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427、第四二七章 王叔文的思考

深夜十時, 已經是大唐的人定時分, 王宮廣場的歡迎宴會才結束。蕭琰率兩位副使向國王王後辭別,臨行時對國王說道︰「明早琰可有幸,拜見大祭司長,請教修行?」

她說「請教修行」,這就不是以使臣的身份,而是以修行者的身份, 洞真境宗師拜見先天宗師, 這很正常。

國王微笑回答她︰「大祭司長已經知道你的到來,說︰蓋亞節後再見。」

……蓋亞節後?

蕭琰有些疑惑, 她並不知道大祭司長這是臨時改變的主意,只是確定大祭司長一直在注視自己,既如此, 為何要到大地節後再見?這其中有什麼深意?

聯想到這位大祭司長的身份, 蕭琰就覺得必須要多想,這句節後再見不可能是沒有意義。心中一邊忖著, 一邊微笑應下, 「如此, 琰靜待節後。」

國王又說道︰「使團一路辛苦, 明日上午可以好好休息一下。」邀請蕭琰和兩位副使明日十一時于拉尼爾宮共進午餐,「只是家宴。」國王微笑說道。

蕭琰和兩位副使心領神會,均欣然一笑應下。

大唐使團整齊列隊離開廣場時,很多公民還沒有離去,與王宮侍從一起將垃圾分類, 整理桉椅器具,清掃廣場,安靜又有序。

蕭琰問送行的王太子︰「這是交待的?」王太子說道︰「這是王宮宴會,清掃是王宮侍從的職責,王宮宴事廳無權吩咐其他公民從事。留下的公民是自願的,或是王宮附近大街的,或者明日不必早起的。《克里特法典》規定王宮廣場屬于全體公民,所以維護廣場的整潔,公民都認為是自己分內事。」

是自己的東西當然愛護。

使團官員心里想道。

但所有者多了,不是自己一家的,也未必會愛護。

帝都長安的街道也是便利全長安百姓,但在上元夜這類全國狂歡節之後,也未見多少百姓自動留下來清掃街道。

王宮廣場跟長安街道也是一樣的屬于很多人,但兩國百姓為何有這樣的差異?難道大唐帝都的百姓還比不得一個小王國的百姓?

使團官員心里都在思量,一些聰明人已經若有所得,但跟著微微皺眉心里搖頭,想來又遇到了難點。

馬廄就在廣場下,使團齊齊上馬,隨王太子為首的迎使團前往迎使會館。一路上,都能看到離去的公民手中都提著不同漆色、形制一樣的垃圾桶,經過街道垃圾箱時就按漆色置入,垃圾箱內外都很干淨,垃圾桶擱放整齊,沒有隨手亂扔的。又看到街道上都有人在打掃,只有少數人穿著清掃工的衣服,多數都是踏歌結束的公民,見到使團行來紛紛停下,熱情揮手打招呼。

使團成員都露出微笑點頭回應。

有人驚訝問︰「這也是自發的?」

出使過克里特的成員都習以為常的點頭,「每逢節日、集會都是這樣。」

眾人都流露出驚訝贊嘆之色,這太難得了。

克里特迎使團的官員說︰克里特人從小就接受這樣的公民教育,已經成為習慣了。

左副使王叔文感嘆道︰「正是習慣才更難得。」

當一種行為成為人的習慣,就如同唐人吃飯習慣用箸一樣,不覺得這是規則,也不需要道德法律去約束,自然而然。這就是治國最高追求的「垂拱而治」了,不治而治。王叔文心里感慨,贊道︰「貴國的公民教育很有成效。」

