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九十五章 羌塘會戰(一)

三月十四羌塘下了一場雨,天氣又回寒了一些,但這也是青唐高原最後一場「冬雨」了,過完三月,是高原上的春季了。

三月十七,天氣又轉暖,草原上天空瓦藍,蒼鷹盤旋在高空,銳利的鷹目俯視著下方。

草原上,兩支騎兵正在交戰。

身穿緋袍裘衣外著棕色皮甲的是大唐河西軍,身穿翻毛裘衣、紅漆涂臉的是吐蕃青唐軍,兩邊都是輕騎兵,河西軍有五千騎,青唐軍為一萬騎。

唐軍這五千騎是驍騎軍,河西軍騎兵的精銳,快速奔馳中,拉弦射箭,羽箭嗖嗖,在一百步外射中吐蕃兵,利箭透入皮甲,有的蕃兵中了好幾箭落馬,有的仍然帶著箭沖鋒。

吐蕃人的弓箭不及唐軍射程遠,而他們更擅于用拋石兜遠距離殺敵,右臂用力旋舞著裹石的寬帶,然後猛的松開套索一端,石子呼嘯砸出,可在百步內傷人。

這種拳頭大的石頭砸中唐兵,比吐蕃人弓箭射中造成的傷害更大,唐軍中彈的多數落馬。但是拋石的準頭卻不及唐軍弓箭,遠距離的殺傷力還是唐軍騎兵佔優。

吐蕃騎兵在唐軍的弓射中落馬死了幾十人,但唐騎三輪弓射後,雙方距離已近。

唐軍騎兵收弓,吐蕃騎兵也收了拋石兜,雙方各持馬槊長矛,向前沖鋒。

一個沖鋒後,唐軍向東跑出一個大回旋,再與回馬過來的吐蕃騎兵發起二次沖鋒。沖了四個回合後,唐軍照例向北撤,吐蕃軍照例追擊。

追出不到十里,便見前方一片烏壓壓的騎步兵,緋袍朱幟,步兵列成方陣約有四千人,左西翼還有兩千多騎牽馬而立的騎兵。

吐蕃軍早已習慣了唐軍這種打法,自恃有一萬騎兵,打不過也能跑得過,不懼唐軍這加起來有一萬多人的馬步軍,發出震天的吼聲策馬沖了過去。

撤退的驍騎軍向唐軍步兵陣的東翼馳去,給步兵讓出正面戰場。

唐軍步陣中迭次喝令︰

「張弩——射!」

「舉弓——射!」

唐軍先是弩射,然後弩兵蹲下上弩,後面三排的弓兵弓射。弓射之後,弩兵再次起身弩射。在唐軍密集的弓弩箭雨下,吐蕃兵死傷幾十人,馬匹中箭倒地的更多。

吐蕃前鋒騎兵沖入一百步後,拋石,沖入八十步後,射箭。

唐軍步陣前排也有中石丸和箭矢的。

但蕃軍騎兵中箭更多。

當唐軍弩弓手交替射了三輪弩箭時,蕃軍騎兵的前鋒已沖入三十步內。

唐軍弓弩步兵迅速轉身,從步陣的間隙疾跑後撤,讓出陌刀兵陣。

身穿鐵甲的陌刀步兵半跪著身子,陌刀後端刀桿觸地,細長的刀鋒斜起向前,立起一片寒森森的刀林。蕭繼的第二團也在這片陌刀林中,二百名陌刀兵交錯成兩排,橫排每兩名陌刀兵間距四尺,五個營的陌刀兵橫排成一里多長的刀林。在刀陣的後面,是後退列陣的弓弩兵,一部分仍然操弓弩,一部分則負弓弩于背,換上了刀槍棒等兵器。

