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一十六回 好皇帝與聖君

特此感謝tatacoo,gama_cn,QINXIA,雪夢夕陽的月票支持,感謝tatacoo的好評~也謝謝劍氣凌天的打賞鼓勵~謝謝

——————————————————————————

當黛玉再次輕聲吟唱時,便是皇帝與黃季雲也被拉回了心神。竟沒有人注意到莫軒的異樣。

「狼煙起,江山北望,龍起卷,馬長嘶,劍氣如霜,心似黃河水茫茫。二十年,縱橫間,誰能相抗,恨欲狂,長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鄉,何惜百死報家國,忍嘆惜,更無語,血淚滿眶,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黃,塵飛揚,我願守土復開疆,堂堂天/朝要讓四方來賀。」

黛玉剛剛唱完,皇帝已經站了起來,撫掌大笑道︰「好!好一個堂堂天/朝要讓四方來賀!」便是黃季雲與莫軒二人也是眼中精光四射。

皇帝笑了幾聲不待黃季雲及莫軒反應過來,忽地眯縫起眼,盯著黛玉問道︰「說說吧,今日特地遣人要請你師傅來,究竟所為何事?」不等黛玉說話,皇帝又補充道︰「丫頭,可別告訴四叔,你就是請你師傅來吃茶听曲的哦。」

皇帝此言一出,黃季雲與莫軒二人皆是回過味兒來,黛玉今日所奏之曲並非一時興起,更不是什麼心之所至,乃是刻意為之。即便皇帝不提出讓莫軒吹奏,黛玉最終也會想法子將話題帶到上面。想到這兒黃季雲與莫軒,不由都為黛玉捏了一把汗。

黛玉垂目想了想,抬起頭來看著皇帝笑道︰「玉兒沒必要對四叔撒謊,四叔曾允諾玉兒,可以暢所欲言。今日請師傅前來,也不過是想先征求一下師傅的意見,看看此事是否可行罷了。」

別說皇帝听了黛玉的話,來了精神,便是黃季雲也來了興致。皇帝卻沒急著讓黛玉說出所謂何事。而是揮手讓莫軒查看四周。

待莫軒巡視一圈回來,向皇帝點了點頭後,皇帝才點頭對黛玉道︰「既如此,丫頭不如說出來,我們共同參詳參詳?」黛玉也不推拒,想了想開口問道︰「不知在四叔心中,什麼樣的皇帝乃是一位好皇帝?什麼樣的皇帝可稱之為聖君?」

黛玉此言一出,黃季雲與莫軒二人皆是變了臉色,莫軒更是急忙抱拳道︰「姑父!」皇帝卻是一揮手止住了莫軒接下去的話。黃季雲見此皺眉看了看黛玉,終是什麼也沒說。

皇帝盯著黛玉並不言語,而黛玉也是望著皇帝的雙眼並不退縮。皇帝沉默了許久也不曾回答,反而問道︰「不知在玉兒心中,什麼樣的皇帝,算得上是好皇帝?什麼樣的皇帝又才稱得上是聖君呢?」

黛玉仍舊看著皇帝的眼楮,想都不想的答道︰「上能安邦治國,下能顧惜百姓,在玉兒眼中,方能稱之為‘好皇帝’!」

皇帝點了點頭卻仍是不言不語的看著黛玉,黛玉這回想了想道︰「但好皇帝與聖君之間卻有千萬里的差距。從古至今,好皇帝很多,然聖君很少,甚至說,以玉兒淺薄的見識看來,並沒有一位能被玉兒稱之為‘聖君’。」

皇帝听到此處方挑了挑眉頭,而黃季雲卻已經開始冒冷汗,既是莫軒,也不住的給黛玉打眼色,可惜,黛玉卻從頭至尾都不曾看他一眼。明亮的眼楮,一直只望著著皇帝的雙眼。

黛玉微微一笑道︰「上至秦皇漢武,下至唐宗宋祖,他們都是好皇帝。可是在他們那個時代,他們都沒能做到讓百姓安居樂業,老有所養,幼有所依。沒能做到讓百姓有書讀,有衣穿。即便唐太宗,雖說是萬國來朝,可是他連四圍的番邦都未能平定。」

說完黛玉也不再言語,只直直地盯著皇帝的眼楮。皇帝與之對視良久,方深深一嘆道︰「玉兒心中這個聖君,難啊!不知何人能夠做到……」說完神情也有些落寞。

黛玉此時卻是微微一笑道︰「玉兒以女子之見,還望四叔多多包涵。」說完見皇帝三人皆看了過來,才接著道︰「玉兒以為,先要有對百姓的柔情。而後要有俠客的豪情。最後再有對****江山的痴情,方能成就聖君之道。」

皇帝一听笑道︰「你倒是說說何為對****江山的痴情?」也不見黛玉思索,張口答道︰「守土復開疆!」短短五個字,卻是讓黃季雲等人都愣住了。

黛玉低頭想了想又道︰「父親在世時,時常說百姓苦,可百姓為何苦?玉兒想了很久,不得其解。書上曾說︰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可百姓為何苦,仍舊不曾說出。玉兒想,若我找不到百姓苦的緣由,那麼就應該幫助他們過得幸福。」

說完黛玉目光灼灼的望著皇帝道︰「可玉兒一介女流,何德何能可以幫助天下百姓?」說完黛玉等了很久,皇帝與黃季雲等人沒有任何一個人回答她,她只好笑笑道︰「所以在玉兒想來,能夠幫助天下百姓的,便只有皇帝一人而已!」