王太子回應道︰「大唐的士民教育和國民教育也很不錯。」

王太子說的不是客套話。

他還是王子時也和父親一樣去大唐讀過書留過學,在長安的官學上了兩年,私學也上了兩年。官學又分甲等乙等,甲等實施「士民教育」,乙等實施「國民教育」,能考進甲等官學的都是優秀學子,而從甲等官學合格畢業的學子,無論是做官或做技術研究或做學問或做其他行業,都是這個帝國的精英階層。按阿瑞斯托勒的理解,這就是大唐的精英教育,比國民教育這種普通教育學的內容更廣、更深,當然要求也更高。

阿瑞斯托勒也曾在孔子學府和墨子學府這兩座大唐有名的私學各上了一學年。大唐的私學和官學一樣,最低必須實施國民教育,而有條件的私學都會申請士民教育的資格,按學生的資質分班,優秀學生施以士民教育,普通學生施以國民教育。

阿瑞斯托勒在大唐學習四年,對這個帝國的教育有相當的見解,他認為大唐的士民教育是培育帝國各行業的棟梁和引領人才;而國民教育出來的優秀學子將是這個帝國的中間力量;接受國民教育出來的普通學子則是這個帝國龐大的基層力量,他們具備基本的國民素質,從小培養對帝國的忠誠、榮耀和責任,擁有知識和改變命運的進取心,比起沒有接受國民教育的民眾,他們更會學習思考,更有創造力。如果有上千萬這樣的國民,阿瑞斯托勒認為,大唐帝國厚積薄發的爆發力必定是舉世駭然的。

但他又認為,大唐帝國的國民教育和他們克里特的公民教育相比,還是差了一些,唯有針對精英的士民教育可堪相比,但克里特的公民教育是面向王國的全體公民,而不是少數人的精英教育,從這方面來說,大唐的士民教育又比不上公民教育。王太子內心中對于克里特持續一千六百年的公民教育相當驕傲。

王叔文笑呵呵說道︰「兩國教育,各有千秋。」他心里也在比較,

王叔文曾經做過文教司的郎官,對大唐的兩種教育比使團其他官員都更清楚,對比思考也更深入。他認為大唐的士民教育不需要和克里特王國的公民教育做對比,帝國的精英教育不是一個王國的全民教育可比,首先培育的目的、對象就不同,沒有了對比的基礎,比較起來就無太大意義。

王叔文比較的,是大唐的國民教育。

大唐的國民教育也是面向大唐全體國民,這和克里特的公民教育有共同的基礎,也就更有比較的意義。

但大唐的全體國民和所有百姓不是一回事,高宗皇帝的《國民詔》定義很清楚︰

「國民,享有帝國庇護生存和發展之權利,同時承擔帝國興亡之責任……」

也即是說,國民是帝國優先保障生存和發展權利的百姓,軍人、官吏、士人、學子、納稅的農工商戶和其他從業者,這些都是國民。而不在帝國免稅範圍內又沒有從事職業向帝國納稅的,就只是大唐籍百姓,而非國民。

國民享有更多的權利,相應的,也要承擔更多的責任,這就必須進行統一規範的教育,不能由民間的塾館書院等亂教隨性而教或只做「應科舉」教育教出些不通世務不能干實事的書蠹。

這個「統一規範」就是禮部制定、政事堂審核頒布的《士民教育綱目》和《國民教育綱目》,所有官學私學都必須按照《綱目》規定的學級對應的科目課程進行教學,所有教材都是禮部統一編撰後由禮部、國子監、太學轄下的印書局印刷發行,確保教材的統一、準確和權威,不允許各書院各學派各經義大家教授自己詮釋的教本。

這就是統一思想。

但跟大秦始皇帝的焚書坑儒統一思想和大漢武皇帝廢百家獨尊儒術統一思想不同,《綱目》列的學科條目繁多,遠不止經史子集,包含了諸子百家和理技百科,但每一本教材的內容,經史子集類的注解都必須是唯一的,《易經》只能是官方注解的易經,《論語》只能是官方注解的論語,諸如此類等等,其他注解版的經史子集都會列入「野本」,不禁私人閱讀,但不允許在學堂教學,科舉也不會采納這些「野本」的注解。而不列入科舉參考,就不會有學子關注,除了學者做學問對比研究外,這些注本不需幾年就會消失于流通中,不論曾經多麼出名,都會成為一堆故紙。