這時步兵陣的西翼,靜南軍騎兵已上馬,東翼則是馳馬向東、再大旋身轉過來的驍騎軍。

吐蕃軍也分了三陣,中間兩千騎沖向步兵陣,左右沖向兩翼騎兵。

左右兩翼的唐軍騎兵在步兵弓弩射時已經沖鋒而出,形成左右兩個橫延四五里的戰場。

騎兵的沖鋒很快。

羌塘草原上的草是短草,馬蹄打在草原上的聲音猶如打雷一般隆隆作響,但草地濕潤,沒有激起什麼塵埃,雙方騎兵的隊形都清晰可見。

列陣西翼的靜南軍前鋒騎兵沖出來後卻向西邊馳去,讓出後面的騎兵,一身漆成黑色的鐵甲鐵盔和鐵馬鎧,在陽光下沒有一點反光。

沖向西翼的蕃軍騎兵愣了一下,這與前面的戰法不對呀,說好的輕騎兵作戰呢?

丫蛋的唐人太狡猾了,居然在輕騎兵後面藏一支重騎兵!

覺得受騙上當的吐蕃人憤怒了,但這個時候他們不能停止,只能往前沖,要想在疾速沖鋒下勒馬回奔那是很難做到的,而且這樣做等于放慢馬速並將後背留給敵人,這是送命的方式,必須沖過去再大旋身往西撤。

前鋒的一千吐蕃兵面對著唐軍沖過來的鐵甲覆馬和鐵甲騎兵,漆了紅色的臉龐已經猙獰,大聲吼罵著,舉矛沖向前方的重騎兵。

重騎兵最大的殺傷力是沖擊力,加上人馬都身著重甲,完全不懼弓箭和槍矛,除非是穿甲重箭和鋒利得可以破甲的陌刀,而蕃軍騎兵除了將領外,一般騎兵顯然沒有這樣的鋒利兵器配備,遇上唐軍的重騎兵正面撞上去那是被碾壓的結局。

在馬匹沖鋒的巨大慣力下,沖在前面的蕃軍騎兵與唐軍的重甲鐵騎撞擊在了一起。

很多吐蕃兵被連馬帶人撞得飛起,或者被唐軍的馬槊慣透藤牌刺入胸部。

但更多吐蕃騎兵在照面的時候,盡量俯身躲開長槊的突刺,可坐下的戰馬卻又顧及不到,有被長槊當胸刺穿的,更多的是遭遇到槊尖兩邊鋒利開刃的傷害,因為戰馬沒有蒙甲,即使只是槊尖邊刃從馬月復劃過,仍然會造成可怕的傷害,鮮血噴濺而出,跑出幾步後便倒地。

蕃軍騎兵一般都是一人兩馬,長途奔襲的時候另一匹馬也隨行,但這些青唐軍是在本土草原作戰,而且前一個月都是激烈短促的戰斗,習慣之下以為這一次也如此,當然沒有帶第二匹馬,于是落馬的吐蕃兵無法換騎,立刻被唐騎策馬過來揮槊刺死。

不過,騎兵沖鋒時,兩馬之間是留有不小空檔的。

很多吐蕃騎兵操控飛馳的戰馬敏捷的穿.□□對方的空隙中,一些蕃騎幾乎是毫發無損的從唐軍重騎兵的間隙中沖了出去。

但是唐軍騎兵的陣形是交錯的,前方騎兵的空隙是後方騎兵的馳道,這些沖過間隙的蕃騎必定又迎面撞上後方的唐騎,除非他們能夠再次敏捷的穿.□□空隙中,否則會被唐兵飛奔而來的長槊刺穿,人從馬鞍上翻落,而戰馬因為瞬間失去重負風一般往前沖,正面撞上唐軍的鐵騎那是骨裂而死。

這一千吐蕃騎兵沖過去後,只剩下五百騎不到。

在前方的一千蕃騎沖陣時,後方的一千蕃騎在馳馬中減速勒馬,轉身回撤。但他們在後方遭到了從西南方向繞到他們後背的唐軍西翼一千輕騎的阻截。兩股騎兵廝殺在一起。而不到一刻,後方的唐軍重騎兵已經沖殺過來。

前方沖出去的五百蕃騎向西北方馳出一個大回旋的弧度,準備從西南方向撤退,但西翼的靜南軍分出一隊輕騎兵回抄後路,截住了他們。

這隊輕騎兵正是蕭琰的輕騎第一團。

兩百人要阻截五百人!

