一樣的。」

皇上把她攬住,就象攬住了窗外灑進來的一把銀輝清光,柔和溫軟,讓他整顆心都踏實起來。

「沒錯,朕沒答應她。」

也沒有立時回絕。

謝寧也算是了解皇上的性格了,施順儀開門見山提了要求,皇上如果認為妥當,立時就會給她答覆。

而皇上並沒有答應,剛才對她說,這賞賜還要斟酌。

「你說的沒錯,朕確實沒想答應她。雖然她說的也有道理。宮中女子多寂寞,但她要孩子來解她的寂寞——孩子又不是個玩物,隨意的說挪就挪說給就給。應和玉瑤在永安宮住著,朕眼看著他們一天比一天好,心里也加倍高興欣慰,怎麼能把他們當成一樣獎賞賜給旁人?」

謝寧一萬個贊同,要是換個場合她要為皇上的說的話擊掌而嘆了。

沒錯,施順儀說她寂寞,肯求一個孩子作伴,余生也算有了依靠寄托。可是孩子自己的喜惡和意願?她想過沒有?大皇子早就說過不願意離開永安宮,玉瑤公主孤僻的癥狀才剛剛好轉,在這種情形下把他們帶走,他們能承受嗎?

謝寧心疼孩子,她哪一個都不想割舍。

況且,施順儀雖然求的是一個孩子,但以皇上對兒女的看重,以後必然會常去看望,施順儀真的不是在借機邀寵嗎?

不是謝寧要把人往壞處想,而是身邊一樁樁一件件的事情,逼得她也不得不去多想。

她提的這個要求皇上如果不答應,自然還要在別的方面給她補償,這補償一定也不會簡薄。

「眼下仲秋將近,雖然今年這個節不宜大肆慶宴,但該有的封賞還是要有的。」皇上輕聲說︰「四妃現在俱空,也是該遞補了,不然不光御史台不讓人消停,連宗正寺也要嗦個沒完。你想一想,要個什麼樣的封號?」

謝寧怔了下︰「這個臣妾不大懂,封號還能自己討的?」

「旁人不行,可你呢,破例一回也無妨。」

謝寧想了想,還是沒什麼頭緒︰「臣妾想不出來。總之,不是麗、艷、柔什麼的就好。」听說先帝時就曾經給一個宮嬪賜號為嬈。這私底下怎麼夸都沒事,這個字用做封號,總歸是有失莊重體統。

皇上笑了︰「麗字有什麼不好?難道你覺得自己當不了?」

謝寧模了一下臉︰「臣妾如今都已經老了。」

皇上險些沒忍住大笑,就她還一本正經的說自己老了?她還沒有二十歲呢。

「那朕呢?朕豈不是更老了?」

謝寧睜圓眼,頗為無辜的說︰「皇上說笑話吧?您哪里老了?這萬歲萬萬歲難道是白喊的嗎?您現在才到哪里?還沒有到一萬歲的零頭呢。」

這回皇上真沒撐住,摟著她大笑起來。

謝寧等他停下來順氣,才說︰「如果真要說的話,臣妾覺得現在封妃還早了些。臣妾進宮時日短,才晉封沒有多少日子,如果再越級晉封一次,恐怕旁人會有非議。施順儀現在在宮里是資歷最久的一個了,她封妃本就是順理成章的事。再加上這次她也有功勞啊。」

其他人象高婕妤韓充容等等,論起來都不如她。和她同一時候的人,皇後早亡,淑妃和賢妃今年也相繼沒了,獨她還在,就算沒有這次她告密的功勞,給個妃位也是該當的。

一想到告密的事,謝寧就覺得這事兒還是有些古怪。

施順儀這麼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是怎麼對明壽公主的計劃知之甚詳,還能指認出她的心月復的?就算謝順儀是先皇後的貼身丫鬟,可皇後是皇後,明壽公主出嫁多年,也沒見著她和施順儀來往親熱,施順儀更是整天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她打哪兒來的消息?如果是明壽公主那里打探來的,她又憑什麼取信于明壽公主呢?

謝寧深深的感覺到,施順儀絕不象她表面上看起來那麼溫順懦弱,否則干不出這樣的事情來。

「光說她有功勞,怎麼不說說你自己呢?」

謝寧愣了︰「臣妾哪有過功勞?」

皇上輕聲說︰「你給朕生了兒子,這難道不算功勞?」

謝寧臉上微微發燙︰「可是皇上已經將臣妾晉為婕妤了,哪有同一件事賞了再賞的道理?」

「你替朕照料應和玉瑤,這些日子有多操勞朕都知道。這次也不獨是你,還有旁人,宮里接連出事,也著實需要些好消息來沖一沖。」還有一層原因,皇上沒有說。

如果給施順儀晉為妃位,那麼謝寧以後在她的面前就要行禮拜見了。皇上不想看到謝寧在後宮其他女人面前還要屈膝行禮,無論那個人是誰。

謝寧是洗漱後躺下了回想這件事時才慢慢回過味來的。

皇上顯然從一開始就沒打算答應施順儀所求,為什麼還要一本正經的拿來同她商量?

謝寧微微側過頭,看著枕邊的這個人。

難道皇上是擔心她其實不想留下應和玉瑤,才借機想讓她表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