所以當年政事堂頒布《綱目》後,各家學派、各經義學家為了爭奪綱目教材的編撰可謂打破了頭,文史記曰「綱目爭鳴」,這是第二次百家爭鳴,但激烈程度、參與範圍之廣遠超過春秋戰國時期的第一次百家爭鳴……最終出來的教材是集百家之大成,去蕪存菁,淘汰陳腐。

各學派也在這次百家爭鳴中重新審視、詮釋自己的經義,更多回歸到經義創始人創建經義時的時代背景和當初目的,深深挖掘隱藏在文字之後的意義、內涵,更深入的「知其所以然」而不是以章句為解,結合時代的變化,大唐的國情,帝國的需要。

而經義革新又引發了大唐諸子百家對學派思想的審視,沖撞,融合,從高宗四十二年到世宗十五年,持續二十三年,以道儒法墨為首的諸子百家都有了大變化,強國富民,文明道德,繁榮安定,和諧大同,這是不同學派共同的理念。唯有教育才能傳承理念和思想,諸子百家響應世宗皇帝的《興學詔》,踴躍爭先投入興學中,或進入官學任教,或出資辦學,由此帶動了民間辦學的熱潮,各類夜塾學館技校都興起,國民教育全面推開,這就是世宗時期的「國民教育大時代」。

王叔文對國民教育充滿了感情,同樣,對創建國民教育的高宗和全面推行國民教育的世宗也充滿了感情,他認為這是比科舉更偉大的創舉。沒有國民教育,就沒有大唐騰飛的根基,也沒有他們這些眾多平民子弟「鯉魚躍龍門」的機會。

如果說科舉是為寒門子弟架了一座通天橋,那麼國民教育就是一個平台,它不是通天路,但它更廣闊,起|點也低得多,不需要平民子弟經過千軍萬馬的搏殺就能夠登上平台,獲得知識改變貧窮和愚昧延續的命運。

王叔文就是百萬平民中改變命運的一員。

他姓王,但跟高門士族瑯琊王氏沒有半分關系,是實在的寒門出身,祖上往上數三代,都是國民教育出來的普通士子;往上數到第四代,王家還是越州山陰縣的下等農戶,因為受惠于昭宗時期普及到亭的國民教育,王家的孩子才能完整讀完五年亭學,到下一代也即第三代,王叔文的曾祖父考上山陰縣的縣學,王家才有了第一位士籍。

如果沒有國民教育三年、五年、七年的免費教育和下戶助學補貼,他們王家不可能供出這麼多讀書人;而沒有國民教育的教學資源和質量,以他祖父和父親中人偏下的資質,按以前私塾的教學,就算有錢供出來也就是多讀幾年書,能不能考入州學都難說,更不可能做到州學博士和司業;他王叔文也不可能因為國民教育的體制考入太學,以甲等學業經部試錄官,二十年仕途累進,做到從四品上宗教司少卿,而他才四十歲,還有更錦繡的前程。

像王叔文家里這樣的,只是大唐帝國持續兩百多年的國民教育的一個剪影。無數的剪影融匯成了大唐澎湃向前的血管動脈。

但帝國維持這樣的國民教育必定是巨大的投入,而國家財富的累積不可能一蹴而就,此長彼消,必定延滯其他方面的發展。王叔文曾在戶部任郎官,接觸到帝國預算和支出,就十分清楚了每年的教育經費是一個龐大到驚人的數目,其中免費教育經費和助學補貼就佔了很大份額,如果這些支出投入到軍器監和研究院這引起地方,帝國的軍事和技術可能會更上幾層樓。