一團的很多騎兵拿弓搭箭的手都有些顫抖,他們這是第一次與吐蕃騎兵正面作戰,而之前的一個月他們都是掩護步兵方陣,在側翼弓射而已。

「殺!」蕭琰挾著內力喝出一聲。

這喝聲震響在他們的耳邊,仿佛是鏗鏘的金鼓,那種激昂的聲氣將心中的恐懼擊散開去,騎兵們都跟著大喝一聲︰「殺!」握弓搭箭的兩只手不再輕顫。

蕭琰一馬當先,射出這一戰的第一支箭。

那支箭迅如閃電,射向蕃軍騎兵中戴紅纓圓盔的將領——蕭琰根據他身邊騎兵舉著的大旗估計他至少是千人將,相當于唐軍營將這個級別。

那一箭比風還快,那蕃軍騎將也是會武的,眼中雖然沒有捕捉到那箭的影蹤,但手中的鐵桿長矛已經憑直覺橫在胸前,便听「哧」一聲,那箭竟然射穿鐵桿,箭尖刺入他的胸膛,「噗」一聲爆裂開來,大片的血花爆出,那騎將沒吭一聲摔落馬下。

左右蕃軍騎兵都發出一聲驚呼。

那射箭的唐騎距離他們的將軍超過兩百五十步,而他們的將軍並不是沖在最前面,在這樣的距離下和奔馳的馬隊中,準確的射中他們的將軍,這是怎樣的眼力和射程?而一箭射斷鐵桿,又是怎樣的勁道?這人的箭法太可怕了!

左右蕃騎們都知道,那射箭的敵騎必定是武道高手,而且是超過他們將軍的高手。

他們的將軍是融合境中期,那人至少是登極境!

蕃騎們都有些恐懼了,他們的登極境高手不在西翼,是在東翼騎兵陣中,難道還能飛過來擋住這個敵方高手?

「沖!沖過去!」一名融合境初期的百人將壓制著恐懼大聲喝道。

但他的話音未落,臉面便被箭射中爆了開來。

那奪命的箭是一箭接一箭,中間幾乎沒有停頓。

蕭琰射箭的速度很快,在赤風跑出一百三十步的距離中,她連續射出十箭,都是射中身邊有旗幟的戴鐵盔的蕃騎,應該是團主或旅帥這樣的百人將,至少也是隊正,都被她的遠距離神箭打了暴擊,大團血花爆出,十分醒目。

一團的騎兵都「嚇嚇」呼喝起來,士氣和勇氣倍增,拿弓的手更加穩定。

失去了將領,蕃軍騎兵都慌亂起來。當然,這個時候他們已經不需要什麼指揮,總之是要沖出去,但損失將領對士氣的打擊是重大的,何況面對這種恐怖的箭術,誰也說不清下一個爆出血花的是不是自己。

但生活在苦寒高原的吐蕃騎兵性情堅韌,雖然遭受到失去將領的嚴重打擊,卻還是有著戰斗的意志,何況還有求生的**,大聲呼喝著沖前。

這時蕭琰距離前方的蕃騎只有一百步。

馳在最前面的四五十名吐蕃騎兵大喝著揮舞拋石兜,向她拋射石丸,有十幾顆射中了她,但落在她的身上都碎裂成粉,淬體後的身體強度在這一刻展露無遺,看在吐蕃人的眼中如斯恐怖,一些蕃兵驚恐叫道︰「金剛!」

蕭琰抽了一箭,拉弦喝令道︰「射馬!」

隨著她的箭後,她身後的騎兵立即開弓射箭,射向蕃軍騎兵的馬匹——馬的目標比人大,一團的騎兵除了馬永忠這五個老兵外,都是新兵,沒有驍騎軍那樣的箭術,射馬比射人容易中的。

