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十卷 游龍舞—第十一卷 定風波 第八百零三章 坐夜

金玉胡同,十三阿哥府。

炕桌上擺放著熱乎乎的銅爐火鍋。酸菜白肉的鍋底冒著魚鱗泡,屋子里都是火鍋的香味,沁人心肺。

見四阿哥難掩乏色,十三阿哥夾了一筷子吃食,送到四阿哥面前的盤子里,道︰「這是前門豆腐劉的豆腐皮,最是勁道不過,四哥給弟弟面子,多吃兩口才好。」

四阿哥夾起送到嘴里,點點頭道︰「味道確實不錯。」

十三阿哥撂下筷子,仔細打量了四阿哥幾眼,道︰「就算四哥禮佛心誠,但是也不能都茹素。到底身子要緊。這自打點兵的消息出來一個半月,四哥要瘦得要月兌形了。」

「三起兵馬,下個月陸續出京,後勤補給是大事,戶部銀錢又不寬裕。可能還要忙上一眸子。」四阿哥用調羹盛了兩調羹菜湯,擱在碗中。一小口一小口地喝著。

十三阿哥見狀,喚了個小廝進來,低聲囑咐了兩句。

少一時,小廝端了個托盤進來。里面放著兩只白底藍花纏枝蓮小小碗。里面紅彤彤的,是兩碗蒸好的血羹。

「鹿血最是滋補,用高湯緊的,四哥快趁熱吃,涼了就腥脖了。」十三阿哥親自送了一碗到四阿哥身前。

四阿哥這幾年茹素慣了的,見了這紅彤彤的,胃口不禁翻滾。不過見十三阿哥滿臉關切,不好卻了他的好意,就低頭用了一調羹。

卻是入口滑女敕,還沒有丁點兒異味兒,四阿哥幾調羹用完,只覺得額頭已經帖出汗來。

十三阿哥見他用的歡喜,將自己的那碗也推上前,道︰「四哥用的好。就多用幾口。」

四阿哥已經撂下手中調羹,擺擺手道︰「用好了,今兒托十三弟的福。用得已經比往日多。我的胃。十三弟是曉得的,吃多了,反而不舒坦。白白地嘔出來。糟蹋東西。」

十三阿哥曉得他說得是實情,便不再勸他,自己喝了血羹,又就著火鍋里的白肉吃了兩個芝麻燒餅,才放下筷子。

待小廝撤了桌子,上了茶飲,十三阿哥抬頭瞧了瞧外頭天色,已經是黃昏時分,就喚了個管事。吩咐道︰「明兒曹府出殯,發引的時辰同路線該定下來了,去曹家看看,將時辰線路抄一份回來。」

管事應聲下去,四阿哥端起茶來。飲了兩口,方慢悠悠地問道︰

「十三弟明兒要設路祭?」

「嗯,就算不看在忠正公的面子,單看曹顆,這路祭棚子也得設。

皇阿瑪如今想起我來,外頭曉得我老十三是誰了,之前除了四哥同曹顆。還有誰記得我?」

說起往事。十三阿哥帶著幾分辛酸,幾分感慨。

四阿哥嘆息一聲,道︰「都過去了。往後少提吧。省得引得小人生事,在皇阿瑪跟前搬弄是非。」

「不過是當著四哥嘮叨一句。別人面前,弟弟也不會說這個。倒是四哥府上,明兒的路祭棚子設不設?」十三阿哥自嘲地笑了兩聲,岔開話來。

四阿哥似乎還沒有考慮到這個話題,模索著茶杯把,喃喃道︰「路祭設不設?」

他像是有所顧忌,皺眉道︰「我出面。不太方便吧?皇阿瑪會不會多心?」

十三阿哥聞言,搖搖頭道︰「四哥。不至于這般小心。你與曹顆有救命之恩,曹緬進京這十來年。待四哥恭敬有加,皇阿瑪哪樣不知道?再說,就是賣曹顆人情又能怎地?他如今丁憂,又是實打實的和碩額駙,這私結皇子的污水也潑不到他頭上。」

四阿哥听了,這才坦然些。道︰「也罷。也算全了我同忠正公的半師之齊山」

曹寅早年沒到江寧前。曾在御前當差,指導過幾位阿哥的箭術,所以四阿哥這般說」今日十月二十八,是曹寅出殯的前一日。

靈棚棚口,已經用整幅黃毛邊紙。寫了明日發引的具體時辰以及線路。有不少曹府姻親故舊家的晚輩或者管事的,過來抄寫。

只見上面寫道︰「明日已初(早上九點)準時發引。出堂到鼓樓西大街正式起扛,經由地安門大街。西皇城根,出菊兒胡同西口至西四南大街、西四牌樓、羊肉大街、卓成門大街、阜成門至海澱三家窩子安葬。」