王叔文看得清楚,在他之前,帝國高層早就看得清楚,這讓國民教育往縣以下推行以及免費教育年限的增加、增大國民教育權利等受到諸多阻撓,有來自世家的,也有來自從寒門轉為書香望族不再需要借助國民教育之利的,都認為推行的步子不用這麼大,可以緩一緩、慢一慢。這些理由的確充分,也並不是全從私利出發,但朝廷仍然堅持了下去,這是王叔文洞悉這些詳情後更加感激的原因︰這樣的帝國,值得他們終身奮斗。

王叔文心中有著強烈的使命感和進取心,將帝國的強大和自身的前途融合在了一起。而這也是經歷了帝國士民教育和國民教育出來的士人普遍具有的特質,王叔文心想,這就是大唐的國民教育和克里特的公民教育最大的不同。

「帝國興,國民榮;帝國弱,國民恥。」「國家雖安,忘戰必危!」——這是大唐的教育,以榮辱感,使命感和憂患感為根旨;以「忠誠,榮耀,勤奮,進取,創造」為思想核心,輔之以禮儀品德教育,和克里特的公民教育相比,大唐的讀書人更具有勤奮、進取精神。

王叔文模出袋表看了一眼,已經是人定二刻,這些清掃街道的公民還是不慌不忙的,干起活來有種散漫感,若是唐人必定是利索的,只需三五人半時辰就能掃完這條大街,但這條街上聚集了大約三十公民慢悠悠的估計要干一時辰。

王叔文深信勤奮的人才會進取,懶洋洋、干活散漫的人怎麼會積極進取呢?只會讓日子過得悠閑。他心里是不認同小富即安的,思忖克里特王城這些公民頗有「富足而安」的心態;大唐的國民如果都是這種心態,就不可能成為一個開拓、進取的帝國,更不可能引領世界。

不過,克里特和大唐不同,它是海洋小國,處在兩大帝國的夾心,太「進取」早就亡了,只能富足而穩。長期的安穩,養出散漫的公民性格就不足為奇了。

由公民性格王叔文又想到大唐的國民品性,唐人也是善良熱情的,也自覺遵守倫理道德,但其他道德卻是要培育。如果唐人主動留下清掃大街會被贊揚有德,但也會被個別人嘲諷「出風頭」;然而在克里特,卻是司空見慣的,大家都認為是公民應該做的事。

這是克里特的公民教育勝過大唐的國民教育的地方。

品德不是人人都有,但公民道德卻是群體規範,當規範成為習慣,就是自覺行為。品德不好培養,習慣卻可以強制形成。王叔文思忖著,高宗皇帝說的「禮儀國民」,應該就是品德國民和規範國民的結合,而後者更容易養成。這種「公民道德」的教育,或許可以引入大唐的國民教育中。

王叔文一邊思忖著一邊徐徐而行。街道很寬闊,但使團行得並不快,一是有公民清掃,二是不斷有公民打招呼。蕭琰和王太子邊行邊談,從克里特的公民教育聊到大唐的教育,從公民道德聊到習慣、禮儀、法律,等等,行到王宮東部的迎唐使館時,已經是深夜子時了。

迎使團的一部分官員留了下來,方便和大唐使團官員來往,加深了解。各人洗漱安頓後多個房間的燈仍然明亮,使團官員多數在寫札記,整理今日的見聞和思考。蕭琰打了鍛體拳後才洗漱,在燈下寫完札記,又思考大祭司長說節後再見的用意。

重點是「節後」——從明日起到大地節還有四天,這四天要做麼?或者要發生什麼?