蕭琰那一箭射的是蕃軍最前方的執旗兵。

旗兵倒,旗倒。

她又連續射了三箭,仍然射的是旗兵,每出一箭,蕃軍必倒一面旗幟。

蕃軍騎兵憤怒了,前方的蕃騎距離蕭琰只有八十步,他們收了拋石兜,取下弓箭向蕭琰射箭。

幾十支箭飛向蕭琰。

蕭琰仍然舉著弓,她的瞳孔捕捉箭跡,只對準了其中一支箭,羽箭射出,在空中準確的擊落那一箭。

——那一箭是射向她的眼楮。

跟著右手抽箭搭弦,向著射出「那一箭」的箭手射去。

「那一箭」是從一百步外射出,準確的射向她眼楮,必定是蕃軍中的神射手,可惜沒有修習武道,身體閃避的速度沒有她的箭快,箭尖刺入他的胸膛,爆裂。

這時射向她的其他箭枝才飛近,她只喝了一聲,使出淬體時的喊山訣,只是這時的聲波是向外不是向內,聲震之下,箭枝紛紛跌落。

一團的騎兵士氣更振,手中的弓更穩,射出的箭更利。

蕃軍騎兵卻是驚得色變,如果不是臉上涂著紅漆,必定能看出煞白的臉。

蕭琰在赤風馳出的七十步中又射出了六箭。

每一箭都射向執旗兵。

六箭,射落六名執旗者。

旗幟是指揮的號令,也是士氣的象征,相當于隊伍中的頭羊。指揮官身死,只要旗幟還在,士兵有行動的方向和向心力,在浴血拼殺中能看到己方的旗幟飄揚是激勵和鼓舞,可以提升士兵的敏捷、攻擊速度和攻擊力,所以兵法講「兵戰,士氣為首」。

打仗,拼的是士氣和意志。

而蕭琰要摧毀的,是蕃軍騎兵的士氣和意志。

蕭琰射出六箭後,戰馬已經與最前面的蕃騎撞上。

那名蕃騎雙眼暴瞪,大喝聲中長矛刺過來。

蕭琰收弓,右手拿起掛在馬鞍上的陌刀,單臂揮舞,鋒利的刀鋒斬落矛尖,跟著橫掃而出,從那蕃騎的頭頸掠過,胯.下的馬沒有片刻的遲滯,帶著她呼嘯向前,當她的陌刀刺入第二名蕃騎的胸膛時,前一名蕃騎的頭顱才掉下來。

她的身後是一旅一隊的隊正安葉禧,舉著團主的旗幟緊緊的跟在她的馬後,右手持白桿槍,擋著飛來的流矢。安葉禧的左右,是一隊的騎兵,揮著長槍嚇嚇叫著,頭一回與吐蕃人短兵相接,心里卻已經沒有恐懼,只有昂揚的斗志。

「跟著我的旗幟,不要落隊!」蕭琰鏗鏘有力的聲音響在他們的耳邊。

蕭琰是他們的「頭羊」,陌刀橫掃之下,蕃騎頭斷或腰斬,錯馬而過間,她左手接住蕃騎掉落的長矛,揮臂擲出,慣透一名蕃軍旗兵的胸膛。

一名名蕃騎倒在她的刀下,最後幾面旗幟也倒于她的隔空擲矛下,吐蕃騎兵的士氣遭到最嚴重的打擊。

他們只有一個念頭︰逃!

當士兵只有逃的念頭時,戰斗的意志已經瓦解。

沖過去的吐蕃騎兵拼命往西逃跑。

作者有話要說︰備注︰

拋石是吐蕃騎兵的必備技能,馬上拋石堪稱蕃騎奇特的攻擊手段。拋石兜是由一條由獸皮毛或者植物縴維做成的中間寬兩端狹小的帶子。投放的時候,石頭被置于帶寬部分,然後用力懸轉,當揮舞力氣達到最大時松開帶子的一端,石丸順勢飛出,其殺傷半徑在150米以內。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