除了標出大殯經由的街道、路口。還標明了已經確定下來的路祭棚、路祭桌、茶桌的地址。

如此一來,使得眾人對明日上午的行程心里有數。路祭棚與路祭桌錯落開來。省得扎堆不美。

曹顆同幾位管事商議完明日出殯大事,見天色將暮。眼見著靈棚里掌燈,才回內宅用晚飯。

回梧桐苑前,他先到蘭院探望母親李氏。

喪期冗長拖沓,加上李氏喪夫心痛,堅持到「三七」時便頂不住病倒。如今調養了旬月,精神瞧著仍是不足。

曹顆進屋子時,初瑜正給李氏布菜,侍候她晚飯。

李氏瞅著怏怏的。不過是在兒子媳婦面前硬挺罷了。

曹顆坐在母親對面,見她面前的粥碗就去了淺淺一層,幾樣就粥小菜也紋絲未動,不由皺眉,道︰「母親還是沒胃口?明日起風,要降溫。母親身體不好折騰,看來還是的請太醫過來,給母親再瞧瞧。」

李氏听著不對,忙搖頭道︰「不礙事,明日是老爺正日子,可耽擱不得。」

曹頤態度卻很堅決。道︰「就算是要顧慮父親,也不能不管母親,要不然兒子豈不是成了不孝子?」

「知子莫若母」李氏可是曉的兒子擰起來,自己這個當娘的也沒治。

她嘆了口氣,端起眼前的粥碗,帶著幾分無奈道︰「好了,我吃還不行麼?」

李氏原本看著甚是年輕,年近五十,看著跟三十幾歲許。這次曹寅病故。使得她一下子蒼老了許多。眼角的皺眉,已經密密麻麻的。

越發顯得幾分老態。

曹顆怕母親一個人用飯沒滋味兒。讓初瑜幫自己盛了一碗粥,陪著李氏一道丹了。

待用了晚飯,丫鬟端上藥碗。曹頤坐在炕邊,親自服侍李氏用了。才同初瑜兩個回梧桐苑。

這會兒,就有丫鬟來報,道是東府幾位爺同幾位女乃女乃過來坐夜。

初瑜著急,連晚飯也顧不得吃。用了兩塊餑餑就起身往前院去。曹顆要隨著前往,被初瑜止住︰「方才忘了一件事兒同額駙說,紫晶姐姐像是有事尋爺,打發人來「紫晶,她的病如何了?」曹頤止步,問道。