蕭琰想了幾點,都不能確定,遂不強求,將之擱下。取出信箋,靜下心來,繼續給沉清猗寫信,寫到歌者贊歌時她唇邊噙笑,眸光柔和,筆鋒墨色迤邐,清麗纏綿如曲江碧水︰

「我覺得,你就是天上的神仙……」

在蕭琰心中,神仙不是霸氣強大,也不是冰冷無情,而是澹然克制,就像沉清猗那樣的。

你就是我的仙。

她在心里說道。

***

繁星滿天,星空下皚皚白雪,蒙蒙雪光將星河也映得清冷。

軍營哨塔上的探照燈來回掃射,雪亮的燈光剎那間將雪地映白得刺眼,更增幾分寒氣。一隊隊裹得嚴嚴實實戴著護目鏡的巡邏兵踏著雪地走過,發出嚓嚓的脆硬聲音,偶爾踩中一截枯枝,嘎 一聲斷裂,給寒夜又添幾分凜意。

「我怎麼覺得……今晚不太冷了?」

一個巡邏兵忽然低聲說道。

巡邏完一圈,他身上還是暖的,腳心有一團熱氣,讓他覺得踩進三尺深雪里也不會冷。不像以前,出了帳篷巡完一圈腳就開始涼了,雪地靴也不抵用,巡邏一晚上,整個身體都是涼的。他們選拔進巡邏隊的還都是明勁或暗勁武者,身體強健,抗寒,若換了普通士兵,在這寒風勁烈的雪原深夜巡邏兩時辰就得凍成冰棍,穿鴨絨襖子都不頂用。

走在他前面的巡邏兵低嘿一聲,「今晚氣溫零下五十度,比昨晚還冷一度。不太冷?你是吃了□□吧?」

先前說話的巡邏兵眉毛皺著,說話時心中似乎就已想到什麼,正要回答,看到隊官冷肅的目光掃過來,那話就憋了下去,心中卻翻滾著不能平靜,連血液都滾燙起來。

軍營中央,巡邏更頻繁嚴密,幾個隊伍交叉來回,巡邏的聲音卻是靜悄悄的,尤其巡邏到中央軍營的南面,臨近一圈攔馬刺為柵欄隔出的帳篷營時,親衛擔任的巡邏隊都放輕了腳步,小心的注意腳下,避免踩到雪里枯枝發出聲響。

「柵欄」營內,最中間的一座大帳篷里面,外間房的燈還亮著。

沉清猗解了髻,長發散著,清冷的眉目略顯柔和,但因專注而更沉靜,毛氅擱在了一邊,道袍下縴細的腰身筆直,盤膝坐在柵足桉前懸腕執筆疾書,筆鋒掃紙而過,毫不停頓,因為寫得疾,字跡十分潦草,或許只有她自己才認得,幾日思索的難題終于突破,思緒如泉噴發,不容手慢半分。座鐘的時針漸漸指向子時,她的筆鋒微頓,清冷的眉鋒微蹙,沉眉思忖一陣,忽然擱筆起身,走到帳篷中央的丹台前。

軍中特供的電池燈明亮而穩定,懸掛在帳篷上方,將下方的白色石台照得雪亮。三丈長寬的巨大丹台上放著各種器皿,有刻著陣紋的青銅和紫銅丹鼎,都連接著符紋溫度計,有純淨透明的玻璃瓶和不透明的金屬圓肚瓶,有的和丹鼎相連,有的擱置在陣紋中,還有一列列的硬木管架,擱放著不同標號的玻璃試管和耐高溫低溫的不同溫度計,也有各種材質規格的匣缽碗,計時器等,物事繁雜卻不凌亂,有序的擱置在石台上。

沉清猗從一方玉匣中取出一粒色如赤朱的丹藥,彈指落入一只玻璃圓瓶中,從管架上取出標號「甲四血」的試管,拔出密封管塞,將管中的血液傾入玻璃圓瓶中,按下計時器。

燈光明亮穩定,她的眸光也明亮穩定,一瞬不瞬的注視著血液的變化。

赤色的丹藥在血液中漸漸消融,溫度計在升溫,兩刻鐘後,丹藥完全溶解,瓶中血液沸騰起來,溫度繼續增高,增高, 然「 叭」一聲!

玻璃瓶碎裂。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