說完這席話,黛玉深深地吸了口氣,看了看皇帝與皺著眉頭的黃季雲,又看了看低頭不知在想什麼的莫軒,自顧自的坐了下來。

皇帝想了想問盯著黛玉問道︰「若給你能力,你要如何幫助百姓?」黛玉卻是搖了搖頭道︰「玉兒也不知。」說完再次抬起頭看著皇帝道︰「但玉兒知道東南有倭寇,西北有蠻族。可倭寇有船,我們沒有。蠻族有馬,我們也沒有。」

黃季雲听到這里,低聲斥責道︰「玉兒休得胡說!」黛玉一愣,轉頭看向黃季雲,隨即笑了起來道︰「玉兒明白了。」而後卻是再也不說話。黃季雲斥責黛玉時,皇帝並未阻止,遂黛玉不會再說其他。

見氣氛有些僵硬,莫軒有些著急的看了看黛玉,又看了看皇帝,正想說什麼,皇帝卻笑道︰「玉兒說的不錯,東南有倭寇,還有虎視眈眈的茜香國,西北有蠻族伺機而動,甚至西南還有暹羅操戈以待。難道玉兒是準備勸四叔橫征暴斂嗎?」。

黛玉甜甜一笑,問道︰「既然大臣們有銀子建莊子,修園子,為何不能捐獻****平定四方呢?為什麼不能救老濟孤呢?為什麼不能建船買馬呢?」黛玉說完伸手撥動琴弦,一曲輕輕柔柔的《茉莉花》被彈了出來。

皇帝也不再追問,只含笑看著黛玉,隨後與黃季雲對視一眼,都坐了下來,吃茶的吃茶,听曲的听曲。莫軒盯著黛玉看了半晌,又看向皇帝二人,想要問什麼,到底沒有問出來。而後也再沒有人,提起之前的話語,仿佛一切都不曾發生過。

直至唐嬤嬤前來稟,晚膳已經準備妥當,問是否擺飯時,皇帝才搖了搖手道︰「出來久了,此時也該回去了。」說罷便欲起身。黛玉卻揮退了唐嬤嬤,看向皇帝很是期盼地問道︰「四叔,你能建一所遍及全國的書院,建一所可供全民閱讀的書館嗎?」。

皇帝看著黛玉愣了愣,皺眉想了許久,問道︰「那樣真的好嗎?」。黛玉想了想道︰「聖人不是說過︰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嗎?既如此,為何不讓全民知之?以求更好的使之?」皇帝看著黛玉打量了半晌笑了笑,卻什麼也沒說,轉身走了。

莫軒見此深吸口氣,對著黛玉微微點頭急忙跟了上去。黃季雲自然也是跟了出去。唯獨黛玉,卻一動不動的站立在沁心亭中。

黛玉也知今日所言所語太過冒險,然她在守孝,實在是沒有太過機會這般直面皇帝。黛玉心中清楚,即便黃季雲帶話,那也是有所保留的。而黛玉想要做的事情很多,首先便是海軍!若兩年後,還是三年後?安南王戰敗,探春將作為賠償被犧牲掉……

眼見著便是省親,既然這主意是父親林如海出的,那麼自己就該好好的利用這次機會,幫著父親林如海完善下去!黛玉明白林如海不過是為了保護她,可她想要試試看……

但此刻,其實黛玉的腦子里也是一團的亂,不知該從何入手,若真的有一天可以像前世那樣全民教育,可以建立養老保障,可以建立強大的海軍……不知道這個世界還有沒有八國聯軍……但既然有佛朗基斯,那麼……

黛玉望著亭邊兒的兩株紅梅,不知道自己究竟在想什麼,自己今後該如何尚且不得而知,想這麼多豈不是可笑?難道自己也有成為聖女的潛質?此時此刻便在這兒憂國憂民了?想到這兒黛玉不由得苦笑了起來。

皇帝一行四輛馬車出了莊門不遠,便停了下來。皇帝掀開車簾,看著路兩旁的果樹,如今瞧著比當年更加茂密了許多。那年有個小女孩兒對他說想要上書朝廷興辦女子書院,而後這個女孩兒果真讓女子上學,如今看來成效還算不錯……

黃季雲見皇帝沉默著,也不出聲打擾,只靜靜地坐在一旁陪著。莫軒也策馬立在車窗外,隨時候命。誰也沒有想到皇帝會忽然搖頭笑道︰「那丫頭的要求太高,我怕是完成不了啊!」

黃季雲自然明白皇帝此言何意,遂也只是跟著搖頭苦笑道︰「玉兒五歲那年曾問我,‘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何解?我與她解釋,結果她提出了四種不同的解讀方法出來,而後問我,何為正解……」

皇帝笑道︰「如今看來她是自己找到了正解了。」黃季雲搖頭道︰「她曾說,這句話乃是運用于兩國邦交使臣。但也可以當做教化民眾的準則。」

皇帝又問道︰「不知那丫頭又有何種稀奇古怪的言論?」黃季雲笑道︰「百姓守法善良的,便不要過多約束。百姓愚昧暴戾的,要懲戒教導,使其知曉過錯。但在此之前,應當先讓百姓知曉善惡對錯的準則是什麼,故而她建議全民學法。」

莫軒在車窗外,皇帝與黃季雲之間的對話自然听得一清二楚,听到此處,也不由得心中一跳,好大膽的丫頭!不想皇帝卻是點點頭道︰「或許她是對的,可惜……」說到此處,皇帝也只剩下一聲輕嘆。(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