紫晶月初也病了,如今在蔡院將養著。天估與恆生兩個,則都被接到田氏院子照看。

「請了兩次太醫,只說是操勞過度、外感風邪。」說到這里,初瑜帶著幾分愧疚道︰「還是我無用,綺仗紫晶姐姐的地方太多,生生地累壞了她。」

「誰又樂意生病?紫晶不會埋怨的,你先去看弟弟、弟妹們,我過去蔡院轉一圈。

說話間,夫妻兩個到了二門。初瑜帶著丫鬟、婆子出去,曹顆則是往蔡院去。

進了院子,就見上房都黑著。只有西廂房亮著燈盞。

曹頤走到門口,便听里面有人道︰「好姐姐,您就喝兩口吧。再熬下去,就要熬壞了身子。」

是烏恩的聲音,曹顆敲了兩下門。隔著門道︰「紫晶,是我。」

就听屋子里密密翠率的,隨即是紫晶略顯虛弱的聲音︰「是大爺啊,快進來。」

曹顆挑了棉簾子進去,就見紫晶披了衣服從炕上下來,烏恩在旁攙著她,臉上滿滿地擔憂之色。炕上的小幾上,擺著一碗褐色的湯汁。已經沒了熱乎氣。

「折騰起來做什麼,還是躺著說話。」曹潁見紫晶要起身,忙上前按住她。只覺得入手之處,都是皮包骨,使人咯得慌。

「怎麼瘦成這樣?」曹顆唬了一跳,眼楮余光就看到黑壓壓的一縷頭發,散落在紫晶的褥子上。

見紫晶落發成這樣,他不由心驚,不敢再看,視線生生移開,落到那碗湯藥上,皺眉道︰「誰在這里院子當差?你病成這樣,連碗熱乎藥都沒有麼?」

紫晶拉著曹顆的胳膊,喘著說道︰「大爺勿惱。實是我被這勞什子苦怕,咽不下去,耽擱下來,才使得藥涼了。」

說到這里,她頓了頓,吩咐烏恩道︰「勞煩妹妹將藥端下去熱熱。

要是廚房有今年新上市的鴨梨,便使人加上冰糖,稠稠地熬碗梨汁給我。去去口中苦味兒。」

烏恩听說她肯喝藥,臉上歡喜不已,對著曹融福了一福,片刻不耽擱,端著藥碗飛也似出去。

說了這幾句話,紫晶已經力氣不足,額頭上密密麻麻的都是汗珠,身子也搖搖晃晃。

曹頤見她臉色晦暗得怕人,心中大駭,掏出帕子,將她額頭上的汗擦拭下去,道︰「不好耽擱,還是請太醫來換個方子。」

紫晶用手捂著嘴巴,咳了幾聲。眼中已經水光蕩漾。

「大爺,奴婢有事求大爺」隨著說話聲。只見她的眼淚已經滾落。身子也往下拜了下去。

「姐姐!」曹頤低呼一聲,將她攙到炕邊︰「有什共直接說就是,這些年來,我何曾當你是奴是婢?還是姐姐覺得我有虧待姐姐的地方,誠心要臊我?」

「顆哥兒,」紫晶哽咽著,眼淚卻跟斷了線的珠子似的,簌簌落下,嘴里已經是舊日稱呼。

曹頰認識她將近二十年,還從沒見過她這般傷心為難的模樣。即便當年她昔日的未婚夫上門惡語,也沒見她這般傷心。

曹頤只覺得眼圈發熱,心里焦躁起來,道︰「到底是何事,讓姐姐為難成這樣?要是你覺得我能做到,就說出來,我還會回絕你不成?若是我實在做不到的,那說不定也能陪姐姐哭一鼻子,讓姐姐心里暢快暢快。」

「顆哥兒,」紫晶拉著曹顆的胳膊,臉上露出幾分羞愧與不安。

緩緩地說道︰「請容我明日」請容我明日」送老爺最後一程」

說到最後,她放開曹緬的胳膊。垂下眼簾,臉上已經沒了半點血色。像是等待審判的犯人。

曹頗見紫晶這般為難,還以為是什麼大事兒,正側耳聆听。沒想到听到的卻是這句,他不冉怔住。

紫晶只覺得像是等了幾輩子。也沒有等到曹顆發話。她痛苦地閉上眼楮,身子已經軟了下去。

曹顆一把扶住,她有沒有跌到地上。

「如今天寒地凍,你又病成這樣,如何禁得起折騰?」曹顆帶著幾分嗔怪道。

他心里,隱隱地覺得有些古怪。又覺得不大可能。父親今年六十一。紫晶三十二、三,兩人相差小三十年,如何能扯上關系?

紫晶听曹顆沒有將話說死,睜開淚眼,里面已經全是祈求︰「大爺。老爺是我的恩人。沒有老爺,我早就落到那見不得人的地方,怕是早就斷送了性命,骨頭渣子都不剩了。二十二年前,老爺領著我入曹家。這般解困救命之恩,我卻無力為報,如今只能最後送老爺一程。以盡寸心」

見紫晶如此,曹頤就算覺得古怪,拒絕的話也說不出口。

他幫紫晶擦了擦眼淚,故作輕松道︰「想去就去,只是你也是病號。今晚早些歇,好好發發汗。明日多穿些衣裳,再為了這些虛的,將你的病鬧嚴重了,老爺也難安不是?」

紫晶使勁地點點頭,說話間。就听到院子里腳步聲起,烏恩帶著個小丫鬟提了食盒過來。

紫晶曉得今兒「坐夜」前邊還有得忙,打發曹顆去前院。

從幕院出來,曹頤挑了挑嘴角。對于父親不知該不該佩服。

父親臨終前,沒有交代自己一言半語。曹順還覺得奇怪。後來在裝遺折的匣子里,看到父親留給自己的遺書。

除了孝敬母親,照看二房堂弟堂妹之外,曹寅還專門交代兒子一件機密之事。

遺書中提及,他有一房外室流落江南,曾為曹家誕下一子。

因各種緣故,那女子始終沒有收入府中,也沒給與名分。他請兒子使人下江南,尋找這人,照拂一二。還提及若是對方願意,對方百年之後。可葬入曹家墳塋,與曹寅同葬。自然,這個是要瞞著李氏的。

那外室所生之子,曹寅沒有特意提在何處,只是說了一句,當年是以為這孩子「夭折」的,且「夭折」之日就是曹顆落地那天。

因這個緣故,曹寅見到幼小的嫡子時,並不是單單的弄璋之喜。還有難掩的「失子之痛」…寫了半日,才寫這些,小九盡量堅持。肺炎輸液中,吃錢的醫院,小九不敢請假了,淚奔。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